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燈、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及電路。
背景技術:
近年來,LED燈替代傳統的白熾燈作為照明電源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并且隨著人們對LED照明電源要求的提高以及LED技術的發展,可色溫調節的LED照明電源已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目前,現有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主要通過色溫調節控制芯片控制恒流芯片的工作與否,從而實現對LED燈的色溫調節控制。其中,現有的色溫調節控制芯片包括時鐘檢測模塊、噪聲抑制模塊、狀態存儲模塊以及驅動模塊;時鐘檢測模塊對色溫調節控制電路的外部電源的開關狀態進行檢測,噪聲抑制模塊對時鐘檢測模塊輸出的檢測信號進行濾波處理,狀態存儲模塊根據接收的濾波后的檢測信號輸出驅動信號以驅動恒流芯片,進而實現對LED燈的色溫調節控制。
雖然現有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可實現LED的色溫調節控制,但是其內部的色溫調節控制芯片中的時鐘檢測模塊是由多個時鐘檢測芯片級聯而成的,由于每個時鐘檢測芯片的成本比較高,且體積大,從而導致色溫調節控制芯片的體積較大且成本較高,進而使得現有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的體積大且成本高。
綜上所述,現有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存在體積大和成本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旨在解決現有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存在體積大和成本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用以驅動多個恒流芯片對多個LED燈串進行色溫調節,所述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包括噪聲抑制模塊、狀態存儲模塊、驅動模塊,所述噪聲抑制模塊與所述狀態存儲模塊連接,所述狀態存儲模塊與所述驅動模塊連接;所述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還包括低電壓檢測模塊;
所述低電壓檢測模塊的電壓輸入端與外部的整流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所述低電壓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噪聲抑制模塊連接;
所述低電壓檢測模塊包括多個開關元件;所述低壓檢測模塊對所述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進行檢測并輸出相應的檢測信號至噪聲抑制模塊;所述噪聲抑制模塊對所述檢測信號進行濾波處理后輸出至所述狀態存儲模塊;所述狀態存儲模塊在預設時間內根據接收到濾波后的所述檢測信號的次數輸出相應的狀態控制信號至所述驅動模塊,所述驅動模塊根據所述狀態控制信號驅動多個所述恒流芯片。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所述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包括整流電路、采樣電路、充電電容、多個恒流芯片、多個LED燈串以及上述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
所述采樣電路對所述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進行采樣,一個所述恒流芯片驅動一個所述LED燈串。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LED燈,所述LED燈包括上述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
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采用包括低電壓檢測模塊、噪聲抑制模塊、狀態存儲模塊以及驅動模塊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其中,低電壓檢測模塊包括多個開關元件;低壓檢測模塊對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進行檢測并輸出相應的檢測信號至噪聲抑制模塊;噪聲抑制模塊對檢測信號進行濾波處理后輸出至狀態存儲模塊;狀態存儲模塊在預設時間內根據接收到濾波后的檢測信號的次數輸出相應的狀態控制信號至驅動模塊,驅動模塊根據狀態控制信號驅動多個恒流芯片,以實現對多個恒流芯片的控制,進而使得包括上述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實現對LED燈串的色溫調節,并且結構簡單、成本低,進而解決了現有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存在體積大和成本高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的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的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的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中的低電壓檢測模塊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中的供電模塊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中的復位模塊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具體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的模塊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在本實施例中,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與外部的多個恒流芯片(圖中未示出)連接,用以多個驅動恒流芯片對多個LED燈串(圖中未示出)進行色溫調節。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包括低電壓檢測模塊100、噪聲抑制模塊101、狀態存儲模塊102以及驅動模塊103。
其中,噪聲抑制模塊101與狀態存儲模塊102連接,狀態存儲模塊102與驅動模塊103連接,低電壓檢測模塊100的電壓輸入端與外部的整流電路(圖中未示出)的輸出端連接,低電壓檢測模塊100的信號輸出端與噪聲抑制模塊101連接。
低電壓檢測模塊100包括多個開關元件,并且低電壓檢測模塊100對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進行檢測并輸出相應的檢測信號至噪聲抑制模塊101;噪聲抑制模塊101對檢測信號進行濾波處理后輸出至狀態存儲模塊102;狀態存儲模塊102在預設時間內根據接收到濾波后的檢測信號的次數輸出相應的狀態控制信號至驅動模塊103;驅動模塊103根據狀態控制信號驅動多個恒流芯片。
具體的,當整流電路無電壓輸出時,低電壓檢測模塊100的電壓輸入端接收的輸出電壓為零,因此,低電壓檢測模塊100輸出為零,進而使得后端噪聲抑制模塊101、狀態存儲模塊102以及驅動模塊103不工作;當整流電路有電壓輸出時,低電壓檢測模塊100檢測到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并輸出檢測信號至噪聲抑制模塊101,噪聲抑制模塊101對該檢測信號進行濾波處理后輸出至狀態存儲模塊102;狀態存儲模塊102在預設時間內根據接收到的濾波處理后的檢測信號的次數輸出相應的狀態控制信號至驅動模塊103,驅動模塊103根據狀態控制信號驅動多個恒流芯片。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本沒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當外部的恒流芯片為兩個時,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還包括有開關管M1與開關管M2,開關管M1的控制端和開關管M2的控制端均與驅動模塊103的輸出端連接,開關管M1的輸入端與外部的第一恒流芯片連接,開關管M1的輸出端接地,開關管M2的輸入端與外部的第二恒流芯片連接,開關管M2的輸出端接地;當驅動模塊103接收到狀態存儲模塊102發送的狀態控制信號時,驅動模塊103根據該狀態控制信號發送相應的驅動信號至開關管M1與開關管M2,開關管M1與開關管M2根據相應的驅動信號分別控制第一恒流芯片與第二恒流芯片工作。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狀態存儲模塊102每接收到一次檢測信號都會對其存儲狀態進行更新,并根據更新后的存儲狀態輸出相應的狀態控制信號,因此,當狀態存儲模塊102在預設時間內多次接收到檢測信號,狀態存儲模塊102可根據接收到的檢測信號的次數輸出相應的狀態控制信號;此外,低電壓檢測模塊100輸出的檢測信號為高電平信號,狀態存儲模塊102輸出的狀態控制信號包括但不限于高低電平信號。
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低電壓檢測模塊100包括控制單元100a與檢測信號生成單元100b。
其中,控制單元100a的輸入端與檢測信號生成單元100b的輸入端共接形成低電壓檢測模塊100的電壓輸入端,控制單元100a的輸出端與檢測信號生成單元100b的控制端連接,檢測信號生成單元100b的輸出端為低電壓檢測模塊100的信號輸出端。
具體的,控制單元100a對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進行檢測,并輸出相應的控制信號至檢測信號生成單元100b,檢測信號生成單元100b根據控制信號生成相應的檢測信號。
進一步地,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如圖4所示,控制單元100a包括第一開關元件Q1、第二開關元件Q2、第三開關元件Q3、第四開關元件Q4、第五開關元件Q5、第六開關元件Q6、第七開關元件Q7、第八開關元件Q8、第九開關元件Q9、第十開關元件Q10、第十一開關元件Q11、第十二開關元件Q12、第十三開關元件Q13、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以及第三二極管D3。
第一開關元件Q1的輸入端、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第七開關元件Q7的輸入端以及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控制單元100a的輸入端;第一開關元件Q1的控制端與輸出端共接于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與第二開關元件Q2的輸入端連接,第二開關元件Q2的控制端與輸出端共接于第三開關元件Q3的輸入端,第三開關元件Q3的控制端與輸出端共接于第四開關元件Q4的輸入端,第四開關元件Q4的控制端與輸出端共接于第五開關元件Q5的輸入端,第五開關元件Q5的控制端與輸出端共接于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與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連接,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與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第十三開關元件Q13的控制端以及第十二開關元件Q12的輸入端和控制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與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以及第六開關元件Q6的輸入端連接,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與第六開關元件Q6的輸出端共接于地,第七開關元件Q7的控制端與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以及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開關元件Q7的輸出端與第八開關元件Q8的輸入端連接,第八開關元件Q8的輸出端與控制端共接于第九開關元件Q9的輸入端,第九開關元件Q9的輸出端與控制端共接于第十開關元件Q10的輸出端,第十開關元件Q10的輸出端與控制端共接于第十一開關元件Q11的輸入端,第十一開關元件Q11的輸出端與控制端共接于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與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連接,第十二開關元件Q12的輸出端和第十三開關元件Q13的輸出端共接于地,第十三開關元件Q13的輸入端與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共接形成控制單元100a的輸出端。
進一步地,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如圖4所示,檢測信號生成單元100b包括第十四開關元件Q14、第十五開關元件Q15、第十六開關元件Q16、第十七開關元件Q17、第十八開關元件Q18、第十九開關元件Q19、第二十開關元件Q20、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第二十二開關元件Q22以及第二十三開關元件Q23。
具體的,第十四開關元件Q14的控制端、第十五開關元件Q15的控制端、第十六開關元件Q16的控制端以及第十七開關元件Q17的控制端共接形成檢測信號生成單元100b的控制端,第十四開關元件Q14的輸入端、第二十開關元件Q20的輸入端以及第二十二開關元件Q22的輸入端共接形成檢測信號生成單元100b的輸入端,第十四開關元件Q14的輸出端與第十五開關元件Q15的輸入端以及第十八開關元件Q18的輸入端連接,第十五開關元件Q15的輸出端、第十八開關元件Q18的控制端、第十六開關元件Q16的輸入端、第十九開關元件Q19的控制端、第二十開關元件Q20的控制端以及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的控制端共接,第十六開關元件Q16的輸出端與第十七開關元件Q17的輸入端以及第十九開關元件Q19的輸出端連接,第十七開關元件Q17的輸出端接地,第十九開關元件Q19的輸入端接收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第二十開關元件Q20的輸出端、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的輸入端、第二十二開關元件Q22的控制端以及第二十三開關元件Q23的控制端共接,第二十二開關元件Q22的輸出單與第二十三開關元件Q23的輸入端共接形成檢測信號生成單元100b的輸出端,第二十三開關元件Q23的輸入端與第六開關元件Q6的控制端連接,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的輸出端與第二十三開關元件Q23的輸出端共接于地。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開關元件Q1、第二開關元件Q2、第三開關元件Q3、第四開關元件Q4、第五開關元件Q5、第七開關元件Q7、第八開關元件Q8、第九開關元件Q9、第十開關元件Q10、第十一開關元件Q11、第十四開關元件Q14、第十五開關元件Q15、第十八開關元件Q18、第二十開關元件Q20以及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均為PMOS管,PMOS管的柵極、源極以及漏極分別為第一開關元件Q1、第二開關元件Q2、第三開關元件Q3、第四開關元件Q4、第五開關元件Q5、第七開關元件Q7、第八開關元件Q8、第九開關元件Q9、第十開關元件Q10、第十一開關元件Q11、第十四開關元件Q14、第十五開關元件Q15、第十八開關元件Q18、第二十開關元件Q20以及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的控制端、輸入端與輸出端。
此外,第六開關元件Q6、第十二開關元件Q12、第十三開關元件Q13、第十六開關元件Q16、第十七開關元件Q17、第十九開關元件Q19、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以及第二十三開關元件Q23均為NMOS管,NMOS管的柵極、漏極與源極分別為第六開關元件Q6、第十二開關元件Q12、第十三開關元件Q13、第十六開關元件Q16、第十七開關元件Q17、第十九開關元件Q19、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以及第二十三開關元件Q23的控制端、輸入端和輸出端。
進一步地,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的模塊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示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20是在圖2所示的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的基礎上增加了供電模塊104與復位模塊105;供電模塊104的電壓輸入端與整流電路的輸出端連接,供電模塊104的電壓輸出端與復位模塊105的電壓輸入端以及外部的充電電容(圖中未示出)連接,復位模塊105的信號輸出端與狀態存儲模塊102連接。
當整流電路有電壓輸出時,供電模塊104對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進行電壓轉換以輸出復位工作電壓對充電電容充電,同時將復位工作電壓輸出至復位模塊105,復位模塊105根據復位工作電壓輸出狀態維持信號至狀態存儲模塊102,以使狀態存儲模塊102根據該狀態維持信號維持自身存儲狀態;當整流電路無電壓輸出時,充電電容向復位模塊105放電,當充電電容放電完畢時,復位模塊105輸出狀態復位信號至狀態存儲模塊102,以使狀態存儲模塊102根據該狀態復位信號對自身存儲狀態進行復位處理。
進一步地,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如圖5所示,供電模塊104包括第二十四開關元件Q24、第二十五開關元件Q25、第二十六開關元件Q26、第二十七開關元件Q27、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以及第四二極管D4。
其中,第二十四開關元件Q24的輸入端、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以及第九電阻R9的第一端共接形成供電模塊104的電壓輸入端,第二十四開關元件R24的控制端與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以及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連接,第二十四開關元件Q24的輸出端與第二十五開關元件Q25的輸出端以及第二十七開關元件Q27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共接于地,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與第二十六開關元件Q26的控制端以及第四二極管D4的陰極連接,第四二極管D4的陽極與第二十五開關元件Q25的控制端和輸入端連接,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與第二十六開關元件Q26的輸入端連接,第二十六開關元件Q26的輸出端與第二十七開關元件Q2Q7的控制端共接形成供電模塊104的電壓輸出端。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十四開關元件Q24為PMOS管,該PMOS管的柵極、源極與漏極分別為第二十四開關元件Q24的控制端、輸入端與輸出端;第二十五開關元件Q25、第二十六開關元件Q26以及第二十七開關元件Q27為NMOS管,NMOS管的柵極、漏極與源極分別為第二十五開關元件Q25、第二十六開關元件Q26以及第二十七開關元件Q27的控制端、輸入端以及輸出端。
進一步地,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如圖6所示,復位模塊105包括第二十八開關元件Q28、第二十九開關元件Q29、第三十開關元件Q30、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第三十二開關元件Q32、第三十三開關元件Q33、第三十四開關元件Q34、第三十五開關元件Q35、三十六開關元件Q36、第三十七開關元件Q37、第三十八開關元件Q38、第十電阻R10、第十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以及第十三電阻R13。
其中,第十電阻R10的第一端、第二十八開關元件Q28的輸入端、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一端、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的輸入端、第三十三開關元件Q33的輸入端以及第三十八開關元件Q38的輸入端共接形成復位模塊105的電壓輸入端,第十電阻R10的第二端與第十一電阻R1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十八開關元件Q28的輸出端連接,第十一電阻R11的第二端與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第三十開關元件Q30的控制端以及第二十九開關元Q29件的控制端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與第二十九開關元件Q29的輸出端連接,第二十八開關元件Q28的控制端與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二端、第三十開關元件Q30的輸入端、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的控制端以及第三十二開關元件Q32的控制端連接,第三十開關元件Q30的輸出端與第二十九開關元件Q29的輸入端、第三十二開關元件Q32的輸出端、第三十五開關元件Q35的輸出端、第三十六開關元件Q36的輸出端以及第三十七開關元件Q37的輸出端連接,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的輸出端、第三十二開關元件Q32的輸入端、第三十三開關元件Q33的控制端、第三十四開關元件Q34的控制端以及第三十五開關元件Q35的控制端共接,第三十三Q33開關元件的輸出端、第三十四開關元件Q34的輸入端、第三十六開關元件Q36的控制端、第三十七開關元件Q37的控制端以及第三十八開關元件Q38的控制端共接,第三十四開關元件Q34的輸出端與第三十五開關元件Q35的輸入端連接,第三十八開關元件Q38的輸出端與第三十七開關元件Q37的輸入端共接形成復位模塊105的信號輸出端。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十八開關元件Q28、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第三十三開關元件Q33以及第三十八開關元件Q38均為PMOS管,PMOS管的柵極、源極與漏極分別為第二十八開關元件Q28、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第三十三開關元件Q33以及第三十八開關元件Q38均為PMOS管的控制端、輸入端與輸出端;第二十九開關元件Q29、第三十開關元件Q30、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第三十四開關元件Q34、第三十五開關元件Q35、第三十六開關元件Q36以及第三十七開關元件Q37均為NMOS管,NMOS管的柵極、漏極與源極分別為第二十九開關元件Q29、第三十開關元件Q30、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第三十四開關元件Q34、第三十五開關元件Q35、第三十六開關元件Q36以及第三十七開關元件Q37的控制端、輸入端與輸出端。
下面以圖4、圖5、圖6所示的電路結構以及圖3所示的模塊結構為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的工作原理作詳細說明,詳述如下: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是基于外部的恒流芯片為兩個時進行的詳細說明。
進一步地,如圖4所示,當外部的整流電路無電壓輸出時,低電壓檢測模塊100的電壓輸入端接收的輸出電壓VCC為零,因此,低電壓檢測模塊100輸出為零,因此,后端的噪聲抑制模塊101、狀態存儲模塊102以及驅動模塊103均不工作。
當外部整流電路有電壓輸出時,第一開關元件第一開關元件Q1截止,第二開關元件Q2、第三開關元件Q3、第四開關元件Q4以及第五開關元件Q5均導通,因此,第一電阻R1、第二開關元件Q2、第三開關元件Q3、第四開關元件Q4、第五開關元件Q5、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二電阻R2以及第三電阻R3形成通路,并且當第二電阻R2與第二二極管D2的共接點的節點電壓大于第十三開關元件Q13的柵極電壓時,第十三開關元件Q13導通,并且由于第七開關元件Q7的柵極電壓為高,因此第七開關元件Q7截止,進而使得第七開關元件Q7、第八開關元件Q8、第九開關元件Q9、第十開關元件Q10、第十一開關元件Q11、第四電阻R4以及第三二極管D3不能形成通路,以保持第十三開關元件Q13的導通;當第十三開關元件Q13導通后,第十四開關元件Q14、第十五開關元件Q15、第十六開關元件Q16以及第十七開關元件Q17的柵極電壓被拉低,從而使得第十四開關元件Q14與第十五開關元件Q15導通,第十六開關元件Q16與第十七開關元件Q17截止。當第十四開關元件Q14與第十五開關元件Q15導通,并且第十六開關元件Q16與第十七開關元件Q17截止后,第十八開關元件Q18的柵極、第十九開關元件Q19的柵極、第二十開關元件Q20的柵極以及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的柵極均為高電平,因此,第十八開關元件Q18截止,第十九開關元件Q19導通,但由于第第十六開關元件Q16與第十七開關元件Q17截止,因此,第十九開關元件Q19導通,且不會對第二十開關元件Q20的柵極電壓與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的柵極電壓產生影響,進而使得第二十開關元件Q20截止,第二十一開關元件Q21導通,從而使得第二十二開關元件Q22導通,第二十三開關Q23元件截止,第二十開關元件Q22輸出高電平信號,該高電平信號即為低電壓檢測模塊100輸出的檢測信號。
當第二十二開關元件Q22輸出高電平信號后,噪聲抑制模塊101接收該檢測信號,并對該檢測信號進行濾波處理后發送至狀態存儲模塊102,狀態存儲模塊102根據預設時間接收到的檢測信號的次數輸出相應的控制控制信號至驅動模塊103,以使驅動模塊103根據狀態控制信號輸出相應的驅動信號至開關管M1與開關管M2,進而使得開關管M1與開關管M2控制根據相應的驅動信號分別控制第一恒流芯片與第二恒流芯片。
進一步地,整流電路是否輸出電壓與外部的電源開關狀態有關,當外部的電源開關打開時,整流電路無電壓輸出;當外部的電源開關閉合時,整流電路有電壓輸出,進而使得低電壓檢測模塊100輸出檢測信號,因此,狀態存儲模塊102在預設時間接收到的檢測信號的次數即為電源開關閉合的次數,當電源開關關閉一次時,狀態存儲模塊102的狀態更新一次,當狀態存儲模塊102每更新一次狀態時,其輸出一次狀態控制信號,并且每次輸出的狀態控制信號不同;此外,當狀態存儲模塊102自身的狀態更新到預設次數后,狀態存儲模塊102返回第一次的狀態,需要說明的是,預設次數根據外部的LED燈串的數目決定,當外部的LED燈串數目為n時,預設次數為2n,例如,當外部的LED燈串數目為2時,預設次數為4;此外預設時間可根據用戶需要進行設置。
具體的,以LED燈中有兩個LED燈串為例,當電源開關第一次閉合時,狀態存儲模塊102輸出第一狀態控制信號,并將自身的存儲狀態記為1;驅動模塊103根據第一狀態控制信號輸出第一驅動信號至開關管M1與開關管M2,該第一驅動信號為驅動模塊103的第一輸出端為高電平,第二輸出端為低電平,進而使得開關管M1根據高電平信號導通,開關管M2根據低電平信號截止,從而使得第一恒流芯片不工作,第二恒流芯片工作,以實現對LED燈的第一次色溫調節;當電源開關第二次閉合時,狀態存儲模塊102輸出第二狀態控制信號,并將自身的存儲狀態記為2;驅動模塊103根據第二狀態控制信號輸出第二驅動信號至開關管M1與開關管M2,該第二驅動信號為驅動模塊103的第一輸出端為低電平,第二輸出端為高電平,進而使得開關管M1根據低電平信號截止,開關管M2根據高電平信號導通,從而使得第一恒流芯片工作,第二恒流芯片不工作,以實現對LED燈的第二次色溫調節;當電源開關第三次閉合時,狀態存儲模塊102輸出第三狀態控制信號,并將自身的存儲狀態記為3;驅動模塊103根據第三狀態控制信號輸出第三驅動信號至開關管M1與開關管M2,該第三驅動信號可以為驅動模塊103的第一輸出端為高電平,第二輸出端為高電平,進而使得開關管M1根據高電平信號導通,開關管M2根據高電平信號導通,從而使得第一恒流芯片工作與第二恒流芯片工作,以實現對LED燈的第三次色溫調節;當電源開關第四次閉合時,狀態存儲模塊102恢復到第一次的狀態,其工作過程與電源開關第一次閉合時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地,如圖5與圖6所示,當整流電路有電壓輸出時,第二十四開關元件Q24截止,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VCC經過第七電阻R7與第八電阻R8輸出至第二十六開關元件Q26的柵極,第二十六開關元件Q26導通,進而將輸出電壓VCC轉換以輸出復位工作電壓VDD對外部的充電電容充電,同時將復位工作電壓輸出至復位模塊105;當復位模塊105接收該復位工作電壓后,第二十八開關元件Q28截止,并且該復位工作電壓VDD經由第十電阻R10、第十一電阻R11與第十二電阻R12輸出至第二十九開關元件Q29的柵極與第三十開關元件Q30的柵極,以使第二十九開關元件Q29與第三十開關元件Q30導通;并且該復位工作電壓VDD經由第十三電阻R13輸出至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的柵極與第三十二開關元件Q32的柵極,而由于第三十開關元件Q30導通,因此,第三十開關元件Q30將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的柵極電壓與第三十二開關元件Q32的柵極電壓拉低,使得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導通,第三十二開關元件Q32截止,進而使得第三十三開關元件Q33截止,第三十四開關元件Q34與第三十五開關元件Q35導通,使得第三十六開關元件Q36與第三十七開關元件Q37均截止,第三十八開關元件Q38導通,從而使得復位模塊105的輸出端輸出高電平信號至狀態存儲模塊102,以使狀態存儲模塊102根據該高電平信號維持自身的存儲狀態。
當整流電路無電壓輸出,即外部的電源開關斷開且斷開時間比較短時,此時供電模塊104輸出為零,充電電容向復位模塊105放電,以向至復位模塊105提供電壓,復位模塊105根據電壓工作,其工作過程與接收到供電模塊104輸出的復位工作電壓進而開始工作的過程相同,此處不再贅述;而當外部的電源開關斷開時間較長時,充電電容放電完畢,此時復位模塊105接收到的工作電壓為零,第二十八開關元件Q28導通與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導通,第二十九開關元件Q29與第三十開關元件Q30截止;當第三十一開關元件Q31導通后,第三十三開關元件Q33導通,并且第三十四開關元件Q34與第三十五開關元件Q35截止,從而使得第三十六開關元件Q36與第三十七開關元件Q37截止,第三十八開關元件Q38導通,進而使得復位模塊105輸出低電平信號至狀態存儲庫102,即復位模塊105輸出狀態復位信號至狀態存儲模塊102,以使狀態存儲模塊102根據該狀態復位信號進行存儲狀態復位。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當電源開關閉合一次,狀態存儲模塊102的存儲狀態進行一次改變,當電源開關在預設時間內多次閉合時,狀態存儲模塊102的存儲狀態在預設時間內進行多次改變;此外,由于復位模塊105的供電電壓是由供電模塊104與外部的充電電容提供的,因此,當電源開關斷開,但是斷開時間沒有超過充電電容的放電完畢時間時,復位模塊105發出狀態維持信號至狀態存儲模塊102,以使狀態存儲模塊102在預設時間內對其自身的當前存儲狀態進行維持,該當前存儲狀態指的是電源開關第n次閉合時的存儲狀態;當電源開關斷開,且斷開時間超過充電電容的放電完畢時間時,復位模塊105發出狀態復位信號至狀態存儲模塊102,以使狀態存儲模塊102根據該裝填復位信號進行狀態復位;此外,預設時間等于充電電容的放電完畢時間。
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采用包括多個開關元件的低電壓檢測模塊100、噪聲抑制模塊101、狀態存儲模塊102以及驅動模塊103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對多個恒流芯片進行控制,以使多個恒流芯片對多個相應的LED燈串進行控制,以實現對LED燈串的色溫調節,并且該低電壓檢測模塊100的結構簡單、元件器體積小、成本低,進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的結構簡單、體積小且成本低。
進一步地,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的電路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在本實施例中,該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包括整流電路300、采樣電路301、充電電容C2、多個恒流芯片、多個LED燈串以及上述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并且采樣電路301對整流電路300的輸出電壓進行采樣,一個恒流芯片驅動一個LED燈串;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恒流芯片與LED燈串的數目均以兩個為例,即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包括第一恒流芯片302、第二恒流芯片303、第一LED燈串304以及第二LED燈串305。
具體的,整流電路300的輸入端與外部的交流電源連接,整流電路300的輸出端與采樣電路301的輸入端、第一恒流芯片302的電壓輸入端vcc、第二恒流芯片303的電壓輸入端vcc、第一LED燈串304的正端以及第二LED燈串305的正端共接,采樣電路301的第一輸出端與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的電壓輸入端vcc連接,采樣電路301的第二輸出端與充電電容C2的第二端共接于地,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的第一信號輸出端d1與第一恒流芯片302的電壓輸入端vcc連接,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的第二信號輸出端d2與第二恒流芯片303的電壓輸入端vcc連接,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的電壓輸出端vdd與充電電容C2的第一端連接,第一恒流芯片302的第一輸出端dr與第一LED燈串304的負端連接,第二恒流芯片303的第一輸出端dr與第二LED燈串305的負端連接,第一恒流芯片302的第一輸出端dr與第二輸出端cs共接于地,第二恒流芯片303的第一輸出端dr與第二輸出端cs共接于地。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采樣電路301由電阻R14、電阻R15以及電阻R16組成,電阻R14的第一端為采樣電路301的輸入端,電阻R14的第二端與電阻R15的第一端連接,電阻R15的第二端與電阻R16的第一端共接形成采樣電路301的第一輸出端,電阻R16的第二端為采樣電路301的第二輸出端;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LED燈串304包括二極管D7,二極管D7的陰極與陽極分別為第一LED燈串304的負端與正端,第二LED燈串305包括二極管D8,二極管D8的陰極與陽極分別為第二LED燈串305的正端與負端;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LED燈串304與第二LED燈串305均包括但不限于一個二極管,并且多個二極管之間可以采用串聯連接,也可以采用并聯連接。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還包括電阻R17、電阻R18、電阻R19、電阻R20、電阻R21、電阻R22、電阻R23、電阻R24、電容C1、電容C3、電容C4、電容C5、電容C6、二極管D5、二極管D6、電感L1、電感L2、開關管M3以及開關管M4。
其中,電容C1的第一端與整流電路300的輸出端連接,電容C1的第二端接地,電阻R17的第一端、二極管D5的陰極、電容C5的第一端以及電阻R20的第一端共接于整流電路300的輸出端,電阻R17的第二端與電阻R18的第一端連接,電阻R18的第二端與電容C3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一恒流芯片302的電壓輸入端vcc,電容C3的第二端與第一恒流芯片302的接地端gnd共接于地,二極管D5的陽極與開關管M3的輸入端、電感L1的第一端共接,電感L1的第二端與電容C5的第二端以及電阻R20的第二端共接,開關管M3的控制端與第一恒流芯片302的第一輸出端dr連接,開關管M3的輸出端與第一恒流芯片302的第二輸出端cs以及電阻R19的第一端共接,電阻R19的第二端接地。
此外,電阻R21的第一端、二極管D6的陰極、電容C6的第一端以及電阻R24的第一端共接于整流電路300的輸出端,電阻R21的第二端與電阻R22的第一端連接,電阻R22的第二端與電容C4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恒流芯片303的電壓輸入端vcc,電容C4的第二端與第二恒流芯片303的接地端gnd共接于地,二極管D6的陽極與開關管M4的輸入端、電感L2的第一端共接,電感L2的第二端與電容C6的第二端以及電阻R24的第二端共接,開關管M4的控制端與第二恒流芯片303的第一輸出端dr連接,開關管M4的輸出端與第二恒流芯片303的第二輸出端cs以及電阻R23的第一端共接,電阻R23的第二端接地。
具體的,當電源開關第一次閉合時,整流電路300輸出電壓至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的電壓輸入端vcc,并通過電阻R17與電阻R18輸出至第一恒流芯片302的電壓輸入端vcc,以及通過電阻R21與電阻R22輸出至第二恒流芯片303的電壓輸入端vcc;當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接收整流電路300的輸出電壓時,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將第一恒流芯片302的電壓輸入端vcc的電壓拉低,進而使得第一恒流芯片302不工作,開關管M3截止,從而使得第一LED燈串304沒有通路,第一LED燈串304不發光,并且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保持第二恒流芯片303的電壓輸入端vcc的電壓,進而使得第二恒流芯片303工作,開關管M4導通,從而使得第二LED燈串305可以通過第二電感L2、開關管M4形成通路,第二LED燈串305發光,從而實現對LED燈的第一次色溫調節。
當電源開關第二次閉合時,整流電路300輸出電壓至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的電壓輸入端vcc,并通過電阻R17與電阻R18輸出至第一恒流芯片302的電壓輸入端vcc,以及通過電阻R21與電阻R22輸出至第二恒流芯片303的電壓輸入端vcc;當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接收整流電路300的輸出電壓時,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將第二恒流芯片303的電壓輸入端vcc的電壓拉低,進而使得第二恒流芯片303不工作,開關管M4截止,從而使得第二LED燈串305沒有通路,第二LED燈串305不發光,并且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保持第一恒流芯片302的電壓輸入端vcc的電壓,進而使得第一恒流芯片302工作,開關管M3導通,從而使得第一LED燈串304可以通過第一電感L1、開關管M3形成通路,第一LED燈串304發光,從而實現對LED燈的第二次色溫調節。
當電源開關第三次閉合時,整流電路300輸出電壓至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的電壓輸入端vcc,并通過電阻R17與電阻R18輸出至第一恒流芯片302的電壓輸入端vcc,以及通過電阻R21與電阻R22輸出至第二恒流芯片303的電壓輸入端vcc;當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接收整流電路300的輸出電壓時,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保持第二恒流芯片303的電壓輸入端vcc的高電壓,進而使得第二恒流芯片303工作,開關管M4導通,從而使得第二LED燈串305通過第二電感L2、開關管M4形成通路,進而使得第二LED燈串305發光,并且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保持第一恒流芯片302的電壓輸入端vcc的高電壓,進而使得第一恒流芯片302工作,開關管M3導通,從而使得第一LED燈串304可以通過第一電感L1、開關管M3形成通路,第一LED燈串304發光,從而實現對LED燈的第三次色溫調節;由于電源開關第四次閉合時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的工作過程與電源開關第一次閉合時的工作過程相同,因此,電源開關第四次閉合時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的工作過程可參考電源開關第一次閉合時的工作過程,此處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本實施例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的采樣電路301的采樣點在整流電路300的輸出端,因此,本實施例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無需在采樣電路301的輸入端設置肖特基二極管,進而降低了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的成本。
進一步地,圖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的電路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所示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是在圖7所示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的基礎上增加了二極管D,該二極管D的陽極與整流電路300的輸出端連接,該二極管D的陰極與電容C1的第一端連接,由于該實施例所示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僅是在圖7所示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的基礎上增加了二極管D,其工作過程與圖7所示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的工作過程相同,具體可參考圖7的相關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LED燈,該LED燈包括上述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通過采用包括低電壓檢測模塊100的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整流電路300、第一恒流芯片302、第二恒流芯片303、第一LED燈串304以及第二LED燈串305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使得LED色溫調節控制芯片10或20根據外部電源的閉合次數輸出不同的驅動信號至第一恒流芯片302與第二恒流芯片303,進而使得第一恒流芯片302與第二恒流芯片303根據不同的驅動信號控制第一LED燈串304以及第二LED燈串305的亮滅,從而實現對LED燈的色溫調節,并且由于低電壓檢測模塊100僅由多個開關元件實現,其并且結構簡單、體積小且成本低,進而使得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30的結構簡單、體積小且成本低,解決了現有的LED色溫調節控制電路存在體積大和成本高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