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空調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控盒與空調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空調器中,通常需要配置電控盒以控制各電氣部件的工作,由于電控盒關系到空調器的正常運行,所以其防護性要求較高。現有技術中的空調器電控盒通常為塑料材質,且由于裝配需要,電控盒上多具有安裝孔、縫等間隙,因而在置于電控盒內的電氣元件發熱量大而起火時,即使很小的火苗也會產生越來越大,并且火苗很容易通過電控盒上的裝配孔或者裝配件之間的間隙竄到電控盒外,因而在做防火試驗時,容易出現不合格的情況。并且由于電控盒的燃燒,會造成整個空調器的燃燒,為用戶的家居安全造成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電控盒,旨在改善電控盒的密封性能,使電控盒能夠有效地的防火,從而提高空調器的使用安全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電控盒,包括:
電控盒主體,包括第一安裝基體和自所述第一安裝基體部的一側朝遠離所述第一安裝基體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裝基體,所述第一安裝基體與所述第二安裝基體呈一夾角;
第一防火板,設于所述第一安裝基體背離所述第二安裝基體的一側面;
第二防火板,設于所述第二安裝基體遠離所述第一安裝基體的側邊;
電控盒蓋,所述電控盒蓋設于所述第二安裝基體遠離所述第一安裝基體的一側面;
所述第一防火板、第二防火板、以及所述電控盒蓋共同圍成一防火腔,所述電控盒主體位于所述防火腔內。
優選地,所述電控盒主體靠近所述電控盒蓋的邊緣設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自所述電控盒主體的邊緣朝遠離所述電控盒蓋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防火板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的邊緣對應所述限位件設有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缺口自所述第一防火板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的邊緣朝遠離所述電控盒蓋的方向呈漸縮設置;
所述限位件與所述電控盒主體之間形成卡持間隙,所述限位缺口通過所述卡持間隙與所述限位件抵持。
優選地,所述電控盒主體朝向所述第一防火板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的表面上設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防火板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上設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限位孔內,且與所述限位孔靠近所述電控盒蓋的側壁抵持。
優選地,所述第一防火板包括第一基板、自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邊朝所述第二防火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側板、以及自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側邊朝所述第二防火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與所述第一側板相鄰接;
所述第二防火板包括第二板體以及自所述第二板體的側邊朝所述第一安裝基體方向延伸的第二側板;
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第二側板相連接;所述第一底板與所述第二板體連接,以連接所述第一防火板與所述第二防火板。
優選地,所述第一側板朝向所述第二側板的側邊設有固定孔;
所述第二防火板上設有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伸入所述固定孔內,且所述固定凸起遠離所述第一防火板的一側與所述固定孔抵持。
優選地,所述第一側板還包括防脫凸起;
所述第二側板還包括止擋件,所述止擋件與所述第二側板板面之間形成止擋槽,所述防脫凸起伸入所述止擋槽內并與所述止擋槽抵持。
優選地,所述第二板體上具有工藝孔;
所述第二防火板還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工藝孔的密封件。
優選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板以及與所述第一密封板呈一角度連接的第二密封板;
所述第一密封板的邊緣和/或所述第二密封板的邊緣上至少設有兩個第一密封翻邊,以封堵所述密封件與所述工藝孔。
優選地,所述第一側板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側板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定位孔;當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相連接并處于設定位置時,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連通;
所述電控盒還包括連接件,所述連接件上設有定位凸起,所述連接件朝向所述電控盒蓋的一側設有連接卡孔;所述電控盒蓋對應所述連接卡孔設有連接卡爪;
所述定位凸起與處于設定位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固定連接,且所述連接卡孔與所述連接卡爪相卡合,以連接所述電控盒蓋與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
優選地,所述電控盒蓋包括蓋板本體與接線蓋板;
所述第二安裝基體上設有安裝孔,所述蓋板本體與所述接線蓋板對應所述安裝孔均設有裝配孔;所述蓋板本體、接線蓋板與所述第二安裝基體通過所述安裝孔、裝配孔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控盒蓋的材質為團狀模塑料。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空調器,所述空調器包括殼體以及所述的電控盒,所述電控盒設于所述殼體內,并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電控盒,包括:
電控盒主體,包括第一安裝基體和自所述第一安裝基體部的一側朝遠離所述第一安裝基體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裝基體,所述第一安裝基體與所述第二安裝基體呈一夾角;
第一防火板,設于所述第一安裝基體背離所述第二安裝基體的一側面;
第二防火板,設于所述第二安裝基體遠離所述第一安裝基體的側邊;
電控盒蓋,所述電控盒蓋設于所述第二安裝基體遠離所述第一安裝基體的一側面;
所述第一防火板、第二防火板、以及所述電控盒蓋共同圍成一防火腔,所述電控盒主體位于所述防火腔內。
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第一防火板、第二防火板、以及電控盒蓋,并且使所述第一防火板、第二防火板、以及所述電控盒蓋圍成包圍所述電控盒主體的防火腔。所述防火腔能夠在電控盒內起火時,有效地阻隔火苗竄到電控盒外部,從而提高了電控盒的防火性能,以保證所述電控盒可以通過防火試驗;并且提高了空調器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本技術方案的防火腔僅由三個主要部件組成,即所述防火腔具有較少的連接處,因而可以減少相鄰兩部件的連接處因密封不完全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主題電控盒整體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圖3為圖1的結構分解圖;
圖4為圖1中電控盒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電控盒第一防火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1中電控盒第二防火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電控盒密封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電控盒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電控盒蓋板的蓋板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電控盒蓋板的接線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若本發明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另外,若本發明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發明提出一種電控盒1,用于空調器中。請參閱圖1至圖3,所述電控盒1包括電控盒主體10以及設于所述電控盒主體10外側的第一防火板20,第二防火板30以及電控盒蓋50。其中所述電控盒主體10包括第一安裝基體11和自所述第一安裝基體11的一端朝遠離所述第一安裝基體1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裝基體12,所述第一安裝基體11與所述第二安裝基體12呈一夾角。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裝基體11和第二安裝基體12均具有用于容置電路板以及接線座等部件的安裝空間,所述安裝空間具有一開口,所述電控盒蓋50蓋合于所述開口。所述第一防火板20設于所述第一安裝基體11背離所述第二安裝基體12的一側面;第二防火板30設于所述第二安裝基體12遠離所述第一安裝基體11的側邊;所述電控盒蓋50設于所述第二安裝基體12遠離所述第一安裝基體11的一側面。為了在電控盒1內的元器件燃燒時,有效地防止火苗竄出所述電控盒1,設置所述第一防火板20、第二防火板30、以及所述電控盒蓋50共同圍成一防火腔,所述電控盒主體10位于所述防火腔內。
所述第一防火板20、第二防火板30以及所述電控盒蓋50之間相互連接,以形成所述防火腔。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火板20與所述第二防火板30分別從兩側包圍所述電控盒主體10,并與所述電控盒蓋50共同形成所述防火腔。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防火腔可以是一個完整的腔體,也可以是具有開口的腔體。因為根據實際測試,電控盒1內的部分區域無易出火點,因而為了節省成本,以及簡化第一防火板20及第二防火板30的生產工藝,所形成的防火腔可以具有一個或數個開口。
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第一防火板20、第二防火板30、以及電控盒蓋50,并且使所述第一防火板20、第二防火板30、以及所述電控盒蓋50圍成包圍所述電控盒主體10的防火腔。所述防火腔能夠在電控盒1內起火時,有效地阻隔火苗竄到電控盒1外部,從而提高了電控盒1的防火性能,以保證所述電控盒1可以通過防火試驗;并且提高了空調器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本技術方案的防火腔僅由三個主要部件組成,即所述防火腔具有較少的連接處,因而可以減少相鄰兩部件的連接處因密封不完全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請參閱圖3至圖6,為了連接所述電控盒主體10以及所述第一防火板20以及第二防火板30,設置所述電控盒主體10靠近所述電控盒蓋50的邊緣設有限位件13,所述限位件13自所述電控盒主體10的邊緣朝遠離所述電控盒蓋50的方向延伸,因而在所述限位件13與所述電控盒主體10之間形成卡持間隙。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的邊緣對應所述限位件13設有限位缺口211;所述限位缺口211自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的邊緣朝遠離所述電控盒蓋50的方向呈漸縮設置。所述限位缺口211通過所述卡持間隙與所述限位件13相卡持。
具體地,所述限位缺口211伸入到所述卡持間隙中,并朝所述電控盒蓋50的方向移動,直到與所述限位件13相抵持;從而所述限位件13可以限位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朝所述電控盒蓋50方向移動。所述限位缺口211自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的邊緣朝遠離所述電控盒蓋50的方向呈漸縮設置,從而當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第二防火板30朝與所述電控盒蓋50方向呈一角度的兩側移動時,所述限位缺口211的一側與所述限位件13抵接,以實現限位。
進一步地,設置所述限位件13朝向所述電控盒主體10方向的表面自所述電控盒主體10的邊緣朝遠離所述電控盒蓋50的方向,逐漸遠離所述電控盒主體10。這樣設置可以使所述卡持間隙朝遠離所述電控盒蓋50的方向逐漸增大,以方便所述限位缺口211卡入,提高了裝配效率。另一方面,隨著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第二防火板30卡入到所述卡持間隙內,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第二防火板30也逐漸靠近所述電控盒主體10,當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第二防火板30與所述限位件13抵持時,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第二防火板30也緊貼所述電控盒主體10。這樣設置,可以減小電控盒主體10與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第二防火板30之間的間隙,從而可以起到更好的防火效果,而且減小了所述電控盒1的體積。
所述限位件13的數量優選為多個,且多個所述限位件13均沿所述電控盒主體10靠近所述電控盒蓋50的邊緣均勻排布,以使所述電控盒主體10與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第二防火板30之間的連接強度均勻。相對應地,所述限位缺口211也有多個,且與所述限位件13一一對應設置。
為了進一步限位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相對所述電控盒主體10的移動,設置所述電控盒主體10朝向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的表面上設有限位凸起14,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上設有限位孔212;所述限位凸起14伸入所述限位孔212內,且所述限位凸起14與所述限位孔212靠近所述電控盒蓋的側壁抵持。
基于上述實施例,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卡入到卡持間隙時,受重力作用,具有朝遠離所述電控盒蓋50方向移動的趨勢,因此設置所述限位孔212靠近所述電控盒蓋50的側壁與所述限位凸起14抵持;以限位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朝遠離所述限位件13的方向移動。因而通過所述限位件13和限位凸起14的配合,可以實現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與所述電控盒主體10的固定。當所述限位件13與限位缺口211卡合,以及所述限位凸起14與所述限位孔212抵持,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30與所述電控盒主體10幾乎沒有連通的間隙,因而這種連接方式所形成的連接接口較小,可以減小連接處對所述電控盒1整體密封性的影響。
為了使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第二防火板30更適配所述電控盒主體10,減小所述電控盒主體10與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第二防火板30之間的間隙,以提高所述電控盒1的密封性能。設置所述第一防火板20包括第一基板21、自所述第一基板21的一側邊朝所述第二防火板30方向延伸的第一側板22、以及自所述第一基板21的另一側邊朝所述第二防火板30方向延伸的第一底板23;所述第一底板23與所述第一側板22相鄰接;即所述第一底板23在所述第二安裝基體12的對側。所述第二防火板30包括第二板體31以及自所述第二板體31的側邊朝所述第一安裝基體11方向延伸的第二側板32。通過設置所述第一側板22與所述第二側板32相連接;所述第一底板23與所述第二板體31連接,以連接所述第一防火板20與所述第二防火板30。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板體31上還設有密封翻邊311,所述密封翻邊311與所述第二側板32相對設置。所述密封翻邊311可以與所述第一防火板20遠離所述第一側板22的一側連接。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密封翻邊311與所述電控盒主體10連接。這樣設置是由于所述電控盒主體10靠近所述密封翻邊311的一側無易出火點;且該側還設有用于固定電控盒出線/進線的卡線槽15。
所述第一側板22朝向所述第二側板32的側邊設有固定孔221;所述第二防火板30上設有固定凸起321。具體地,所述固定凸起321設于所述第二防火板30背離所述電控盒主體10的板面;所述固定凸起321伸入所述固定孔內221,且所述固定凸起321遠離所述第一防火板20的一側與所述固定孔221抵持。所述固定凸起321遠離所述第一防火板20的一側與所述固定孔221抵持,這樣設置可以限制所述第一防火板20朝遠離所述第二防火板30的方向移動,且所述固定孔221和固定凸起321的連接處無與所述電控盒主體10連通的間隙,因此在實現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第二防火板30的連接的同時,有效地保證了所述電控盒1的密封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凸起321自靠近所述第一防火板20的一側表面呈弧面狀設置;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凸起321的表面呈半球面狀。這樣設置可以方便所述固定孔221沿著所述固定凸起321的表面滑動,直到所述固定凸起321遠離所述第一防火板20的一側與所述固定孔221抵持,方便工作人員的裝配。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凸起321有多個,且沿所述第二側板32的靠近所述第一側板22的側邊排布,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設定具體的設置個數。相對應的,所述固定孔221也設有多個。
進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一防火板20朝所述第二防火板30方向移動,以將所述固定孔221與所述固定凸起321卡合;當所述第一防火板20繼續由于外力等因素繼續朝第二防火板30方向移動時,會造成固定孔221脫離所述固定凸起321,因此設置所述第一側板22還包括防脫凸起222。所述第二側板32還包括止擋件322,所述止擋件322與所述第二側板32板面之間形成止擋槽,所述防脫凸起222伸入所述止擋槽內并與所述止擋槽抵持,以限位所述第一防火板20朝所述第二防火板30方向繼續移動。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止擋件322設于所述固定凸起321遠離所述第一防火板20的一側;所述防脫凸起222設于所述第一側板22朝向所述第二側板32的邊緣。這樣設置可以在人工裝配時,便于觀察所述止擋槽與所述防脫凸起222的相對位置;同時也便于拆卸。
所述止擋件322的結構可以有多種;于本實施例中,所述止擋件322由所述第二側板32的板面朝遠離所述第二板體31的方向沖壓形成的止擋片,所述止擋片與所述第二側板32之間形成所述止擋槽,所述防脫凸起222自所述間隙的一側插入,直至與所述止擋片抵接。
所述第一底板23的遠離所述第一基板21的邊緣設有朝所述電控盒蓋50板的連接翻邊231,所述連接翻邊231上也設有所述固定孔221,所述第二板體31遠離所述電控盒蓋50板的側邊設有與所述固定凸起321。所述連接翻邊231的設置可以使所述固定孔221從第二板體31遠離所述電控盒蓋50板的一側與所述固定凸起321連接,提高了所述第一底板23與所述第二板體31的連接緊固性和密封性。
請參閱圖6和圖7,所述電控盒主體10為了減小體積,優選根據容置電路板和元器件所需要的空間和安裝位置來設計第一安裝基體11和第二安裝基體12的形狀。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裝基體12朝向所述第二防火板30的表面呈不規則的形狀。因此為了使所述第二防火板30更緊貼所述電控盒主體10,因而所述第二防火板30的第二板體31也對應呈不規則的形狀。為了簡化生產加工,所述第二板體31優選通過沖壓形成,同時為了適配所述電控盒主體10的形狀,因而所述第二板體31上會產生工藝孔33。為了使所述工藝孔33不對所述電控盒1的防火性能造成影響,因此設置所述第二防火板30還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工藝孔33的密封件40。
由于所述工藝孔33的形狀可以為多種樣式的,因而所述密封件40的形狀也對應具有多種。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密封件40包括第一密封板41以及與所述第一密封板41呈一角度連接的第二密封板42;這樣設置可以使所述密封件40具有一定彈性,以在裝配時,降低對所述第二板體31的精度要求,簡化生產工藝。所述第一密封板41的邊緣和/或所述第二密封板42的邊緣上至少設有兩個第一密封翻邊43,所述第一密封翻邊43的設置可以加強密封件40與所述第二板體31的連接密封性。
所述第一密封翻邊43上設有用于連接所述密封件40與所述第二板體31的連接片431以及輔助扣432;所述第二板體31上設有與所述連接片431適配的連接孔312,以及與所述輔助扣432適配的輔助孔212。在裝配時,所述輔助孔212首先與所述輔助扣432卡接,同時所述連接片431伸入到所述連接孔312中,與所述連接孔312卡持。此時所述輔助孔212與所述輔助扣432的卡持力方向與所述連接孔312和連接片432的卡持力方向相反。以此,使所述密封件40穩固地固定在所述第二板體31上,這種連接方式在實現所述密封件40和第二板體31的連接的同時,有效地保證了所述電控盒1的密封性能。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輔助扣432的表面呈半球面形狀,以便于所述輔助孔212沿所述輔助扣432表面滑動,直到與所述輔助扣432相卡合。
請參閱圖5至圖8,為了便于裝配所述第一防火板20、第二防火板30、電控盒主體10、以及電控盒蓋50。于本實施例中,設置所述第一側板22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定位孔223,所述第二側板32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定位孔323;當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第二防火板30相連接并處于設定位置時,所述第一定位孔223和第二定位孔323連通。所述電控盒1還包括連接件60,所述連接件60上設有定位凸起61,所述連接件60朝向所述電控盒蓋50的一側設有連接卡孔62;所述電控盒蓋50對應所述連接卡孔62設有連接卡爪531。所述定位凸起61與處于設定位置的第一定位孔223和第二定位孔323固定連接,且所述連接卡孔62與所述連接卡爪531相卡合,以連接所述電控盒蓋50與所述第一防火板20和第二防火板30。
在裝配時,首先通過第一定位孔223和第二定位孔323將所述第一防火板20與所述第二防火板30之間的位置固定,繼而通過焊接等方式將所述定位凸起61與所述第一定位孔223和第二定位孔323連接;再通過所述連接卡爪531與所述電控盒蓋50的連接卡爪531相卡合,以此定位所述電控盒蓋50相對所述電控盒主體10的位置;由此實現所述電控盒1主要的四個部件的位置固定。這種固定方式,不僅便于裝配所述電控盒1,而且使所述第一防火板20、第二防火板30、電控盒主體10、以及電控盒蓋50彼此相互連接,彼此限位,實現了所述電控盒1的整體結構穩定性,有利于提高所述電控盒1的密封防火性能。
請參閱圖3,圖9以及圖10,于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控盒蓋50蓋合所述電控盒主體10的開口,為了方便工作人員打開所述電控盒蓋50進行線路連接或檢查時,不影響所述電控盒蓋50與其他部件的連接,影響所述電控盒1的整體密封性。因此設置所述電控盒蓋50包括蓋板本體51與接線蓋板52。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所述接線蓋板52操作所述電控盒1內的部件。
所述接線蓋板52與所述蓋板本體51優選可拆卸連接,例如卡扣連接,螺紋連接等。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裝基體12上設有安裝孔121,所述蓋板本體51與所述接線蓋板52對應所述安裝孔121均設有裝配孔511;所述蓋板本體51、接線蓋板52與所述第二安裝基體12通過所述安裝孔121、裝配孔511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控盒蓋50的邊緣朝向所述電控盒主體10方向設有第二密封翻邊53,所述連接卡爪531設于所述第二密封翻邊53上。所述第二密封翻邊53的設置減小了所述第一防火板20、第二防火板30與所述電控盒蓋50之間的連接間隙,有效的加強了所述電控盒蓋50與所述第一防火板20、第二防火板30之間的密封性能,進一步加強了所述電控盒1的防火能力。
所述電控盒1優選采用阻燃性材質,例如阻燃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這種材質耐熱性好,且具有阻燃性能,以防止電控盒1內部的元器件起火時,造成電控盒1殼體的燃燒,進一步擴大火勢。所述電控盒蓋50優選采用團狀模塑料,即BMC(Bulk molding compounds)材質,這種材質的耐高溫,剛性好,加熱成型后收縮率小,因而尺寸穩定性好,及時在高溫環境下,也能夠保證其機械性能。所述第一防火板20、第二防火板30、密封件40、以及連接件60優選采用鍍鋅鋼板,在保證了整體結構強度的情況下,能夠有效地防止長期使用造成氧化腐蝕。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空調器,所述空調器包括殼體以及如所述的電控盒1,所述電控盒1設于所述殼體內,并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該電控盒1的具體結構參照上述實施例,由于本空調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實施例的全部技術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發明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