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戶傳輸中對客戶端接收干擾消除能力的估計和利用
【技術領域】
[0001 ] 本公開涉及無線通信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由例如IEEE 802.1ac標準所支持的多用戶傳輸,提供了用于改進吞吐量和通話時間效率、但需要對流間(inter-stream)干擾的仔細管理的機制。由于動態空中(無線)信道的性質,即使設計良好的接入點(AP)在管理這種干擾方面也面臨挑戰。在多用戶(MU)組內的客戶端的最后探測(sounding)和實際的MU傳輸之間總是存在一些時間,這將在穩定變化的信道中產生流間干擾。
[0003]在到每個單獨的客戶端設備的波束成形增益與抑制客戶端設備之間的干擾的能力之間存在折衷。這使得MU鏈路難以維護。因此,改善到MU組中的每個客戶端設備的MU下行鏈路中的信號-干擾比對于使得MU功能變得有用是重要的。
【附圖說明】
[0004]圖1是根據本文呈現的方法,示出了被配置為向第二設備組發送多用戶傳輸、并且在此過程中確定客戶端接收干擾消除/抑制能力的第一設備的圖示。
[0005]圖2是描繪了在第一設備中執行的操作的高層次流程圖。
[0006]圖3是描繪了在第一設備中執行的操作的更詳細的流程圖。
[0007]圖4是圖示了估計客戶端的接收干擾消除/抑制能力的過程的圖示。
[0008]圖5是被配置為執行本文所呈現的方法的設備的示例性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概述
[0010]具有多個天線的第一設備向具有一個或多個天線的第二設備無線地傳輸多個測試分組系列,每個測試分組系列在測試分組上被施加不同水平的干擾的情況下進行傳輸。第一設備確定針對由第一設備所傳輸的每個測試分組系列的分組誤差率。第一設備基于針對不同水平干擾的分組誤差率來得出對第二設備的干擾消除能力的估計。
[0011]示例實施例
[0012]本文呈現了用于使得諸如無線局域網(WLAN)接入點(AP)之類的第一設備能確定多個第二設備(例如,客戶端設備)中的每個的干擾消除或抑制能力。AP可以在確定如何對客戶端進行分組以用于多用戶(MU)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的目的中使用關于各客戶端的干擾消除(IC)的能力的信息。
[0013]MU流間干擾可以用AP處適當的傳輸預編碼來抑制,但流間干擾也可在各個客戶端設備處使用配置或配備在該客戶端設備上的IC能力來抑制。事實上,許多客戶端設備可以配備有干擾消除接收器。標識客戶端的IC能力不僅在改善到該客戶端的鏈路中是有用的,其在改善到MU組中的所有其它客戶端的鏈路中也是有用的。
[0014]例如,如果AP已知曉每個客戶端的抑制干擾的能力,則該AP可以將不具有IC能力的客戶端與具有IC能力的客戶端分組在一起。一旦這些客戶端被分組為MU組,則對經由傳輸預編碼的干擾抑制的約束可以對具有IC能力或相對較強的IC能力的客戶端放松,這導致對不具有IC能力的客戶端或具有較弱IC能力的客戶端的波束成形增益更佳(并因此改善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
[0015]有了這樣的引子,現在參考圖1,其示出了接入點(AP) 10和多個客戶端設備(CD) 20 (I)-20 (8) ο AP 10具有多個天線12 (I)-12 (N)以輔助到客戶端組的MU-MHTO通信。使用本文呈現的技術,AP 10被配置為確定每個客戶端20(1)-20(8)的接收IC能力,以確定如何對客戶端分組以用于MU-Mnro傳輸的目的。在圖1所示的示例中,AP 10已確定⑶20(1)和20 (7)具有相對較強的IC能力,CD 20(4),20(5)和20 (6)沒有IC能力,CD 20(2)具有相對中間的IC能力,并且CD20 (3)和20 (8)具有相對較差的IC能力。因此,出于下文將進一步解釋的原因,AP 10可以對CD進行分組以用于MU-M頂O傳輸的目的,從而具有相對較強IC能力的⑶在不同的MU-M頂O組中。例如,⑶20(1)可以被分配至第一 MU-M頂O組(第I組)并且⑶20 (7)被分配至第二 MU-M頂O組(第2組)。⑶20⑴被與具有較差或沒有IC能力的其它CD (例如CD 20 (2) -20 (4))分組在一起,并且CD 20 (7)被與具有較差或沒有IC能力的其它CD(例如CD 20(5),20(6)和20(8))分組在一起。
[0016]—般而言,本文所呈現的技術涉及在由AP以給定的數據速率傳輸至客戶端的測試分組上施加干擾。AP調制/調整測試分組傳輸系列上的干擾,以確定AP能在對特定客戶端的干擾方面做到何種地步。所產生的干擾水平反映客戶端能夠消除干擾的程度。
[0017]現在轉向圖2,一般地示出了根據本文呈現的技術,圖示在AP 10處執行的過程的操作的流程圖。在操作30,第一設備(例如,具有多個天線的AP)向具有一個或多個天線的第二設備無線地傳輸多個測試分組系列,每個測試分組系列在由AP人為施加不同水平的干擾(例如,信號與干擾比SIR)的情況下進行傳輸。在40,AP確定由該AP傳輸的每個測試分組系列的分組誤差率。在50中,AP基于不同干擾水平的分組誤差率來得出對客戶端的IC能力的估計。
[0018]在60,AP根據客戶端各自的IC能力來形成對客戶端的分組以用于MU-MM)傳輸。存在許多確定客戶端的MU分組的方法。例如,并且如圖1所示,客戶端可以被分配至MU-Mnro組,使得至少一個具有(相對較強的)IC能力的客戶端被包括在具有一個或多個不具有或具有相對較差的IC能力的客戶端的組中。
[0019]基于SIR要求對客戶端進行分組的方法允許跨MU組傳播性能。客戶端的IC能力通常反相關于客戶端的SIR要求。通常,需要較高SIR的客戶端具有較低的IC能力,反之亦然。以下是通過其SIR要求對客戶端進行排序的算法的偽代碼示例。首先,該算法運行之前,客戶端通過IC能力來排序。
[0020]nGroups = floor(nClients/maxGroupSize)
[0021]for iClient = I:nClients
[0022]groupNumber (iClient) = mod(iClient,nGroups)
[0023]end
[0024]換言之,客戶端根據它們的SIR要求/IC能力排序。客戶端隨后被分布到MU組,使得具有IC能力的客戶端與沒有或較差IC能力的客戶端配對。
[0025]在70,在客戶端被以針對操作60所述的方式分組之后,AP向針對每個MU-M頂O組的流應用傳輸預編碼,從而將用于具有(相對較強的)IC能力的客戶端的流的功率,重新分配到用于不具有或具有相對較弱的干擾消除能力的一個或多個客戶端的流。具體而言,通過以上述的方式分組客戶端,具有較強的IC能力的客戶端可以被“依賴”以改善不具有或具有較弱IC能力的客戶端處的性能。這可能涉及:從用于具有相對較強IC能力的客戶端的MU-MIMO流中取走功率,并且將取走的功率分配到用于不具有或具有相對較弱IC能力的一個或多個客戶端的MU-Mnro流。例如,傳輸功率以與客戶端的SIR能力成比例地分配至MU幀中的數據/流。對于具有較高IC能力的客戶端的功率被減小,并且被重新分布至具有較差IC能力的客戶端。如果SIR(X) < SIR(Y)則客戶端X被認為相較客戶端Y具有更高的IC能力,其中SIR(X)為針對客戶端X測量的、在該處分組誤差率超過閾值的SIR,如下文將進一步描述的。
[0026]針對不具有或具有較低IC能力的客戶端劃分傳輸預編碼優先級的其它方法括:
[0027]1.基于每個客戶端的SIR要求來在最小平方誤差(MMSE)預編碼中設定信號對噪聲比(SNR)值(較低SIR要求一較低SNR值)。
[0028]2.在塊對角化預編碼中,如果這能改善不具有或具有較低IC能力的客戶端的波束成形增益,則允許非IC客戶端的最終傳輸預編碼少量旋轉出IC客戶端的零空間(nullspace)。
[0029]在80,對到特定MU組中的各個客戶端的信道探測的調度,被根據該特定MU組中的各個客戶端的IC能力來調整。對于具有IC能力的客戶端的探測要求可適當放寬。標識這些客戶端允許對信道探測開銷的更好的利用。例如,由于具有IC能力的客戶端可以處理更多的干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