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凈化等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應用于空氣凈化器的紫外光電路。
背景技術:
霧霾,顧名思義是霧和霾。但是霧和霾的區別很大。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視覺障礙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煙霞)。
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多出現于秋冬季節,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霧的存在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以內,就將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或凝華)物的天氣現象稱為霧(Fog)。
霾(mái),也稱灰霾(煙霧)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氣混濁。將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在1000~10000米的這種現象稱為輕霧或靄(Mist)。形成霧時大氣濕度應該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由于液態水或冰晶組成的霧散射的光與波長關系不大,因而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隨著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霾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的。它也能使大氣渾濁,視野模糊并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于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臺稱煙霞(Haze)。
霧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組成,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陰沉灰暗。顆粒物的英文縮寫為PM,北京監測的是細顆粒物(PM2.5),也就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顆粒。這種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污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從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由于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
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物。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因素。
一般相對濕度小于8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相對濕度大于9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相對濕度介于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較大,可達1~3公里左右。
出現霧時空氣相對濕度常達100%或接近100%。霧有隨著空氣濕度的日變化而出現早晚較常見或加濃,白天相對減輕甚至消失的現象。出現霧時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KM。當有效水平能見度1~10KM時稱為輕霧。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于1公里時的天氣現象。
霾在發生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霾是由汽車尾氣等污染物造成的。相對濕度介于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當水汽凝結加劇、空氣濕度增大時,霾就會轉化為霧。霾與霧的區別在于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
其實霧與霾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出現霧時空氣潮濕;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的空氣混蝕的現象。霾的日變化一般不明顯。當氣團沒有大的變化,空氣團較穩定時,持續出現時間較長,有時可持續10天以上。由于霧霾、輕霧、沙塵暴、揚沙、浮塵等天氣現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極微細的塵粒或煙粒等影響致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有時使氣象專業人員都難于區分。必須結合天氣背景、天空狀況、空氣濕度、顏色氣味及衛星監測等因素來綜合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結論,而且霧和霾的天氣現象有時可以相互轉換的。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對人體有害,如長期吸入,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霧霾的源頭多種多樣,比如汽車尾氣、工業排放、建筑揚塵、垃圾焚燒,甚至火山噴發等等,霧霾天氣通常是多種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區的霧霾天氣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異。
霧霾天氣自古有之,刀耕火種和火山噴發等人類活動或自然現象都可能導致霧霾天氣。不過在人類進入化石燃料時代后,霧霾天氣才真正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急劇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態環境破壞,都為霧霾天氣的形成埋下伏筆。
霧霾的形成既有“源頭”,也有“幫兇”,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一旦污染物在長期處于靜態的氣象條件下積聚,就容易形成霧霾天氣。霧霾形成有三個要素:
一是生成顆粒性揚塵的物理基源。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地區,其土壤質地最易生成顆粒性揚塵微粒。
二是運動差造成揚塵。例如,道路中間花圃和街道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潑水后若有泥漿流到路上,一小時干涸后,被車輪一旋就會造成大量揚塵,即使這些顆粒性物質落回地面,也會因汽車不斷駛過,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揚塵基源和運動差過程集聚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顆粒最終與水分子結核集聚成霾。目前來看,在我國黃土平高原地區350多座城市中,霧霾構造三要素存量相當豐裕。
空氣凈化是指針對室內的各種環境問題提供殺菌消毒、降塵除霾、祛除有害裝修殘留以及異味等整體解決方案,提高改善生活、辦公條件,增進身心健康。室內環境污染物和污染來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氣體、霉菌、顆粒物、裝修殘留、二手煙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空氣凈化器的紫外光電路,在空氣凈化器進行空氣凈化時能夠利用紫外線對空氣內的有害成分(比如甲醛、病菌等)進行凈化,避免使用者吸收含有甲醛或病菌的空氣從而造成健康危害,同時還設計有便于新鮮空氣流通的風機電路,使得凈化后的空氣能夠更加快捷的排放出來,以便使用者呼吸,整個結構具有設計科學,使用安全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應用于空氣凈化器的紫外光電路,設置有變壓整流電路、電源濾波電路、風機電路、調節電路、控制電路、升壓變壓器T2、指示燈電路及紫外燈A,所述變壓整流電路連接電源濾波電路,電源濾波電路分別與風機電路、調節電路、控制電路及升壓變壓器T2相連接,所述調節電路和控制電路皆與升壓變壓器T2相連接,所述升壓變壓器T2分別與指示燈電路和紫外燈A相連接,指示燈電路還連接紫外燈A;在所述風機電路內設置有電阻R2、電容C3和風機M,所述風機M的一端通過電阻R2與電源濾波電路相連接,且風機M的另一端通過電容C3與調節電路相連接。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能夠方便對交流電源進行變壓和整流,以便后期進行濾波,得到可供后續電路使用的平穩直流源,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在所述變壓整流電路內設置有電源變壓器T1和整流橋UI,所述電源變壓器T1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UI相連接,電源變壓器T1的輸出端連接整流橋UI的輸入端,整流橋UI的輸出端連接電源濾波電路的輸入端。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便于將整流后電源內的紋波電壓濾除,避免出現供電不穩定的情況,影響整機工作,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在所述電源濾波電路內設置有電容C1、電阻R1和電容C2,電容C1的第一端連接電阻R1的第一端,震蕩R1的第二端連接電容C2的第一端,電容C2的第二端連接電容C1的第一端,且電容C1為電源濾波電路的輸入端,電容C2為電源濾波電路的輸出端,電阻R2與電源濾波電路相連接的端連接在電容C2與電阻R1共接的端上。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能夠對紫外燈的發光強度進行調整,從而盡可能的將空氣內的病菌殺出,并將甲醛進行有效分解,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在所述調節電路內設置有電阻R3、電位器RP1、二極管D1、電位器RP2,電阻R3的第一端與升壓變壓器T2的原邊W1的第一端相連接,電阻R3的第二端連接電位器RP1的第一固定端,電位器RP1的第二固定端分別與電位器RP2的第一固定端和二極管D1的第一極相連接,二極管D1的第二極分別與控制電路和升壓變壓器T2的第二副邊W3的第二端相連接,電位器RP2的第二固定端與升壓變壓器T2的第二副邊W2的第二端相連接,電容C3與調節電路相連接的端連接在電位器RP2的可調端上;在所述控制電路內設置有電容C4、三極管VT1和電阻R5,三極管VT1的集電極與原邊W1的第二端相連接,三極管VT1的發射極連接電阻R5的第一端,電阻R5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副邊W3的第二端和電容C4的第二端相連接,電容C4的第一端分別與三極管VT1的基極和第一副邊W2的第一端相連接。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二極管D1的正極與電位器RP1的第二固定端相連接。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使得使用者能夠及時知曉整個電路是否正常運行,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在所述指示燈電路內設置有相互連接的指示燈D2和電阻R4,且指示燈D2的非共接端和升壓變壓器T2的第二副邊W3的第一端相連接,電阻R4的非共接端與紫外燈A的一個電極相連接,紫外燈A的另一個電極與第二副邊W3的第二端相連接。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指示燈D2的負極與電阻R4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空氣凈化器進行空氣凈化時能夠利用紫外線對空氣內的有害成分(比如甲醛、病菌等)進行凈化,避免使用者吸收含有甲醛或病菌的空氣從而造成健康危害,同時還設計有便于新鮮空氣流通的風機電路,使得凈化后的空氣能夠更加快捷的排放出來,以便使用者呼吸,整個結構具有設計科學,使用安全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紫外線進行空氣有害物質分解,在供給紫外燈的末結電路上設置待指示燈功能的指示電路,使得使用者能夠及時知曉整個電路是否正常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一種應用于空氣凈化器的紫外光電路,在空氣凈化器進行空氣凈化時能夠利用紫外線對空氣內的有害成分(比如甲醛、病菌等)進行凈化,避免使用者吸收含有甲醛或病菌的空氣從而造成健康危害,同時還設計有便于新鮮空氣流通的風機電路,使得凈化后的空氣能夠更加快捷的排放出來,以便使用者呼吸,整個結構具有設計科學,使用安全等特點,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設置有變壓整流電路、電源濾波電路、風機電路、調節電路、控制電路、升壓變壓器T2、指示燈電路及紫外燈A,所述變壓整流電路連接電源濾波電路,電源濾波電路分別與風機電路、調節電路、控制電路及升壓變壓器T2相連接,所述調節電路和控制電路皆與升壓變壓器T2相連接,所述升壓變壓器T2分別與指示燈電路和紫外燈A相連接,指示燈電路還連接紫外燈A;在所述風機電路內設置有電阻R2、電容C3和風機M,所述風機M的一端通過電阻R2與電源濾波電路相連接,且風機M的另一端通過電容C3與調節電路相連接。
在使用時,交流電源將變壓整流電路降壓及整流處理后,通過電源濾波電路將整流后的電壓內的紋波電壓濾除,而后通過調節電路和控制電路加載至升壓變壓器T2內進行升壓處理并通過指示燈電路供給紫外燈A使得紫外燈A發出紫外光,從而對空氣內的病菌、甲醛等有害物質進行處理,從而得到新鮮的空氣,為便于新鮮的空氣能夠快速排出,還設計有風機電路,在風機的作用下將凈化后的空氣加速排出到空氣凈化器外,使用時結合電阻R2和電容C3對風機M進行供電,風機M帶動其上設置的風輪使得凈化后的空氣能夠加速的排出。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能夠方便對交流電源進行變壓和整流,以便后期進行濾波,得到可供后續電路使用的平穩直流源,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在所述變壓整流電路內設置有電源變壓器T1和整流橋UI,所述電源變壓器T1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UI相連接,電源變壓器T1的輸出端連接整流橋UI的輸入端,整流橋UI的輸出端連接電源濾波電路的輸入端。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便于將整流后電源內的紋波電壓濾除,避免出現供電不穩定的情況,影響整機工作,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在所述電源濾波電路內設置有電容C1、電阻R1和電容C2,電容C1的第一端連接電阻R1的第一端,震蕩R1的第二端連接電容C2的第一端,電容C2的第二端連接電容C1的第一端,且電容C1為電源濾波電路的輸入端,電容C2為電源濾波電路的輸出端,電阻R2與電源濾波電路相連接的端連接在電容C2與電阻R1共接的端上。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能夠對紫外燈的發光強度進行調整,從而盡可能的將空氣內的病菌殺出,并將甲醛進行有效分解,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在所述調節電路內設置有電阻R3、電位器RP1、二極管D1、電位器RP2,電阻R3的第一端與升壓變壓器T2的原邊W1的第一端相連接,電阻R3的第二端連接電位器RP1的第一固定端,電位器RP1的第二固定端分別與電位器RP2的第一固定端和二極管D1的第一極相連接,二極管D1的第二極分別與控制電路和升壓變壓器T2的第二副邊W3的第二端相連接,電位器RP2的第二固定端與升壓變壓器T2的第二副邊W2的第二端相連接,電容C3與調節電路相連接的端連接在電位器RP2的可調端上;在所述控制電路內設置有電容C4、三極管VT1和電阻R5,三極管VT1的集電極與原邊W1的第二端相連接,三極管VT1的發射極連接電阻R5的第一端,電阻R5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副邊W3的第二端和電容C4的第二端相連接,電容C4的第一端分別與三極管VT1的基極和第一副邊W2的第一端相連接。
實施例5: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二極管D1的正極與電位器RP1的第二固定端相連接。
實施例6: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使得使用者能夠及時知曉整個電路是否正常運行,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在所述指示燈電路內設置有相互連接的指示燈D2和電阻R4,且指示燈D2的非共接端和升壓變壓器T2的第二副邊W3的第一端相連接,電阻R4的非共接端與紫外燈A的一個電極相連接,紫外燈A的另一個電極與第二副邊W3的第二端相連接。
實施例7: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指示燈D2的負極與電阻R4相連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