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物聯網移動互聯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及智能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通信技術和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移動上網設備(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已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和娛樂工具。然而,移動上網設備在連網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將當地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客戶識別模塊)卡插入到移動上網設備的卡槽中,通過運營商提供的傳統數據流量來實現上網功能。而不同國家需要的當地SIM卡往往不同,對常在不同國家短期居住的人帶來了很多不便。近年來,出現了能夠支持在不同國家或地區使用的云SIM模組。
發明人在研究中發現,在使用上述云SIM模組進行連網時,只能使用同一個運營商所提供的網絡,而無法通過該云SIM模組使用其他運營商所提供的網絡。由于運營商禁止用戶下載其網絡鑒權數據,現有的云SIM模組無法下載不同運營商的網絡鑒權數據,因此用戶無法通過一個云SIM模組進行各運營商所提供的網絡之間的切換,從而給用戶帶來不便。另外,傳統數據流量的資費較高而且網速較慢,當使用的數據流量超過數據流量套餐時,往往造成用戶的經濟損失,不利于長期大量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及智能設備,旨在實現移動上網設備在不同運營商所提供的網絡之間進行切換,提高了用戶操作的自由度以及辦理不同業務的效率,并增加了移動上網設備連網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及降低其連網的經濟成本。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包括內部具有容納空間的外殼、可折疊并隱藏放置于所述外殼中的插頭、安裝于所述容納空間中的電路板、集成在所述電路板上的中央處理器、與所述中央處理器相連的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與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相連的云SIM模組、分別與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和中央處理器相連的無線網絡模組、與所述中央處理器相連的電源轉換管理模組以及與所述電源轉換管理模組相連的USB輸出模組;
所述云SIM模組包括與各運營商服務器相連的數據下載單元、與所述數據下載單元相連的數據認證單元、分別與所述運營商服務器和數據認證單元相連的鑒權單元、分別與所述運營商服務器和鑒權單元相連的網絡選擇單元以及分別與所述數據認證單元、鑒權單元和網絡選擇單元相連的存儲單元,其中:
所述數據下載單元,用于從所述運營商服務器自由下載經過加密的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并發送給所述數據認證單元;
所述數據認證單元,用于從所述存儲單元預存的密鑰庫中調用與所述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相匹配的密鑰,對接收到的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進行解密,并對解密后的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進行認證,在所述認證通過時,將所述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存儲在所述存儲單元中以形成運營商數據庫,并發送一鑒權指令給所述鑒權單元;
所述鑒權單元,用于在所述鑒權指令的觸發下,調用所述運營商數據庫中的網絡鑒權數據,根據預設的鑒權協議在所述運營商服務器中進行鑒權,在所述鑒權通過時,向所述網絡選擇單元發送一網絡選擇指令;
所述網絡選擇單元與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相連,用于在所述網絡選擇指令的控制下,根據所述運營商數據庫中的網絡配置數據選擇對應的運營商服務器提供的網絡進行連接以獲取其物聯網數據流量,并將所述物聯網數據流量提供給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
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用于在所述中央處理器的控制下,將接收到的物聯網數據流量發送給所述無線網絡模組;
所述無線網絡模組,用于在所述中央處理器的控制下,將所述物聯網數據流量轉換為無線網絡信號,并發射到外部環境中,以提供連網服務;
所述電源轉換管理模組的輸入端通過所述插頭與市電連接,輸出端分別與所述中央處理器和USB輸出模組連接,以對所述市電提供的電壓進行變換后提供工作電壓給所述中央處理器,以及通過所述USB輸出模組向外界充電設備提供充電電壓。
優選地,所述電源轉換管理模組包括與所述市電相連的AC-DC電源轉換電路,所述AC-DC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入交流電壓在100V~240V之間、輸出直流電壓為5V。
優選地,所述電源轉換管理模組還包括分別與所述AC-DC電源轉換電路、中央處理器和USB輸出模組相連的穩壓電路,所述穩壓電路用于將所述AC-DC電源轉換電路輸出的直流電壓進行穩壓后分別提供給所述中央處理器和所述USB輸出模組。
優選地,所述智能插座還包括分別與所述中央處理器相連的第一指示燈和第二指示燈,其中,所述第一指示燈用于指示所述電源轉換管理模組的工作狀態,所述第二指示燈用于指示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和無線網絡模組的工作狀態。
優選地,所述智能插座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外殼上的控制按鈕,所述控制按鈕與所述中央處理器相連,用于觸發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電源轉換管理模組和無線網絡模組的開啟和關閉。
優選地,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藍牙或WiFi與一控制終端通信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所述控制終端發送的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電源轉換管理模組和無線網絡模組的開啟和關閉。
優選地,所述中央處理器通信連接有云平臺,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所述云平臺發送的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電源轉換管理模組和無線網絡模組執行相應的動作。
優選地,所述智能插座還包括與所述中央處理器電連接的遠程監控模組,所述遠程監控模組用于監測當前環境信息并發送給所述云平臺,以使所述云平臺根據所述當前環境信息向所述中央處理器發送相應的操作指令。
優選地,所述智能插座還包括連接在所述中央處理器和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之間的流量監測模組,所述流量監測模組用于監測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中的數據流量信息,并發送給所述中央處理器。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設備,包括顯示模組、存儲模組、總線以及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所述智能插座與所述顯示模組和存儲模組分別通過所述總線連接,所述顯示模組安裝于所述智能插座,其中:
所述存儲模組,用于存儲控制程序和數據;
所述智能插座,用于通過所述總線調用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和數據,并發送相應的控制指令;
所述顯示模組,用于向所述智能插座發送操作指令以及對所述智能插座發送的顯示數據進行顯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及智能設備,其中,數據認證單元根據存儲單元預存的密鑰庫中的密鑰對數據下載單元從各運營商服務器中自由下載的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進行解密和認證,在認證通過時,觸發鑒權單元在該運營商服務器中進行鑒權,在鑒權通過時,選擇對應的運營商服務器提供的網絡進行連接以獲取其物聯網數據流量,并通過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和無線網絡模組轉換為無線網絡信號,以為移動上網設備提供連網服務。由于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和無線網絡模組能將各運營商服務器提供的物聯網數據流量轉化為無線網絡信號,因此使得移動上網設備能夠更換不同運營商服務器的網絡進行連網。由于運營商提供的物聯網數據流量的帶寬較大、穩定性較高,有效提高了移動上網設備連網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外,該物聯網數據流量的資費較低,從而降低了智能終端連網的經濟成本。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該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設備的組成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的功能模塊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云SIM模組的連接框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電源轉換管理模組的連接框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的功能模塊框圖。
圖標:100-智能設備;110-顯示模組;120-存儲模組;130-總線;140-智能插座;200-控制終端;300-云平臺;400-運營商服務器;500-數據下載單元;600-數據認證單元;700-鑒權單元;800-網絡選擇單元;900-存儲單元;1401-中央處理器;1402-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3-云SIM模組;1404-無線網絡模組;1405-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6-USB輸出模組;1411-第一指示燈;1412-第二指示燈;1413-控制按鈕;1414-遠程監控模組;1415-流量監測模組;14051-AC-DC電源轉換電路;14052-穩壓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同時,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使用云SIM模組進行連網時,只能使用同一個運營商所提供的網絡,而無法通過該云SIM模組使用其他運營商所提供的網絡。由于運營商禁止用戶下載其網絡鑒權數據,現有的云SIM模組無法下載不同運營商的網絡鑒權數據,因此用戶無法通過一個云SIM模組進行各運營商所提供的網絡之間的切換,從而給用戶帶來不便。另外,傳統數據流量的資費較高而且網速較慢,當使用的數據流量超過數據流量套餐時,往往造成用戶的經濟損失,不利于長期大量使用。
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者通過長期的探索和嘗試,以及多次的實驗和努力,不斷的改革創新,設計出了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及智能設備,可以較好地改善上述問題。
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設備100的組成框圖。所述智能設備100可以包括智能插座140、顯示模組110、存儲模組120和總線130等。其中,所述智能插座140、顯示模組110和存儲模組120連接在所述總線130上,即所述智能插座140分別通過所述總線130與所述顯示模組110和存儲模組120相連,以進行數據通信或交互。所述總線130可以是ISA總線、PCI總線或EISA總線等。所述總線130可以分為地址總線、數據總線和控制總線等。
本實施例中,所述存儲模組120可用于存儲控制程序和數據。其中,所述控制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統,例如,安卓系統、IOS系統或者Windows系統,也可以是基于所述操作系統的各種應用程序等。所述智能插座140可用于通過所述總線130調用存儲在所述存儲模組120中的程序和數據,并發送相應的控制指令,以執行相應的動作。
另外,所述存儲模組120可以是,但不限于,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讀存儲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電可擦除只讀存儲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所述顯示模組110可用于向所述智能插座140發送操作指令,以及對所述智能插座140發送的顯示數據進行顯示。詳細地,所述顯示模組110可以是液晶顯示器或觸控顯示器。若為觸控顯示器,其可為支持單點和多點觸控操作的電容式觸控屏或電阻式觸控屏等。支持單點和多點觸控操作是指觸控顯示器能感應到來自該觸控顯示器上一個或多個位置處同時產生的觸控操作,并將該感應到的觸控操作交由所述智能插座140進行計算和處理。
如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140的功能模組框圖。所述智能插座140可以包括中央處理器1401、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云SIM模組1403、無線網絡模組1404、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以及USB輸出模組1406等。其中,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分別與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無線網絡模組1404和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相連。所述云SIM模組1403與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相連。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與所述無線網絡模組1404相連。所述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還與所述USB輸出模組1406相連。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可以包括支持3G、4G或5G等通信方式的通信模組。所述USB輸出模組1406包括一個或多個USB輸出接口。
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可以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具有信號處理的能力,還可以是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專用集成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晶體管邏輯器件、分立硬件組件。
本實施例中,所述智能插座140可以包括內部具有容納空間的外殼,放置于所述外殼中的插頭以及安裝于所述容納空間中的電路板。其中,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云SIM模組1403、無線網絡模組1404、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和USB輸出模組1406集成安裝于所述電路板上。另外,所述插頭可相對于所述外殼進行折疊,并隱藏地放入到所述外殼中。例如,所述插頭可采用90度的折疊方式,并隱藏安裝于設置在所述外殼外部的凹陷區域中。如此,能夠有效地保護所述插頭,避免其意外磨損,以及減小所述智能插座140的占用空間,使得所述智能插座140的體積小、重量輕和易于收納等。所述智能插座140可通過所述插頭與市電相連,并將所述市電的電壓進行變換后提供給所述智能插座140中的中央處理器1401和USB輸出模組1406等,使得所述智能插座140可以缺少集成電池,有效提升了其便攜性能等。
如圖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云SIM模組的連接框圖。為了能夠順利地將各運營商提供的物聯網數據流量發送給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以將所述物聯網數據流量轉換為無線網絡信號(例如:WiFi信號等),并將該無線網絡信號發射到外部環境中,以供移動上網設備使用,所述云SIM模組可以包括數據下載單元500、數據認證單元600、鑒權單元700、網絡選擇單元800和存儲單元900等。其中,所述數據下載單元500與各運營商服務器400通信相連,所述鑒權單元700、網絡選擇單元800與所述運營商服務器400通信連接,以進行數據通信或交互。所述存儲單元900分別與所述數據認證單元600、鑒權單元700和網絡選擇單元800電性連接,所述存儲單元900可存儲各種網絡數據等。另外,所述數據下載單元500還與所述數據認證單元600電性連接。所述數據認證單元600與所述鑒權單元700電性連接。所述鑒權單元700與所述網絡選擇單元800電性連接。所述網絡選擇單元800還與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電性連接。
基于以上硬件架構,下面將對以上各功能模塊進行詳細描述。
本實施例中,所述數據下載單元500可用于從各運營商服務器400中自由下載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并將所述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發送給所述數據認證單元600。其中,所述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經過所述運營商服務器400進行加密。
所述數據認證單元600接收所述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從所述存儲單元900中預存的密鑰庫查找到與所述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相匹配的密鑰,調用該密鑰對接收到的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進行解密。當完成解密后,根據預設的認證協議對解密后的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進行認證。另外,在所述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通過認證時,將所述解密后的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存儲在所述存儲單元900中,以在所述存儲單元900中形成一運營商數據庫。所述數據認證單元600還可發送一鑒權指令給所述鑒權單元700,以觸發所述鑒權單元700進行工作。
當所述鑒權單元700接收到所述鑒權指令時,首先調用存儲在所述存儲單元900的運營商數據庫中的網絡鑒權數據。然后將所述網絡鑒權數據發送給所述運營商服務器400,并根據預設的鑒權協議在所述運營商服務器400中進行鑒權等。當所述網絡鑒權數據通過鑒權時,所述鑒權單元700則向所述網絡選擇單元800發送一網絡選擇指令,以控制所述網絡選擇單元800選擇對應的運營商服務器400所提供的網絡進行連網等。
所述網絡選擇單元800在接收到所述網絡選擇指令后,根據所述運營商數據庫中的網絡配置數據選擇對應的運營商服務器400提供的網絡進行連接以獲取其物聯網數據流量,并將所述物聯網數據流量提供給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
由于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和無線網絡模組1404能將各運營商服務器400提供的物聯網數據流量轉化為無線網絡信號,因此使得移動上網設備能夠更換不同運營商服務器400的網絡進行連網。另外,由于運營商提供的物聯網數據流量的帶寬較大、穩定性較高,有效提高了移動上網設備連網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外,該物聯網數據流量的資費較低,從而降低了智能終端連網的經濟成本。
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的輸入端通過所述插頭與所述市電相連、輸出端分別與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和USB輸出模組1406相連,以將所述市電提供的電壓進行變換后,分別提供直流工作電壓給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以及通過所述USB輸出模組1406向外界充電設備(例如:移動上網設備)提供直流充電電壓。其中,所述直流工作電壓和直流充電電壓可以是,但不限于,3.3V和5V。
請參閱圖4,所述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可以包括AC-DC電源轉換電路14051以及穩壓電路14052。其中,所述AC-DC電源轉換電路14051的輸入端與所述市電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穩壓電路14052相連。為了擴展所述智能插座140的使用區域限制,所述AC-DC電源轉換電路14051支持寬電壓設計,以適應不同等級的電壓。所述AC-DC電源轉換電路14051的輸入交流電壓在100V~240V之間。另外,所述穩壓電路14052的輸入端與所述AC-DC電源轉換電路14051的輸入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USB輸出模組1406相連。所述穩壓電路14052可用于將所述AC-DC電源轉換電路14051輸出的直流電壓進行穩壓后分別提供給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和所述USB輸出模組1406。
如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140的功能模塊框圖。其中,所述智能插座140還包括第一指示燈1411和第二指示燈1412。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燈1411和第二指示燈1412分別與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相連。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可用于對所述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以及無線網絡模組1404的工作狀態進行檢測,進而根據檢測結果向所述第一指示燈1411和第二指示燈1412發送相應的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指示燈1411可用于在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發送的控制指令的作用下對所述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的工作狀態進行顯示,以觀測所述智能插座140的通電情況。所述第二指示燈1412可用于在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發送的控制指令的作用下對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和無線網絡模組1404的工作狀態進行顯示,以觀測所述智能插座140的網絡情況。
為了對所述云SIM模組1403發送的物聯網數據流量進行有效監測,避免實際使用的數據流量超出預定的套餐數據流量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所述智能插座140還包括流量監測模組1415。其中,所述流量監測模組1415連接在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和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之間,可用于監測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中的數據流量信息等。本實施例中,當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檢測到實際使用的數據流量超出預定的套餐數據流量時,暫停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進行工作,并驅動所述第二指示燈1412對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的工作狀態進行顯示。
請進一步參閱圖5,所述智能插座140還包括用于進行手動控制的控制按鈕1413。其中,所述控制按鈕1413可設置于所述外殼上,并通過導線與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相連。當所述控制按鈕1413被按下時,可向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發送一高電平或低電平,以觸發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控制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和無線網絡模組1404的開啟關閉狀態,從而實現手動控制。
另外,所述智能插座140還連接有用于進行自動控制的控制終端200。其中,所述控制終端200與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相連。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終端200可通過藍牙或WiFi方式與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進行通信連接,以向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發送操作指令。詳細地,所述控制終端200可用于觸發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控制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和無線網絡模組1404的開啟關閉狀態,從而實現自動控制。
請再次參閱圖5,為了實現遠程控制,所述智能插座140還連接有云平臺300。其中,所述云平臺300與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通信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云平臺300可用于向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發送操作指令,以使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控制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和無線網絡模組1404執行相應的動作等。另外,所述智能插座140還包括遠程監控模組1414。所述遠程監控模組1414與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電連接,用于監測當前環境信息并發送給所述云平臺300,以使所述云平臺300向所述中央處理器1401發送相應的操作指令,從而控制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電源轉換管理模組1405和無線網絡模組1404執行相應的動作等。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于云SIM模組的智能插座140及智能設備100,其中,數據認證單元600根據存儲單元900預存的密鑰庫中的密鑰對數據下載單元500從各運營商服務器400中自由下載的網絡鑒權數據和網絡配置數據進行解密和認證,在認證通過時,觸發鑒權單元700在該運營商服務器400中進行鑒權,在鑒權通過時,選擇對應的運營商服務器400所提供的網絡進行連接以獲取其物聯網數據流量,并通過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和無線網絡模組1404轉換為無線網絡信號,以為移動上網設備提供連網服務。由于所述物聯網云SIM數據傳輸模組1402和無線網絡模組1404能將各運營商服務器400提供的物聯網數據流量轉化為無線網絡信號,因此使得移動上網設備能夠更換不同運營商服務器400所提供的的網絡進行連網。由于運營商提供的物聯網數據流量的帶寬較大、穩定性較高,有效提高了移動上網設備連網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外,該物聯網數據流量的資費較低,從而降低了智能終端連網的經濟成本。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所述功能模組的劃分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