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開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入門監控開關。
背景技術:
最簡單的開關有二片名叫“觸點”的金屬,二觸點接觸時使電流形成回路,二觸點不接觸時電流開路。選用接點金屬時需考慮其對抗腐蝕的程度,因為大多數金屬氧化后會形成絕緣的氧化物,使接點無法正常工作。
但是目前市場上的開關不僅結構復雜,而且功能單一,沒有設置紅外測距儀和LED燈,不能自動開啟照明功能,不能自動化的給人們提供照明,沒有設置監視儀,不能監視屋外的情況,不能實現自主監控存儲,沒有設置蓄電池,在停電的時候相關功能不能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入門監控開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沒有設置紅外測距儀和LED燈,不能自動開啟照明功能,不能自動化的給人們提供照明,沒有設置監視儀,不能監視屋外的情況,不能實現自主監控存儲,沒有設置蓄電池,在停電的時候相關功能不能使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入門監控開關,包括開關盒和開關按鈕,所述開關盒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卡扣,所述開關盒的前表面上設置有散熱孔,所述開關盒的下方設置有連接棒,且開關盒的內部設置有電路板,所述電路板的前表面上設置有監視儀,且電路板的前表面上靠近監視儀的上方位置處設置有紅外測距儀,所述紅外測距儀的一側設置有存儲卡,所述存儲卡的一側設置有電容,且存儲卡的下方靠近紅外測距儀的一側位置處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下方設置有電阻,且控制器的一側設置有燈控制器,所述電路板的一側設置有蓄電池,所述開關按鈕安裝在開關盒的上方,且開關按鈕的一側設置有LED燈,所述連接棒、LED燈、紅外測距儀、監視儀、控制器、存儲卡、電容、燈控制器、電阻和蓄電池均與電路板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電路板與開關盒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固定卡扣與開關盒為一體式結構。
優選的,所述固定卡扣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固定卡扣均安裝在開關盒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散熱孔與開關盒為一體式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設置了紅外測距儀和LED燈,解決了不能自動開啟照明功能,不能自動化的給人們提供照明的問題,方便找到開關,且可以提供照明,設置了監視儀,解決了不能監視屋外的情況,不能實現自主監控存儲的問題,設置了蓄電池,解決了在停電的時候相關功能不能使用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開關盒局部結構圖;
圖中:1-固定卡扣、2-散熱孔、3-連接棒、4-開關盒、5-開關按鈕、6-LED燈、7-紅外測距儀、8-監視儀、9-電路板、10-控制器、11-存儲卡、12-電容、13-燈控制器、14-電阻、15-蓄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入門監控開關,包括開關盒4和開關按鈕5,開關盒4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卡扣1,開關盒4的前表面上設置有散熱孔2,開關盒4的下方設置有連接棒3,且開關盒4的內部設置有電路板9,電路板9的前表面上設置有監視儀8,且電路板9的前表面上靠近監視儀8的上方位置處設置有紅外測距儀7,紅外測距儀7的一側設置有存儲卡11,存儲卡11的一側設置有電容12,且存儲卡11的下方靠近紅外測距儀7的一側位置處設置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的下方設置有電阻14,且控制器10的一側設置有燈控制器13,電路板9的一側設置有蓄電池15,開關按鈕5安裝在開關盒4的上方,且開關按鈕5的一側設置有LED燈6,連接棒3、LED燈6、紅外測距儀7、監視儀8、控制器10、存儲卡11、電容12、燈控制器13、電阻14和蓄電池15均與電路板9電性連接。
為了電路板9安裝拆卸方便,本實施例中,優選的,電路板9與開關盒4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為了生產方便,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固定卡扣1與開關盒4為一體式結構。
為了能將開關盒4固定住,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固定卡扣1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固定卡扣1均安裝在開關盒4的兩側。
為了生產使用方便,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散熱孔2與開關盒4為一體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開關適合安裝在進門處,先連接電線,開關通電,按動開關上的開關按鈕5可以實現開關燈,同時在夜間有人靠近開關時,紅外測距儀7可以檢測到一定的距離后,自動打開開關按鈕5上的LED燈6,可以方便找到開關且可以提供照明,同時控制器10可以監視門外的情況,并存儲在存儲卡11內部,與電腦連接,可以實時讀取信息,當開關停電時,蓄電池15可以對其他功能進行供電,保證功能的正常使用。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