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無人機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無人機飛控系統。
背景技術:
無人機飛控系統是無人機完成起飛、空中飛行、任務執行和返場回收等整個飛行過程的核心系統。飛控系統一般包括傳感器、機載計算機和伺服作動設備三大部分,實現的功能主要有無人機姿態穩定和控制、無人機任務設備管理和應急控制三大類。無人機起飛和正常飛行過程中,由于自身動力源或者外部氣動擾動等原因會使飛機機體產生不同頻率的震動,而飛控系統安裝在無人機上也隨之振動,導致加速度計、陀螺儀等傳感器測量數據失真,進一步致使飛控計算機計算出的無人機理論飛行位姿與實際飛行位姿產生較大偏差。當此偏差超過允許值時飛控將無法準確控制無人機,導致無人機墜機等危險發生,所以對于飛控系統中的傳感器的減震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人機飛控系統,該飛控系統能夠有效減小傳導到傳感器電路板上的震動沖擊力。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提供一種無人機飛控系統,包括飛控電路板和與該飛控電路板電連接的傳感器電路板,所述飛控電路板包括上板和下板,并且該上板和下板之間安裝有減震裝置,該減震裝置包括用于連接所述傳感器電路板的減震主體,該減震主體的上下表面凸出設置有多個彈性緩沖部。
可選地,所述減震主體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凹槽,所述傳感器電路板安裝到所述凹槽內,所述多個彈性緩沖部圍繞所述凹槽間隔布置。
可選地,所述減震主體呈矩形,該矩形的上下表面的四個拐角處一一對應安裝有所述彈性緩沖部。
可選地,所述減震主體的上表面開設有延伸到所述凹槽的通孔。
可選地,所述彈性緩沖部為海綿,該海綿粘接到所述減震主體的上下表面。
可選地,所述減震裝置還包括減震盒,所述減震主體安裝固定到所述減震盒內,所述減震盒連接到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間。
可選地,所述減震盒包括相互連接的上蓋和位于該上蓋下方的盒體,多個所述彈性緩沖部分別連接到所述上蓋的頂壁和所述盒體的底壁。
可選地,所述盒體的側壁上開設有供連通所述傳感器電路板和所述飛控電路板的導線穿過的通線槽。
可選地,所述導線為軟排線。
可選地,所述盒體的外周形成有多個插槽,所述上蓋的外周上形成有與所述多個插槽對應的凸起。
本公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傳感器電路板安裝到減震裝置上,利用彈性緩沖部對于沖擊力的緩沖,有效地減小了傳導到傳感器電路板上的沖擊力,保證傳感器的測量數據準確,從而使得飛控系統的控制輸出準確,保證無人機的穩定飛行。
本公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公開,但并不構成對本公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公開提供的減震裝置的內部結構圖。
圖2是圖1的仰視圖。
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圖4是本公開提供的減震裝置與飛控電路版的安裝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彈性緩沖部 2減震裝置
21減震主體 22減震盒
221上蓋 222盒體
3傳感器電路板 4通線槽
5上板 6下板
7導線 211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公開,并不用于限制本公開。
在本公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內、外”是針對相應部件的輪廓而言的,“上、下”如附圖圖面所示上部即為上,下部即為下。
為了使得飛控系統在無人機起飛和正常飛行過程中受到沖擊震動時能夠保證傳感器的正常工作,避免發生飛行故障。如圖1至圖5所示,本公開提供一種無人機飛控系統,該飛控系統包括飛控電路板和與該飛控電路板電連接的傳感器電路板3,其中,飛控電路板包括上板5和下板6,并且該上板5和下板6之間安裝有減震裝置2,該減震裝置2包括用于連接傳感器電路板3的減震主體21,該減震主體21的上下表面凸出設置有多個彈性緩沖部1。
這樣,當飛機機體受到自身動力源或外部氣動擾動等原因產生震動時,沖擊力會直接傳導到減震裝置2上,經過彈性緩沖部1的緩沖,可以有效地降低傳導到傳感器電路板3上的沖擊力,因此,能夠保證加速度計、陀螺儀等傳感器的正常工作,使得傳感器的測量數據準確有效,飛控系統的正常運行進一步保證了無人機的飛行穩定性,避免飛行故障的發生。
并且,該減震裝置2放置在飛控電路板的上板5和下板6之間,充分利用了結構空間,從而節約了整個飛控系統的空間,使得整體結構空間最優化。
為了使得傳感器電路板3達到較好的減震效果,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和圖2所示,減震主體21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凹槽,傳感器電路板3安裝到凹槽內,多個彈性緩沖部1圍繞凹槽間隔布置。即,傳感器電路板3插入到凹槽內,并位于減震主體21的中心位置,同時彈性緩沖部1圍繞傳感器電路板3布置。這樣,傳感器電路板3、減震主體21以及多個彈性緩沖部1的重心共線,最大限度的發揮減震裝置2的減震效果,充分減小了傳導到傳感器電路板3上的沖擊力,實用性較強,進而使得飛控系統的輸出準確,保證無人機的穩定飛行。其中,凹槽的位置可以為如圖2中所示的位于減震主體21的下表面,也可以位于其上表面。
具體地,如圖1所示,減震主體21呈矩形,該矩形的上下表面的四個拐角處一一對應安裝有彈性緩沖部1。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共設置有八個彈性緩沖部1,上下表面分別均勻間隔設置有四個,并且上下表面的彈性緩沖部1的布置相對應。這樣,在震動過程中傳感器電路板3各向受力均勻,使得傳感器電路板3的震動位移較小,甚至是趨于靜止的狀態。需要說明的是,減震主體21的形狀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設計,除上述的矩形,還可以為圓形等其他形狀,并且彈性緩沖部1的布置可以根據減震主體21的形狀以及傳感器電路板3的安裝位置設計,只要能夠滿足三者的重心共線即可。
上述提到傳感器電路板3配合插入到減震主體21的凹槽內,因此,為了方便拆卸和更換傳感器電路板3,對應凹槽設置在下表面,在本實施方式中,減震主體21的上表面開設有延伸到凹槽的通孔211。這樣,當需要拆卸和更換傳感器電路板3后,可以借助工具穿過通孔211向傳感器電路板3施加壓力,將傳感器電路板3從凹槽中分離,拆卸方便,布局合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緩沖部1可以為海綿,該海綿粘接到減震主體21上。海綿本身具有較高的彈性,能夠起到較好的緩沖減震的作用。同時海綿可以膠粘到減震主體21上,降低傳感器電路板3的承載,并且安裝方便。
為了進一步減小傳感器電路板3受到震動的影響,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減震裝置2還包括減震盒22,減震主體21安裝固定到減震盒22內,減震盒22連接到上板5和下板6之間。傳感器電路板3隨減震主體21被封裝在減震盒22內。也即,減震盒22將傳感器電路板3與外界的震源隔離,使得傳感器電路板3受到外界震動的影響進一步降低。除此之外,減震盒22還可以起到對減震主體21的限位作用,并且減震主體21安裝在減震盒22內,相當于外部增設保護外殼,能夠對于減震主體21和傳感器電路板3起到保護的作用。
另外,減震裝置2可以直接將減震盒22安裝到上板5和下板6之間,便于后期的安裝和拆卸。
進一步地,減震盒22包括相互連接的上蓋221和位于該上蓋221下方的盒體222,多個彈性緩沖部1分別連接到上蓋221的頂壁和盒體222的底壁。即,位于減震主體21的上表面的彈性緩沖部1連接到上蓋221的頂壁,相應地,位于下表面的彈性緩沖部1則連接到盒體222的底壁。連接的形式可以為粘接,這樣,使得減震主體21與減震盒22形成為一體,減震主體21在減震盒22內處于相對自由的狀態。傳感器電路板3通過減震主體21上下表面的彈性緩沖部1的緩沖,達到較好的減震效果,使得測量數據準確,保證飛控系統的正常工作。
為了保證傳感器電路板3與飛控電路板的正常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盒體222的側壁上開設有供連通傳感器電路板3和飛控電路板的導線7穿過的通線槽4。導線7一端連接傳感器電路板3,另一端穿過通線槽4連接到飛控電路板上,從而保證傳感器電路板3的正常工作。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導線7可以為軟排線,這樣,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任意選擇導線數目及間距,使聯線更加方便,減小使用空間,減少生產成本。
為了便于減震主體21的安裝和拆卸,在本實施方式中,盒體222和上蓋221為可拆卸的連接形式。其中,盒體222的外周可以形成有多個插槽,上蓋221的外周上形成有與多個插槽對應的凸起。凸起與插槽的配合,將上蓋221安裝到盒體222上,后期拆卸方便,有利于減震主體21的更換。
綜上,本公開提供一種無人機飛控系統,通過減震裝置降低傳導到傳感器電路板上的沖擊力,保證各個傳感器的測量數據的準確性,使得飛控系統的控制輸出準確,保證無人機的正常穩定的飛行。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公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公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公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公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公開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公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公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公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公開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