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以預先在工廠內安裝及調試,在使用現場快速使用的模塊化數據中心。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使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管理模式逐漸從獨立且分散的功能性資源發展成以數據中心為主要作業平臺的操作模式。數據中心大致上為服務器集裝箱體或機架、空調系統、配電設備和不間斷電源設備以及容納上述組件的建筑物或集裝箱體所共同組成的集中運算設施。
目前在數據中心上大部分采用房間級制冷模式的散熱方案,這種傳統的數據中心對現場的要求很高,必須是機房裝修完畢后,所有的物理架構也要完備的情況下才可以開始數據中心的應用,這樣部署一個數據中心周期非常長,物理架構的各個廠商也很多,有非常多的交叉環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能夠解決數據中心部署周期長、降溫效果差及低溫氣體利用率低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包括:
集裝箱體;
制冷裝置,設置在所述集裝箱體的內部的一側;
通風管,設置在所述集裝箱體的上方,所述通風管通過第一連通口和第二連通口與所述集裝箱體的內部相連通,所述集裝箱體與所述通風管共同形成密封通道;所述第一連通口與所述制冷裝置位于所述集裝箱體的一側,所述第二連通口位于所述集裝箱體的頂部遠離所述制冷裝置的一側;及
服務器,位于所述集裝箱體的內部,且處于所述第一連通口和第二連通口之間。
作為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連通口和第二連通口位于所述通風管的兩端。
作為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優選方案,所述制冷裝置為空調內機,所述空調內機包括壓縮機制冷系統及熱管換熱系統。
作為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優選方案,所述壓縮機制冷系統包括壓縮機,所述壓縮機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連接有外部溫度傳感器和內部溫度傳感器。
作為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優選方案,所述空調內機連接有空調外機,所述空調外機位于所述集裝箱體的頂部。
作為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優選方案,所述空調內機的風扇朝向所述第一連通口。
作為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優選方案,所述服務器的風扇朝向所述制冷裝置。
作為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優選方案,所述集裝箱體的內部設置有機柜,所述機柜上放置有服務器。
作為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優選方案,所述集裝箱體的內部設置有滑軌,所述機柜上設置有能夠與所述滑軌相適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卡接在所述滑軌上。
作為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優選方案,所述集裝箱體包括活動設置在其上的左側門和右側門,所述制冷裝置與所述左側門或右側門相對設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中的模塊化數據中心通過在集裝箱體的內部一側設置有制冷裝置,集裝箱體的上方設置有通風管,且通風管通過第一連通口及第二連通口實現與集裝箱體內部的連通,使得通風管與集裝箱體共同形成密封的通道,在集裝箱體的內部設置有服務器,且服務器處在第一連通口和第二連通口之間,從而保證從制冷裝置中排出的低溫氣體從第一連通口傳入到通風管內部,再通過第二連通口從通風管的內部排入到集裝箱體遠離制冷裝置的一側,低溫氣體能夠完全穿過服務器,保證低溫氣體與服務器的充分接觸,使服務器獲得較好的降溫效果,并能有效提高低溫氣體的利用率,優化氣流管理。此外,本發明中的模塊化數據中心將服務器與制冷裝置設置在集裝箱內集成一體,結構緊湊,可以在工廠內裝配和調試好后,配送到使用現場直接使用,并且能夠在室內外不同環境下使用,同時,大大節省了搭造數據中心的時間,也可以節省建筑裝修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模塊化數據中心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模塊化數據中心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左視圖;
圖4是沿圖3中a-a線的剖視圖;
圖5是沿圖4中b-b線的剖視圖;
圖6是沿圖3中c-c線的剖視圖;
圖7是沿圖3中d-d線的剖視圖。
圖中:
11-集裝箱體;12-空調內機;13-通風管;14-服務器;15-空調外機;16-機柜;
111-左側門;112-右側門;
131-第一連通口;132-第二連通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1-圖7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模塊化數據中心,包括:集裝箱體11、制冷裝置、通風管13及服務器14,制冷裝置設置在集裝箱體11的內部的一側,通風管13設置在集裝箱體11的上方,通風管13通過第一連通口131和第二連通口132與集裝箱體11的內部相連通,集裝箱體11與通風管13共同形成密封通道,第一連通口131與制冷裝置位于集裝箱體11的一側,第二連通口132位于集裝箱體11的頂部遠離制冷裝置的一側,服務器14位于集裝箱體11的內部,且處于第一連通口131和第二連通口132之間。通過在集裝箱體11的內部一側設置有制冷裝置,集裝箱體11的上方設置有通風管13,且通風管13通過第一連通口131及第二連通口132實現與集裝箱體11內部的連通,使得通風管13與集裝箱體11共同形成密封的通道,在集裝箱體11的內部設置有服務器14,且服務器14處在第一連通口131和第二連通口132之間,從而保證從制冷裝置中排出的低溫氣體從第一連通口131傳入到通風管13內部,再通過第二連通口132從通風管13的內部排入到集裝箱體11遠離制冷裝置的一側,低溫氣體能夠完全穿過服務器14,保證低溫氣體與服務器14的充分接觸,具體的低溫氣體的運動方向如圖4中的e方向及圖7中的f方向,使服務器14獲得較好的降溫效果,并能有效提高低溫氣體的利用率,優化氣流管理。此外,本發明中的模塊化數據中心將服務器14與制冷裝置設置在集裝箱體11中集成一體,結構緊湊,可以在工廠內裝配和調試好后,配送到使用現場直接使用,并且能夠在室內外不同環境下使用,同時,大大節省了搭造數據中心的時間,也可以節省建筑裝修的成本。
制冷裝置還可以設置在集裝箱體11的中間部位,位于各個服務器14之間,呈列間方式排布,第一連通口131在豎直方向上與制冷裝置相對應,第二連通口132位于集裝箱體11的頂部且位于服務器14遠離制冷裝置的一側。
第一連通口131和第二連通口132位于通風管13的兩端,可以保證低溫氣體單通道單向傳輸,有效減少低溫氣體在傳輸過程中吸收熱量,進而提高低溫氣體對于服務器14冷卻的利用率。
制冷裝置為空調內機12,空調內機12包括壓縮機制冷系統及熱管換熱系統,壓縮機制冷系統包括壓縮機,壓縮機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連接有外部溫度傳感器和內部溫度傳感器,通過外部溫度傳感器和內部溫度傳感器能夠對于集裝箱體11內外部的溫度進行測量,并將獲得的溫度數據傳遞至控制器,當測得溫度差值大于等于預設溫度時,控制器控制壓縮機工作,從而實現壓縮機制冷系統和熱管換熱系統的同時工作,能夠有效對于集裝箱體11內的服務器14進行降溫;當測得溫度小于預設溫度時,則僅通過熱管換熱系統工作便可實現對于服務器14的降溫,此時控制器不對壓縮機發出工作指令,能夠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通過壓縮機制冷系統及熱管換熱系統的集成,可以實現制冷裝置根據預設溫度選擇需要工作的系統,降低能源的損耗。空調內機12連接有空調外機15,空調外機15位于集裝箱體11的頂部,通過外機15的氣流方向如圖5中的g方向和圖6中的h方向,通過外界氣體對空調外機15進行自然冷卻。
空調內機12的風扇朝向第一連通口131,具體地,風扇的排風口靠近第一連通口131,能夠使得空調內機12產生的低溫氣體直接排到通風管13中,減少低溫氣體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有效提高低溫氣體對于服務器14冷卻的利用率。具體地,空調內機12為風墻式空調內機,占地少、節能減排且能夠有效利用風道墻散熱制冷。
服務器14的風扇朝向制冷裝置,能夠有效將服務器14遠離制冷裝置一側的低溫氣體抽入到服務器14的內部,加快低溫氣體的流動速度,提高低溫氣體冷卻服務器14的利用率。
集裝箱體11的內部設置有機柜16,機柜16上放置有服務器14,集裝箱體11的內部設置有滑軌,機柜16上設置有能夠與滑軌相適配的滑槽,滑槽卡接在滑軌上,方便快捷地實現服務器14的安裝、取出及維修。
集裝箱體11包括活動設置在其上的左側門111和右側門112,制冷裝置與左側門111或右側門112相對設置,當制冷裝置出現故障,打開左側門111或右側門112即能實現對制冷裝置的維修,更加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注意,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實施方式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的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