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品靜電消除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靜電消除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油品管道內輸送油品的靜電荷消除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石油運輸和裝卸作業過程中,由于頻繁地發生油料與管壁、容器壁之間以及油料粒子彼此之間的接觸和再分離,將會呈現明顯的靜電起電過程。
[0003]帶電的可燃性物料會隨著靜電的積聚,極易引發燃燒和爆炸。因此,及時消除油品中的靜電荷,就成為了油品輸送過程中十分重要的課題。
[0004]為預防油品輸運過程中引發靜電事故,通常采取限制輸油速度的措施,但此種方式只能延緩油品中靜電荷的積累,不能消除靜電荷;當過濾器應用到輸油過程中時,又會增加油品中靜電荷的產生,故限制流速不能有效解決油品靜電問題。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加裝管道靜電消除器的方法,例如,授權公告日為2003年11月05日,授權公告號為CN2585526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易燃液體管道靜電消除器”,其將多個集流放電針縱向多排沿圓周均勻分布在金屬外殼上,并穿過絕緣管壁插入絕緣管內,通過與地相連的針尖釋放電荷來中和油品中的靜電。這種裝置雖然可以消除針尖前面附近的靜電荷,但由于采用了絕緣管道,油品在流過時與管壁的摩擦更容易產生靜電,同時管道內的油品沖擊導致針尖磨損后,消電效果急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靜電的產生。
[0006]授權公告日為2006年12月20日,授權公告號為CN2849430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管道式靜電消除器”,其技術方案是將多個消電針安裝在金屬外殼上,并穿過絕緣管壁插入絕緣管內,其消電的原理是通過與地相連的針尖釋放電荷來中和油品中的靜電。該技術方案雖然也可以消除針尖前面附近的靜電荷,但在針尖和導管之間的靜電不能有效消除,而正是這部分油品與絕緣管道的摩擦會加劇靜電的產生,同時也存在管道內油品沖擊導致針尖磨損后,消電效果急劇下降的問題。
[0007]因此,現有的靜電消除裝置,大多不可能有效地消除管道內輸送油品的靜電荷。【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油品靜電消除裝置,其通過設置在絕緣介質輸油管管內的復合分布式的無源尖端放電極,采用自放電的形式釋放油品中的靜電荷;由于該放電電壓不會超過該針的電暈起暈電壓,所以是安全的,完全可以滿足相關防爆標準的防爆要求。
[0009]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油品靜電消除裝置,包括鋼管和設置在鋼管內壁的尖端放電極,其特征是:
[0010]所述的靜電消除裝置至少包括一段不銹鋼鋼管、設置在鋼管內的絕緣介質套管和穿過絕緣介質套管壁插入的尖端放電極;
[0011]其中,所述的尖端放電極至少包括第一尖端放電極和第二尖端放電極;所述第一尖端放電極在絕緣介質套管內壁的露出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尖端放電極在絕緣介質套管內壁的露出長度;所述的第一尖端放電極和第二尖端放電極的放電極尖端朝向絕緣介質套管內的徑向軸心設置;所述的第一尖端放電極和第二尖端放電極的放電極尖端為針尖狀或尖錐狀;所述的第一尖端放電極或第二尖端放電極為針狀電極或螺紋狀針電極;所述的第一尖端放電極和第二尖端放電極,沿所述不銹鋼鋼管或絕緣介質套管的圓周設置。
[0012]所述第一尖端放電極和第二尖端放電極的末端固定在鋼管上,并通過鋼管接地;或者,所述的第一、第二尖端放電極直接接地,以利于油品靜電荷的快速導出。
[0013]所述的油品靜電消除裝置,通過設置在絕緣介質套管管內的各個尖端放電極,以自放電的形式,釋放油品中的靜電荷。
[0014]所述自放電的放電電壓,低于各個尖端放電極的電暈起暈電壓。
[0015]進一步的,所述的尖端放電極還包括第三尖端放電極;所述第三尖端放電極的放電極尖端朝向絕緣介質套管內的徑向軸心設置;所述第三尖端放電極的放電極尖端為針尖狀或尖錐狀;所述的第三尖端放電極為針狀電極或螺紋狀針電極;所述第三尖端放電極在絕緣介質套管內壁的露出長度小于所述第二尖端放電極在絕緣介質套管內壁的露出長度;所述的第三尖端放電極沿所述不銹鋼鋼管或絕緣介質套管的圓周設置。
[0016]所述第三尖端放電極的末端固定在鋼管上,并使鋼管接地;或者,所述的第三尖端放電極直接接地。
[0017]具體的,所述的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或第三尖端放電極為針狀電極或螺紋狀針電極;所述的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或第三尖端放電極的電極針尖尖度或錐度為6?18° ;所述第一尖端放電極露出絕緣介質套管內表面的長度小于絕緣介質套管內徑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尖端放電極露出絕緣介質套管內表面的長度多5mm。
[0018]具體的,沿所述絕緣介質套管的縱向軸線方向,所述的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和第三尖端放電極交錯布置;所述的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和第三尖端放電極沿所述絕緣介質套管的縱向軸線方向間隔設置。
[0019]具體的,在所述絕緣介質套管的同一徑向圓周上,所述的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或第三尖端放電極,分別沿所述絕緣介質套管的徑向圓周均布設置。
[0020]具體的,在所述絕緣介質套管的同一徑向圓周上,所述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和第三尖端放電極中的至少兩種尖端放電極,沿所述絕緣介質套管的徑向圓周相間設置。
[0021]具體的,所述的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和第三尖端放電極,在所述絕緣介質套管的同一徑向圓周上相間均布設置。
[0022]具體的,所述絕緣介質套管的長度為絕緣介質套管內徑的6至12倍。
[0023]具體的,所述的絕緣介質套管外壁與所述不銹鋼鋼管內壁之間的間距大于7毫米;所述的絕緣介質套管的厚度大于7毫米。
[0024]或者,所述的絕緣介質套管的外壁與所述不銹鋼鋼管內壁之間的間距為O ;所述的絕緣介質套管的厚度大于25毫米。
[0025]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0026]1.采用無源自感應式管道靜電消除結構,可有效釋放油品輸運/送過程中產生的靜電荷,防止油品靜電事故的發生;
[0027]2.通過人為設置在絕緣介質套管內的尖端放電極,自放電釋放油品中的靜電荷;因為該放電電壓不會超過該針的電暈起暈電壓,所以是安全的,符合國家相關防爆規范的要求;
[0028]3.采用指定結構和參數的絕緣介質套管,以保證絕緣介質套管內表面對地的電容限制在較小值,使流入到絕緣介質套管內的油品獲得較高的靜電位,更利于自放電的產生;
[0029]4.電極針尖的尖度或錐度控制在6?18°,使放電易于產生,又抑制其針尖或錐尖損耗;螺紋狀電極將更有利于對不同橫截面高度的油品電荷進行消除;
[0030]5.采用不同伸出長度的尖端放電極設置在同一圓周截面內,呈現均勻交錯分布,不同長度的尖端放電極間隔分布可以同時對管道中不同橫截面高度的流層進行復合式的靜電引出,更有利于整個管道橫截面內的靜電荷消除。
【附圖說明】
[003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絕緣介質套管長度方向上各尖端放電針的分布結構示意圖;
[0033]圖3是針狀放電極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4是螺紋狀放電極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5是同一橫截面上各個尖端放電極的分布結構示意圖
[0036]圖6是同一橫截面上另一種尖端放電極的分布結構示意圖;
[0037]圖7是同一橫截面上又一種尖端放電極的分布結構示意圖。
[0038]圖中I為不銹鋼鋼管,2為絕緣介質套管,3為第一尖端放電極,4為第二尖端放電極,5為第三尖端放電極,6為絕緣介質套管外壁與不銹鋼鋼管內壁之間的間隔。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40]圖1中,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油品靜電消除裝置,包括鋼管和設置在鋼管內壁的尖端放電極,其發明點在于:
[0041]本技術方案的靜電消除裝置至少包括一段不銹鋼鋼管1、設置在鋼管內的絕緣介質套管2和穿過絕緣介質套管壁插入的尖端放電極;
[0042]其中,尖端放電極至少包括第一尖端放電極3和第二尖端放電極4 ;其尖端放電極還包括第三尖端放電極5。
[0043]其第一尖端放電極在絕緣介質套管內壁的露出長度大于第二尖端放電極在絕緣介質套管內壁的露出長度;第三尖端放電極在絕緣介質套管內壁的露出長度小于第二尖端放電極在絕緣介質套管內壁的露出長度。
[0044]其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或第三尖端放電極的放電極尖端朝向絕緣介質套管內的徑向軸心設置;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或第三尖端放電極的放電極尖端為針尖狀或尖錐狀。
[0045]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或第三尖端放電極的末端固定在鋼管上,并使鋼管接地,或者,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或第三尖端放電極直接接地,以利于油品靜電荷的快速導出。
[0046]第一尖端放電極露出絕緣介質套管內表面的長度小于絕緣介質套管內徑的二分之一;第三尖端放電極露出絕緣介質套管內表面的長度多5mm。
[0047]由圖可知,沿絕緣介質套管的橫截面方向看,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和第三尖端放電極交錯布置。
[0048]由圖可知,在絕緣介質套管的同一徑向圓周上,第一尖端放電極、第二尖端放電極或第三尖端放電極,分別沿絕緣介質套管的徑向圓周均布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