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腳矯正方法和引腳矯正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能夠將帶引腳的元件安裝在印刷基板上的元件安裝機的引 腳矯正方法和引腳矯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作為矯正端子引腳位置以能夠將電子元件的端子引腳插入到印刷基板的引腳插 入孔的方案,存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方案。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方案是,向矯正部供給電 子元件,矯正端子引腳位置,通過插入頭將完成矯正后的電子元件向元件插入位置搬運,由 激光測定器測定端子引腳位置,其結果是,若測定值超出容許范圍,則再次重復進行矯正。
[0003]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2 - 81500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4] 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方案中,在將電子元件插入到印刷基板之前,由設于矯正 部的固定爪158、159固定電子元件,在該狀態下,使刮板155移動,矯正端子引腳位置。因 此,對不需要端子引腳位置矯正的電子元件也進行矯正動作,并在測定后再次重復進行矯 正的情況下,需要將由插入頭把持的電子元件再次設置在矯正部,無法高效地進行端子引 腳位置的矯正。
[0005] 而且,由于端子引腳一般具有彈性,因此即使因矯正動作引起變形,也僅是該變形 量的一部分發生永久變形,因此,根據端子引腳位置的彎曲狀況,有可能會出現即使重復進 行矯正動作也難以收斂在容許范圍內的情況。
[0006]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研發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高效地進行帶引腳的 元件的引腳位置的矯正的引腳矯正方法和引腳矯正裝置。
[0007] 本發明的引腳矯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拍攝工序,拍攝安裝在印刷基板上的帶 引腳的元件的引腳;判定工序,判定由該拍攝工序拍攝到的上述引腳的位置是否處于容許 公差內;及矯正工序,在由上述判定工序判定為上述引腳的位置處于容許公差外的情況下 矯正上述引腳的位置,在該矯正工序的矯正動作之后,再次進行上述拍攝工序和上述判定 工序,若上述引腳位置未能矯正到容許公差內,則重復進行上述拍攝工序、上述判定工序及 上述矯正工序,最大達到預先設定的矯正動作容許重復次數為止。
[0008] 另外,本發明的引腳矯正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拍攝裝置,拍攝安裝在印刷基板 上的帶引腳的元件的引腳;及矯正單元,在判定為由該拍攝裝置拍攝到的上述引腳的位置 處于容許公差范圍外的情況下,矯正上述引腳的位置,由矯正上述引腳的位置的成型模和 使該成型模移動的驅動裝置構成該矯正單元,將上述矯正單元以能夠裝卸的方式安裝在設 于上述基臺上的矯正工位。
[0009] 發明效果
[0010] 根據上述的引腳矯正方法的發明,由于重復進行矯正引腳的位置的矯正周期,直 至達到預先設定的矯正動作容許重復次數為止,所以能夠將引腳位置矯正到容許公差內, 而且引腳位置的矯正不是無止境地重復進行,所以能夠高效地進行。
[0011] 另外,根據上述的引腳矯正裝置的發明,由于將由矯正引腳的位置的成型模和使 成型模移動的驅動裝置構成的矯正單元以能夠裝卸的方式安裝在矯正工位上,所以僅通過 更換設于矯正工位的矯正單元,就能夠應對形狀不同的帶引腳的元件。
【附圖說明】
[0012]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機的整體的概略俯視圖。
[0013] 圖2是表示由元件安裝頭保持的升降軸的圖。
[0014] 圖3是表示帶引腳的元件的一例的立體圖。
[0015] 圖4是表示矯正單元支撐臺的概略圖。
[0016] 圖5是表示設置在矯正工位上的矯正單元的一例的立體圖。
[0017] 圖6是表示矯正單元的詳情的立體圖。
[0018] 圖7是表示控制元件安裝機的控制裝置的框圖。
[0019] 圖8是表示矯正單元相對于基準位置的配置關系的圖。
[0020] 圖9是表示引腳矯正方法的順序的流程圖。
[0021] 圖10是表示安裝有多種矯正單元的情況下的矯正單元相對于基準位置的配置關 系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以下,基于【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1表示元件安裝機10的整體俯視圖, 元件安裝機10具備托盤型元件供給裝置11、供料器型元件供給裝置12、元件移載裝置13、 基板保持裝置14和基板搬運裝置15。
[0023] 基板搬運裝置15設于元件安裝機10的基臺21上,具備將印刷基板B沿搬運軌道 22進行搬運的省略圖示的輸送帶,將印刷基板B沿搬運軌道22進行搬運而搬入到基板保持 裝置14上,并由基板保持裝置14搬出。在圖1中,以印刷基板B的搬運方向為X軸方向, 以與X軸方向正交的方向為Y軸方向。基板保持裝置14具備省略圖示的支撐印刷基板B 的基板支撐裝置和夾持印刷基板B的夾持裝置。
[0024] 元件移載裝置13由XY機器人構成,具備:能夠沿Y軸方向移動地支撐在基臺21 的上方位置的Y軸移動臺23、能夠沿X軸方向移動地支撐在Y軸移動臺23上的X軸移動臺 24以及安裝在X軸移動臺24上的元件安裝頭25。X軸移動臺24和Y軸移動臺23由省略 圖示的X軸伺服馬達和Y軸伺服馬達控制而沿X軸方向和Y軸方向移動。
[0025] 如圖2所示,在元件安裝頭25上,能夠沿與X軸和Y軸正交的上下方向(Z軸方 向)升降地、且能夠繞Z軸線旋轉地支持有升降軸30。升降軸30由省略圖示的Z軸伺服馬 達和0軸伺服馬達控制向Z軸方向的移動和旋轉角度。在升降軸30上以能夠裝卸的方式 安裝有吸附電子元件P的吸嘴33或把持帶引腳的電子元件P的省略圖示的卡盤。該吸嘴 33和卡盤被保管在基臺21上的預定位置,適當地安裝在升降軸30上。
[0026] 在圖1中,在X軸移動臺24上安裝由CCD相機構成的基板拍攝裝置35,基板拍攝 裝置35拍攝設于定位在基板保持裝置14上的印刷基板B上的基準標記和基板ID標記,取 得基板位置基準信息和基板ID信息。并且,基于由基板拍攝裝置35取得的基板位置基準 信息,將元件安裝頭25相對印刷基板B在XY方向上進行位置校正,并基于基板ID信息來 控制電子元件P的安裝作業。
[0027] 另外,在基臺21上設置有元件拍攝裝置36,該元件拍攝裝置36由從下方拍攝由吸 嘴33或卡盤吸附或把持的電子元件(帶引腳的電子元件的引腳)P的CCD相機構成。元件 拍攝裝置36在使保持在元件安裝頭25上的電子元件P從元件供給裝置11、12向印刷基板 B上移動的途中對該電子元件P進行拍攝,檢測電子元件P相對于吸嘴33的中心的偏心和 角度偏差,或檢測由卡盤把持的帶引腳的電子元件P的引腳的位置(傾斜、彎曲),并基于此 來校正元件安裝頭25的XY方向等的移動量,或進行引腳位置的矯正。
[0028] 圖3表示帶引腳的電子元件P的一例,在帶引腳的元件P的兩側分別朝下地突出 設置多個引腳P1、P2。兩列引腳P1、P2彼此分離而在直線上排列。帶引腳的元件P的引腳 P1、P2插入到形成在印刷基板B上的省略圖示的引腳插入孔。插入到引腳插入孔的引腳P1、 P2由配置在印刷基板B的下方的省略圖示的引腳彎折裝置彎折,帶引腳的元件P固定在印 刷基板B上。
[0029] 在圖1中,托盤型元件供給裝置11和供料器型元件供給裝置12在Y軸方向上彼 此隔開地設置在基板搬運裝置15的兩側。在托盤型元件供給裝置11的設備臺Ila上分別 以能夠裝卸的方式安裝有收容有帶引腳的元件P等的多個托盤41。
[0030] 另一方面,在供料器型元件供給裝置12中,供給編帶后的電子元件P等的多個帶 式供料器43以能夠裝卸的方式安裝在設備臺12a上,多個帶式供料器43沿X軸方向并列 設置,分別安裝在形成于設備臺12a上的多個槽中。
[0031] 在供料器型元件供給裝置12的設備臺12a上形成的預定槽44(參照圖4)中,如 圖1所示,矯正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