T型同步通訊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同步通訊電路,尤其涉及一種T型同步通訊電路。
【背景技術】
[0002]同步通訊是一種比特同步通信技術,要求發收雙方具有同頻同相的同步時鐘信號,只需在傳送報文的最前面附加特定的同步字符,使發收雙方建立同步,此后便在同步時鐘的控制下逐位發送/接收。現有的同步通訊電路主端部分不能達到完全的電器隔離,同時從端器件參數抗阻不夠高,使得電路的功耗較高,主端的帶載能力較低,同時對布線的要求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T型同步通訊電路。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0005]一種T型同步通訊電路,包括主端電路和從端電路,所述主端電路和所述從端電路通過電纜連接,所述主端電路包括DC/DC隔離電源電路、主端接收電路、主發送端電路和嵌入式微控制器,所述從端電路包括整流電路、從端接收發射電路和電源電路,所述DC/DC隔離電源的電壓端與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電壓端連接,所述主端接收電路的DAIN輸出端與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DAIN輸入端連接,所述主端接收電路的信號輸入端與所述主發送端電路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主發送端電路的各個電壓輸入端與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各個電壓輸出端連接,所述主發送端電路的DIR輸入端與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DIR輸出端連接,所述整流電路的S_IN1端與所述主發送端電路的S_0UT1端連接,所述整流電路的S_IN2端與所述主發送端電路的S_OUT2端連接,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從端接收發射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從端接收發射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從端接收發射電路的電壓端與所述電壓電路的電壓端連接。
[0006]優選地,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型號為PIC18F25K80 I/SS。
[0007]具體地,所述DC/DC隔離電源包括主端第一安規電容、主端第二薄膜電容、主端第三薄膜電容、主端第四薄膜電容、主端第七薄膜電容、主端第十薄膜電容、主端第九電容、主端第十電容、主端第十一電容、主端第六二極管、主端第七二極管、主端第八二極管、主端第九二極管、主端第十一二極管、主端第三十二電阻、主端第三十五電阻、主端第三十六電阻、主端第三十八電阻、主端第三十九電阻、主端第一電感、變壓器、功率芯片和光電二極管,所述主端第三薄膜電容的第一端分別與所述主端第三十九電阻的第一端、所述主端第三十二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變壓器的第四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三薄膜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主端第十電容的第一端、所述主端第九二極管的正極、所述功率芯片的第三端、所述主端第三十八電阻的第一端、所述功率芯片的第五端、所述主端第十一電容的第一端、所述主端第七薄膜電容的第一端、所述變壓器的第二端和所述主端第九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十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主端第九二極管的負極、所述變壓器的第三端和所述功率芯片的第二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三十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功率芯片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三十八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功率芯片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功率芯片的第六端分別與所述主端第十一電容的第二端、所述主端第三十七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光電二極管的第二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七薄膜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主端第三十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三十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主端第一安規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一安規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變壓器的第六端、所述主端第四薄膜電容的第一端、主端第二薄膜電容的第一端、所述主端第三十六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光電二極管的第四端連接并接地,所述變壓器的第五端與所述主端第六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主端第六二極管的負極分別與所述主端第四薄膜電容的第二端、所述主端第一電感的第一端、所述主端第八二極管的負極和所述主端第十薄膜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一電感的第二端與所述主端第二薄膜電容的第二端連接并為其+24V電壓端,所述主端第八二極管的正極分別與所述主端第三十五電阻的第一端、所述主端第十薄膜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主端第三十六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變壓器的第七端與所述主端第十一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主端第十一二極管的負極為+8V電壓端。
[0008]優選地,所述功率芯片的型號為DPA425PN,所述變壓器的型號為EFD20-W15,所述光電二極管的型號為PC817B。
[0009]DC/DC隔離電源保證通信回路與供電回路的電氣隔離,使得單個通信回路的損壞或干擾不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穩定工作。功率芯片提供振蕩頻率以及功率輸出,變壓器為高頻變壓器,提供前后級的電氣隔離,主端第六二極管和主端第四薄膜電容進行濾波穩壓,將頻率信號轉換為穩定的直流電壓,主端第八二極管、主端第三十五電阻和光電二極管構成反饋回路,保證輸出電壓的穩定性。
[0010]具體地,所述主端接收電路包括主端第一電阻、主端第二電阻、主端第三電阻、主端第四電阻、主端第十三電阻、主端第十七電阻、主端第十八電阻、主端第二十一電阻、主端第二十電阻、主端第四十四電阻、第三放大器和第三三極管,所述主端第三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主端第四電阻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主端第三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十二端和所述主端第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二電阻的第二端接電源,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十四端與所述主端第四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四十四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為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十三端與所述主端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二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五端、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八端和所述主端第二十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七端與所述主端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連接且為DAIN輸出端,所述主端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六端和所述主端第四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二十一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主端第二十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九端連接,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十端與所述主端第十七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十七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和所述主端第十八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十八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主端第二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并接地。
[0011 ] 優選地,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型號為MCP609-1/P。
[0012]第三放大器控制整個通信回路的通斷以及電流限值,主端第十八電阻為采樣電阻,經過放大后,形成一個比較電壓輸出,從而動態的將電流限值在500mA,放大的信號進一步放大,從而將接收到的信號傳給接收設備。
[0013]具體地,所述主發送端電路包括第三放大器、第六放大器、主端第五電阻、主端第七電阻、主端第八電阻、主端第九電阻、主端第十電阻、主端第十一電阻、主端第十九電阻、主端第二十二電阻、主端第二十三電阻、主端第二十八電阻、主端第五十二電阻、第二三極管、第五三極管、第六三極管、第七三極管、主端第一二極管、主端第二二極管、主端第三二極管、主端第四二極管、主端第五二極管、主端第十二極管、主端第十三二極管、主端第四十四電容、和電流互感器,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一端與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DIR端連接,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主端第一二極管的正極和所述主端第二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主端第一二極管的負極分別與所述主端第七電阻的第一端、所述主端第五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四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七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并接+24V電壓,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十一端與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OUT12V端連接,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十端分別與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三端和所述主端第十九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二二極管的正極接地,所述主端第十九電阻的第二端接電源,所述主端第五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五端與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OUT24V端連接,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六端分別與所述主端第九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主端第二十三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六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并接+24V電壓,所述主端第二十三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六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主端第二十八電阻的第一端接電源,所述主端第八電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主端第二十八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主端第八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三端連接,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二端與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OUT24V端連接,所述第三放大器的第一端與所述主端第二十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二十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七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九端與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OUT12V端連接,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十三端與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的OUT24V端連接,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八端分別與所述第六放大器的第十二端、所述主端第十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主端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接電源,所述第七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主端第五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主端第五二極管的負極與所述主端第四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主端第四二極管的負極分別與所述第六三極管的集電極、所述第十二二極管的負極、所述主端第四十四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電流互感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十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五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與所述主端第十二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七三極管的發射極分別與所述第五三極管的發射極和所述主端第五十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主端第五十二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主端第四十四電容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電流互感器的第三端分別與所述主端第十三二極管的負極和所述主端第三二極管的負極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