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實施網絡設備的設定變更的技術。
背景技術:
作為進行網絡上的多個通信裝置的設定變更的方法,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以下方法。即,在設于成為設定變更對象的通信裝置的rs-232c端口上連接管理用終端,或者從連接到網絡的管理用終端telnet連接到成為設定變更對象的通信裝置(以下,也簡稱為對象裝置),從該管理用終端發出設定變更用的命令。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56835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需要針對每個對象裝置重復同樣的作業,因此存在對象裝置的數量越多則作業量越大這樣的問題。另外,在管理用終端需要通過手動作業來發出命令,因此存在還可能發生輸入錯誤等人為錯誤這樣的問題。
作為其他方法,還已知有利用網絡管理軟件的配置功能來對多個通信裝置發出設定變更用的命令的技術。但是,為了利用配置功能,需要導入網絡管理軟件,因此存在運用成本可能變高這樣的問題。
本公開的一方面是鑒于上述的問題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少網絡設備的設定變更時的麻煩,并且能夠抑制設定錯誤的技術。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公開的一形態是通信裝置,具有用于收發幀的多個端口,該通信裝置與經由該端口相連接的設備一起構成網絡,該通信裝置包括信息取得部、設定執行部以及傳輸執行部。
信息取得部取得連接到端口的設備即相鄰設備的相關信息。在接收到預先決定的設定命令時,設定執行部按照該設定命令執行變更本裝置的設定的設定處理。傳輸執行部執行將設定命令向相鄰設備傳送的傳輸處理。
發明效果
在由上述的通信裝置構成的網絡中,不需要對各通信裝置單個地進行設定,因此能夠減少設定變更時的麻煩,并且能夠抑制設定錯誤。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通信裝置的構成的框圖。
圖2是表示傳輸幀的構成的說明圖。
圖3是設定傳輸處理的流程圖。
圖4是表示動作例的說明圖。
圖5是表示設定傳輸處理的變形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發明的實施方式。
[1.整體構成]
本實施方式的通信裝置1進行基于osi(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開放系統互聯)的第二層的中繼處理,是作為所謂的第二層交換機發揮作用的箱式的交換裝置。通信裝置1與同樣地構成的多個設備一起構成網絡。另外,這里以箱式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機架式的交換裝置。另外,不局限于作為第二層交換機發揮作用,也可以作為第三層交換機發揮作用。
如圖1所示,通信裝置1包括通信用接口部(以下,也簡稱為通信用if部)2、管理用接口部(以下,也簡稱為管理用if部)3、交換部4、以及維護管理部5。
通信用if部2具有提供按照ieee802.3標準的1gbps或者10gbps的以太網(注冊商標)接口的多個通信用端口21。連接到通信用端口21的設備和與本裝置同樣地構成的其他通信裝置、通信終端相連接。另外,通信終端至少包括進行通信裝置1的設定變更等的個人計算機(以下,也簡稱為管理用終端)。
管理用if部3至少具有rs-232c標準的管理用端口31。管理用端口31根據需要與管理用終端等相連接。
交換部4是實現對經由通信用if部2所具有的各通信用端口21收發的以太網幀進行中繼的交換功能的交換設備。并且,交換部4包括實現與維護管理部5之間的串行通信的控制用通信部41。交換部4除了上述交換功能之外,還具有按照經由控制用通信部41接收的來自維護管理部5的指令,執行交換部4自身的各種設定、經由通信用端口21收發管理用幀的功能。其中,管理用幀是指:連接到網絡的通信終端之間收發的數據用幀以外的幀。
這里,對作為管理用幀之一的傳輸幀進行說明。傳輸幀如圖2所示在以太網幀的數據區域存放功能識別碼、管理編號、數據丟棄時間,設定命令。另外,功能識別碼用于識別利用該幀的功能,這里賦予表示與后述的自動設定功能相關的代碼。管理編號是在每次生成傳輸幀時被更新的串行編號。數據丟棄時間是傳輸幀的作成時刻加上預先設定好的保存容許時間而得到的時間。設定命令表示具體的設定內容。
維護管理部5以具有cpu51、ram、rom、閃存等半導體存儲器(以下,也簡稱為存儲器52)的公知的微型計算機為中心來構成。并且,維護管理部5包括與構成通信裝置1的各設備進行串行通信的控制用通信部53,維護管理部5經由與串行通信對方的各設備一起構成的串行通信網絡,來執行各設備的設定、監視等相關的各種控制。并且,維護管理部5構成為能夠從經由管理用if部3連接到管理用端口31的管理用終端等受理命令等。維護管理部5的各種功能通過cpu51執行被存儲于存儲器52的程序來實現。另外,構成維護管理部5的微型計算機的數量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
維護管理部5作為通過cpu51執行程序來實現的功能,包括信息取得部54、命令受理部55以及設定傳輸部56。另外,維護管理部5例如還具有實現telnet(teletypenetwork,電傳網絡)、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簡單網絡管理協議)、lldp(linklayerdiscoveryprotocol,鏈路層發現協議)等現存的各種管理用協議的功能。其中,telnet是用于經由tcp/ip網絡對連接到網絡的設備進行遠程操作的公知協議。snmp是用于通過網路對連接到tcp/ip網絡的設備進行監視、控制的公知協議。lldp即鏈路層發現協議是為了將本裝置相關的信息(以下,也簡稱為設備信息)通知給連接到通信用端口21的設備(以下,也簡稱為相鄰設備)而準備的公知協議。
實現構成維護管理部5的這些要素的方法不局限于軟件,其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要素也可以用將邏輯電路、模擬電路等組合而成的硬件來實現。
存儲器52中除了存儲有用于實現上述各種功能的程序之外,還至少存儲有連接裝置表521、管理編號表522、自動設定標志523、以及自動傳輸標志524。其中,存儲器52相當于傳輸信息存儲部、設定信息存儲部。
連接裝置表521是由信息取得部54的處理而生成的信息,其詳細內容見后述。
管理編號表522中存儲表示傳輸幀的管理編號。利用該信息,來防止對帶有相同管理編號的傳輸幀的設定命令進行重復處理。自動設定標志523是表示按照設定命令的設定處理有效還是無效的信息。自動傳輸標志524是表示傳送設定命令的傳送處理有效還是無效的信息。這些自動設定標志523以及自動傳輸標志524利用telnet、snmp的功能,或者經由管理用if部3針對每個通信裝置1預先單個設定。另外,兩標志523、524都是on(打開)的情況下表示有效,off(關閉)的情況下表示無效。
以下,說明維護管理部5實現的各功能。
信息取得部54通過lldp取得相鄰設備的相關設備信息,在存儲器52上生成連接裝置表521。連接裝置表521將由信息取得部54取得的相鄰設備的相關設備信息和本裝置的通信用端口21的端口編號對應起來進行存儲。作為設備信息,具體而言,有相鄰設備的mac地址、相鄰設備側的連接端口的端口編號、取得到的信息的有效期限、相鄰設備的接口名稱、相鄰設備的snmp系統名稱、相鄰設備的名稱和動作版本、以及相鄰設備的管理ip等。
命令受理部55受理管理用終端發出的設定命令時,若自動設定標志523被設定為on,則按照設定命令,進行本裝置的設定。進而,若自動傳輸標志524被設定為on,則還使用傳輸幀將該設定命令向相鄰設備傳輸。以下,將受理管理用終端發出的設定命令的通信裝置1稱為代表裝置。代表裝置受理來自與連接到本裝置的管理用端口31的管理用終端或者網絡相連接的管理用終端的設定命令。尤其是后者的情況下,利用telnet連接。
[2.設定傳輸處理]
這里,按照圖3所示的流程圖來說明作為設定傳輸部56執行的處理的設定傳輸處理的詳細內容。
本處理在經由某一通信用端口21接收到傳輸幀的情況下啟動。即,在接收到下述以太網幀的情況下啟動,關于該以太網幀,設定本裝置的mac地址作為目的地mac地址、且設定相鄰設備的mac地址作為發送源mac地址,并且數據區域中的功能識別碼設定為表示設定傳輸功能的代碼。
本處理啟動時,對于維護管理部5的cpu51,首先,在s120,將接收到的傳輸幀(以下,也簡稱為接收幀)中的數據丟棄時間與本裝置的當前時間相比較,判斷當前時間是否為數據丟棄時間以內。若超過數據丟棄時間,則將接收幀丟棄,移向s200,若在數據丟棄時間以內,則移向s130。
在s130,判斷自動設定標志523是否為on。若自動設定標志523為off,則移向s170,若自動設定標志523為on,則移向s140。
在s140,判斷接收幀所示的管理編號在管理編號表中是否已經登記。若已經登記,則視為接收幀所示的設定命令已經處理完,移向s170,若未登記,則移向s150。
在s150,按照接收幀所示的設定命令,執行設定處理。該處理與設定執行部相當。
在s160,將接收幀所示的管理編號登記到管理編號表。
在s170,判斷自動傳輸標志524是否為on。若自動傳輸標志524為off,則將接收幀丟棄,移向s200。若自動傳輸標志524為on,則移向s180。
在s180,參照連接裝置表521,提取成為接收幀發送源的相鄰設備以外的相鄰設備。
在s190,向在s180提取的相鄰設備傳送接收幀(即,傳輸幀)。該處理與設定傳送部相當。另外,在傳送時,將數據區域的信息不重寫地進行保持,僅重寫目的地mac地址以及發送源mac地址。
在s200,將表示接收幀的處理結果的日志保存于存儲器52,使用snmp的功能(例如,syslog命令、trap命令),向連接到網絡的監視用服務器通知處理結果,本處理結束。該處理與結果通知部相當。
[3.動作例]
這里,圖4例示了由十個通信裝置1(以下,簡稱為tl~t10)構成的網絡。在圖中,由實線的橢圓包圍的通信裝置tl是代表裝置。對于由虛線的橢圓包圍的通信裝置t2~t8,自動傳輸標志524設定為on,對于所有的通信裝置tl~t10,自動設定標志523設定為on。另外,各通信終端tl~t10為分別通過lldp來掌握連接裝置表521被設定的狀態,即,本裝置的通信用端口21與哪個通信裝置相連接的狀態。
在從管理用終端tc向代表終端tl發出設定命令時,代表終端tl執行按照設定命令的設定處理,作成傳輸幀,向相鄰的通信裝置t2、t3發送。之后,執行向未圖示的監視用服務器通知處理結果的通知處理。
從通信裝置tl接收到傳輸幀的通信裝置t2、t3分別執行按照設定命令的設定處理,將傳輸幀向發送源以外的相鄰通信裝置傳送。即,通信裝置t2向通信裝置t4傳送,通信裝置t3向通信裝置t4、t5傳送。之后,通信裝置t2、t3分別執行通知處理。
通信裝置t4從通信裝置t2、t3接收傳輸幀,對于先接收到的傳輸幀,與上述同樣地執行設定處理、傳送處理、以及通知處理。對于后接收到的傳輸幀,由于該傳輸幀所示的管理編號在管理編號表522已經登記,因此不執行設定處理,執行傳送處理以及通知處理。
通信裝置t3從通信裝置tl、t4接收傳輸幀,執行與通信裝置t4的情況同樣的處理。
對于通信裝置t5~t8,執行與通信裝置t2~t4同樣的處理。
自動傳輸標志524設定為off的通信裝置t9、t10按照從相鄰的通信裝置t7、t8接收的傳輸幀,執行設定處理以及通知處理,不執行傳送處理。
由此,所有的通信裝置tl~t10都執行了按照設定命令的設定處理。另外,傳輸幀有時會成為循環,但是由于這樣的傳輸幀登記于管理編號表522,因此設定處理不會重復執行,并且,過了數據丟棄時間就會自動丟棄。
[4.效果]
采用以上詳述的實施方式,能夠獲得以下的效果。
(1)在使用通信裝置1構成的網絡中,設定命令自動地傳輸,因此僅從管理用終端tc向代表裝置tl發出設定命令,就能夠使連接到網絡的所有通信裝置1自動地進行期望的設定。結果,不需要對各通信裝置1單個進行設定,因此能夠減少設定變更時的麻煩,并且能夠抑制設定錯誤。
(2)各通信裝置1利用snmp的功能,將按照設定命令的處理結果通知給外部的監視用服務器。因此,實施了設定變更的網絡管理者通過訪問監視用服務器,能夠簡單地把握利用了設定傳輸功能的設定的進展狀況,即,設定完成到哪。
[5.其他實施方式]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能夠進行各種變形地實施。
(a)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設定傳輸處理中,先處理自動設定功能(s130~s160),后處理自動傳輸功能(s170~s190),但是,如圖5所示,也可以構成為先處理自動傳輸功能(s170~s190),后處理自動設定功能(s191~s194)。其中,s191~s194的處理與s130~s160的處理相同。優先進行自動設定功能的前者的情況與優先進行自動傳輸功能的后者的情況相比較,能夠抑制產生無謂的通信量。另外,優先進行自動傳輸功能的后者的情況與優先進行自動設定功能的前者的情況相比較,能夠縮短整個網絡自動設定所需的處理時間,而且,網絡規模越大,成為設定對象的設備的臺數越多,該效果越明顯。
(b)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傳輸幀的傳送使用了以太網幀擴展的獨自的協議,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使用lldp等現存的協議擴展的協議。
(c)也可以是,上述實施方式中的一個構成要素所具有的多個功能通過多個構成要素來實現,或者一個構成要素所具有的一個功能通過多個構成要素來實現。另外,還可以是,多個構成要素所具有的多個功能通過一個構成要素來實現,或者將通過多個構成要素實現的一個功能利用一個構成要素來實現。另外,上述實施方式的構成的一部分也可以省略。另外,也可以將上述實施方式的構成的至少一部分相對于其他的上述實施方式的構成進行補充或者置換。另外,由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表述確定的技術思想所包含的所有形態都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d)本公開除了上述通信裝置之外,還能以將該通信裝置作為構成要素的系統、設定傳輸方法以及設定傳輸程序等各種形態來實現本發明。
【符號說明】
1、tl~t10…通信裝置,2…通信用if部,3…管理用if部,4…交換部,5…維護管理部,21…通信用端口,31…管理用端口,41、53…控制用通信部,51…cpu,52…存儲器,54…信息取得部,55…命令受理部,56…設定傳輸部,521…連接裝置表,522…管理編號表,523…自動設定標志,524…自動傳輸標志,tc…管理用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