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儀器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配網線損分析儀。
背景技術:
供電主網的線損計算是電網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直接影響整個電網的經濟運行情況。進行線損的測量和計算工作,目的就是在一定電網結構、運行方式和潮流條件下,計算出電網元件的理論電能損耗,全面掌握電網及設備運行負載狀況,了解電網薄弱環節和技術降損的構成,分析查找電網存在的問題,以便采取措施。目前,配網線損分析儀通常在殼體的內部設置固定的安裝支架,然后將電路板通過螺栓固定在殼體內。這種安裝方式靈活性差,不便于電路板的拆裝,也不便于對殼體內電路板進行布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配網線損分析儀,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配網線損分析儀中電路板拆裝不便以及無法對電路板進行布設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配網線損分析儀,包括殼體、安裝盤、設置在殼體內的滑軌和設置在殼體內的立柱;殼體包括一底板,立柱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延伸,滑軌通過連接件滑動連接于立柱,滑軌具有供安裝盤推入和拉出的滑道,滑道沿滑軌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連接件包括滑動套設于立柱的套筒部件和在安裝盤推入滑道后受安裝盤的擠壓以使滑軌保持在立柱上的夾緊部件;安裝盤包括用以放置電路板的放置槽和用以固定電路板的固定機構。
進一步地,固定機構包括兩個彈性組件,放置槽包括兩個相對且彼此平行的縱向壁,兩個縱向壁均連接有一個彈性組件;各彈性組件均包括第一彈片、間隔設置在第一彈片上的橡膠塊和連接在橡膠塊與縱向壁之間的彈簧;電路板的相對兩側抵頂第一彈片和橡膠塊并擠壓彈性組件。
進一步地,安裝盤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條,支撐條和安裝盤之間設置有橡膠層。
進一步地,套筒部件包括兩個彼此平行且間隔設置的面板,兩個面板的一端分別連接于滑軌,各面板均設置有供立柱貫穿的第一通孔。
進一步地,滑軌于兩個面板之間開設有第二通孔;夾緊部件包括設置于兩個面板之間并夾持立柱相對兩側的兩個第二彈片;各第二彈片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與立柱接觸,第二端穿過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滑道,其中一個第二彈片的第二端與另一第二彈片的第二端連接;夾緊部件還包括用以在兩個第二彈片受安裝盤擠壓變形時分別支撐第二彈片以使兩個第二彈片的第一端夾持立柱的兩個支撐板,兩個第二彈片設置于兩個支撐板之間,兩個支撐板連接固定于滑軌。
進一步地,兩個第二彈片均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與第二段的連接處形成圓弧形的過渡段。
進一步地,配網線損分析儀包括用以將安裝盤固定于滑道上的固定組件,固定組件包括設置于滑軌上的掛鉤和設置于安裝盤上并與掛鉤相配合的凹槽,掛鉤包括一勾部以及連接在勾部和滑軌之間的連接部,勾部抵住凹槽的側壁以連接固定安裝盤。
進一步地,配網線損分析儀還包括用以將掛鉤頂出凹槽的頂桿和設置于安裝盤上并用以供頂桿置入的頂桿槽,掛鉤位于頂桿槽的延伸方向。
進一步地,殼體還包括連接于底板的兩個相對的側板,底板設置有風機,風機通過萬向節連接殼體,兩個側板設置有排風口。
進一步地,排風口內設置有導流組件,導流組件包括第一導流板和第二導流板,第一導流板連接在第二導流板和殼體之間,第一導流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0°~70°,第二導流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50°。
與現有技術對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配網線損分析儀,包括殼體、安裝盤、設置在殼體內的滑軌和設置在殼體內的立柱;將電路板放入安裝盤的放置槽,安裝盤內的固定機構夾緊電路板,保證電路板被穩固地固定在安裝盤內,再將安裝盤連同電路板一起推入滑道,即可實現電路板在殼體內的快速安裝;此外,由于滑軌通過套筒部件套設于立柱上能夠沿著立柱延伸的方向運動,且滑軌通過夾緊部件能夠在安裝盤推入滑軌的滑道后實現滑軌在立柱上的固定,因此,實現了電路板在沿立柱延伸方向上不同位置的固定,方便對電路板進行布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配網線損分析儀的正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安裝盤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接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夾緊部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夾緊部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固定組件的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固定組件將安裝盤固定于滑道后的示意圖;
圖8是為導流組件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配網線損分析儀 10 殼體
20 安裝盤 11 底板
30 滑軌 40 立柱
50 連接件 60 固定組件
70 風機 80 導流組件
90 金屬絲網 12 側板
13 排風口 21 放置槽
22 縱向壁 23 固定機構
231 彈性組件 2311 第一彈片
2312 橡膠塊 2313 彈簧
2314 通孔 24 底部
25 支撐條 26 橡膠層
27 折彎部 271 凹槽
272 側壁 273 頂桿槽
31 滑道 32 側臂
33 基板 34 開口
35 第二通孔 36 限制部
37 磁石 38 掛鉤
381 勾部 382 連接部
39 復位件 51 套筒部件
511 面板 512 第一通孔
52 夾緊部件 521 第二彈片
5211 第一端 5212 第二端
5213 第一段 5214 第二段
5215 過渡段 522 支撐板
523 阻尼塊 53 連接板
54 未封口 61 頂桿
81 第一導流板 82 第二導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具體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
為敘述方便,下文中所稱的“左”“右”“上”“下”與附圖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起限定作用。
如圖1至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較佳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配網線損分析儀100,包括殼體10、安裝盤20、設置在殼體10內的滑軌30和設置在殼體10內的立柱40;殼體10包括一底板11,立柱40沿垂直于底板11的方向延伸,滑軌30通過連接件50滑動連接于立柱40,滑軌30具有供安裝盤20推入和拉出的滑道31,滑道31沿滑軌30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連接件50包括滑動套設于立柱40的套筒部件51和在安裝盤20推入滑道31后受安裝盤20的擠壓以使滑軌30保持在立柱40上的夾緊部件52;安裝盤20包括用以放置電路板的放置槽21和用以固定電路板的固定機構23。
上述的配網線損分析儀100,將電路板放入安裝盤20的放置槽21,安裝盤20內的固定機構23夾緊電路板,保證電路板被穩固地固定在安裝盤20內,再將安裝盤20連同電路板一起推入滑道31,即可實現電路板在殼體10內的快速安裝;此外,由于滑軌30通過套筒部件51套設于立柱40上能夠沿著立柱40延伸的方向運動,且滑軌30通過夾緊部件52能夠在安裝盤20推入滑軌30的滑道31后實現滑軌30在立柱40上的固定,因此,實現了電路板在沿立柱40延伸方向上不同位置的固定,方便對電路板進行布設。
參見圖1和圖6,滑軌30包括一對彼此平行且間隔設置的側臂32以及連接在兩個側臂32之間的基板33,側板12和基板33共同界定出滑道31;滑軌30的一端部設置有開口34;安裝盤20從開口34推入滑道31中;本實施例中,滑軌30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六個,且兩個滑軌30構成一對,在每一對滑軌30中,兩個滑軌30相對設置,安裝盤20的相對兩側分別推入一對滑軌30的兩個滑道31中,實現安裝盤20及電路板的安裝,因此配網線損分析儀100能夠根據需要調整安裝電路板的數量,保證了配網線損分析儀100在后續使用中的可升級性和擴展性。
在本實施例中,立柱40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立柱40相對設置,每一個立柱40均與每一對滑軌30中的同一側的一個滑軌30的中部相連接,保證滑軌30能夠穩定地在立柱40的延伸方向上運動;立柱40的數量也可以是其它的偶數個,其中每兩個立柱30均相對設置,而處于同一側的立柱30間隔設置。
參見圖2,固定機構23包括兩個彈性組件231,放置槽21包括兩個相對且彼此平行的縱向壁22,兩個縱向壁22均連接有一個彈性組件231;各彈性組件231均包括第一彈片2311、間隔設置在第一彈片2311上的橡膠塊2312和連接在橡膠塊2312與縱向壁22之間的彈簧2313;電路板的相對兩側抵頂第一彈片2311和橡膠塊2312并擠壓彈性組件231;將電路板置入放置槽21時,電路板的相對兩側抵頂第一彈片2311和橡膠塊2312并擠壓彈性組件231,因此,兩個彈性組件231將電路板夾持在其中間,實現電路板在安裝盤20上的固定,第一彈片2311和彈簧2313能夠根據電路板的大小而發生彈性變形,因此能夠安裝一定范圍內不同尺寸的電路板;本實施例中,橡膠塊2312間隔設置在第一彈片2311上是通過在第一彈片2311上間隔設置通孔2314,橡膠塊2312設置在通孔2314內,橡膠塊2312有效提高了電路板與彈性組件231之間的靜摩擦力,使電路板在安裝盤20中更加穩固。
進一步地,安裝盤20的底部24設置有支撐條25,支撐條25和安裝盤20之間設置有橡膠層26,支撐條25能夠保證安裝盤20不輕易變形,同時,由于支撐條25和橡膠層26的存在,使多個安裝盤20在重疊放置時,能有一定的緩沖,安裝盤20不易損壞。
參見圖3,套筒部件51包括兩個彼此平行且間隔設置的面板511,兩個面板511的一端分別連接于滑軌30,各面板511均設置有供立柱40貫穿的第一通孔512;兩個第一通孔512位于同一直線上,第一通孔512的形狀與立柱40的截面形狀一致且比立柱40的截面面積略大,使套筒結構能夠在立柱40的延伸方向上移動,而兩個面板511間隔設置,保證滑軌30在沿立柱40延伸方向移動時不會產生搖擺或者晃動。
參見圖3和圖4,滑軌30于兩個面板511之間開設有第二通孔35;夾緊部件52包括設置于兩個面板511之間并夾持立柱40相對兩側的兩個第二彈片521;各第二彈片521均包括第一端5211和第二端5212,第一端5211與立柱40接觸,第二端5212穿過第二通孔35并延伸至滑道31,其中一個第二彈片521的第二端5212與另一第二彈片521的第二端5212連接;夾緊部件52還包括用以在兩個第二彈片521受安裝盤20擠壓變形時分別支撐第二彈片521以使兩個第二彈片521的第一端5211夾持立柱40的兩個支撐板522,兩個第二彈片521設置于兩個支撐板522之間,兩個支撐板522連接固定于滑軌30;將安裝盤20推入滑軌30時,安裝盤20與第二彈片521穿過第二通孔35延伸至滑道31的部分接觸并對第二彈片521產生擠壓,使第二彈片521產生變形抵壓支撐板522,支撐板522支撐第二彈片521使其第一端5211夾緊立柱40,實現滑軌30在立柱40上的定位和固定。
參見圖4,兩個第二彈片521均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段5213和第二段5214,第一段5213與第二段5214的連接處形成圓弧形的過渡段5215,其中,兩個過渡段5215的開口34方向相對,第一段5213的端部為第一端5211,第二段5214的端部為第二端5212,第二彈片521受安裝盤20的擠壓變形時,第二段5214朝立柱40方向運動,第二彈片521的過渡段5215接觸并抵壓支撐板522,支撐板522支撐第二彈片521,使第一端5211夾緊立柱40,實現滑軌30在立柱40上的定位和固定;在其他實施例中,兩個第二彈片521的第一段5213和第二段5214也可以連接形成倒角。
在其他實施例中,參見圖5,夾緊部件52中,各第二彈片521的第一端5211仍與立柱40接觸,而第二端5212與滑道31基板33連接固定,其中,兩個第二彈片521均穿過第二通孔35并延伸至滑道31,第二段5214均位于滑道31內,兩個第二段5214均為圓弧,且圓弧的開口34方向一致均朝向滑軌30的基板33,第一段5213與第二段5214為平滑過渡連接;當安裝盤20推入滑軌30時,安裝盤20擠壓過渡段5215,過渡段5215發生變形,第二彈片521的第一端5211和第二端5212朝相互遠離的方向運動,由于第二彈片521的第二端5212固定,兩個第一端5211將夾緊立柱40,實現滑軌30在立柱40上的定位和固定,在這個實施例中,能夠簡化掉支撐板522,也可以通過將支撐板522設置于滑道內以限制第二端朝遠離立柱的方向運動。
參見圖3至圖5,兩個第二彈片521的第一端5211均設置有阻尼塊523,阻尼塊523抵接立柱40,阻尼塊523能夠增加立柱40與第二彈片521之間的摩擦力,保證滑軌30能夠固定在立柱40上而不會下滑。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參見圖3,連接件50還包括一連接板53,連接板53包括兩個相對的第一邊緣(圖未示)和兩個相對的第二邊緣(圖未示),兩個第一邊緣均連接一個面板511,兩個第二邊緣均連接一個支撐板522,兩個面板511和兩個支撐板522之間兩兩相連接固定,使得連接件50形成一具有未封口54的盒體,盒體固定于滑軌30上,其中未封口54與第二通孔35重疊,盒體的結構緊湊且穩固;第一通孔512開設于面板511與連接板53相連接的邊緣,因此,第二彈片521受安裝盤20擠壓變形時,連接板53能夠限制其朝遠離滑軌30的方向移動,保證第二彈片521能夠更有效穩固地夾緊立柱40。
參見圖6,配網線損分析儀100包括用以將安裝盤20固定于滑道31上的固定組件60,固定組件60包括設置于滑軌30上的掛鉤38和設置于安裝盤20上并與掛鉤38相配合的凹槽271,掛鉤38包括一勾部381以及連接在勾部381和滑軌30之間的連接部382,勾部381抵住凹槽271的側壁272以連接固定安裝盤20;將安裝盤20推入滑軌30后,掛鉤38的勾部381滑入凹槽271并抵住凹槽271的側壁272,此時,安裝盤20無法拉出滑軌30,實現了安裝盤20在滑軌30上的固定。
滑軌30還包括一用以在將安裝盤20推入滑軌30后抵頂安裝盤20以限制安裝盤20繼續滑動的限制部36,限制部36設置在滑軌30相對于開口34的另一端部;限制部36上設置有磁石37,磁石37能夠對安裝盤20產生吸附力,使安裝盤20能夠更加輕易的推入滑軌30,從而便于安裝盤20的推入和定位;本實施例中,掛鉤38設置于限制部36的磁石37上,安裝盤20包括一折彎部27,凹槽271設置在折彎部27上;安裝盤20推入滑軌30至抵達限制部36時,掛鉤38的勾部381滑入凹槽271,實現了安裝盤20在滑軌30上的固定。
參見圖7,配網線損分析儀100還包括用以將掛鉤38頂出凹槽271的頂桿61和設置于安裝盤20上并用以供頂桿61置入的頂桿61槽273,掛鉤38位于頂桿61槽273的延伸方向,當需要將安裝盤20從滑軌30中拉出時,將頂桿61插入頂桿61槽273,并朝掛鉤38所在方向推進,將掛鉤38的勾部381頂出凹槽271,即可將安裝盤20拉出;進一步地,磁石37上還設置有一復位件39,復位件39為彈片或者彈簧;安裝盤20推入滑道31至掛鉤38的勾部381滑入凹槽271時,安裝盤20擠壓復位件39使復位件39處于壓縮狀態,因此,當掛鉤38的勾部381被頂出凹槽271時,復位件39將安裝盤20彈出,使安裝盤20的拆卸更方便快捷。
進一步地,參見圖1,殼體10還包括連接于底板11的兩個相對的側板12,底板11設置有風機70,風機70通過萬向節連接殼體10,兩個側板12設置有排風口13,這樣的設置保證了殼體10內的散熱。
參見圖8,排風口13內設置有導流組件80,導流組件80包括第一導流板81和第二導流板82,第一導流板81連接在第二導流板82和殼體10之間,第一導流板81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0°~70°,第二導流板82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50°,導流組件80將殼體10內的熱流導出殼體10并向遠離殼體10的方向排放;具體地,第一導流板81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5°,第二導流板82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40°。
參見圖1和圖8,排風口13處還設置有用以阻擋外界的雨水和灰塵進入殼體10內的金屬絲網90,金屬絲網90設置在導流組件80的內側,金屬絲網90能夠阻擋外界的雨水和灰塵通過排風口13進入殼體10內,保證殼體10內部的干燥和清潔。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