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機托架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虛擬現實頭戴類產品中的手機托架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隨著虛擬現實手機盒子類頭戴產品的不斷發展,應用在此種設備中的手機托架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手機托架是指用于在手機盒子類虛擬現實頭戴設備中的承載手機的部件,現有技術中手機托架結構主要通過兩邊設置壓緊卡扣對手機托架進行壓緊固定,但手機托架的結構尺寸單一,只能用于適配壓緊一種類型或尺寸相同的手機,無法同時放置兩款或多款不同類型或尺寸的手機,當用戶使用不同的手機時則需要更換手機托架結構,無法滿足一個托架可同時匹配多款手機的需求,通應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手機托架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手機托架結構因尺寸結構單一存在的通應性差的問題。
為達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本發明采用所提出的手機托架結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手機托架,包括托架和通過與托架配合翻轉開啟或關閉且關閉時滑動壓緊手機的第一卡扣組件,還包括可與托架配合調節檔位適配不同手機的第二卡扣組件,所述第一卡扣組件和第二卡扣設組件相對置在所述托架的兩端。
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還包括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扣組件上設置有用于連接手機USB和頭戴USB的USB連接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組件包括第一卡扣、蓋板、第一卡扣底蓋、滑塊和用于連接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扣底蓋的彈性拉伸件,所述第一卡扣插裝在所述第一卡扣底蓋內且通過所述彈性拉伸件與所述第一卡扣底蓋連接,所述滑塊與所述第一卡扣間存在有間隙,所述間隙內設置有彈性壓縮件,所述蓋板卡設在所述滑塊內且與所述第一卡扣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托架上設置有用于滑塊穿過的插穿孔,所述滑塊配置為第一卡扣組件移動到位后與所述插穿孔的位置相對正。
進一步的,所述滑塊包括滑塊本體和設置在所述滑塊本體下端的第一卡設部、第二卡設部,所述第二卡設部外側面為弧形曲面,所述第一卡設部和第二卡設部之間形成一卡設腔,所述蓋板穿插在所述卡設腔內;所述第一卡扣底蓋上設置有在滑塊滑動到位后與所述第一卡設部和第二卡設部配合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扣組件包括第二卡扣、第二卡扣底蓋和一組按壓后可做上下運動的支架,所述第二卡扣兩端固定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壓設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一組支架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卡扣底蓋的兩端,所述第二卡扣的至少一端上設置有用于連接所述轉軸和支架的彈性扭轉件。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壓塊、彈性件和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第一插裝槽,所述彈性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插裝槽內,所述壓塊壓設在所述彈性件上,所述壓塊上設置有可容置所述轉軸的容置槽。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內設置有嵌裝長槽,所述支架外側設置有與所述支架固定連接的承托架,所述承托架底面設置有插裝孔,所述彈性扭轉件一端插裝在所述嵌裝長槽內,另一端插裝在所述插裝孔內。
進一步的,所述托架上形成有用于卡設所述轉軸的卡合槽,所述卡合槽沿所述支架的滑動方向上至少設置2個。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上設置有與所述滑塊側面平行的支撐板,所述彈性壓縮件設置在所述支撐板與所述滑塊側面之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第一卡扣組件的立體結構分解圖;
圖4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第一卡扣組件常規放置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第一卡扣組件受到向右推力作用時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第一卡扣組件處于翻轉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第一卡扣組件處于即將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第二卡扣組件的立體結構分解圖;
圖9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第二卡扣組件受到力從托架的卡合槽脫離狀態時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第二卡扣組件處于其中一個檔位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手機托架的第二卡扣組件處于另一檔位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本發明提出一種手機托架的實施例,包括托架1和通過與托架1配合翻轉開啟或關閉且關閉時滑動壓緊手機的第一卡扣組件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可與托架1配合調節檔位適配不同手機的第二卡扣組件3,所述第一卡扣組件2和第二卡扣組件3相對置在所述托架1的兩端。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提出一種手機托架,其主要適應于手機盒子和虛擬頭戴設備中,其作用為對手機起支撐作用。為實現對手機的壓緊固定,在手機托架1的兩端分別設置第一卡扣組件2和第二卡扣組件3,通過兩者的配合實現對手機的壓緊固定。第一卡扣組件2可通過與托架1的配合來相應的翻轉達到開啟和關閉的效果,在翻轉開啟時可將手機插入,在閉合時通過其自身的結構向前滑動的同時將手機壓緊。第二卡扣組件3則通過與托架1配合相應的實現檔位調節,調節檔位可根據需求對應設置2個或多個,針對不同款式和尺寸的手機可通過調節第二卡扣組件3的檔位來實現固定,可滿足多種不同類型的手機的使用,無需用戶頻繁更換手機托架,增強了產品整體的通應性,擴大了應用范圍。
具體在使用操作時,可根據手機的具體尺寸和大小,先調節第二卡扣組件3檔位,然后開啟第一卡扣組件2,轉動第二卡扣組件3插入手機,將手機放平進入托架1后,關閉第一卡扣組件2,使其卡緊手機即可。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扣組件3上設置有用于連接手機USB和頭戴USB的USB連接塊4。通過USB連接塊4可實現手機和頭戴設備的連接通訊,便于用戶的使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組件2包括第一卡扣21、蓋板22、第一卡扣底蓋23、滑塊24和用于連接所述第一卡扣21和第一卡扣底蓋23的彈性拉伸件25,所述第一卡扣21插裝在所述第一卡扣底蓋23內且通過所述彈性拉伸件25與所述第一卡扣底蓋23連接,所述滑塊24與所述第一卡扣21間存在有間隙,所述間隙內設置有彈性壓縮件26。優選的,所述第一卡扣21上設置有與所述滑塊24側面平行的支撐板27,所述彈性壓縮件26設置在所述支撐板27與所述滑塊24側面之間。這樣在第一卡扣21受力時可直接傳遞作用力到滑塊24上。蓋板22卡設在所述滑塊24內且與所述第一卡扣21固定連接。所述托架1上設置有用于滑塊24穿過的插穿孔11,滑塊24具有弧形曲面,所述滑塊24配置為第一卡扣組件2滑動到位后與所述插穿孔11的位置相對正。第一卡扣組件2主要作用可通過翻轉開啟或關閉,在常規非受力狀態時,第一卡扣組件2中的第一卡扣21和第一卡扣底蓋23在彈性拉伸件25的連接作用下連接在一起。具體的,在第一卡扣21上設置有第一連接柱211,在第一卡扣底蓋23上對應設置有第二連接柱231。優選的,彈性拉伸件25為拉簧,拉簧一端固定在第一連接柱21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連接柱231上,拉簧在第一卡扣組件2中無論是翻轉還是關閉或常規狀態均處于拉伸狀態。由于拉簧的拉緊作用,第一卡扣組件2整體均向托架1的中心靠近,此時也正由于第一卡扣組件2避開了第一卡扣底蓋23下方插穿孔232的位置,因此無法翻轉。
當第一卡扣21受到外界的推力作用時,第一卡扣21移動,同時由于在第一卡扣21和滑塊24間設置有彈性壓縮件26,第一卡扣21受力后會通過彈性壓縮件26傳遞力給滑塊24帶動滑塊24移動,滑塊24移動到一定位置后由于受到第一卡扣底蓋23上的卡設作用,不能繼續移動,但施加到滑塊24上的推動力還在,由于第一卡扣底蓋23的限位,其會對滑塊24產生反作用力,則會推動滑塊24向相反方向移動。此時,由于第一卡扣21在受力后滑動到與第一卡扣底蓋23下方插穿孔231位置對應處,因此第一卡扣組件2可以進行翻轉,同時由于滑塊24的弧形曲面的作用,滑塊24帶動整個第一卡扣21開始沿順時針方向向下翻轉,當翻轉至最下方時,第一卡扣組件2開啟;向下按壓第一卡扣組件2,使第一卡扣組件2逆時針旋轉,恢復水平后,由于拉簧的拉緊作用,第一卡扣組件2整體向托架1中心滑動壓緊手機,恢復原位。
進一步的,所述滑塊24包括滑塊本體241和設置在所述滑塊本體241下端的第一卡設部242、第二卡設部243,所述第二卡設部243上有弧形曲面243-1,所述第一卡設部242和第二卡設部243之間形成一卡設腔244,所述蓋板22穿插在所述卡設腔244內;所述第一卡扣底蓋23上設置有在滑塊24滑動到位后與所述第一卡設部242和第二卡設部243配合的第一凸起部233和第二凸起部234。滑塊24在滑動到預定位置后通過第一卡設部242卡設在第一凸起部233上,第二卡設部243卡設在第二凸起部234上實現卡緊固定,蓋板22設置在卡設腔244內與滑塊24卡設固定同時和第一卡扣21連接,實現滑塊24與第一卡扣21的連接作用。優選的,第一卡扣21上設置有螺釘孔,蓋板22上設置螺釘孔,蓋板22和第一卡扣21間通過螺釘擰緊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扣組件3包括第二卡扣31、第二卡扣底蓋32和按壓后可做上下運動的支架33,所述第二卡扣31兩端固定設置有轉軸34,所述轉軸34壓設在所述支架33上,所述支架33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卡扣底蓋32的兩端,所述第二卡扣31的至少一端上設置有用于連接所述轉軸34和支架33的彈性扭轉件35。
第二卡扣31插裝在第二卡扣底蓋32內,在第二卡扣底蓋32的兩端滑動設置有支架33,第二卡扣31和第二卡扣底蓋32裝配到位后其設置在兩端的轉軸34可剛好壓設在支架33上方,在托架1上形成有用于卡設所述轉軸34的卡合槽12,轉軸34壓設在支架33上且同時卡設在卡合槽12內。優選的,卡合槽12為半圓弧形,沿所述支架33的滑動方向上至少設置2個。由于支架33可在受到按壓力后壓縮變形,當壓縮第二卡扣21時,第二卡扣21可通過轉軸34壓設到支架33,支架33受壓后向下運動,此時,轉軸34則可從卡合槽12中脫離,沿支架33滑動方向推動第二卡扣31,使其帶動支架32整體沿第二卡扣底蓋32滑動,此時,使轉軸34進入到托架1上設置的其它位置處的卡合槽12內,完成換擋。當然也可在托架1上設置的卡合槽12中任意切換檔位,當切換到合適檔位時松開第二卡扣31即可。
同時,在第二卡扣31的至少一端設置一用于連接轉軸34和支架33的彈性扭轉件35,通過彈性扭轉件35的扭緊力作用,使第二卡扣組件3常規狀態下為水平壓緊托架1的狀態。優選的,彈性扭轉件35為扭簧。
優選的,所述支架33包括壓塊331、彈性件332和支撐架333,所述支撐架333上設置有第一插裝槽333-1,所述彈性件332設置在所述第一插裝槽333-1內,所述壓塊331壓設在所述彈性件332上,所述壓塊331上設置有可容置所述轉軸34的容置槽。在受壓力時,通過彈性件332的彈性作用實現上下運動,優選的,彈性件332為彈簧,壓塊331為U型壓塊,支撐架333為U型支撐架,便于轉軸34的伸出。第二卡扣組件3在鎖緊狀態時時壓塊331壓緊彈性件332,轉軸34卡在托架1的卡合槽12中,此時第二卡扣組件3只能在原地旋轉,正下方按壓第二卡扣組件3,第二卡扣31向下壓動壓塊331,彈性件332變形,轉軸34從托架1上的卡合槽12中脫出。
優選的,所述轉軸34內設置有嵌裝長槽341,所述支架33外側設置有與所述支架33固定連接的承托架36,所述承托架36底面設置有插裝孔361,所述彈性扭轉件35一端插裝在所述嵌裝長槽341內,另一端插裝在所述插裝孔361內。優選的,承托架為U型架,便于轉軸34伸出。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