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基站、用戶終端以及無線通信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能夠應用于蜂窩系統等的無線基站、用戶終端以及無線通信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UMTS (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1ns System))網絡中,以提高頻率利用效率和數據速率為目的,采用HSDPA(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和 HSUPA(高速上行鏈路分組接入(High SpeedUplink Packet Access)),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以W-CDMA (寬帶碼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1n Multiple Access))為基礎的系統的特征。關于該UMTS網絡,以進一步的高速數據速率、低延遲等為目的而正在研宄長期演進(LTE:Long Term Evolut1n)(非專利文獻I)。
[0003]第三代的系統使用大致5MHz的固定頻帶,在下行線路中能夠實現最大2Mbps左右的傳輸速率。另一方面,在LTE系統中,利用1.4MHz?20MHz的可變頻帶,能夠實現下行線路中最大300Mbps以及上行線路中75Mbps左右的傳輸速率。此外,在UMTS網絡中,以進一步的寬帶化以及高速化為目的,還研宄LTE系統的后繼系統(例如,有時也稱為LTE-Advanced 或者 LTE-enhancement (以下,稱為 “LTE-A” ))。
[0004]在無線通信中,作為上行鏈路(UL)和下行鏈路(DL)的雙工形式,有將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以頻率來分割的頻分雙工(FDD)和將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以時間來分割的時分雙工(TDD)。在TDD的情況下,對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通信應用相同的頻率,從一個發送點,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以時間來劃分而進行信號的發送接收。由此,由于在TDD中對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通信使用相同的頻率,所以發送點(無線基站)和用戶終端需要相互交替地切換發送和接收。
[0005]此外,在LTE系統的TDD中,規定有上行子幀和下行子幀間的發送比率不同的多個子幀結構(DL/UL配置(DL/UL結構))(參照圖1)。在LTE系統中,如圖1所示,規定有DL/UL配置O?6這7個子幀結構,子幀#0和#5被分配給下行鏈路,子幀#2被分配給上行鏈路。此外,為了避免發送點間(或者小區間)的干擾,在相鄰的發送點間應用相同的DL/UL結構。
[0006]現有技術文獻
[0007]非專利文獻
[0008]非專利文獻1:3GPP, TR25.912 (V7.1.0),"Feasibility study for Evolved UTRAand UTRAN", Sept.2006
【發明內容】
[0009]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10]但是,在LTE-A系統的TDD中,為了實現無線資源的有效利用,正在研宄按每個發送接收點,將DL和UL的發送比率在時域中動態(Dynamic)或者半靜態(Sem1-static)地變動。在該情況下,成為按每個發送接收點變動并控制要應用的DL/UL結構的結構。
[0011]若在相鄰的發送接收點間應用不同的DL/UL結構,則產生在相同的時域/頻域中,在相鄰的發送接收點間DL子幀和UL子幀被同時發送的情況(上行信號和下行信號被同時發送的情況)。在該情況下,存在根據各發送接收點(或者,用戶終端)的位置或發送功率,在發送接收點間或用戶終端間產生干擾,通信質量的特性劣化的顧慮。
[0012]本發明是鑒于這樣的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線基站、用戶終端以及無線通信方法,其即使是在相鄰的發送接收點(無線基站)中應用不同的DL/UL結構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干擾的影響。
[0013]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4]本發明的無線基站是與用戶終端以時分雙工進行通信且能夠變動并控制DL/UL結構的無線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擾測定單元,至少測定UL子幀中的來自其他的無線基站的干擾電平;以及調度控制單元,基于所測定的干擾電平,變更用戶終端在UL子幀中對于在DL子幀中被發送的下行鏈路信號所反饋的上行控制信號的反饋方法。
[0015]發明效果
[0016]根據本發明,即使是在相鄰的發送接收點(無線基站)中應用不同的DL/UL結構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干擾的影響。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用于說明TDD中的DL/UL結構的一例的圖。
[0018]圖2是表示在相鄰的無線基站間應用不同的DL/UL結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一例的圖。
[0019]圖3是表示對DL/UL結構進行變更的情況的一例的圖。
[0020]圖4是用于說明根據DL/UL結構的變更,反饋對于各DL子幀的上行控制信號的UL子幀的選擇方法的圖。
[0021 ] 圖5是用于說明在對DL/UL結構進行變更的無線通信系統中,反饋對于各DL子幀的上行控制信號的UL子幀的選擇方法的圖。
[0022]圖6是表示反饋對于各DL子幀的上行控制信號的UL子幀的選擇方法的另一例的圖。
[0023]圖7是表示反饋對于各DL子幀的上行控制信號的UL子幀的選擇方法的另一例的圖。
[0024]圖8是決定對于在DL子幀中被發送的下行鏈路信號的上行控制信號的反饋方法的流程圖的一例。
[0025]圖9是表示在HetNet結構中以FDD和TDD進行載波聚合(FDD/TDD CA)的無線通信系統的一例的圖。
[0026]圖10是表示具備集中控制臺的無線通信系統的一例的圖。
[0027]圖11是表示在無線基站間進行干擾電平的發送接收的無線通信系統的一例的圖。
[0028]圖12是用于說明無線基站的整體結構的圖。
[0029]圖13是對應于無線基站的基帶處理單元的功能框圖。
[0030]圖14是用于說明用戶終端的整體結構的圖。
[0031]圖15是對應于用戶終端的基帶處理單元的功能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首先,參照圖2A說明應用本實施方式的無線通信系統的一例。圖2A所示的無線通信系統包括多個發送接收點(這里,無線基站#1、#2)、與各無線基站#1、#2進行通信的用戶終端#1、#2而構成。
[0033]在無線基站#1和用戶終端#1之間以及無線基站#2和用戶終端#2之間,通過時分雙工(TDD)來進行無線通信。即,無線基站#1、#2對DL和UL的發送應用相同的頻域,將DL和UL在時域中分割而發送。
[0034]在LTE-A中,正在討論各無線基站#1、#2分別動態地變動并控制DL/UL結構的通信方式。例如,如圖3A所示,各無線基站#1、#2能夠從DL/UL結構0(DL/UL配置(configurat1n)O)變更(重新配置(reconfigurat1n))為 DL/UL 結構 I (DL/UL 配置 I)。通過根據通信環境而適當變更DL/UL結構,能夠靈活地控制通信系統而提高吞吐量。例如,在從用戶終端向無線基站發送的數據量多的情況下,選擇UL子幀多的DL/UL結構。另一方面,在從無線基站向用戶終端發送的數據量多的情況下(例如,用戶終端下載動畫的情況下等),考慮選擇DL子幀多的DL/UL結構。
[0035]另外,在Rel.10的TDD中,經由DL子幀接收到下行鏈路信號(例如,PDSCH信號)的用戶終端在UL子幀中反饋對于該下行鏈路信號的上行控制信號(例如,送達確認信號(HARQ-ACK))。此時,對各DL子幀的下行鏈路信號生成的上行控制信號使用預定的UL子幀而被反饋。即,對各DL子幀關聯預定的UL子幀。因此,在DL/UL結構被變更的情況下,產生在用戶終端接收到下行鏈路信號之后反饋上行控制信號(PUCCH信號)之前DL/UL結構被變更的情況。
[0036]例如,如圖3B所示,設想從DL/UL結構4變更為DL/UL結構2的情況。假設在DL/UL結構未被變更的情況下,對于在DL/UL結構4中的DL子幀6、7、8、9中被發送的各I3DSCH信號的送達確認信號在下一個子幀的UL子幀3中被反饋。但是,由于在變更后的DL/UL結構2中第3個子幀為DL子幀,所以不能反饋送達確認信號。這樣,在變動并控制DL/UL結構的情況下,若直接應用Rel.10中的送達確認信號的反饋的機制,則存在在送達確認信號的反饋時產生問題的顧慮。
[0037]因此,正在研宄在DL/UL結構被變更的情況下,選擇要反饋對各DL子幀(各TOSCH信號)生成的上行控制信號(例如,送達確認信號)的UL子幀的方法。以下,參照圖4說明UL子幀的選擇方法的一例。圖4A表示DL/UL結構3未被變更的情況,圖4B、C表示從DL/UL結構3變更為DL/UL結構2的情況。
[0038]在圖4A中,表示作為對于各DL子幀的TOSCH的送達確認信號的反饋方法,應用與Rel.10相同的方法的情況。對于子幀1、5、6的I3DSCH信號的送達確認信號在下一個子幀的UL子幀2中被反饋。此外,對于子幀7、8的I3DSCH信號的送達確認信號在下一個子幀的UL子幀3中被反饋,對于子幀9、0的I3DSCH信號的送達確認信號在UL子幀4中被反饋。
[0039]與DL/UL結構3的不同點在于,在DL/UL結構2中,子幀3、4為DL子幀,子幀7為UL子幀。因此,在伴隨著DL/UL結構的變更而被反饋送達確認信號的UL子幀變更為DL子幀的情況下,能夠設為使用下一個子幀以后最近的UL子幀的結構(參照圖4B)。
[0040] 在圖4B中,對于在DL/UL結構3的子幀1、5、6中被發送的I3DSCH信號的送達確認信號,與在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