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并且更具體地,涉及將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由用戶設備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發送到e節點B的方法及其設備。
背景技術:3GPPLTE(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長期演進,在下文中被簡寫為LTE)通信系統被示意性地解釋為本發明可應用的無線通信系統的示例。圖1是作為無線通信系統的一個示例的E-UMTS網絡結構的示意圖。E-UMTS(演進的通用移動電信系統)是從傳統UMTS(通用移動電信系統)演進的系統。目前,對于E-UMTS的基本標準化工作正在由3GPP進行中。通常E-UMTS被稱為LTE(長期演進)系統。UMTS和E-UMTS的技術規范的詳細內容分別參照“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技術規范組無線電接入網絡)”的版本7和版本8。參考圖1,E-UMTS包括用戶設備(UE)、e節點B(eNB)、以及接入網關(在下文中被簡寫為AG),該接入網關以位于網絡(E-UTRAN)的末端的方式被連接到外部網絡。e節點B能夠同時發送用于廣播服務、多播服務和/或單播服務的多個數據流。一個e節點B至少包含一個小區。通過被設置為1.25MHz、2.5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帶寬中的一個,小區向多個用戶設備提供上行鏈路傳輸服務或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不同的小區能夠被配置為分別提供相對應的帶寬。e節點B控制向/從多個用戶設備傳輸/接收數據。對于下行鏈路(在下文中簡寫為DL)數據,e節點B通過發送DL調度信息來通知相對應的用戶設備以下內容:在其上發送數據的時間/頻率區域、編譯、數據大小、與信息有關的HARQ(混合自動重傳請求)等等。并且,對于上行鏈路(在下文中被簡寫為UL)數據,e節點B通過將UL調度信息發送到相對應的用戶設備來通知相對應的用戶設備以下內容:相對應的用戶設備可使用的時間/頻率區域、編譯、數據大小、HARQ有關信息等等。在e節點B之間可以使用用于用戶業務傳輸或者控制業務傳輸的接口。核心網絡(CN)由AG(接入網關)和用于用戶設備的用戶注冊的網絡節點等等組成。AG以由多個小區組成的TA(跟蹤區域)為單位管理用戶設備的移動性。無線通信技術已經發展到基于WCDMA的LTE。但是,用戶和服務提供商的持續需求和期望一直增加。此外,因為不同種類的無線電接入技術不斷發展,所以要求新的技術演進以在將來具有競爭性。為了未來的競爭性,要求每比特成本的降低、服務可用性的增加、靈活的頻帶使用、簡單的結構/開放的接口以及用戶設備的合理功耗等。
技術實現要素:技術任務因此,基于前面的描述中所提及的論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本發明意在提出一種將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由用戶設備發送的信道狀態信息發送到e節點B的方法及其設備。技術方案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目的的這些和其他優點并且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如具體實施和廣泛描述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發送秩指示符的方法,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通過用戶設備將該秩指示符發送到服務基站,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如果在相同的子幀中發生關于至少一個周期的RI的報告和關于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的報告,則將至少一個周期的RI和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映射到該子幀的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PUSCH),并且將至少一個周期的RI和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發送到服務基站。同時,為了進一步實現這些和其他優點并且根據本發明的目的,根據不同的實施例,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的用戶設備裝置包括,處理器,如果在相同的子幀中發生關于至少一個周期的RI的報告和關于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的報告,則該處理器被配置成將至少一個周期的RI和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映射到該子幀的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PUSCH);和傳輸模塊,該傳輸模塊被配置成將至少一個周期的RI和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發送到服務基站。優選地,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對應于在服務基站和鄰近基站中的每一個中被配置以便于服務基站和鄰近基站發送協作多點的至少一個分量載波,并且至少一個周期的RI對應于在服務基站中被配置以用于非CoMP傳輸的至少一個分量載波。同時,在以子載波索引的降序執行將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時間優先地映射到與子幀的預定義符號相對應的資源元素之后,能夠以子載波索引的降序執行將至少一個周期的RI時間優先地映射到與預定義符號相對應的資源元素。在這樣的情況下,以e節點B索引的順序或者分量載波索引的順序來映射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和至少一個周期的RI中的每一個。或者,預先確定的優先級,例如,被用于非CoMP傳輸的分量載波的RI能夠被優先地映射或者在最后映射。或者,映射步驟包括下述步驟:以子載波索引的降序執行將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時間優先地映射到與子幀的預定義符號相對應的資源元素;以子載波索引的升序執行CQI(信道質量指示符)/PMI(預編碼矩陣索引)信息的時間優先映射;以及以子載波索引的升序執行后面跟著CQI/PMI信息的至少一個周期的RI的時間優先映射。此外,映射步驟包括下述步驟,聯合編碼至少一個周期的RI和至少一個非周期的RI;以及以子載波索引的降序執行將聯合編碼的RI信息時間優先地映射到與子幀的預定義符號相對應的資源元素。有益效果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用戶設備能夠將信道狀態信息有效地發送到e節點B。從本發明可獲得的效果可以不受以上提及的效果限制。并且,其它未提及的效果可以由本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以下的描述中清楚地理解。附圖說明被包括以提供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被合并以組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圖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且連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在附圖中:圖1是作為無線通信系統的一個示例的E-UMTS網絡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基于3GPP無線電接入網絡標準的用戶設備和E-UTRAN之間的無線電接口協議的控制面和用戶面的結構的圖;圖3是用于解釋被用于3GPP系統的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的普通信號傳輸方法的圖;圖4是用于LTE系統中的無線電幀的結構的圖;圖5是用于LTE系統中的下行鏈路無線電幀的結構的圖;圖6是用于在LTE系統中使用的上行鏈路子幀的結構的圖;圖7是用于解釋載波聚合方案的概念視圖;圖8是普通的多天線(MIMO)通信系統的框圖;圖9是用于解釋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的過程的框圖;圖10是用于解釋映射物理資源以發送上行鏈路數據和控制信道的方法的圖;圖11是用于解釋在上行鏈路共享信道上有效地復用數據和控制信道的方法的流程圖;圖12是用于解釋生成數據和控制信道的傳輸信號的方法的框圖;圖13是用于解釋將碼字映射到層的方法的圖;圖14是用于在應用正常CP的情況下將控制信息和數據映射到PUSCH的示例的圖;圖15是用于在應用擴展CP的情況下將控制信息和數據映射到PUSCH的示例的圖;圖16是在由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應用的CoMP方案當中的、應用CB(協作波束成形)的通信系統的示例的圖;圖17和圖18分別是在應用正常CP和擴展CP的情況下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將多個RI信息映射到PUSCH的示例的圖;圖19和圖20分別是在應用正常CP和擴展CP的情況下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將多個RI信息映射到PUSCH的示例的不同的圖;圖21和圖22分別是在應用正常CP和擴展CP的情況下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將多個RI信息映射到PUSCH的示例的另外不同的圖;圖23是用于解釋在應用載波聚合方案的無線通信系統中應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示例的圖;圖24至圖26是在應用正常CP的情況下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將多個RI信息映射到PUSCH的示例的圖;圖27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于通信裝置的示例的框圖。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的模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通過參考附圖解釋的本發明的實施例能夠容易地理解本發明的組成、本發明的效果和其它特征。在下面的描述中解釋的實施例是被應用于3GPP系統的本發明的技術特征的示例。在本說明書中,使用LTE系統和LTE-A系統解釋本發明的實施例,其僅是示例性的。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應用于與上述定義相對應的各種通信系統。特別地,雖然在本說明書中基于FDD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是這僅是示例性的。本發明的實施例能夠以被容易地修改的方式而應用于H-FDD或者TDD。圖2示出基于3GPP無線電接入網絡標準的用戶設備和E-UTRAN之間的無線電接口協議的控制面和用戶面的結構的圖。控制面意指以下路徑,在該路徑上發送由用戶設備(UE)和網絡使用以管理呼叫的控制消息。用戶面意指以下路徑,在該路徑上發送在應用層中生成的數據,諸如音頻數據、因特網分組數據等等。作為第一層的物理層使用物理信道來向較高層提供信息傳送服務。物理層層經由傳送信道連接到位于其上的介質接入控制層。數據在傳送信道上在介質接入控制層和物理層之間移動。數據在物理信道上在發送側的物理層和接收側的物理層之間移動。物理信道利用時間和頻率作為無線電資源。具體地,在DL中通過OFDMA(正交頻分多址)方案調制物理層,并且在UL中通過SC-FDMA(單載波頻分多址)方案調制物理層。在邏輯信道上,第二層的介質接入控制(在下文中被簡寫為MAC)層將服務提供給作為較高層的無線電鏈路控制(在下文中被簡寫為RLC)層。第二層的RLC層支持可靠的數據傳輸。通過MAC內的功能塊可以實現RLC層的功能。第二層的PDCP(分組數據匯聚協議議)層執行頭部壓縮功能以減少不必要的控制信息,從而在無線電接口的窄頻帶中有效地發送諸如IPv4分組和IPv6分組的IP分組。僅在控制面上限定位于第三層的最低位置中的無線電資源控制(在下文中被簡寫為RRC)層。RRC層負責與無線電承載(在下文中被簡寫為RB)的配置、重新配置以及釋放相關聯的邏輯信道、傳送信道以及物理信道的控制。RB指的是由第二層提供的用于用戶設備和網絡之間的數據遞送的服務。為此,用戶設備的RRC層和網絡的RRC層相互交換RRC消息。如果在用戶設備和網絡的RRC層之間存在RRC連接(RRC被連接),用戶設備處于RRC連接狀態(連接模式)下。否則,用戶設備處于RRC空閑狀態(空閑模式)下。位于RRC層的頂部的非接入(NAS)層執行諸如會話管理、移動性管理等等的功能。由e節點B組成的單個小區被設置為1.25MHz、2.5MHz、5MHz、10MHz、15MHz、以及20MHz帶寬中的一個,并且然后將下行鏈路或者上行鏈路傳輸服務提供給多個用戶設備。不同的小區能夠被配置成分別提供相對應的帶寬。用于將數據從網絡發送到用戶設備的DL傳送信道包括用于發送系統信息的BCH(廣播信道)、用于發送尋呼消息的PCH(尋呼信道)、用于發送用戶業務或者控制消息的下行鏈路SCH(共享信道)等等。可以在DLSCH或者單獨的DLMCH(多播信道)上發送DL多播/廣播服務業務或者控制消息。同時,用于將數據從用戶設備發送到網絡的UL傳送信道包括用于發送初始控制消息的RACH(隨機接入信道)、用于發送用戶業務或者控制消息的上行鏈路SCH(共享信道)。位于傳送信道上方并且被映射到傳送信道的邏輯信道包括BCCH(廣播信道)、PCCH(尋呼控制信道)、CCCH(公用控制信道)、MCCH(多播控制信道)、MTCH(多播業務信道)等等。圖3是用于解釋用于3GPP系統的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的普通信號傳輸方法的圖。如果用戶設備的電源被接通或者用戶設備進入新的小區,則用戶設備可以執行用于匹配與e節點B的同步的初始小區搜索工作等等[S301]。為此,用戶設備可以從e節點B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輔同步信道(S-SCH),可以與e節點B同步并且然后能夠獲得諸如小區ID等等的信息。隨后,用戶設備從e節點B接收物理廣播信道,并且然后能夠獲得小區內廣播信息。同時,用戶設備在初始小區搜索步驟中接收下行鏈路基準信號(DLRS),并且然后能夠檢查DL信道狀態。完成初始小區搜索之后,用戶設備可以根據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和在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上承載的信息,來接收物理下行鏈路共享控制信道(PDSCH)。然后用戶設備能夠獲得更詳細的系統信息[S302]。同時,如果用戶設備最初接入e節點B或者不具有用于發送信號的無線電資源,則用戶設備能夠執行隨機接入過程(RACH),以完成對e節點B的接入[S303至S306]。為此,用戶設備可以在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上發送特定序列作為前導[S303/S305],并且然后能夠在PDCCH上接收響應消息以及響應于前導的相對應的PDSCH[S304/S306]。在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過程(RACH)的情況下,能夠另外執行競爭解決過程。在執行完上述過程后,用戶設備能夠執行PDCCH/PDSCH接收[S307]和PUSCH/PUCCH(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鏈路控制信道)傳輸[S308],作為普通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信號傳輸過程。特別地,用戶設備在PDCCH上接收DCI(下行鏈路控制信息)。在這種情況下,DCI包含控制信息,諸如與對于用戶設備的資源分配有關的信息。DCI的格式可以根據其用途而不同。同時,經由UL從用戶設備發送到e節點B的控制信息或者通過用戶設備從e節點B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鏈路/上行鏈路ACK/NACK信號、CQI(信道質量指示符)、PMI(預編碼矩陣索引)、RI(秩指示符)等。在3GPPLTE系統的情況下,用戶設備能夠在PUSCH和/或PUCCH上發送諸如CQI/PMI/RI等等的前述控制信息。圖4是在LTE系統中使用的無線電幀的結構的圖。參考圖4,一個無線電幀具有10ms(327,200×TS)的長度,并由10個大小相同的子幀構成。每個子幀具有1ms的長度,并由兩個時隙構成。每個時隙具有0.5ms(15,360×Ts)的長度。在這種情況下,Ts指示采樣時間,并且被表示為Ts=1/(15kHz×2048)=3.2552×10-8(即,大約33ns)。時隙在時域中包括多個OFDM符號,并且在頻域中包括多個資源塊(RB)。在LTE系統中,一個資源塊包括“12個子載波×7個或6個OFDM符號”。傳輸時間間隔(TTI)是發送數據的單位時間,其能夠由至少一個子幀單元確定。無線電幀的前述結構僅是示例性的。并且,能夠以各種方式修改在無線電幀中包括的子幀的數量、在子幀中包括的時隙的數量和在時隙中包括的OFDM符號的數量。圖5是示出在DL無線電幀的單個子幀的控制區域中包括的控制信道的示例的圖。參考圖5,子幀由14個OFDM符號組成。根據子幀配置,前面的1個至3個OFDM符號被用于控制區域,并且其它的13~11個OFDM符號被用于數據區域。在附圖中,R1至R4可以指示用于天線0至3的基準信號(在下文中被簡寫為RS或者導頻信號)。RS在子幀中被固定為恒定圖案(pattern),不論控制區域和數據區域如何。控制信道被分配給在控制區域中沒有分配RS的資源,并且業務信道也被分配給在數據區域中沒有分配RS的資源。被分配給控制區域的控制信道可以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等等。PCFICH是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并且通知用戶設備在每個子幀上被用于PDCCH的OFDM符號的數目。PCFICH位于第一OFDM符號處,并且被配置在PHICH和PDCCH之前。PCFICH由4個資源元素組(REG)組成,并且基于小區ID(小區標識)在控制區域中分布每個REG。一個REG由4個資源元素(RE)組成。RE可以指示被定義為“一個子載波×一個OFDM符號”的最小的物理資源。根據帶寬,PCFICH的值可以指示1至3或者2至4的值,并且被調制成QPSK(正交相移鍵控)。PHICH是物理HARQ(混合自動重傳請求)指示符信道,并且被用于承載用于UL傳輸的HARQACK/NACK。特別地,PHICH指示為了ULHARQ對其發送DLACK/NACK信息的信道。PHICH是由單個REG組成并且被小區特定地加擾。ACK/NACK被通過1個比特指示,并且被調制成BPSK(二進制相移鍵控)。被調制的ACK/NACK被擴展成擴展因子(SF)2或者4。被映射到相同資源的多個PHICH組成PHICH組。根據擴展碼的數目確定通過PHICH組復用的PHICH的數目。PHICH(組)被重復三次,以在頻域和/或時域中獲得分集增益。PDCCH是物理DL控制信道并且被分配給子幀的前n個OFDM符號。在這樣的情況下,n是大于1的整數,并且通過PCFICH指示。PDCCH由至少一個CCE組成。PDCCH通知每個用戶設備或者用戶設備組以下內容:關于作為傳輸信道的PCH(尋呼信道)和DL-SCH(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的資源指配的信息、上行鏈路調度許可、HARQ信息等等。在PDSCH上發送PCH(尋呼信道)和DL-SCH(下行鏈路共享信道)。因此,除了特定控制信息或者特定服務數據之外,通常e節點B和用戶設備經由PDSCH發送和接收數據。以被包括在PDCCH中的方式發送關于PDSCH的數據被發送到哪個用戶設備(一個或者多個用戶設備)的信息和關于如何由用戶設備接收和解碼PDSCH數據的信息等等。例如,假定通過被稱為“A”的RNTI(無線電網絡臨時標識)來CRC掩碼特定的PDCCH,則經由特定子幀發送與使用被稱為“B”的無線電資源(例如,頻率位置)所發送的數據有關的信息和被稱為“C”的DCI格式,即,傳輸形式信息(例如,傳輸塊大小、調制方案、編譯信息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區中的用戶設備使用其自己的RNTI信息監控PDCCH,如果存在至少一個或者多個具有“A”RNTI的用戶設備,則經由PDCCH上的接收到的信息,用戶設備接收由“B”和“C”指示的PDCCH和PDSCH。圖6是在LTE系統中使用的上行鏈路子幀的結構的圖。參考圖6,UL子幀能夠被劃分為承載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鏈路控制信道(PUCCH)所被指配的區域,和承載用戶數據的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PUSCH)所被指配的區域。在頻域中子幀的中間部分被指配給PUSCH,并且數據區域的兩側被指配給PUCCH。在PUCCH上發送的控制信息包括被用于HARQ的ACK/NACK、指示DL信道狀態的CQI(信道質量指示符)、用于MIMO的RI(秩指示符)、與UL資源請求相對應的SR(調度請求)等等。用于單個UE的PUCCH使用一個資源塊,其在子幀內在每個時隙中占用不同的頻率。特別地,被指配給PUCCH的2個資源塊在時隙邊界上跳頻。特別地,圖6示出滿足條件(例如,m=0,1,2,3)的PUCCH被指配給子幀的示例。圖7是用于解釋載波聚合方案的概念視圖。載波聚合意指以用戶設備使用被配置有上行鏈路資源(或分量載波)和/或下行鏈路資源(或分量載波)或者(邏輯意義上的)多個小區的頻率塊的方式,使用一個大的邏輯頻帶,以便于無線通信系統使用更寬的頻帶的技術。為了清楚起見,在下文的描述中一致地使用“分量載波”的術語。參考圖7,總系統帶寬(系統BW)可以具有達到最大100MHz的系統帶寬作為邏輯帶寬。總系統帶寬包括五個分量載波,并且分量載波的每一個可以具有達到最大20MHz。分量載波包括至少一個物理地連續的子載波。雖然圖7中的分量載波中的每一個被描繪為它們具有相同的帶寬,但是這僅是示例性的。分量載波中的每一個能夠具有彼此不同的帶寬。并且,雖然分量載波中的每一個被描繪為在頻域中彼此相鄰,但因為在邏輯概念方面描繪附圖,所以分量載波中的每一個可以物理地彼此相鄰或可以彼此分開。中心頻率能夠被不同地用于分量載波中的每一個,或共同的中心頻率能夠被用于物理地彼此相鄰的分量載波。作為示例,在圖7中,如果假定所有分量載波是物理地彼此相鄰的,則中心頻率“A”能被使用。或者,如果假定分量載波中的每一個不是物理地彼此相鄰,諸如中心頻率“A”、中心頻率“B”等等的單獨的中心頻率能夠被用于每一個分量載波。根據本說明書,分量載波可以對應于遺留(legacy)系統的系統帶寬。通過基于遺留系統限定分量載波,提供向后兼容性以及在演進的UE和遺留UE共存的無線電通信環境中設計系統可以變得容易。作為示例,在LTE-A系統支持載波聚合的情況下,分量載波中的每一個可以對應于LTE系統的系統帶寬。在這樣的情況下,分量載波能夠具有1.25MHz、2.5MHz、5MHz、10MHz、或者20MHz的帶寬當中的帶寬。在通過載波聚合擴展總系統帶寬的情況下,通過分量載波單元限定用于與每個UE通信的頻帶。UEA可以使用對應于總系統帶寬的100MHz,并且能夠以使用所有的五個分量載波的方式執行通信。UEB1~B5能夠僅使用20MHz的帶寬,并且通過使用一個分量載波執行通信。UEC1和UEC2分別能夠使用40MHz的帶寬,并且通過使用兩個分量載波執行通信。兩個分量載波可以或者可以不邏輯地/物理地彼此相鄰。UEC1指示彼此不相鄰的兩個分量載波被使用的情況,并且UEC2指示彼此相鄰的兩個分量載波被使用的情況。在下面的描述中,解釋MIMO系統。MIMO(多輸入多輸出)是使用多個發送天線和多個接收天線的方法。可以通過MIMO增強在發送和接收數據方面的效率。特別地,通過在無線電通信系統中在發送端或者接收端使用多個天線,能夠增加容量并且增加性能。在下面的描述中,MIMO能夠被稱為“多天線”。在多天線技術中,可能不取決于單個天線路徑來接收整個消息。在多天線技術中以將從多個天線接收到的數據片段組合在一起的方式來完成數據。當多天線技術被使用時,可以在具有特定大小的小區區域中增強數據傳輸速度,或者可以擴大系統覆蓋同時確保特定數據傳輸速度。并且,在移動通信終端、中繼站等等中廣泛地使用此技術。根據多天線技術,在移動通信中由傳統技術使用的單天線的吞吐量限制能夠被克服。在圖8中描述普通多天線通信系統的框圖。在發送端中安裝NT個發送天線,并且在接收端中安裝NR個接收天線。如上所述,如果發送端和接收端二者使用多個天線,則與多個天線僅被用于發送端和接收端中的任一個的情況相比較,理論的信道傳輸容量被提高。信道傳輸容量的提高與天線的數目成比例。因此,傳輸速率被提高,并且頻率效率被提高。如果在使用單個天線的情況下最大傳輸速率被表示為RO,則使用多個天線的傳輸速率在理論上能夠增加與最大傳輸速率RO乘以增加率Ri一樣多的量,如在下面的公式1中所示。在這樣的情況下,Ri是NT和NR中的較小值。[公式1]Ri=min(NT,NR)例如,使用四個發送天線和四個接收天線的MIMO通信系統在理論上能夠獲得單個天線系統四倍的傳輸速率。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證明了多天線系統的理論容量增加之后,最近已經積極地研究用于實際地提高數據傳輸速率的各種技術,并且它們中的數種技術已經在諸如第三代移動通信、下一代無線LAN等等的各種無線通信標準中有所反映。如果我們回顧迄今為止與多天線相關的研究趨勢,已經為各種觀點的研究進行了許多積極的研究,該各種觀點的研究諸如對與各種信道環境和多址環境中與多天線通信容量計算有關的信息理論的研究、對多天線系統的無線電信道測量和模型推導的研究、對提高傳輸可靠性和傳輸速率的空時信號處理技術的研究等等。如果在數學上建模多天線系統的通信方法以便于以更加具體的方式解釋它,則其能夠如下地表示。如在圖8中所示,假定存在NT個發送天線和NR個接收天線。首先,如果我們看傳輸信號,因為在存在NT個發送天線的情況下能夠被發送的信息的最大數目是NT,則傳輸信息能夠被表示為下述公式2中的矢量。[公式2]同時,對于傳輸信息中的每一個,發送功率可以根據傳輸信息中的每一個而區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發送功率中的每一個被表示為則被調節發送功率的傳輸信息能夠被表示為下述公式3中的矢量。[公式3]并且,如果使用對角矩陣P表示則其能夠被表示為下述等式4。[公式4]同時,讓我們考慮以將加權矩陣W應用于被調節的信息矢量的方式來配置被實際發送的傳輸信號的的數目NT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加權矩陣根據傳輸信道的情形等等執行將傳輸信息分布到每個天線的任務。能夠使用下面的公式5中的矢量X來表示傳輸信號在這樣的情況下,Wij意指第i發送天線和第j信息之間的加權。W被稱為加權矩陣或者預編碼矩陣。[公式5]通常,信道矩陣的秩的物理意義可以指的是能夠在給定信道中發送相互不同的信息的最大數目。因此,因為通過相互獨立的行或者列的數目中的最小數目來定義信道矩陣的秩,所以矩陣的秩被配置成不大于行數或者列數。例如,信道矩陣H的秩(rank(H))被限制如在公式6中所示。[公式6]rank(H)≤min(NT,NR)并且,讓我們將使用多天線技術發送的相互不同的每個信息定義為傳送流,或者簡單地說,流。流能夠被命名為層。然后,傳送流的數目被自然地配置成不大于信道的秩,該秩是能夠發送彼此不同的信息的最大數目。因此,信道矩陣H能夠被表示為下面的公式7。[公式7]流的#≤rank(H)≤min(NT,NR)在這種情況下,“流的#”表示流的數目。同時,在這樣的情況下,應注意,能夠經由一個以上的天線發送一個流。可以存在使一個或者多個流對應于多個天線的各種方法。在下面的描述中根據多天線技術的種類能夠描述這些方法。經由許多天線發送一個流的情況可以被稱為空間分集方案,并且經由許多天線發送多個流的情況可以被稱為空間復用方案。理所當然,空間分集和空間復用的混合形式也是可用的。同時,期待的是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標準的LTE-A系統將會支持傳統標準所不支持的CoMP(協作多點)傳輸方法,以提高數據傳輸速率。在這樣的情況下,CoMP傳輸方法是兩個或者更多個基站或者小區以相互協作的方式與用戶設備通信,以提高位于無線電陰影區域的用戶設備與基站(小區或者扇區)之間的通信性能的傳輸方法。CoMP傳輸方法能夠被分類成以經由數據共享的協同MIMO的形式的聯合處理(CoMP-聯合處理,CoMP-JP)方法,和協作調度/波束成形(CoMP-協作調度/波束成形,CoMP-CS/CB)方法。在DL的情況下根據聯合處理(CoMP-JP)方法,用戶設備能夠從執行CoMP傳輸方法的基站中的每一個即時地接收數據。并且,能夠以組合從基站中的每一個接收到的信號的方式提高接收性能。另一方面,根據協作調度/波束成形方法(CoMP-CS/CB),用戶設備能夠經由波束成形從單個基站即時地接收數據。在DL的情況下根據聯合處理(CoMP-JP)方法,基站中的每一個能夠從用戶設備同時接收PUSCH信號。另一方面,根據協作調度/波束成形方法(CoMP-CS/CB),僅單個基站能夠接收PUSCH。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協作小區(或者基站)確定使用協作調度/波束成形方法的決定。同時,如下地解釋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PUSCH)的處理結構。圖9是用于解釋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的處理的框圖。如在圖9中所示,以下述方式發送與控制信息一起復用的數據信息。首先,用于TB(傳送塊)的CRC(循環冗余檢驗)被附接到應在UL中發送的傳送塊(在下文中被簡寫為TB)[S130],根據TB的大小,信息被劃分為多個碼塊(在下文中被簡寫為CB),并且用于CB的CRC被附接到多個CB[S131]。根據前述處理的結果值,執行信道編譯[S132]。此外,在信道編譯的數據經過速率匹配之后[S133],再次執行CB之間的組合[S134]。將這些組合的CB與CQI/PMI(信道質量信息/預編碼矩陣索引)進行復用[S135]。同時,在數據的邊界線(side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