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控制領域,尤其涉及遙控領域。
背景技術:
電燈,即用電作能源的人造照明用具,電燈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在黑夜或暗室為人類照明。自電燈實用新型以來,它大大推動了人類的發展。現在實現電燈遙控的設計方案,往往是在電燈供電線路中加裝遙控開關。特別是往往在電燈開關處加裝遙控開關。傳統的電燈遙控設計方案,都需要改動電燈線路,需要電工實施操作,普通用戶難以便捷的實現。
燈頭是燈泡的主要結構。燈頭是燈泡的末端,是光源與外接電源的連接部分,光源通過燈頭接電,產生發光現象。光源體主要包括燈珠、燈泡、燈管,其中燈管又包括直燈管和彎燈管。燈珠主要是LED燈的光源形式,燈泡一般是白熾燈、熒光燈、鹵鎢燈等,燈管主要是常見的熒光燈。而直燈管的兩側插頭插入的地方相當于燈頭的作用,彎燈管類似。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遙控電燈,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式遙控器,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遙控電燈,包括至少一發光器件,以及一將所述發光器件連接到電源的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器件固定在所述燈頭上方,所述燈頭設有用于連接電源的電源接入端;
還包括一電燈遙控系統,所述電燈遙控系統包括整流穩壓模塊、遙控接收模塊和電燈控制模塊,整流穩壓模塊連接遙控接收模塊,遙控接收模塊連接電燈控制模塊;
所述整流穩壓模塊的電源輸入端連接所述燈頭的電源接入端;
所述電燈控制模塊設有受控電力元件,所述受控電力元件控制連接所述發光器件;
所述發光器件中設有至少一個發光元件;
所述遙控接收模塊采用無線遙控接收模塊,所述無線遙控接收模塊是wifi模塊或者藍牙模塊;
所述電燈遙控系統還包括一復合式遙控器,所述復合式遙控器包括一遙控器控制電路,遙控器控制電路設有微處理器系統,所述微處理器系統的一信號輸出端直接或者間接連接有紅外光束發射機構;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的一信號輸出端,直接或間接的連接有一無線遙控發射模塊。
通過上述設計,使電燈的遙控不再需要電工施工實現。只需要用戶將遙控電燈擰接在原有的燈座上,即可實現電燈的遙控功能。
燈頭,是指接在電燈線末端、供安裝燈泡用的接口,需謹慎使用。電光源主要使用燈頭、燈座命名方法。
燈座,是固定燈位置和使燈觸點與電源相連接的器件。
一般是將燈頭固定在燈座上,實現對燈泡的電源連接和固定。
所述發光器件可以是至少一LED顆粒、至少一白熾燈燈絲、至少一熒光燈管等,能夠實現將電能轉換為光的器件。
所述遙控電燈還設有發光器件基座,所述發光器件基座設置在燈頭上方,所述發光器件設置在所述發光器件基座上方。
所述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設置在所述發光器件基座下方。或者,所述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設置在所述發光器件基座內。實現整體化設計,便于組裝、保存、運輸和安裝。保證燈泡的美觀,有利于多個發光元件的優化布局,便于實現發光元件與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的電隔離,并且有利于系統散熱。
本專利中所講的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固定位置,是指電燈遙控系統電路,或者承載的電燈遙控系統電路的電路板的固定位置,所以應當允許個別元件的位置,并不在此限定。比如光敏元件、天線,可能通過引線引出到其他位置,但并不影響整個電路或者電路板的位置確定,即使并不在所限定的固定位置,也應視為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所述遙控電燈還設有一燈泡罩,所述燈泡罩罩住所述發光器件。
所述燈頭上方直接或者間接的固定有一所述燈泡罩,所述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和所述發光器件固定在所述燈頭與燈泡罩之間的空間位置。
實現整體化設計,便于組裝、保存、運輸和安裝。
所述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可以嵌入在所述燈頭內。
所述燈泡罩與所述燈頭構成一閉合腔體,所述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和所述發光器件一起被包裹在所述閉合腔體內。
所述閉合腔體,并非一定是指密封的腔體。允許具有透氣口,以便于實現散熱。之所以設置閉合腔體,是實現整體化設計,便于組裝、保存、運輸和安裝。同時可以盡量的避免保存、運輸、安裝過程中的損壞。
還可以是,還設有一燈泡罩座,所述燈泡罩座固定在所述燈頭上方,所述燈泡罩固定在所述燈泡罩座上方;所述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和所述發光器件固定在所述燈頭與所述燈泡罩座之間的空間位置。
基于燈頭空間較小,燈泡罩透明的原因,再設置一燈泡罩座,使內部器件有更加充足的安裝空間,利于布局。并且保證外觀美觀。
所述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固定在所述燈泡罩座上。
進一步,所述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固定在所述燈泡罩座的下方,所述發光元件設置在所述燈泡罩座的上方。保證燈泡的美觀,有利于多個發光元件的優化布局,便于實現發光元件與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的電隔離,并且有利于系統散熱。
所述遙控接收模塊可以采用無線遙控接收模塊。所述無線遙控接收模塊設置有天線,所述天線露在遙控電燈外側。可以是設置在燈頭外、燈泡罩外、燈泡罩座外,或發光器件基座外。以便于接收無線信號。
所述無線遙控接收模塊設置有天線,所述天線露在遙控電燈內側。可以是設置在燈泡罩內、燈泡罩座內,或發光器件基座內。以保證外部的整潔、美觀。并且燈泡罩、燈泡罩座,或發光器件基座為非金屬結構。進而避免無線信號遮擋。
具體的,無線遙控接收模塊可以是2.4G無線接收模塊。
具體的,無線遙控接收模塊可以是wifi模塊。
具體的,無線遙控接收模塊可以是藍牙模塊。
所述紅外遙控接收模塊包括一用于接收遙控信號的光敏元件,所述光敏元件可以是光敏二極管、光敏三極管或紅外接收頭。
所述光敏元件優選為紅外接收頭。紅外接收電路通常被廠家集成在一個元件中,成為一體化的紅外接收頭。內部電路往往包括紅外二極管,放大器,限幅器,帶通濾波器,積分電路,比較器等。采用紅外接收頭,有利于簡化其他外圍電路結構。
采用紅外遙控系統,雖然在遙控距離和遙控信號遮擋方面,相對于無線遙控系統,均處于劣勢,但是安全性處于優勢。
采用無線遙控系統時,只要有人破解遙控代碼,可以采用大功率的發射器從遙遠的地方實現惡意遙控。給用戶造成恐慌。但是采用紅外遙控系統,遙控距離會縮短很多,而且實施遙控的設備處于用戶的視線范圍內,因此惡意遙控實施的可能性很小。
所述光敏元件的接收光的光接收面,設置在遙控電燈外側。可以是設置在燈頭外、燈泡罩外、燈泡罩座外,或發光器件基座外。以便于接收紅外遙控信號(紅外光束)。
所述光敏元件在遙控電燈內側,并設置使外界光線透過的透光機構。所述光敏元件可以是設置在燈泡罩內、燈泡罩座內,或發光器件基座內。以保證外部的整潔、美觀。并且燈泡罩、燈泡罩座,或發光器件基座設置透光機構。或者燈泡罩、燈泡罩座,或發光器件基座由透光材料制成,本身作為透光機構。進而避免對紅外遙控信號遮擋。
所述透光機構,上設有使光產生散射的散光結構。使照射到透光機構上的紅外光束,或其他光線產生散射。
從而使正面照射在燈泡罩上的紅外光束(紅外遙控信號),能夠較為順利的進入,而經過一次或者多次反射照射到燈泡罩上的其他紅外光線大大減弱。因此可以實現紅外光線篩選。不朝向燈泡罩實施遙控的紅外遙控信號,難以起到遙控作用,從而避免誤操作。允許同一空間內,設置多個遙控燈,而遙控時互不干擾。解決了紅外遙控在同一空間內、同一遙控代碼時,無法一對一進行遙控的技術難題。
散光結構可以以光線能夠透出,但是無法看清背后物品具體輪廓為準。即,散光結構是一光線能夠透出,但無法看清背后物品具體輪廓的透光結構。
散光結構可以是密布有小顆粒的結構。如磨砂層、熒光層、玻璃微珠層等。
散光結構可以是半透明結構。比如可以是油漆層、陶瓷層、半透明塑料膜等。
優選為,所述光敏元件設置在所述燈泡罩內,燈泡罩設有使光產生散射的散光結構。使照射到燈泡罩上的用于遙控的紅外光線產生散射。
從而使正面照射在燈泡罩上的紅外光線,能夠較為順利的進入,而經過一次或者多次反射照射到燈泡罩上的紅外光線大大減弱。因此可以實現遙控紅外光線篩選。不朝向燈泡罩實施遙控的紅外光光線,難以起到遙控作用,從而避免誤操作。
試驗表明,在散光結構對于漫反射而來的紅外遙控信號的入射比例,遠遠小于直接照射低散光結構表面的紅外遙控信號。直接照射低散光結構表面的紅外遙控信號具有更好的遙控效果。
幾乎所有經過漫反射而來的紅外遙控信號,均無法透過散光結構,達到實現遙控的光強度。進而無法實現遙控。
上述設計對紅外光束具有更好的篩選效果。特別是對紅外激光有很好的篩選效果。
所述透光機構優選為一閉合曲面結構。有利于實現紅外遙控信號的篩選和增強。
閉合曲面結構的外側為散光結構,內側為光滑面,所述光敏元件位于所述閉合曲面內側空間。對已經透射入閉合曲面的紅外遙控信號,進行反射,便于光敏元件接收。實現紅外遙控信號的篩選和增強。
閉合曲面結構可以是上下開口的閉合曲面結構,比如上下開口的圓筒結構、上下開口的錐形筒、上下開口的方形筒等。上開口或下開口可以用非散光結構封閉。
所述透光機構優選為一凹面結構。有利于實現紅外遙控信號的篩選和增強。
凹面結構,比如可以是一拋物面結構。還可以是上方一面開口的立方體結構等。
所述電燈遙控系統還包括一微型處理器系統,并設置有至少兩個遙控接收模塊,一個遙控接收模塊為無線遙控接收模塊,另一個遙控接收模塊為紅外遙控接收模塊;
所述無線遙控接收模塊和所述紅外遙控接收模塊分別連接所述微型處理器系統的信號輸入端。
所述微型處理器系統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電燈控制模塊。
從而實現兩種遙控功能的疊加。
所述微型處理器系統將接收到紅外遙控接收模塊的有效信號,視為接受無線遙控接收模塊的控制信號的條件。
所述微型處理器系統在接收到來自紅外遙控接收模塊的有效的紅外遙控信號后,才允許接受無線遙控接收模塊的遙控信號。
否則,無線遙控接收模塊處于非工作狀態。或者,無線遙控接收模塊即使處于工作狀態,微型處理器系統也視為接收到的信號無效。
通過紅外遙控啟動無線遙控,在控制過程中必須有人在同一空間內,先發出紅外遙控信號,才允許進行其他控制。
相對于傳統的無線遙控,可以避免有人在遠處惡意發送無線遙控信號進行惡意控制。
相對于傳統的紅外遙控,因為疊加了無線遙控,所以可以附加更多的遙控信息;不必在整個控制過程中一直使遙控器朝向受控設備,為用戶使用提供了方便,并且為遙控器進行動作控制或者手勢控制提供了技術條件。
所述微型處理器系統在接收到有效的紅外遙控信號后,在一設定時間內接受來自無線遙控接收模塊的控制信號,超出設定時間后,則不再接受。
所述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不大于20秒。以避免用戶因操作過慢,而造成遙控不能完成,又可以避免因允許無線遙控的時間過長,而造成誤操作或者給惡意操作留出時間。
進一步,所述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小于10秒。試驗表明,這一參數可以適應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
進一步,所述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小于5秒。試驗表明,這一參數可以適應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同時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通過上述設計,允許在無線信號遙控范圍內,設置眾多遙控代碼一致的遙控電燈,而不會造成遙控混亂。因此廠家可以批量生產遙控代碼一致的產品,不必再為避免遙控混亂,而生產眾多遙控代碼不同的產品。可以節省大量生產成本、分類倉儲成本、分類運輸成本,等成本。
另外,因為遙控代碼允許一致,所以眾多遙控電燈,只需要一個遙控器即可。不再需要每個遙控電燈都單獨配備遙控器。可以節省大量產品成本。并且因為不必再存儲大量遙控器,也不必尋找特別對應的遙控器,可以為用戶體驗帶來大大提高。
所述微型處理器系統連接所述電燈控制模塊。實現對電燈控制模塊的控制,進而控制發光元件的發光情況。
所述電燈控制模塊為具有開關功能的電燈控制模塊。
進一步,所述電燈控制模塊為具有調節光強的電燈控制模塊。
所述電燈控制模塊,為輸出電流恒流,輸出電壓受控的電燈控制模塊。以便于控制LED燈亮度。
所述電燈控制模塊的受控電力元件為繼電器。通過控制繼電器,進而控制發光元件。
所述電燈控制模塊的受控電力元件為至少兩個繼電器,至少其中一個繼電器的受控端串聯有電阻。從而通過控制接通不同的繼電器,實現不同的亮度。
所述電燈控制模塊還可以為一具有調色功能的電燈控制模塊,所述發光器件為具有調色功能的發光器件。
復合式遙控器,包括一遙控器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
遙控器控制電路設有微處理器系統,所述微處理器系統的一信號輸出端直接或者間接連接有紅外光束發射機構;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的一信號輸出端,直接或間接的連接有一無線遙控發射模塊。
使一個遙控器可以分別發送出紅外遙控信號和無線遙控信號。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設定為先發射紅外遙控信號,后發射無線遙控信號。以便于首先用紅外遙控信號啟動遙控電燈,或者其他受控設備的無線遙控接收,然后實施無線遙控。通過上述設計,允許在無線信號遙控范圍內,設置眾多遙控代碼一致的遙控電燈或其他受控設備,而不會造成遙控混亂。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在發射紅外遙控信號后,允許一設定時間內在滿足激發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的條件下激發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發射無線遙控信號。在超過一設定時間后,即使滿足其他激發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的條件下,也不激發無線遙控發射模塊,不發射無線遙控信號。
以避免產生遙控混亂,和適應人的操作習慣。
所述設定時間的時間起始點為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開始驅動紅外光束發射機構發射紅外光束遙控信號的時間,終止點為所述微處理器系統接收到并確認收到滿足激發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的條件時。
所述設定時間為3~20秒。或者設定時間為小于10秒。或者設定為小于5秒。
所述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3~20秒。以避免用戶因操作過慢,而造成遙控不能完成,又可以避免因允許無線遙控的時間過長,而造成誤操作。特別適用于老人和小孩。
進一步,所述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小于10秒。試驗表明,這一參數可以適應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
進一步,所述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小于5秒。試驗表明,這一參數可以適應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同時具有更好的防誤操作性能和更佳的用戶體驗感。可以快速完成一些遙控指令組合。
紅外光束發射機構可以采用一紅外激光器。
紅外光束發射機構可以采用一以紅外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的光束發射機構。
以紅外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的光束發射機構,包括一腔體和一紅外發光二極管;所述紅外發光二極管位于一腔體內,所述腔體設有腔體壁和透光窗口,所述腔體壁采用遮光的腔體壁。以產生紅外光束。
所述紅外發光二極管距離所述透光窗口大于0.2cm,小于10cm。以產生紅外光束。
所述紅外發光二極管前方設置有匯聚透鏡。
通過上述設計,可以使紅外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通過匯聚透鏡后,從透光窗口射出,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所述紅外發光二極管距離所述透光窗口外側大于1cm,小于10cm。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紅外發光二極管距離所述透光窗口外側一面大于1.5cm,小于5cm。
所述透光窗口設有匯聚透鏡。以匯聚光線。
所述紅外發光二極管后方設有凹面鏡。以匯聚光線。
所述匯聚透鏡前方還設有一長度大于1cm的環體,所述環體為一遮光材質的環體。以遮擋向周圍發射的光線。優選為長度小于3cm。
所述匯聚透鏡前方還設有一長度大于2cm的管體,所述管體為一遮光材質的管體。優選為長度小于6cm。以遮擋向周圍發射的光線。
復合式遙控器設有一外殼,所述外殼上少于4個按鍵。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外殼上僅設有1個按鍵。
進一步優選為,不設置按鍵。以使用戶操作起來更加方便,避免按鍵功能學習。
所述遙控器控制電路的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一振動傳感器系統,微處理器系統設有一控制信號輸入端,所述振動傳感器系統設有一感應信號輸出端,所述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感應信號輸出端。以通過振動觸發微處理器系統。
所述遙控器控制電路的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一陀螺儀系統,微處理器系統設有一控制信號輸入端,所述陀螺儀系統設有一感應信號輸出端,所述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感應信號輸出端。以使微處理器系統,將動作信息,作為生產無線電遙控信號的參數。
所述遙控器控制電路的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一重力傳感器系統,微處理器系統設有一控制信號輸入端,所述重力傳感器系統設有一感應信號輸出端,所述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感應信號輸出端。以使微處理器系統,將相對于水平面的角度信息,作為生產無線電遙控信號的參數。
所述遙控器控制電路的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一觸摸感應系統。微處理器系統設有一控制信號輸入端,所述觸摸感應系統設有一感應信號輸出端,所述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感應信號輸出端。以通過觸摸觸發微處理器系統。
所述遙控器控制電路的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一振動傳感器系統和觸摸感應系統。同時獲得振動傳感器系統和觸摸感應系統的信號時才觸發微處理器系統發射遙控信號。
所述振動傳感器系統采用金屬柱振動開關。
所述金屬柱振動開關包括一筒體,筒體兩端分別設有兩個電極,兩個電極均設有凹陷,筒體內設有一金屬柱,所述金屬柱的長度大于兩個電極的凹陷邊緣間的距離,小于兩個電極的凹陷頂點間的距離;所述金屬柱的外徑小于所述筒體的內徑。以便于在晃動時,產生電阻變化。
所述金屬柱的長度大于5mm,小于20mm。以便于滿足慣性要求和強度要求。
振動傳感器系統采用進一步優選為彈簧式振動傳感器。
進一步,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角度傳感器系統。以感應角度變化。
進一步,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傾斜傳感器系統。以感應傾斜變化。
進一步,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加速度傳感器系統。以感應加速度變化。
進一步,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電子羅盤。以感應方向變化。
進一步,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接近傳感器系統。以感應物體距離變化。特別是感應人手的距離變化。接近傳感器系統優選為主動式紅外接近傳感器系統。
進一步,遙控器控制電路的微處理器系統同時連接有觸摸感應系統、角度傳感器系統。同時獲得角度傳感器系統和觸摸感應系統的信號,根據角度傳感器系統的信號不同,和觸摸感應系統的信號不同,發出不同的遙控信號。進而實現在無按鍵的情況下,實現豐富的信號輸出。
進一步,遙控器控制電路的微處理器系統同時連接有觸摸感應系統、傾斜傳感器系統。同時獲得傾斜傳感器系統和觸摸感應系統的信號,根據傾斜傳感器系統的信號不同,和觸摸感應系統的信號不同,發出不同的遙控信號。進而實現在無按鍵的情況下,實現豐富的信號輸出。
進一步,遙控器控制電路的微處理器系統同時連接有觸摸感應系統、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同時獲得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和觸摸感應系統的信號,根據加速度傳感器系統的信號不同,和觸摸感應系統的信號不同,發出不同的遙控信號。進而實現在無按鍵的情況下,實現豐富的信號輸出。
所述觸摸感應系統設置有至少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用于感應至少兩個不同區域觸摸感應。
所述微處理系統將至少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觸摸發生的先后次序作為控制指令,激發遙控信號。
比如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分別為A、B,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A后B,所述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控制指令,激發一遙控信號;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B后A,所述微處理系統視為另一個不同的控制指令,激發另一遙控信號。從而實現復雜的控制指令,進而實現復雜的遙控信號輸出。
復合式控制方式,進一步優選為: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至少接收到振動傳感器的振動信號后,通過紅外光束發射機構發出紅外遙控信號;再檢測其他傳感器的信號,根據其他傳感器的信號,匹配無線遙控代碼,并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發出無線遙控信號。
從而實現紅外遙控信號和無線遙控信號的復合式發送,對受控設備實現復合式控制。
第一種復合式控制方式: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在接收到觸摸感應系統的有效信號,通過紅外光束發射機構發出紅外遙控信號。
所述觸摸感應系統設置有至少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所述微處理器系統再接收到先后觸發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的觸摸信號時,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發出無線遙控信號。
所述微處理系統將先后觸發不同的觸摸信號感應端的組合,作為不同的控制指令。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分別為A、B,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A后B,所述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增強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增強遙控信號;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B后A,所述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減弱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減弱遙控信號。
還設有一傾斜傳感器系統、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一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或角度傳感器系統。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進一步將觸摸感應系統的感應信號,與傾斜傳感器系統、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一加速度傳感器系統中的其中至少一個的感應信號疊加后,作為控制指令。以實現更加復雜的控制指令輸出。
第二種復合式控制方式: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在接收到觸摸感應系統的有效信號后,通過紅外光束發射機構發出紅外遙控信號。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在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感應的加速度方向不同時,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發出,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或者,所述微處理器系統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在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感應的加速度變化不同,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發出,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起始是向左加速,然后變化為向下加速,發出一種無線遙控信號。起始是向下加速,然后變化為向右加速,發出另一種無線遙控信號。
還設有一傾斜傳感器系統、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一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或者再連接角度傳感器系統。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進一步將加速度傳感器系統的感應信號,與傾斜傳感器系統、角度傳感器系統,或者一振動傳感器中的至少其中一個的感應信號疊加后,作為控制指令。以實現更加復雜的控制指令輸出。
第三種復合式控制方式: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在接收到振動傳感器的有效信號后,通過紅外光束發射機構發出紅外遙控信號。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在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感應的加速度方向不同時,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發出,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或者,所述微處理器系統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在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感應的加速度變化不同,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發出,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起始是向左加速,然后變化為向下加速,發出一種無線遙控信號。起始是向下加速,然后變化為向右加速,發出另一種無線遙控信號。
還包括觸摸感應系統,所述觸摸感應系統設置有至少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所述微處理器系統再接收到先后觸發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的觸摸信號時,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發出無線遙控信號。
所述微處理系統將先后觸發不同的觸摸信號感應端的組合,作為不同的控制指令。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分別為A、B,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A后B,所述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增強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增強遙控信號;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B后A,所述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減弱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減弱遙控信號。
還設有一傾斜傳感器系統,或者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再連接角度傳感器系統。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進一步將加速度傳感器系統的感應信號,與傾斜傳感器系統、角度傳感器系統,或者一觸摸感應系統中的至少其中一個的感應信號疊加后,作為控制指令。以實現更加復雜的控制指令輸出。
第四種復合式控制方式: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在接收到觸摸感應系統的有效信號,并且接收到振動傳感器的有效信號后,通過紅外光束發射機構發出紅外遙控信號。
所述觸摸感應系統設置有至少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所述微處理器系統再接收到先后觸發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的觸摸信號時,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發出無線遙控信號。
所述微處理系統將先后觸發不同的觸摸信號感應端的組合,作為不同的控制指令。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分別為A、B,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A后B,所述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增強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增強遙控信號;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B后A,所述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減弱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減弱遙控信號。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還連接有一所述傾斜傳感器系統,在所述傾斜傳感器系統輸出的感應信號不同時,激發觸摸感應系統,所產生的控制指令不同。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向上傾斜,并依次激發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A、B時,發出的是增加或者降低電視音量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平放,并依次激發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A、B時,發出的是增加或者降低電視臺號的無線遙控信號。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還可以連接有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一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或者再連接角度傳感器系統。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進一步將觸摸感應系統的感應信號,與傾斜傳感器系統、角度傳感器系統、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一加速度傳感器系統中的其中至少一個或兩種的感應信號疊加后,作為控制指令。以實現更加復雜的控制指令輸出。
所述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一觸摸傳感器系統和一所述傾斜傳感器系統。優選為再連接一加速度傳感器。
完成是否有人手持遙控器,遙控器使用中的手持傾斜角度如何。在傾斜角度確定的基礎上,再判斷加速運動方向的感知,比如向左、向右、向上、向下揮動的感知。是相對最為理想,最為適應人的使用習慣的傳感器感知搭配。
附圖說明
圖1為遙控電燈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電燈遙控系統電路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遙控電燈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為另一種電燈遙控系統電路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5為復合式遙控器電路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6為復合式遙控器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7為滾珠開關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圖2、圖3,遙控電燈,包括至少一發光器件10,以及一將發光器件10連接到電源的燈頭13,發光器件10固定在燈頭13上方,燈頭13設有用于連接電源的電源接入端;還包括一電燈遙控系統,電燈遙控系統包括整流穩壓模塊模塊21、遙控接收模塊22和電燈控制模塊20,整流穩壓模塊模塊21連接遙控接收模塊22,遙控接收模塊22連接電燈控制模塊20;整流穩壓模塊模塊21的電源輸入端連接燈頭13的電源接入端;電燈控制模塊20設有受控電力元件,受控電力元件控制連接發光器件10;發光器件10中設有至少一個發光元件101。
通過上述設計,使電燈的遙控不再需要電工施工實現。只需要用戶將遙控電燈擰接在原有的燈座上,即可實現電燈的遙控功能。
受控電力元件可以是繼電器、三極管、晶閘管或者CMOS管等。
燈頭13,是指接在電燈線末端、供安裝燈泡用的接口,需謹慎使用。電光源主要使用燈頭、燈座命名方法。
燈座,是固定燈泡位置和使燈頭13的觸點(電源接入端)與電源相連接的器件。一般是將燈頭13固定在燈座上,實現對燈泡的電源連接和固定。
發光器件10可以是至少一LED顆粒、至少一白熾燈燈絲或至少一熒光燈管等,能夠實現將電能轉換為光的器件。
遙控電燈還設有發光器件基座12,發光器件基座12設置在燈頭13上方,發光器件10設置在發光器件基座12上方。發光器件基座12用于支撐發光元件101,或者調整發光元件101到適當位置。
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設置在發光器件基座12下方。或者,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設置在發光器件基座12內。實現整體化設計,便于組裝、保存、運輸和安裝。保證燈泡的美觀,有利于多個發光元件101的優化布局,便于實現發光元件101與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的電隔離,并且有利于系統散熱。
遙控電燈還設有一燈泡罩11,燈泡罩11罩住發光器件10。燈頭13上方直接或者間接的固定有一燈泡罩11,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和發光器件10固定在燈頭13與燈泡罩11之間的空間位置。實現整體化設計,便于組裝、保存、運輸和安裝。
燈泡罩11與燈頭13構成一閉合腔體,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和發光器件10一起被包裹在閉合腔體內。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可以嵌入在燈頭13內。
閉合腔體,并非一定是指密封的腔體。允許具有透氣口,以便于實現散熱。之所以設置閉合腔體,是實現整體化設計,便于組裝、保存、運輸和安裝。同時可以盡量的避免保存、運輸、安裝過程中的損壞。
還可以是,還設有一燈泡罩座15,燈泡罩座15固定在燈頭13上方,燈泡罩11固定在燈泡罩座15上方;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固定在燈泡罩座15上。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和發光器件10固定在燈頭13與燈泡罩座15之間的空間位置。基于燈頭13空間較小,燈泡罩11透明的原因,再設置一燈泡罩座15,使內部器件有更加充足的安裝空間,利于布局。并且保證外觀美觀。
本專利中所講的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固定位置,是指電燈遙控系統電路,或者承載的電燈遙控系統電路的電路板的固定位置,所以應當允許個別元件的位置,并不在此限定。比如光敏元件14、天線,可能通過引線引出到其他位置,但并不影響整個電路或者電路板的位置確定,即使并不在所限定的固定位置,也應視為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進一步,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固定在燈泡罩座15的下方,發光元件101設置在燈泡罩座15的上方。保證燈泡的美觀,有利于多個發光元件101的優化布局,便于實現發光元件101與電燈遙控系統的電路的電隔離,并且有利于系統散熱。
遙控接收模塊22可以采用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設置有天線,天線露在遙控電燈外側。可以是設置在燈頭13外、燈泡罩11外、燈泡罩座15外,或發光器件基座12外。以便于接收無線信號。
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設置有天線,天線露在遙控電燈內側。可以是設置在燈泡罩11內、燈泡罩座15內,或發光器件基座12內。以保證外部的整潔、美觀。并且燈泡罩11、燈泡罩座15,或發光器件基座12為非金屬結構。進而避免無線信號遮擋。
具體的,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可以是2.4G無線接收模塊。具體的,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不是因特網無線接收模塊。特別的,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不是wifi模塊。應當注意,本實用新型中設計的是黑暗中為人提供光明的燈,因此黑客或病毒入侵的危害大于對電腦或者手機的入侵,需要嚴防病毒或者黑客惡意入侵。否則將帶來諸多威脅。因此本實用新型中摒棄了因特網的接入控制。
另外,因特網控制的接入,需要用戶進行一些設置,并且需要安裝控制軟件支持,而本專利恰恰是為了簡化用戶的設置或安裝,摒棄公認的先進的因特網控制,雖然限制了用戶的遠程控制和程序化設置,但是為用戶的基本操作提供了便利,并且避免了病毒或者黑客惡意入侵。
遙控接收模塊22采用紅外遙控接收模塊222。紅外遙控接收模塊222包括一用于接收遙控信號的光敏元件14,光敏元件14可以是光敏二極管、光敏三極管或紅外接收頭。
光敏元件14優選為紅外接收頭。紅外接收電路通常被廠家集成在一個元件中,成為一體化的紅外接收頭。內部電路往往包括紅外二極管,放大器,限幅器,帶通濾波器,積分電路,比較器等。采用紅外接收頭,有利于簡化其他外圍電路結構。
采用無線遙控時,只要有人破解遙控代碼,可以采用大功率的發射器從遙遠的地方實現惡意遙控。給用戶造成恐慌。但是采用紅外遙控,遙控距離會縮短很多,而且實施遙控的設備處于用戶的視線范圍內,因此惡意遙控實施的可能性很小。采用紅外遙控,雖然在遙控距離和遙控信號遮擋方面,相對于無線遙控,均處于劣勢,但是安全性處于優勢。
光敏元件14的接收光的光接收面,設置在遙控電燈外側。可以是設置在燈頭13外、燈泡罩11外、燈泡罩座15外,或發光器件基座12外。以便于接收紅外遙控信號。
或者,光敏元件14在遙控電燈內側,并設置使外界光線透過的透光機構。光敏元件14可以是設置在燈泡罩11內、燈泡罩座15內,或發光器件基座12內。以保證外部的整潔、美觀。并且燈泡罩11、燈泡罩座15,或發光器件基座12設置透光機構。或者燈泡罩11、燈泡罩座15,或發光器件基座12由透光材料制成,本身作為透光機構。進而避免對紅外遙控信號遮擋。透光機構,上設有使光產生散射的散光結構。使照射到透光機構上的紅外光束,或其他光線產生散射。
從而使直接照射在燈泡罩11上的紅外光束(紅外遙控信號),能夠較為順利的進入,而經過一次或者多次反射照射到燈泡罩11上的其他紅外光線大大減弱。因此可以實現紅外光線篩選。不朝向燈泡罩11實施遙控的紅外遙控信號,難以起到遙控作用,從而避免誤操作。允許同一空間內,設置多個遙控燈,而遙控時互不干擾。解決了紅外遙控在同一空間內、同一遙控代碼時,無法一對一進行遙控的技術難題。
散光結構的選擇,可以以光線能夠透出,但是無法看清背后物品具體輪廓為準。即,散光結構是一光線能夠透出,但無法看清背后物品具體輪廓的透光結構。光線能夠透出的標準為,1瓦紅外發光二極管在至少1米距離處正面照射,可以使散光結構背面的紅外接收頭有效感光。
散光結構可以是密布有小顆粒的結構。如磨砂層、熒光層、玻璃微珠層等。散光結構還可以是半透明結構。比如可以是油漆層、陶瓷層、半透明塑料膜等。
優選為,光敏元件14設置在燈泡罩11內,燈泡罩11設有使光產生散射的散光結構。使照射到燈泡罩11上的用于遙控的紅外光線產生散射。
從而使正面照射在燈泡罩11上的紅外光線,能夠較為順利的進入,而經過一次或者多次反射照射到燈泡罩11上的紅外光線大大減弱。因此可以實現遙控紅外光線篩選。不朝向燈泡罩11實施遙控的紅外光光線,難以起到遙控作用,從而避免誤操作。
試驗表明,在散光結構對于漫反射而來的紅外遙控信號的入射比例,遠遠小于直接照射低散光結構表面的紅外遙控信號。直接照射低散光結構表面的紅外遙控信號具有更好的遙控效果。幾乎所有經過漫反射而來的紅外遙控信號,均無法透過散光結構,達到實現遙控的光強度。進而無法實現遙控。
透光機構優選為一閉合曲面結構。有利于實現紅外遙控信號的篩選和增強。閉合曲面結構的外側為散光結構,內側為光滑面,光敏元件14位于閉合曲面內側空間。對已經透射入閉合曲面的紅外遙控信號,進行反射,便于光敏元件14接收。實現紅外遙控信號的篩選和增強。
閉合曲面結構可以是上下開口的閉合曲面結構,比如上下開口的圓筒結構、上下開口的錐形筒、上下開口的方形筒等。上開口或下開口可以用非散光結構封閉。
透光機構還可以優選為一凹面結構。有利于實現紅外遙控信號的篩選和增強。凹面結構,比如可以是一拋物面結構、球面結構。還可以是上方一面開口的立方體結構等。
上述設計對紅外光束具有更好的篩選效果。特別是對紅外激光有很好的篩選效果。
參照圖4,電燈遙控系統還包括一微型處理器系統223,并設置有至少兩個遙控接收模塊22,一個遙控接收模塊22為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另一個遙控接收模塊22為紅外遙控接收模塊222;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和紅外遙控接收模塊222分別連接微型處理器系統223的信號輸入端,微型處理器系統223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電燈控制模塊20。微型處理器系統223將接收到紅外遙控接收模塊222的有效信號,視為接受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的控制信號的條件。從而實現兩種遙控功能的疊加。
微型處理器系統223在接收到來自紅外遙控接收模塊222的有效的紅外遙控信號后,才允許接受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的遙控信號。否則,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處于非工作狀態。或者,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即使處于工作狀態,微型處理器系統223也視為接收到的信號無效。
通過紅外遙控啟動無線遙控,在控制過程中必須有人在同一空間內,先發出紅外遙控信號,才允許進行其他控制。相對于傳統的無線遙控,可以避免有人在遠處惡意發送無線遙控信號進行惡意控制。
相對于傳統的紅外遙控,因為疊加了無線遙控,所以可以附加更多的遙控信息;不必在整個控制過程中一直使遙控器朝向受控設備,為用戶使用提供了方便,并且為遙控器進行動作控制或者手勢控制提供了技術條件。
微型處理器系統223在接收到有效的紅外遙控信號后,在一設定時間內接受來自無線遙控接收模塊221的控制信號,超出設定時間后,則不再接受。不再接受的方式,可以是直接不接收控制信號,或者接收控制信號,但是不接受控制信號控制。
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不大于20秒。以避免用戶因操作過慢,而造成遙控不能完成,又可以避免因允許無線遙控的時間過長,而造成誤操作或者給惡意操作留出時間。
進一步,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小于10秒。試驗表明,這一參數可以適應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
進一步,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小于5秒。試驗表明,這一參數可以適應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同時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通過上述設計,允許在無線信號遙控范圍內,設置眾多遙控代碼一致的遙控電燈,而不會造成遙控混亂。因此廠家可以批量生產遙控代碼一致的產品,不必再為避免遙控混亂,而生產眾多遙控代碼不同的產品。可以節省大量生產成本、分類倉儲成本、分類運輸成本,等成本。
另外,因為遙控代碼允許一致,所以眾多遙控電燈,只需要一個遙控器即可。不再需要每個遙控電燈都單獨配備遙控器。可以節省大量產品成本。并且因為不必再存儲大量遙控器,也不必尋找特別對應的遙控器,可以為用戶體驗帶來大大提高。
微型處理器系統223連接電燈控制模塊20。實現對電燈控制模塊20的控制,進而控制發光元件101的發光情況。電燈控制模塊20可以為具有開關功能的電燈控制模塊20。
進一步,電燈控制模塊20為具有調節光強的電燈控制模塊20。電燈控制模塊20,為輸出電流恒流,輸出電壓受控的電燈控制模塊20。以便于控制LED燈亮度。電燈控制模塊20的受控電力元件為繼電器。通過控制繼電器,進而控制發光元件101。或者,電燈控制模塊20的受控電力元件為至少兩個繼電器,至少其中一個繼電器的受控端串聯有電阻。從而通過控制接通不同的繼電器,實現不同的亮度。
電燈控制模塊20還可以為一具有調色功能的電燈控制模塊20,發光器件10為具有調色功能的發光器件10。
參照圖5、圖6,復合式遙控器,包括一遙控器控制電路32,遙控器控制電路32設有微處理器系統33,微處理器系統33的一信號輸出端直接或者間接連接有紅外光束發射機構31;微處理器系統33的一信號輸出端,直接或間接的連接有一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使一個遙控器可以分別發送出紅外遙控信號和無線遙控信號。
微處理器系統33設定為,先發射紅外遙控信號,后發射無線遙控信號。以便于首先用紅外遙控信號啟動遙控電燈,或者其他受控設備的無線遙控接收,然后實施無線遙控。通過上述設計,允許在無線信號遙控范圍內,設置眾多遙控代碼一致的遙控電燈或其他受控設備,而不會造成遙控混亂。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設置先后發射,使發射無線遙控信號與上一次發射,間隔更長時間,可以有效避免兩次遙控操作混淆。
微處理器系統33在發射紅外遙控信號后,允許一設定時間內在滿足激發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的條件下激發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發射無線遙控信號。在超過一設定時間后,即使滿足其他激發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的條件下,也不激發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不發射無線遙控信號。以避免產生遙控混亂,和適應人的操作習慣。
設定時間的時間起始點計算方式可以為微處理器系統33開始驅動紅外光束發射機構31發射紅外遙控信號的時間,終止點為微處理器系統33接收到并確認收到滿足激發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的條件時。本專利中所講的設定時間,是一種客觀反映的時間。并不限于指微處理器系統33程序中寫入的兩個時間節點之間的設定時間值。微處理器系統33程序中寫入的,計算設定時間的起始點和終止點也可以用其他節點。但是最終造成,符合本專利中設定時間參數的,即認為符合本專利客觀反映的時間,也應在本專利保護范圍。
設定時間可以為3~20秒。或者設定時間為小于10秒。或者設定為小于5秒。
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3~20秒。以避免用戶因操作過慢,而造成遙控不能完成,又可以避免因允許無線遙控的時間過長,而造成誤操作。特別適用于老人和小孩。
進一步,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小于10秒。試驗表明,這一參數可以適應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
進一步,設定時間可以設置在小于5秒。試驗表明,這一參數可以適應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同時具有更好的防誤操作性能和更佳的用戶體驗感。可以快速完成一些遙控指令組合。
紅外光束發射機構31可以采用一紅外激光器。
紅外光束發射機構31可以采用一以紅外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的光束發射機構。
以紅外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的光束發射機構,包括一腔體和一紅外發光二極管,腔體設有腔體壁和透光窗口41,腔體壁采用遮光的腔體壁。以產生紅外光束(紅外遙控信號)。
紅外發光二極管距離透光窗口41大于0.2cm,小于10cm。紅外發光二極管前方設置有匯聚透鏡42。通過上述設計,可以使紅外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通過匯聚透鏡42后,從透光窗口41射出,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紅外發光二極管距離透光窗口41外側大于1cm,小于10cm。以便于實現光線準直。進一步優選為,紅外發光二極管距離透光窗口41外側一面大于1.5cm,小于5cm。透光窗口41設有匯聚透鏡42。以匯聚光線。紅外發光二極管后方設有凹面鏡。以匯聚光線。
匯聚透鏡42前方還設有一長度大于1cm的環體,環體為一遮光材質的環體。以遮擋向周圍發射的光線。優選為長度小于3cm。進一步優選為,匯聚透鏡42前方還設有一長度大于2cm的管體,管體為一遮光材質的管體。優選為長度小于6cm。以遮擋向周圍發射的光線。
復合式遙控器設有一外殼40,外殼40上少于4個按鍵。進一步優選為,外殼40上僅設有1個按鍵。進一步優選為,不設置按鍵。以使用戶操作起來更加方便,避免按鍵功能學習。
遙控器控制電路32的微處理器系統33連接有一振動傳感器系統36,微處理器系統33設有一控制信號輸入端,振動傳感器系統36設有一感應信號輸出端,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感應信號輸出端。以通過振動觸發微處理器系統33。
本專利中所指的各種傳感器系統,是各種指傳感器增加必要的外部輔助電路。比如可以有電壓比較電路、濾波電路、穩壓電路等中的一種或幾種。以輸出穩定、有效的感應信號。
遙控器控制電路32的微處理器系統33連接有一觸摸感應系統35。微處理器系統33設有一控制信號輸入端,觸摸感應系統35設有一感應信號輸出端,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感應信號輸出端。以通過觸摸觸發微處理器系統33。觸摸感應系統35可以感知是否有人手握設備。觸摸感應點可以延伸到外殼40上。以便感知。
遙控器控制電路32的微處理器系統33連接有一振動傳感器系統36和觸摸感應系統35。同時獲得振動傳感器系統36和觸摸感應系統35的信號時才觸發微處理器系統33發射遙控信號。
振動傳感器系統36采用金屬柱振動開關。金屬柱振動開關包括一筒體,筒體兩端分別設有兩個電極,兩個電極均設有凹陷,筒體內設有一金屬柱,金屬柱的長度大于兩個電極的凹陷邊緣間的距離,小于兩個電極的凹陷頂點間的距離;金屬柱的外徑小于筒體的內徑。以便于在晃動時,產生電阻變化。金屬柱的長度大于5mm,小于20mm。以便于滿足慣性要求和強度要求。
振動傳感器系統36還可以進一步優選為彈簧式振動傳感器。相對于金屬柱振動開關系統具有感應靈敏度不易受放置角度影響的優點。
進一步,微處理器系統33連接有角度傳感器系統。以感應角度變化。
進一步,微處理器系統33連接有傾斜傳感器系統37。以感應傾斜變化。傾斜傳感器系統37可以采用滾珠開關。
進一步,微處理器系統33連接有加速度傳感器系統。以感應加速度變化。
進一步,微處理器系統33連接有接近傳感器系統。以感應物體距離變化。特別是感應人手的距離變化。接近傳感器系統優選為主動式紅外接近傳感器系統。
進一步,微處理器系統33連接有電子羅盤。以感應方向,或方向變化。
進一步,遙控器控制電路32的微處理器系統33同時連接有觸摸感應系統35、角度傳感器系統。同時獲得角度傳感器系統和觸摸感應系統35的信號,根據角度傳感器系統的信號不同,和觸摸感應系統35的信號不同,發出不同的遙控信號。進而實現在無按鍵的情況下,實現豐富的信號輸出。
進一步,遙控器控制電路32的微處理器系統33同時連接有觸摸感應系統35、傾斜傳感器系統37。同時獲得傾斜傳感器系統37和觸摸感應系統35的信號,根據傾斜傳感器系統37的信號不同,和觸摸感應系統35的信號不同,發出不同的遙控信號。進而實現在無按鍵的情況下,實現豐富的信號輸出。
進一步,遙控器控制電路32的微處理器系統33同時連接有觸摸感應系統35、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同時獲得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和觸摸感應系統35的信號,根據加速度傳感器系統的信號不同,和觸摸感應系統35的信號不同,發出不同的遙控信號。進而實現在無按鍵的情況下,實現豐富的信號輸出。
觸摸感應系統35設置有至少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用于感應至少兩個不同區域觸摸感應。微處理系統將至少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觸摸發生的先后次序作為控制指令,激發遙控信號。比如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分別為A、B,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A后B,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控制指令,激發一遙控信號;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B后A,微處理系統視為另一個不同的控制指令,激發另一遙控信號。從而實現復雜的控制指令,進而實現復雜的遙控信號輸出。
所述遙控器控制電路的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一陀螺儀系統,微處理器系統設有一控制信號輸入端,所述陀螺儀系統設有一感應信號輸出端,所述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感應信號輸出端。以使微處理器系統,將動作信息,作為生產無線電遙控信號的參數。
所述遙控器控制電路的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一重力傳感器系統,微處理器系統設有一控制信號輸入端,所述重力傳感器系統設有一感應信號輸出端,所述控制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感應信號輸出端。以使微處理器系統,將相對于水平面的角度信息,作為生產無線電遙控信號的參數。
復合式控制方式,進一步優選為:
微處理器系統33至少接收到振動傳感器的振動信號后,通過紅外光束發射機構31發出紅外遙控信號;再檢測其他傳感器的信號,根據其他傳感器的信號,匹配無線遙控代碼,并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發出無線遙控信號。從而實現紅外遙控信號和無線遙控信號的復合式發送,對受控設備實現復合式控制。
第一種復合式控制方式:
微處理器系統33在接收到觸摸感應系統35的有效信號,通過紅外光束發射機構31發出紅外遙控信號。觸摸感應系統35設置有至少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微處理器系統33再接收到先后觸發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的觸摸信號時,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發出無線遙控信號。微處理系統將先后觸發不同的觸摸信號感應端的組合,作為不同的控制指令。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分別為A、B,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A后B,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增強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增強遙控信號;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B后A,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減弱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減弱遙控信號。
還設有一傾斜傳感器系統37、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一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再或者角度傳感器系統。微處理器系統33進一步將觸摸感應系統35的感應信號,與傾斜傳感器系統37、角度傳感器系統、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一加速度傳感器系統中的其中至少一個的感應信號疊加后,作為控制指令。以實現更加復雜的控制指令輸出。
第二種復合式控制方式:
微處理器系統33在接收到觸摸感應系統35的有效信號后,通過紅外光束發射機構31發出紅外遙控信號。微處理器系統33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在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感應的加速度方向不同時,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發出,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或者,微處理器系統33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在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感應的加速度變化不同,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發出,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起始是向左加速,然后變化為向下加速,發出一種無線遙控信號。起始是向下加速,然后變化為向右加速,發出另一種無線遙控信號。
還設有一傾斜傳感器系統37、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一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或者再連接角度傳感器系統。微處理器系統33進一步將加速度傳感器系統的感應信號,與傾斜傳感器系統37、角度傳感器系統,或者一振動傳感器中的至少其中一個的感應信號疊加后,作為控制指令。以實現更加復雜的控制指令輸出。
第三種復合式控制方式:
微處理器系統33在接收到振動傳感器的有效信號后,通過紅外光束發射機構31發出紅外遙控信號。微處理器系統33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在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感應的加速度方向不同時,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發出,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或者,微處理器系統33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加速度傳感器系統,在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感應的加速度變化不同,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發出,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起始是向左加速,然后變化為向下加速,發出一種無線遙控信號。起始是向下加速,然后變化為向右加速,發出另一種無線遙控信號。
還包括觸摸感應系統35,觸摸感應系統35設置有至少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微處理器系統33再接收到先后觸發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的觸摸信號時,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發出無線遙控信號。
微處理系統將先后觸發不同的觸摸信號感應端的組合,作為不同的控制指令。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比如,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分別為A、B,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A后B,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增強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增強遙控信號;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B后A,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減弱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減弱遙控信號。
還設有一傾斜傳感器系統37,或者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再連接角度傳感器系統。微處理器系統33進一步將加速度傳感器系統的感應信號,與傾斜傳感器系統37、角度傳感器系統,或者一觸摸感應系統35中的至少其中一個的感應信號疊加后,作為控制指令。以實現更加復雜的控制指令輸出。
第四種復合式控制方式:
微處理器系統33在接收到觸摸感應系統35的有效信號,并且接收到振動傳感器的有效信號后,通過紅外光束發射機構31發出紅外遙控信號。觸摸感應系統35設置有至少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微處理器系統33再接收到先后觸發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的觸摸信號時,通過無線遙控發射模塊34發出無線遙控信號。
微處理系統將先后觸發不同的觸摸信號感應端的組合,作為不同的控制指令。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分別為A、B,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A后B,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增強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增強遙控信號;觸發發生的順序為先B后A,微處理系統視為一個燈光減弱的控制指令,激發一燈光減弱遙控信號。
微處理器系統33還連接有一傾斜傳感器系統37,在傾斜傳感器系統37輸出的感應信號不同時,激發觸摸感應系統35,所產生的控制指令不同。發出不同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向上傾斜,并依次激發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A、B時,發出的是增加或者降低電視音量的無線遙控信號。
比如,平放,并依次激發兩個觸摸信號感應端A、B時,發出的是增加或者降低電視臺號的無線遙控信號。
微處理器系統33還可以連接有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一加速度傳感器系統。或者再連接角度傳感器系統。微處理器系統33進一步將觸摸感應系統35的感應信號,與傾斜傳感器系統37、角度傳感器系統、接近傳感器系統,或者一加速度傳感器系統中的其中至少一個或兩種的感應信號疊加后,作為控制指令。以實現更加復雜的控制指令輸出。
微處理器系統連接有一觸摸傳感器系統和一所述傾斜傳感器系統。優選為再連接一加速度傳感器。
完成是否有人手持遙控器,遙控器使用中的手持傾斜角度如何。在傾斜角度確定的基礎上,再判斷加速運動方向的感知,比如向左、向右、向上、向下揮動的感知。是相對最為理想,最為適應人的使用習慣的傳感器感知搭配。
微處理器系統33、微型處理器系統223均可采用單片機系統。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