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人口密度分布的分析可用于城市交通規劃、突發事件預警、旅游規劃等多種行業應用中。在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過程中,主要是以終端信令作為基礎數據來實現后續的統計、分析過程,也就是在獲取到終端信令之后,從終端信令中提取小區信息,并根據小區所處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實際服務終端的數量和小區內各街區的建筑面積來確定各街區的人口密度,從而確定整個待測區域內的人口分布情況。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網絡部署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同一制式網絡中多小區共站或多種制式網絡小區同覆蓋的情況,這樣就導致會將多個小區的總體人口分布情況反映在一個網格中,從而影響確定人口分布過程的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提供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方法及裝置,能夠提高確定人口分布過程的精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通信基站工參數據、終端信令和用戶面數據,所述用戶面數據至少用于表示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
根據所述通信基站工參數據,分別建立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
根據所述終端信令,分別確定所述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人口密度,其中,網格的人口密度為所述網格內終端數量與所述網格面積的比值;
將所述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進行疊加分割,得到總網格圖;
將所述用戶面數據中獲取的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與所述總網格圖耦合,得到所述總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通信基站工參數據、終端信令和用戶面數據,所述用戶面數據至少用于表示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
建立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獲取模塊獲取的所述通信基站工參數據,分別建立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
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獲取模塊獲取的所述終端信令,分別確定所述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人口密度,其中,網格的人口密度為所述網格內終端數量與所述網格面積的比值;
生成模塊,用于將所述建立模塊建立的所述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進行疊加分割,得到總網格圖;
所述確定模塊,還用于將所述用戶面數據中獲取的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與所述總網格圖耦合,得到所述總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
本申請提供的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方法及裝置,相比較于現有技術中因同一制式網絡中多小區共站或多種制式網絡小區同覆蓋而導致各個小區人口分布反映在同一個網格,從而影響確定人口分布過程的精度的情況,本申請在建立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時,引入小區方向角,使同一制式網絡中共站的多個小區在位置上得以區分,然后根據終端信令確定每個網格的人口密度,并在所有網格圖進行疊加分割得到總網格圖之后,將用戶面數據中攜帶的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與總網格圖耦合,以得到總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由此可見,通過小區方向角的引入,以及針對不同制式網絡分別進行網格圖的建立,可以有效減少同一制式多小區共站以及多種制式網絡小區同覆蓋對人口密度確定過程帶來的影響,能夠提高確定人口分布過程的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方法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方法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方法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方法,如圖1所示,該方法可以應用于一種終端、服務器或是網絡設備。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終端、服務器和網絡設備,需要具有最基本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且能夠實現網格圖的疊加分割,或是能夠運行用于實現網格圖疊加分割的程序。該方法包括:
101、獲取通信基站工參數據、終端信令和用戶面數據。
其中,用戶面數據至少用于表示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
上述通信基站工參數據可以被視為靜態數據,在網絡完成部署之后,該通信基站工參數據一般不會發生變化;上述終端信令和用戶面數據則可以被視為動態數據,也就是在網絡完成部署后,終端在執行業務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信基站工參數據具體可以包括基站位置區域碼(英文:Location Area Code,簡稱:LAC)、小區標識(英文:Cell Identity,簡稱:CI)、經緯度坐標、方向角參數等。終端信令和用戶面數據中都可以提取到終端的位置信息。對于終端信令而言,可以通過終端信令獲取終端所在的基站小區信息,終端信令可以分為電路域(英文:Circuit Switched,簡稱:cs)信令和分組域(英文:Packet Switch,簡稱:ps)信令。其中,電路域信令可以包括A接口、Iu-cs接口,信令事件可以包括:呼叫、位置更新、尋呼、切換、短信等事件;分組域信令可以包括Gb接口、Iu-ps接口、S1-MME(英文:Mobile Managenment Entity,中文:移動管理實體)接口,信令事件可以包括:附著、分組數據協議(英文:Packet Data Protocol,簡稱:PDP)激活、PDP去激活、承載創建、承載刪除、業務請求、尋呼、路由區更新、無線接入承載(英文:Radio Access Bearer,簡稱:RAB)指派等事件。涉及的基站小區信息可以包括LAC、路由區域碼(Routing Area Code,簡稱:RAC)、跟蹤區域碼(英文:Trace Area Code,簡稱:TAC)、CI、服務區域碼(英文:Service Area Code,簡稱:SAC)、全局小區標識(英文:E-UTRAN Cell Identifier,簡稱:ECI)等。
需要說明的是,位置信息可以具體為用于反映終端所處位置的經緯度信息,所涉及的接口具體可以包括Gb、Iu-ps、S1-U、Gn、Gi、SGi等,上述用戶面數據中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典型應用(英文:Application,簡稱:APP)讀取終端的全球定位系統(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信息,該GPS信息可以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英文: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簡稱:HTTP協議)中的GET(從服務器上獲取數據)、POST(向服務器傳送數據)等報文發送,因此,可以通過對相應報文的解析得到GPS信息。
102、根據通信基站工參數據,分別建立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
比如,當前部署環境下,存在2G網絡、3G網絡、4G網絡這三種制式網絡,那么根據通信基站工參數據,可以分別建立2G網絡對應的2G網格圖、3G網絡對應的3G網格圖和4G網絡對應的4G網格圖。例如,3G網格圖可以被視為3G小區泰森多邊形網格圖層,也就是對通信基站小區中的3G小區單獨在地理信息系統(英文: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撒點呈現,建立泰森多邊形圖層。
103、根據終端信令,分別確定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人口密度。
其中,網格的人口密度為網格內終端數量與網格面積的比值。
在確定每個網格的人口密度的過程中,需要先確定網格的面積,以及網格內終端的數量,之后通過確定終端數量與網格面積的比值,得到網格的人口密度。考慮到每個制式網絡都會存在單獨的網格圖,因此,在計算網格的人口密度時,需要針對不同制式網絡來確定歸屬各個網格區域內的終端數量。由于在終端信令中會攜帶有信息來源字段,因此,可以依據信息來源字段確定終端信令屬于哪種制式的網絡,之后針對某一種制式網絡的終端信令去重,從而根據經過去重后的終端信令數量確定該制式網絡的各個網格中的終端數量,當終端信令出現的前后一定時間窗內有同一終端的包含位置信息的用戶面數據出現
時,同樣要將該終端信令事件剔除處理,避免與后續用戶面數據耦合環節中對同一終端的重復計算。需要說明的是,信息來源字段屬于最直觀的能夠確定信息來源的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信息來源字段可以為用來確定終端信令歸屬于哪種制式網絡的判別參數,但判別方式不被限定為上述方式,還可以根據其他信息來進行確定。
104、將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進行疊加分割,得到總網格圖。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具體可以利用GIS工具將多個獨立的網格圖進行疊加分割,得到通信小區歸一地理多邊形網格圖,即總網格圖。需要說明的是,得到總網格圖的方式不僅限于利用GIS工具,還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其他能夠實現網格圖合并、再劃分的技術來實現,在此不做限定。
105、將用戶面數據中獲取的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與總網格圖耦合,得到總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
本申請可以在建立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后,根據終端信令確定每個網格的人口密度,并在所有網格圖進行疊加分割得到總網格圖之后,將用戶面數據中攜帶的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與總網格圖耦合,以得到總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由此可見,通過針對不同制式網絡分別進行網格圖的建立,可以有效減少多種制式網絡小區同覆蓋對人口密度確定過程帶來的影響,能夠提高確定人口分布過程的精度。另外,通信校區級別的位置精度通常為百米級別,而利用用戶面數據中的用戶位置信息,可以將精度進一步提升,因此,在本申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精度而引入用戶面數據中的位置信息,進行人口密度的計算。
為了降低同一制式網絡中共站的多小區同位置對人口密度確定過程的精度所帶來的影響,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通過對初始位置點進行偏移,使網格圖中每個位置點均只能表示一個小區。因此,在如圖1所示的實現方式的基礎上,還可以實現為如圖2所示的實現方式。其中,步驟102根據通信基站工參數據,分別建立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可以具體實現為步驟1021至步驟1023:
1021、根據通信基站工參數據,確定每個制式網絡的小區對應的初始位置點。
對于同一基站下的不同小區,由于通信基站經緯度數據相同,因此,上述不同小區會對應同一個初始位置點。
1022、在同一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中,若存在至少兩個初始位置點重合,則將至少兩個初始位置點中的每個初始位置點,根據小區方向角向每個初始位置點所表示的小區所處位置偏移指定距離,得到移動后的目標位置點。
為了提高網格圖的劃分精度,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對于重合的多個初始位置點,需要采用初始位置點偏移的方式將多個小區所對應的同一初始位置點,變更為每個小區對應一個未與其他位置點重合的目標位置點。比如,同一基站下有3個小區,小區A為方向角為0°至120°,小區B的方向角為120°至240°,小區C的方向角為240°至360°。小區A、小區B和小區C由于歸屬于同一基站下,因此,這3個小區的初始位置點相同,而進行初始位置點偏移后,得到的3個目標位置點會分別處于小區A、小區B和小區C所在的方向角內。需要說明的是,方向角的偏移距離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不做過多限定,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網絡部署情況進行調整,比如,在基站部署較密時,偏移距離可以設置為較小的數值,以避免與歸屬于其他基站下的小區所對應的目標位置點重合,或是距離太近;在基站部署較疏時,偏移距離可以設置為較大的數值,以確保得到的網格圖中各個網格面積相差較小,從而提升人口密度確定過程的精度。
1023、在同一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中,以得到的所有目標位置點和未重合的所有初始位置點為中心基點,生成泰森多邊形網格圖。
倘若不進行重合初始位置點的偏移,那么得到的網格圖中網格的數量就會變少,也就使網格的劃分力度降低,從而降低人口密度確定過程的精度。由此可見,采用上述偏移方式,可以進一步提升人口密度確定過程的精度。
為了方便獲取位置信息,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可以預先提取獲取到的終端信令和用戶數據中與位置信息相關的參數,并根據上述參數建立位置信息數據庫。因此,在如圖1或圖2所示的實現方式的基礎上,以圖1為例,還可以實現為如圖3所示的實現方式。其中,在執行步驟101獲取通信基站工參數據、終端信令和用戶面數據之后,還可以執行步驟106:
106、分別提取終端信令和用戶面數據中的時間戳、用戶標識、位置信息、信息來源字段,并建立位置信息數據庫。
在本申請中,數據庫的建立是為后續數據統計、分析,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并且,預先建立位置信息數據庫,可以更有針對性的為人口密度確定過程提供充足的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針對總網格圖,提出了具體用于確定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的實現方式。因此,在如圖2所示的實現方式的基礎上,還可以實現為如圖4所示的實現方式。其中,步驟105將用戶面數據中獲取的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與總網格圖耦合,得到總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可以具體實現為步驟1051:
1051、將用戶面數據中獲取的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與泰森多邊形網格圖耦合,得到總網格中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
最終人口密度的確定方式與不同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人口密度確定方式類似,在將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歸一之后,得到總網格圖。之后根據該總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面積,以及歸屬于每個網格的終端數量,來確定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最終人口密度的確定過程中,終端數量主要是依據用戶面數據確定的。由于用戶面數據可以實時反映終端當前所處位置的位置信息,因此,在確定最終人口密度時,能夠保證數據的時效性,也就相當于進一步提升了最終人口密度確定過程中的精度。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裝置20,該裝置20用于執行如圖1至圖4所示的任意一套方法流程,該裝置20包括:
獲取模塊21,用于獲取通信基站工參數據、終端信令和用戶面數據,用戶面數據至少用于表示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
建立模塊22,用于根據獲取模塊21獲取的通信基站工參數據,分別建立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
確定模塊23,用于根據獲取模塊21獲取的終端信令,分別確定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人口密度,其中,網格的人口密度為網格內終端數量與網格面積的比值。
生成模塊24,用于將建立模塊22建立的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進行疊加分割,得到總網格圖。
確定模塊23,還用于將用戶面數據中獲取的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與總網格圖耦合,得到總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建立模塊22,具體用于:
根據通信基站工參數據,確定每個制式網絡的小區對應的初始位置點;
在同一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中,若存在至少兩個初始位置點重合,則將至少兩個初始位置點中的每個初始位置點,根據小區方向角向每個初始位置點所表示的小區所處位置偏移指定距離,得到移動后的目標位置點;
在同一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中,以得到的所有目標位置點和未重合的所有初始位置點為中心基點,生成泰森多邊形網格圖。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建立模塊22,還用于分別提取終端信令和用戶面數據中的時間戳、用戶標識、位置信息、信息來源字段,并建立位置信息數據庫。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實現方式中,確定模塊23,具體用于:
將用戶面數據中獲取的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與泰森多邊形網格圖耦合,得到總網格中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
本申請提供的確定人口分布情況的裝置,相比較于現有技術中因同一制式網絡中多小區共站或多種制式網絡小區同覆蓋而導致各個小區人口分布反映在同一個網格,從而影響確定人口分布過程的精度的情況,本申請在建立每個制式網絡對應的網格圖時,引入小區方向角,使同一制式網絡中共站的多個小區在位置上得以區分,然后根據終端信令確定每個網格的人口密度,并在所有網格圖進行疊加分割得到總網格圖之后,將用戶面數據中攜帶的終端當前的位置信息與總網格圖耦合,以得到總網格圖中每個網格的最終人口密度。由此可見,通過小區方向角的引入,以及針對不同制式網絡分別進行網格圖的建立,可以有效減少同一制式多小區共站以及多種制式網絡小區同覆蓋對人口密度確定過程帶來的影響,能夠提高確定人口分布過程的精度。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于裝置實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過計算機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儲于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儲介質可為磁碟、光盤、只讀存儲記憶體(英文:Read-Only Memory,簡稱:ROM)或隨機存儲記憶體(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