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能夠進行連拍攝影的攝像裝置的快門驅動。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通過切換儲能電機的旋轉方向來切換常開驅動、常閉驅動的快門機構。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027420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進行一連串的連拍攝影時在連拍速度降低時進行合適的顯示的攝像裝置。
本公開的攝像裝置具備:攝像部,其對被拍攝體進行拍攝來生成圖像數據;記錄部,其記錄由攝像部得到的圖像數據;顯示部,其能夠顯示由攝像部得到的圖像數據的實時動態圖像即實時取景圖像、和記錄在記錄部的靜止圖像即靜態顯示圖像;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攝像部和顯示部。控制部使攝像部以第一周期連續地進行攝像動作,然后使攝像部以比第一周期長的第二周期連續地進行攝像動作,在攝像部以第一周期進行攝像動作時,控制部使顯示部取第一顯示狀態,另一方面,在攝像部以第二周期進行攝像動作時,控制部使顯示部取與第一顯示狀態不同的第二顯示狀態。
根據本公開,能夠提供一種能夠在進行一連串的連拍攝影時在連拍速度降低時進行合適的顯示的攝像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方式1中的數碼攝像機的電結構圖。
圖2A是實施方式1中的機械快門和儲能模塊的結構圖。
圖2B是實施方式1中的機械快門的結構圖。
圖3A是實施方式1中的機械快門的常開驅動時的概略圖。
圖3B是實施方式1中的機械快門的常開驅動時的概略圖。
圖3C是實施方式1中的機械快門的常開驅動時的概略圖。
圖3D是實施方式1中的機械快門的常開驅動時的概略圖。
圖4A是實施方式1中的機械快門的常閉驅動時的概略圖。
圖4B是實施方式1中的機械快門的常閉驅動時的概略圖。
圖4C是實施方式1中的機械快門的常閉驅動時的概略圖。
圖4D是實施方式1中的機械快門的常閉驅動時的概略圖。
圖5是實施方式1中的數碼攝像機的常開攝像動作的時序圖。
圖6是實施方式1中的數碼攝像機的常閉攝像動作的時序圖。
圖7是實施方式1中的數碼攝像機的動作流程圖。
圖8是示出實施方式1中的數碼攝像機的顯示樣式的概略圖。
圖9是實施方式2中的數碼攝像機的動作流程圖。
圖10是示出實施方式2中的數碼攝像機的顯示樣式的概略圖。
圖11是示出實施方式3中的緩沖器的保存量的概要圖。
圖12是實施方式3中的數碼攝像機的動作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一邊適當地參照附圖一邊對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其中,有時省略過于詳細的說明。例如,有時省略對已經熟知的事項的詳細說明、對實質上相同的結構的重復說明。這是為了避免以下的說明過于冗長,使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
另外,附圖和以下的說明是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充分理解本公開而提供的,并非意圖通過它們來限定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主體。
(1.實施方式1)
以下,使用圖1~圖8對實施方式1涉及的數碼攝像機10進行說明。數碼攝像機10是攝像裝置的一個例子。
(1-1.結構)
(1-1-1.數碼攝像機的結構)
以下,使用圖1、圖2A以及圖2B對實施方式1涉及的數碼攝像機10的結構進行說明。
圖1是示出數碼攝像機10的電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圖。數碼攝像機10包括交換鏡頭600和攝像機機身700。攝像機機身700包括機械快門100、儲能模塊200、緩沖器300、位置傳感器400、CMOS傳感器501、監視器502、CPU503、插入存儲卡505的插槽504、電源506、釋放按鈕507。
交換鏡頭600是能夠與攝像機機身700進行裝卸的鏡頭。交換鏡頭600具有變焦透鏡、聚焦透鏡、抖動校正透鏡、光圈等光學系統。交換鏡頭具有驅動光學系統的驅動部。
緩沖器300作為未圖示的圖像處理部、CPU503的工作存儲器發揮功能。例如,緩沖器300對由CMOS傳感器501拍攝的圖像數據臨時進行保存。緩沖器300能夠由DRAM、強電介質存儲器等實現,緩沖器300是記錄部的一個例子。
位置傳感器400配置在能夠檢測機械快門100的前幕和后幕移動到規定位置的情況的位置。位置傳感器400能夠由光遮斷器等實現。
CMOS傳感器501是攝像元件的一個例子。CMOS傳感器501根據由交換鏡頭600形成的被拍攝體的光學像通過光電變換生成圖像數據。CMOS傳感器501能夠獲取靜止圖像數據和動態圖像數據。獲取的動態圖像數據還能夠用于實時取景(Live View:LV)圖像的顯示。
監視器502顯示從CMOS傳感器501得到的圖像數據。此外,監視器502還能與圖像數據一同顯示數碼攝像機10的攝影條件、操作菜單等。監視器502能夠由液晶顯示器等實現。
CPU503對數碼攝像機10整體進行控制。此外,CPU503包括記錄攝影所需的信息等的內部存儲器。CPU503可以由硬接線的電子電路構成,也可以由微計算機等構成。
插槽504能夠裝卸存儲卡505。插槽504基于從CPU503發送的控制信號來控制存儲卡505。具體地,插槽504能夠將圖像數據儲存到存儲卡505。此外,插槽504能夠從存儲卡505輸出圖像數據。
電源506提供數碼攝像機10整體運轉所需的電力。電源506例如可以是干電池,也可以是充電電池。此外,電源506也可以是將從外部通過電源線供給的電力提供給數碼攝像機10的電源。
釋放按鈕507是二段式的操作按鈕。若使用者對釋放按鈕507進行半按下操作,則CPU503在圖像的規定位置進行對焦處理。若使用者對釋放按鈕507進行全按下操作時,則CPU503驅動機械快門100來控制對CMOS傳感器501的曝光。此后,CPU503將圖像數據儲存到存儲卡505。在將數碼攝像機10設定為連拍模式時,在使用者按下(全按下)釋放按鈕507的期間,以規定的時間間隔持續記錄圖像數據。
(1-1-2.快門部的結構)
圖2A是機械快門100和儲能模塊200的結構圖。圖2B是從被拍攝體側觀察機械快門100的示意圖。
機械快門100是具有前幕31和后幕21的一般的簾幕快門。機械快門100具備具有開口11的基底構件、前幕31、后幕21等。
開口11是設置于機械快門100的、通過光的孔。若從被拍攝體側觀察機械快門100,則在開口11前配置有CMOS傳感器501。
后幕21以能夠在上下方向上移動的方式配置在機械快門100內。后幕21由快門驅動機構85支承為在上下方向上能夠移動。此外,前幕31以能夠在上下方向上移動的方式配置在機械快門100內。前幕31由快門驅動機構85支承為在上下方向上能夠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后幕21退避到開口11的上方,前幕31退避到開口11的下方,但后幕21和前幕31的配置也可以相反。
后幕用電磁鐵26是電磁鐵。后幕用電磁鐵26取通電狀態和非通電狀態。后幕用電磁鐵26在對后幕21的一端進行吸附保持時成為通電狀態。在后幕用電磁鐵26為非通電狀態時,后幕21的一端不被后幕用電磁鐵26吸附。后幕用電磁鐵26通過切換通電狀態和非通電狀態來控制后幕21的保持狀態。
前幕用電磁鐵36是電磁鐵。前幕用電磁鐵36取通電狀態和非通電狀態。前幕用電磁鐵36在對前幕31的一端進行吸附保持時成為通電狀態。在前幕用電磁鐵36為非通電狀態時,前幕31的一端不被前幕用電磁鐵36吸附。前幕用電磁鐵36通過切換通電狀態和非通電狀態來控制前幕31的保持狀態。
儲能模塊200具有快門驅動機構85、儲能電機201、撓性電纜800。
快門驅動機構85對于機械快門100以能夠移動的方式支承后幕21和前幕31。快門驅動機構85具有未圖示的前幕移動彈簧、前幕設置彈簧、后幕移動彈簧、后幕設置彈簧以及驅動桿。前幕移動彈簧對后幕21施加用于使后幕21向上方移動的彈力。前幕設置彈簧對后幕21施加用于使后幕21向下方移動的彈力。前幕移動彈簧的彈力大于前幕設置彈簧的彈力,因此后幕21能夠克服前幕設置彈簧的彈力而向上方移動。后幕移動彈簧對前幕31施加用于使前幕31向上方移動的作用力。驅動桿被支承為能夠相對于儲能模塊200進行旋轉。若對驅動桿進行驅動,則前幕移動彈簧和后幕移動彈簧被壓縮,從而積蓄用于使后幕21和前幕31移動的彈力。上述的儲能動作通過卷起儲能電機201來進行。
儲能電機201對快門驅動機構85提供驅動力。儲能電機201所具備的齒輪(未圖示)與快門驅動機構85內的齒輪(未圖示)嚙合。通過卷起儲能電機201,從而進行快門驅動機構85的儲能動作。儲能電機201例如能夠由直流電機實現。儲能電機201由CPU503進行控制。
撓性電纜800構成有電路圖案。撓性電纜800與CPU503、位置傳感器400等連接。撓性電纜800能夠由可撓性優異的撓性印刷基板(FPC)等實現。
另外,交換鏡頭600和CMOS傳感器501是攝像部的一個例子。監視器502是顯示部的一個例子。CPU503是控制部的一個例子。機械快門100是快門機構的一個例子。
(1-2.動作)
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數碼攝像機10能夠通過切換儲能電機201的旋轉方向來切換常開攝像動作和常閉攝像動作。具體地,若儲能電機201正轉,則快門驅動機構85驅動前幕31和后幕21,使得進行常開攝像動作。若儲能電機201反轉,則快門驅動機構85驅動前幕31和后幕21,使得進行常閉攝像動作。
所謂常開攝像動作,是指在連拍攝影時在用于進行攝像動作的準備動作過程取得前幕31和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的狀態的攝像動作。所謂常閉攝像動作,是指在連拍攝影時在用于進行攝像動作的準備動作過程中不取得前幕31和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的狀態的攝像動作。以下進行詳細說明。
(1-2-1.常開攝像動作)
使用圖3A~圖3D以及圖5對常開攝像動作進行說明。圖3A~圖3D是示出常開攝像動作過程中的機械快門100的驅動的情況的圖。圖5是常開攝像動作過程中的數碼攝像機10的動作時序圖。
使用圖3A~圖3D對數碼攝像機10進行攝影動作時的機械快門100的動作進行說明。在數碼攝像機10為攝影模式時,直到受理使用者對釋放按鈕的按下操作為止,后幕21、前幕31均在從開口11退避的狀態下保持(圖3A)。此時,機械快門100成為圖3A所示的狀態,從開口11進入的光在CMOS傳感器501成像。
若使用者對釋放按鈕507進行全按下操作(ON),則前幕31覆蓋開口11(圖3B)。由此,數碼攝像機10成為光無法到達CMOS傳感器501的狀態。在前幕31覆蓋開口11時的機械動作穩定之后,前幕31和后幕21移動。此時,如圖3C所示,后幕21與前幕31隔開間隙,追趕前幕31地進行移動。另外,在曝光時間設定得比規定時間長時,在從前幕31的移動結束起規定時間后,后幕21進行移動。CMOS傳感器501從前幕31與后幕21的間隙攝取被拍攝體像。
若移動動作完成,則后幕21被保持為覆蓋開口11(圖3D)。由此,數碼攝像機10成為光無法到達CMOS傳感器501的狀態。此時,CPU503從CMOS傳感器501導入圖像數據。數碼攝像機10在圖像數據的導入結束之后轉移到可再次攝像的狀態。在將數碼攝像機10設定為連拍模式時,在使用者對釋放按鈕507進行按下操作的期間,反復進行上述動作。
像以上說明的那樣,在常開攝像動作中,每當進行連拍攝影時,均取如圖3A所示的前幕31和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的狀態。
使用圖5對進行常開攝像動作時的時序圖進行說明。在數碼攝像機10為連拍模式時,機械快門100以打開的狀態等待使用者按下釋放按鈕507。此時,數碼攝像機10將由CMOS傳感器501得到的LV圖像顯示在監視器502(時刻S000)。
若使用者按下釋放按鈕507,則前幕用電磁鐵36和后幕用電磁鐵26成為通電狀態(ON)(時刻S100)。此外,在時刻S100,儲能電機201也成為通電狀態(ON)。
若儲能電機201成為通電狀態,則儲能電機201開始快門驅動機構85的儲能(預驅動)。若快門驅動機構85的儲能完成(時刻S101),則快門驅動機構85驅動前幕31,將其設置為圖3B的狀態(前幕設置)。
若前幕設置完成(時刻S102),則儲能電機201進行短制動(SB)。在設置前幕31時,前幕31由包括彈簧的快門驅動機構85來驅動,因此在前幕設置完成后仍會有微小振動。該微小振動有可能會影響到下一個動作,因此在結束設置前幕31之后,直到前幕31穩定為止,待機規定時間(等待穩定1)。在此,所謂規定時間,是指前幕31的微小振動充分衰減所需的時間,是對數碼攝像機10預先決定的時間。
若前幕31穩定,則CPU503解除(OFF)對前幕用電磁鐵36的通電(時刻S103)。若解除對前幕用電磁鐵36的通電,則前幕31的吸附保持狀態被解除,通過快門驅動機構85從開口11退避。
在經過規定時間(快門速度)之后,CPU503解除(OFF)對后幕用電磁鐵26的通電(時刻S104)。若解除對后幕用電磁鐵26的通電,則后幕21的吸附保持狀態被解除,通過快門驅動機構85從而后幕21擋住開口11(時刻S105)。
在從時刻S103到S105為止的期間,如圖3C所示,開口11成為一部分未被前幕31以及后幕21覆蓋的狀態(曝光)。光從該部分導入到CMOS傳感器501。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從時刻S103到S105所需的時間稱為曝光時間。曝光時間是指從前幕31開始移動起到后幕21的移動結束為止的時間。曝光時間由快門速度和前幕31以及后幕21的移動速度來決定,快門速度通過使用者的設定等來決定。另外,所謂快門速度,通常是指,從前幕31開始移動起到后幕21開始移動為止的時間(時刻S103~S104)。
若前幕31從開口11完全退避且后幕21完全擋住開口11(時刻S105),則如圖3D所示,成為開口11被后幕21擋住的狀態。此時,向CMOS傳感器501進入的光被后幕21遮斷。在從時刻S103到S105的曝光動作時,前幕31和后幕21都由包括彈簧的快門驅動機構85來驅動。因此,在曝光動作結束后,前幕31和后幕21仍會有微小振動。該微小振動有可能會影響到后面的動作,因此進行規定時間的待機直到前幕31和后幕21穩定為止(等待穩定2)。在此,所謂規定時間,是指前幕31和后幕21充分穩定所需的時間,是通過數碼攝像機10預先決定的時間。
若前幕31和后幕21穩定,則CPU503從CMOS傳感器501讀出(ON)圖像數據(時刻S106)。與圖像數據的讀出并行地,在經過規定時間(充裕時間)后,為準備下一個畫面的拍攝,通過儲能電機201對快門驅動機構85進行儲能(ON)(時刻S107)。關于時刻S106到S107的充裕時間將在后面進行敘述。在此,儲能所需的時間是由儲能電機201對快門驅動機構85進行儲能時的機械原因決定的時間。
與儲能動作聯動地,CPU503使前幕用電磁鐵36和后幕用電磁鐵26通電。此外,快門驅動機構85使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時刻S108)。若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則后幕21被后幕用電磁鐵26吸附保持。然后,快門驅動機構85開始進行前幕31的設置,使得覆蓋開口11(時刻S109)。若前幕31的設置完成(時刻S110),則前幕31被前幕用電磁鐵36吸附保持。若后幕21和前幕31的設置完成,則對儲能電機201施加短制動,來等待后幕21和前幕31穩定。即,時刻S110與時刻S102對應。設置后幕21的動作(時刻S108到S109)實際上與儲能動作聯動地進行。
在此,對充裕時間(時刻S106到S107)進行說明。如上所述,所謂儲能時間,是由機械原因決定的時間。此外,機械快門100的順序(sequence)與圖像數據的讀出無關地進行。即,與圖像數據的讀出動作是否結束無關,只要儲能結束,機械快門100就開始進行后幕21的設置。此時,若在圖像數據的讀出結束之前儲能結束而開始進行后幕設置,則在圖像數據的讀出過程中CMOS傳感器501會檢測到光。這樣一來,讀出過程中的圖像數據有可能混亂。
充裕時間是為了防止這種狀況而設定的。讀出圖像數據所需的時間由圖像數據的形式來決定,因此CPU503決定充裕時間,使得圖像數據的讀出在將充裕時間與儲能時間相加得到的時間(時刻S106到S108)的期間中結束。
如上所述,在常開攝像動作中,在連拍攝影的各幀之間存在前幕31以及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的狀態(時刻S109)。經過前幕31以及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的狀態設置前幕31,轉移到下一幀的攝像動作。
(1-2-2.常閉攝像動作)
使用圖4A~圖4D以及圖6對常閉攝像動作進行說明。圖4A~圖4D是示出常閉攝像動作過程中的機械快門100的驅動的情況的圖。圖6是常閉攝像動作過程中的數碼攝像機10的動作時序圖。
使用圖4A~圖4D對數碼攝像機10進行攝影動作時的機械快門10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4A~圖4C分別與圖3B~圖3D對應。在常閉攝像動作中,在從圖4C所示的曝光動作完成狀態轉移到下一個攝像動作時,如圖4D所示,同時進行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的動作和前幕31的設置動作。此后,成為如圖4A所示的前幕31覆蓋開口11的狀態,開始進行下一幀的拍攝。由此,在連拍攝影的各幀間不取前幕31和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的狀態。
使用圖6對進行常閉攝像動作時的攝像動作的時序圖進行說明。另外,對于與圖5相同的動作,標注相同的編號并省略說明。
若使用者按下釋放按鈕507(時刻S100),則儲能電機201正轉(ON(+))而開始進行預驅動(時刻S100到S101)。此后,進行第一幀的攝像(時刻S103到S105)。在從開始進行對所拍攝的圖像數據的讀出動作起(時刻S106)經過規定時間后,開始進行儲能動作(時刻S207)。此時,流過儲能電機201的電流與時刻S100時成為反向。由此,儲能電機201反轉(ON(-)),使得機械快門100能夠進行常閉攝像動作。
在常閉攝像動作中,前幕31和后幕21被設置為維持覆蓋開口11的狀態(圖4D),因此數碼攝像機10能夠同時進行圖像數據的讀出動作和后幕/前幕設置動作。因此,在常閉攝像動作中,能夠縮短充裕時間。然后,數碼攝像機10在圖像數據的讀出動作結束(時刻S209)之前開始前幕31和后幕21的設置動作(時刻S208)。此后,數碼攝像機10與常開攝像動作時同樣地等待幕的穩定,并轉移到下一幀的攝像動作。在常閉攝像動作中,時刻S209與時刻S102對應。
(1-2-3.連拍攝影時的顯示切換動作)
接著,使用圖7和圖8對連拍攝影時的顯示切換動作進行說明。圖7是顯示切換動作的流程圖。圖8是顯示切換動作的概要圖。
首先,使用圖8對連拍攝影時的顯示切換動作的概要進行說明。在由使用者指示進行高速連拍時,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數碼攝像機10選擇基于能夠縮短攝影時間的常閉驅動的連拍攝影。
若由使用者按下釋放按鈕507(時刻S301),則數碼攝像機10開始進行攝影。此時,每當拍攝連拍攝影的一幀時,均在該攝像動作之后將靜態顯示(After View:AV)圖像顯示于監視器502。通過連拍攝影而拍攝的圖像數據先儲存到緩沖器300,然后保存到存儲卡505。保存到存儲卡505的圖像數據將從緩沖器300刪除。此時,保存到存儲卡505所需的時間比儲存到緩沖器300所需的時間長。因此,可能存在如下情況,即,在進行了一定張數的拍攝時,來不及保存到存儲卡505而緩沖器300的數據容量被占滿。在此,所謂緩沖器300的數據容量被占滿,是如下的概念,即,不僅包括完全沒有空閑容量(剩余容量)的情況,還包括沒有用于保存一幀量的圖像數據的容量的情況。
若緩沖器300的數據容量被占滿,則沒有儲存通過拍攝而得到的圖像數據的空閑容量,因此數碼攝像機10成為不能繼續拍攝的狀態。此時,需要等待圖像數據被保存到存儲卡505而在緩沖器300中確保空閑容量,進行下一次拍攝。因此,數碼攝像機10在用于確保緩沖器300的空閑容量的時間內,使攝像動作待機。結果,連拍攝影的幀速降低。以下,將像這樣由于使攝像動作待機而使連拍幀速降低的情況稱為對連拍施加制動。
如上所述,在由于緩沖器300被占滿而造成連拍攝影的幀速降低的情況下,不必再進行常閉攝像動作。此外,若連拍攝影的幀速降低,則顯示在監視器502的AV圖像與AV圖像之間的時間間隔拉長,變得難以捕捉被拍攝體等,對使用者而言使用性不佳。因此,若緩沖器300被占滿,則本實施方式中的數碼攝像機10將攝像動作從常閉驅動切換為常開驅動。通過切換為常開驅動,從而機械快門100在連拍攝影的各幀間取前幕31和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的狀態,因此能夠進行LV圖像的顯示。
在圖8中,假定在時刻S303時緩沖器300被占滿。如此一來,數碼攝像機10將攝像動作切換為常開驅動。因為緩沖器300被占滿,所以數碼攝像機10進行待機,直到能夠確保緩沖器300的空閑容量為止,之后進行拍攝。在攝像動作過程中不能進行LV圖像的顯示,因此在監視器502顯示黑屏(Black Out:BO)圖像。此外,在下一個待機動作過程中顯示LV圖像。通過這樣,即使連拍幀速降低,本實施方式中的數碼攝像機10也能夠抑制實際的被拍攝體的樣子與顯示在監視器502的圖像之間的時間上的背離(かい離)。
使用圖7對連拍攝影時的顯示切換動作進行更詳細的說明。若將數碼攝像機10設定為連拍模式,則數碼攝像機10監視釋放按鈕507是否被使用者按下(步驟T100)。若釋放按鈕507被按下(步驟T100中的“是”),則數碼攝像機10進行常閉攝像動作(步驟T101)。所拍攝的圖像數據先儲存到緩沖器300(步驟T102)。若圖像數據儲存到緩沖器300,則CPU503進行圖像數據對存儲卡505的寫入動作(步驟T103)。在進行對存儲卡505的寫入動作的同時,CPU503將儲存到緩沖器300的圖像數據作為AV圖像顯示于監視器502(步驟T104)。之后,監視釋放按鈕507是否繼續被按下(步驟T105)。若釋放按鈕507的按下被解除(步驟T105中的“否”),則數碼攝像機10等待使用者的下一個攝影指示。
若釋放按鈕507被按下(步驟T105中的“是”),則CPU503監視緩沖器300是否被占滿(步驟T106)。在緩沖器300并未被占滿時(步驟T106中的“否”),CPU503再次進行常閉攝像動作(步驟T101)。在緩沖器300被占滿時(步驟T106中的“是”),數碼攝像機10進行常開攝像動作(步驟T107)。此時,在監視器502顯示BO圖像。此外,雖然未進行圖示,但是此時會進行待機,直到緩沖器300確保足夠的空閑容量為止。所拍攝的圖像數據臨時保存到緩沖器300(步驟T108)。此后,與常閉攝像動作時同樣,進行對存儲卡505的寫入(步驟T109)。在進行對存儲卡505的寫入的同時,CPU503基于由CMOS傳感器501生成的圖像數據,將LV圖像顯示于監視器502(步驟T110)。
(1-3.效果等)
像以上說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數碼攝像機10在緩沖器300能夠確保足夠的空閑容量的期間進行常閉攝像動作而進行高速連拍。此外,若緩沖器300被占滿,則數碼攝像機10進行基于常開攝像動作的低速連拍,并且切換顯示LV圖像和BO圖像。通過這樣構成,從而即使連拍幀速降低,也能夠抑制實際的被拍攝體的樣子與顯示在監視器502的圖像之間的時間上的背離。即,即使連拍速度降低,使用者也能夠追上被拍攝體。
(2.實施方式2)
使用圖9和圖10對本公開的實施方式2進行說明。另外,對于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在圖的對應的地方標注相同的編號,并省略重復的說明。
實施方式2中的數碼攝像機10即使在緩沖器300有足夠的空閑容量的情況下的高速連拍時也進行常開攝像動作。以下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2-1.動作)
圖9是實施方式2中的數碼攝像機10進行連拍攝影時的流程圖。圖10是示出實施方式2中的數碼攝像機10進行連拍攝影時的顯示切換動作的概要的圖。
首先,使用圖10對顯示切換動作的概要進行說明。與實施方式1不同,數碼攝像機10即使在緩沖器300有足夠的空閑容量那樣的攝影開始時等也進行常開攝像動作。此時,機械快門100在連拍攝影過程中取得如圖3A所示的前幕31和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的狀態。因此,數碼攝像機10能夠在監視器502顯示LV圖像。
但是,若在連拍速度非常高速的情況下每次拍攝各幀時都在監視器502顯示LV圖像,則使用者有可能不能充分地識別LV圖像。這是因為,在進行高速連拍時成為能夠顯示LV圖像的圖3A的狀態的時間非常短。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的數碼攝像機10即使在以常開驅動進行攝像,也會在緩沖器300被占滿之前在監視器502顯示AV圖像(圖10的時刻S402~S403)。然后,在時刻S403緩沖器300被占滿之后,數碼攝像機10與實施方式1同樣地設置待機動作,進行LV圖像和BO圖像的顯示。此外,數碼攝像機10以如圖3A所示的前幕31和后幕21從開口11退避的狀態進行待機動作。
如圖9的流程圖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的數碼攝像機10的連拍攝影中,緩沖器300有足夠的空閑容量的情況下的攝像動作(步驟T201)和緩沖器300沒有足夠的空閑容量的情況下的攝像動作(步驟T207)均通過常開驅動來進行。除步驟T201、T207以外與實施方式1的圖7所示的流程圖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2-2.效果等)
像以上說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數碼攝像機10在緩沖器300能夠確保足夠的空閑容量的期間進行常開攝像動作來進行高速連拍,并且在監視器502顯示AV圖像。此外,若緩沖器300被占滿,則數碼攝像機10進行基于常開攝像動作的低速連拍,并且切換顯示LV圖像和BO圖像。通過這樣構成,從而在連拍幀速降低的情況下,在待機時間顯示LV圖像,因此使用者能夠適當地追上被拍攝體。
(3.實施方式3)
使用圖11和圖12對本公開的實施方式3進行說明。另外,對于與實施方式1和2相同的部分,在圖的對應的地方標注相同的編號,并省略重復的說明。
(3-1.動作)
圖11是示出緩沖器300的空閑容量的概要的圖。本實施方式中的數碼攝像機10根據緩沖器300的空閑容量來進行連拍時的顯示切換動作。
通過連拍攝影而依次得到的圖像數據隨時儲存到緩沖器300。在由最初的第一次的攝影得到的圖像數據儲存到緩沖器300之前,緩沖器300內的儲存圖像數據的目錄為空。即,圖11所示的緩沖器保存量為零(0)。
若開始進行連拍攝影,則如圖11的箭頭所示,圖像數據依次儲存到緩沖器300。此時,暫時儲存到緩沖器300的圖像數據依次保存到存儲卡505。但是,圖像數據保存到存儲卡505所需的時間比圖像數據儲存到緩沖器300所需的時間長,因此緩沖器300的保存量有時逐漸增多。
若緩沖器300的保存量比規定的閾值B1多,則本實施方式中的數碼攝像機10對連拍攝影施加制動,使幀速降低,并切換顯示在監視器502的圖像。關于具體的切換動作將在后面進行敘述。
若在對連拍攝影施加制動而使幀速降低的狀態下還繼續進行連拍攝影,則儲存到緩沖器300的圖像數據的數據量會逐漸減少。這能夠通過對連拍攝影施加比保存到存儲卡505所需的時間長的時間的制動來實現。
若緩沖器300的保存量比規定的閾值B2少,則本實施方式中的數碼攝像機10解除連拍攝影的制動,并再次切換使監視器502顯示的圖像。關于具體的切換動作,將在后面進行敘述。
另外,如圖11所示,閾值B1優選為大于閾值B2。若閾值B2是大于閾值B1的值,則在緩沖器保存量小于閾值B2而解除了攝影動作的制動之后,為了進行再次施加制動的判定,需要緩沖器保存量小于閾值B1。如此一來,有可能成為緩沖器保存量不小于閾值B1而被占滿、不能繼續進行攝影的狀態。
接著,使用圖12對本實施方式中的數碼攝像機10進行連拍攝影時的顯示切換動作進行說明。設為直到圖12的步驟T105為止進行與圖9相同的動作,省略說明。
若受理釋放按鈕507的按下操作,則CPU503感測緩沖器300的保存量是否為規定的閾值B1以上(步驟T306)。在緩沖器300的保存量不是規定的閾值B1以上時(步驟T306中的“否”),CPU503返回到步驟T201,繼續進行攝影動作。
在緩沖器300的保存量為規定的閾值B1以上時(步驟T306中的“是”),CPU503進行下一幀的攝像動作,并且在監視器502顯示BO圖像(步驟T307)。雖然未進行圖示,但是此時進行待機直到緩沖器300確保足夠的空閑容量為止。所拍攝的圖像數據臨時保存到緩沖器300(步驟T308)。此后,進行對存儲卡505的寫入(步驟T309)。在進行對存儲卡505的寫入的同時,CPU503基于由CMOS傳感器501生成的圖像數據,將LV圖像顯示于監視器502(步驟T310)。
若結束對存儲卡505的寫入,則CPU503檢測緩沖器300的保存量是否為閾值B2以下(步驟T311)。在緩沖器300的保存量不是閾值B2以下時(步驟T311中的“否”),CPU503感測釋放按鈕507是否被按下(步驟T312)。若釋放按鈕507被按下(步驟T312中的“是”),則CPU503進行步驟T307所示的動作。在釋放按鈕507未被按下時(步驟T312中的“否”),CPU503返回到步驟T100,等待下一個攝影指示。
在緩沖器300的保存量為閾值B2以下時(步驟T311中的“是”),即,在判斷為緩沖器300確保了足夠的空閑容量時,CPU503感測釋放按鈕507是否被按下(步驟T313)。在釋放按鈕507被按下時(步驟T313中的“是”),CPU503進行步驟T201所示的攝像動作。在釋放按鈕507未被按下時(步驟T313中的“否”),CPU503返回到步驟T100,等待下一個攝影指示。
(3-2.效果等)
像以上說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中的數碼攝像機10設為如下結構,即,對緩沖器300的保存量設置閾值,并根據緩沖器300的保存量來切換攝像動作和監視器502的顯示。通過這樣,從而能夠在緩沖器300被占滿之前對攝影動作施加制動,因此能夠減輕對緩沖器300的負擔。進而,在緩沖器300確保足夠的空閑容量之前都不會解除攝影動作的制動,因此能夠減輕不必要的顯示切換的頻度。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為緩沖器300的保存量的閾值B1大于閾值B2,但是本公開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將閾值B1設為小于閾值B2的值并調整切換條件,還可以將閾值B1和閾值B2設為相同的值。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對緩沖器300的保存量設置了閾值,但也可以對緩沖器300的剩余容量設置閾值。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攝像動作均為常開攝像動作,但本公開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像實施方式1那樣對常開攝像動作和常閉攝像動作進行切換。
(4.其它實施方式)
如上所述,作為在本申請中公開的技術的例示,對實施方式1~3進行了說明。然而,本公開中的技術不限定于此,還能夠應用于進行了變更、置換、附加、省略等的實施方式。此外,也能夠對在上述實施方式1~3中說明的各構成要素進行組合而作為新的實施方式。因此,以下對其它實施方式進行例示。
實施方式1~3中的數碼攝像機10在緩沖器300的保存量被占滿或者超過規定量的情況下在攝像動作過程中在監視器顯示BO圖像,但本公開不限定于此。數碼攝像機10也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監視器顯示AV圖像,還可以顯示攝影條件等規定的數據。或者,數碼攝像機10也可以顯示LV圖像的最后一幀的圖像。
實施方式1~3中的數碼攝像機10具有簾幕快門機構,但本公開不限定于此。數碼攝像機10也可以使用電子前幕/機械后幕的單幕快門。此外,數碼攝像機10也可以只使用電子快門。
實施方式1~3中的數碼攝像機10設為根據緩沖器300的保存量來切換快門驅動和監視器顯示的結構,但本公開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儲能電機201帶有熱量的情況、由于機械原因等需要降低連拍的攝影速度的情況下,切換監視器顯示。
在實施方式1~3中設為是鏡頭交換式的數碼攝像機10,但本公開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鏡頭一體式的數碼攝像機、智能電話等。
工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開能夠應用于能夠進行連拍的攝像裝置,特別是數碼攝像機、智能電話等。
符號說明
10:數碼攝像機
11:開口
21:后幕
26:后幕用電磁鐵
31:前幕
36:前幕用電磁鐵
85:快門驅動機構
100:機械快門
200:儲能模塊
201:儲能電機
300:緩沖器
400:位置傳感器
501:CMOS傳感器
502:監視器
503:CPU
504:插槽
505:存儲卡
506:電源
507:釋放按鈕
600:交換鏡頭
700:攝像機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