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移動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終端及其閃光燈組件。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中通常具有攝像、拍照等功能。為了能在暗光下取得較好的攝像效果,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中一般會有閃光燈的功能,且閃光燈的位置一般設置在攝像頭附近。當開啟拍照功能的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處于暗光環境時,通常需要開啟閃光燈,閃光燈的亮光會通過導光柱傳導到外部環境中,改善周圍的環境光。由于導光柱與外殼的粘合存在縫隙,因此靜電極易從該合縫的縫隙處串進到PCB板上的閃光燈和閃光燈周圍的走線以及電子元件上,這樣會導致閃光燈極易損壞或者主板上的其它元件被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及其閃光燈組件,能夠避免導光柱與殼體之間的空隙處產生靜電釋放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移動終端的閃光燈組件,所述閃光燈組件包括電路板、閃光燈及導光柱,所述閃光燈和所述導光柱自下而上依次設置于所述電路板上,所述導光柱完全覆蓋于所述閃光燈的上表面,所述閃光燈組件還包括鋪設于所述電路板上并環繞所述閃光燈設置的露銅層,所述露銅層接地,所述導光柱在所述電路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露銅層在所述電路板上的投影上。
進一步地,所述導光柱包括位于所述閃光燈上的出光部及凸伸于所述出光部下表面的兩個支撐部,所述兩個支撐部抵接所述露銅層的上表面,所述兩個支撐部分別對稱的位于所述閃光燈的兩側,所述出光部與所述兩個支撐部環繞形成一收容空間,所述閃光燈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間。
進一步地,所述出光部具有兩個限位部,所述兩個限位部分別對稱的位于所述出光部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兩個支撐部背離所述閃光燈的一側分別凸伸有一凸臺。
進一步地,所述凸臺在所述電路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露銅層在所述電路板上的投影上。
進一步地,所述露銅層與所述閃光燈之間具有空隙。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屏幕及殼體,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如上所述的閃光燈組件,所述電路板固定于所述殼體與所述屏幕之間,所述殼體上開設有用于容納所述導光柱的限位槽。
進一步地,所述出光部具有兩個限位部,所述兩個限位部分別對稱的位于所述出光部的兩側,所述殼體抵靠于所述兩個限位部。
進一步地,所述兩個支撐部中每個支撐部背離所述閃光燈的一側分別凸伸有一凸臺,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殼體上的與所述凸臺對應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抵靠于所述凸臺。
進一步地,所述凸臺在所述電路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露銅層在所述電路板上的投影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移動終端及其閃光燈組件,通過在所述閃光燈的周圍設置一圈接地的露銅層,可以使得從導光柱與殼體的縫隙處進入的靜電被所述露銅層泄放到大地,從而避免了導光柱與殼體之間的空隙處產生靜電釋放的現象。
附圖說明
通過結合附圖進行的以下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附圖中:
圖1為移動終端及其閃光燈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然而,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施本實用新型,并且本實用新型不應該被解釋為限制于這里闡述的具體實施例。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本領域的其他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實施例和適合于特定預期應用的各種修改。
參照圖1、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閃光燈組件3包括電路板10、閃光燈20、導光柱30及露銅層40,閃光燈20和導光柱30自下而上依次設置于電路板10上,導光柱30完全覆蓋于閃光燈20的上表面,其用于將閃光燈20發出的光導出。露銅層40鋪設于電路板10上并環繞閃光燈20設置,露銅層40接地,導光柱30在電路板10上的投影位于露銅層40在電路板10上的投影上。
具體的,電路板10上設置有用于焊接閃光燈20的焊盤(圖未標),閃光燈20通過與焊盤焊接而固定于電路板10上。優選的,閃光燈20在電路板10上的投影位于導光柱30在電路板10上的投影的中心區域即閃光燈20與導光柱10的中心區域對應,這樣可以將閃光燈20發出的光均勻的導出。露銅層40通過表面沉金工藝形成于電路板10上,露銅層40在電路板10上的投影與導光柱30在電路板10上的投影未重疊的區域的寬度大于1.5mm,優選的,露銅層40在電路板10上的投影與導光柱30在電路板10上的投影未重疊的區域的寬度大于3mm。露銅層40與閃光燈20的焊盤之間具有空隙,優選的,該空隙的寬度為0.5mm。露銅層40上還設置有多個過孔(圖未標),露銅層40通過過孔與電路板10上的接地層連接,在露銅層40上設置多個過孔可以保證露銅層40表面的靜電的泄放路徑內阻較小、泄放通路較多,使得泄放效果最優化。
為了增加導光柱30的穩定性,導光柱30包括出光部30a及凸伸于出光部30a的下表面的兩個支撐部30b,其中,出光部30a位于閃光燈20上,出光部30a的形狀可以為圓形、方形等,這里不做限定。兩個支撐部30b分別對稱的位于閃光燈20的兩側,兩個支撐部30b分別抵接露銅層40的上表面,出光部30a與兩個支撐部30b環繞形成一收容空間,閃光燈20收容于該收容空間中。這里,支撐部30b也可以環繞出光部30a的下表面的邊緣設置,此時,支撐部30b呈閉合環狀結構,其環繞閃光燈20設置,其與出光部30a將閃光燈20包覆,其中,支撐部30b和出光部30a分別與閃光燈20之間具有間隙。
具體的,出光部30a具有兩個限位部100,兩個限位部100分別對稱的位于出光部30a的兩側。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限位部100可以環繞出光部30a的邊緣設置。
為了進一步增加導光柱30的穩定性,兩個支撐部30b背離閃光燈20的一側分別凸伸出一凸臺101,優選的,凸臺101在電路板10上的投影位于露銅層40在電路板10上的投影上。
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其包括屏幕1、殼體2及上述閃光燈組件3,屏幕1與殼體2圍合成一容置腔,電路板收容并固定于容置腔中,殼體2與屏幕1相對的一面開設有用于容納導光柱30的限位槽2a。
具體的,電路板10為移動終端的主板,其上面還設置有攝像頭(圖未標)。殼體2與屏幕1相對的一面上還設置有用于容納攝像頭的開孔(圖未示)。開孔位于限位槽2a的正上方,通過閃光燈20可以改善攝像頭拍攝的環境光。為了將導光柱30固定于限位槽2a中,殼體2抵靠于兩個限位部100上,從而將出光部30a固定。移動終端還包括兩個抵持部2b,兩個抵持部2b設置于殼體2上,兩個抵持部2b分別抵靠于兩個凸臺101上,從而進一步的將導光柱30進行固定。
通過在閃光燈20的周圍設置一圈接地的露銅層40,可以使得從導光柱30與殼體2的縫隙處進入的靜電按照圖2中箭頭的指向到達露銅層40再經過露銅層40泄放到大地(如圖2所示),從而避免了導光柱30與殼體2之間的空隙處產生靜電釋放的現象,避免靜電破壞閃光燈20及閃光燈20周圍的其他電子元件。
以上所述僅是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申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