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無線連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RFID的網間連接器。
背景技術:
網間連接器是兩個網絡或者多個網絡之間必不可少的設備,隨著傳輸數據或文件的不斷復雜化,網絡與網絡之間的信息傳遞與交換的方式也越來越重要。
現在比較流行的網間連接器傳輸方式都是通過有線的連接,而且還需要很復雜的線路才能實現,這樣會造成線路混亂的問題,如果兩個網絡之間距離較遠,就要耗費很多的資源,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基于RFID的網間連接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RFID的網間連接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RFID的網間連接器,包括外部裝置和內部電路,所述外部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上部安裝有外接天線,所述外殼的一側面設有電源插頭,所述外殼的內腔中安裝有內部電路,所述內部電路包括CPU,所述CPU與檢波器單向電連接,所述檢波器與外接天線電連接,所述CPU與存儲器雙向電連接,所述CPU與時鐘復位電路雙向電連接,所述CPU與模數轉換器單向電連接,所述CPU與穩壓器單向電連接,所述穩壓器與電源插頭電連接,所述CPU與數模轉換器單向電連接,所述CPU與RFID讀寫器雙向電連接,所述CPU與RFID標簽雙向電連接;
所述基于RFID的網間連接器通過RFID讀寫器和RFID標簽與網絡1、網絡2無線連接。
優選的,所述外殼另一側面設有網絡一有線接口和網絡二有線接口。
優選的,所述CPU與緩沖器雙向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網間連接器內部加裝基于RFID的CPU模塊內部電路,這樣就省去了傳統的有線連接網絡方式,通過RFID射頻技術可以使網絡之間運用無線傳輸的方式進行數據的傳輸,可以省去線路設備,這樣也可以使較遠的網絡之間進行無線傳輸,使傳輸或信息交換更加的快速、便捷。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裝置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電路圖;
圖3為基于RFID的網間連接器與網絡1和網絡2無線連接圖。
圖中:1、外部裝置,101、外殼,102、外接天線,103、電源插頭,104、網絡一有線接口,105、網絡二有線接口,2、內部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基于RFID的網間連接器,包括外部裝置1和內部電路2,所述外部裝置1包括外殼101,所述外殼101的上部安裝有外接天線102,用于接收來自不同網絡的射頻信號,所述外殼101的一側面設有電源插頭103,所述外殼101的內腔中安裝有內部電路2,將電源插頭103插到電源上就通電了,所述內部電路2包括CPU,所述CPU與檢波器單向電連接,所述檢波器與外接天線102電連接,用于將來自外接天線103的信號進行檢波送至CPU模塊,所述CPU與存儲器雙向電連接,用于存儲各個網絡之間的互聯關系,所述CPU與時鐘復位電路雙向電連接,當兩個網絡連接完成后,需要連接別的網絡這時需要時鐘復位進行改變程序,所述CPU與模數轉換器單向電連接,將接收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所述CPU與穩壓器單向電連接,所述穩壓器與電源插頭103電連接,對電源插頭103過來的電流進行穩壓,所述CPU與數模轉換器單向電連接,將CPU處理好的信號進行數模轉換,所述CPU與RFID讀寫器雙向電連接,用于識別接收來自外接天線102的射頻信號,所述CPU與RFID標簽雙向電連接,將處理好的射頻信號發射出去;
所述基于RFID的網間連接器通過RFID讀寫器和RFID標簽與網絡1、網絡2無線連接。
具體而言,所述外殼另一側面設有網絡一有線接口和網絡二有線接口,如無線射頻出現故障時,可通過有線接口連接。
具體而言,所述CPU與緩沖器雙向電連接,緩沖器可對輸入或者輸出的數據進行暫時存放,起到協調緩沖的效果。
工作原理:當需要兩個網絡或者多個網絡進行連接時,將電源插頭103通電,網間連接器通電,網絡1中的RFID標簽發出連接指令,指令經網間連接器中RFID讀寫器接收,經CPU處理信息,再由網間連接器RFID標簽發射到網絡2,由網絡2中的RFID讀寫器識別接收,完成無線射頻傳輸。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