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調整機構,尤其涉及一種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具有上述調整機構的X光機。
背景技術:
在臨床使用中,球管立柱時常需要轉動到不同的位置。由于立柱較重,且球管懸臂較長,在轉動過程中球管立柱可能會向一側傾斜。為保證立柱不傾斜,轉盤需要同時承受豎起方向的壓力及傾翻力矩。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較大、較重的轉盤,成本增加且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穩定、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的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其包括一個底座、一個支撐軸、一個轉盤和一組調整件。支撐軸沿其軸向具有能夠轉動地設置于底座的第一端部,及與第一端部相對的第二端部。轉盤具有一個連接于第二端部的轉動平臺,和連接于該轉動平臺外緣的周向的調整側壁。各調整件能夠轉動地設置于底座,且各調整件具有能夠抵靠于調整側壁、并具有不同轉動半徑的不同抵靠位置。上述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結構簡單,操作穩定方便,可快速調整球管立柱使其保持豎直狀態不傾斜。
在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各調整件包括一個偏心軸和一個第一軸承。偏心軸具有一個轉動端和一個偏心于轉動端的調整端,轉動端能夠轉動地設置于底座。第一軸承套設于調整端且其圓周能夠抵靠于調整側壁。該設計能夠方便精確地調整球管立柱,使其保持豎直方向。
在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調整機構還包括一個第二軸承、一個壓緊端蓋、一個第三軸承和一個軸承座。第二軸承套設于第一端部并在背向轉盤的一側嵌設于底座。壓緊端蓋設于第一端部并沿支撐軸的軸向抵壓第二軸承。第三軸承套設于第一端部朝向轉盤的一側。軸承座能夠將第三軸承固定于底座。采用上述設計后,可以加強在豎直方向上對支撐軸的固定,盡量減少支撐軸、轉盤及球管立柱的傾斜角度。
在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第一軸承為深溝球軸承。
在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第二軸承為推力軸承。
在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第三軸承為角接觸軸承。
在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各調整件包括一個轉動軸和一個偏心軸承。轉動軸轉動地設置于底座,偏心軸承套設于轉動軸且其圓周能夠抵靠于調整側壁。該設計能夠方便精確地調整球管立柱,使其保持豎直方向
在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一組調整件沿調整側壁的周向均勻分布。均勻分布的調整件更有助于調整球管立柱,使其保持豎直方向。
在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調整件為四個。
在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一組調整件設置于調整側壁朝向支撐軸的一側。
在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中,一組調整件設置于調整側壁背向支撐軸的一側。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X光機,其包括一個上述調整機構和一個球管立柱,球管立柱的一端固定連接于轉盤的轉動平臺。
下文將以明確易懂的方式,結合附圖說明優選實施例,對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及其X光機的上述特性、技術特征、優點及其實現方式予以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圖1用以說明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用以說明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用以說明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另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0 底座
20 支撐軸
21 第一端部
23 第二端部
30 轉盤
31 調整側壁
33 轉動平臺
40 調整件
41 轉動端
42 偏心軸
43 調整端
44 第一軸承
45 轉動軸
46 偏心軸承
51 第二軸承
52 壓緊端蓋
53 第三軸承
54 軸承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在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結構相同或結構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不應將在本文中被描述為“示意性”的任何圖示、實施方式解釋為一種更優選的或更具優點的技術方案。
為使圖面簡潔,各圖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它們并不代表其作為產品的實際結構。另外,為使圖面簡潔便于理解,在有些圖中具有相同結構或功能的部件,僅示意性地繪示了其中的一個,或僅標出了其中的一個。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并非表示其重要程度或順序等,僅用于表示彼此的區別,以利文件的描述。
圖1用以說明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包括一個底座10、一個支撐軸20、一個轉盤30以及一組調整件40。
支撐軸20沿其軸向具有一個第一端部21和一個與第一端部21相對的第二端部23,第一端部21能夠轉動地設置于底座10,即支撐軸20能夠籍由第一端部21轉動地設置于底座10。轉盤30具有一個轉動平臺33和一個調整側壁31,轉動平臺33能夠連接于第二端部23,以隨支撐軸20一起能夠相對于底座10轉動,調整側壁31連接于該轉動平臺33外緣的周向。而各調整件40能夠轉動的設置于底座10。
圖2用以說明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的一種示意性實施方式的剖視結構示意圖。請同時參見圖2,如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調整件40包括一個偏心軸42和一個第一軸承44,其中,偏心軸42具有一個轉動端41和一個偏心于轉動端41的調整端43,轉動端41能夠轉動地設置于底座10,其轉動軸向49如圖中虛線所示,第一軸承44套設于偏心軸42的調整端43,且第一軸承44的圓周能夠抵靠于調整側壁31。采用上述結構的調整件40在其轉動的過程中,偏心軸42的調整端43會繞圖中虛線所示的轉動端41的轉動軸向49轉動, 第一軸承44隨調整端43轉動后,會具有能夠抵靠于調整側壁31的不同抵靠位置,如圖2中所示此時調整件40的a處抵靠位置正抵靠于調整側壁31,如果轉動180°后,調整件40的b處抵靠位置也會抵靠于調整側壁,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由于偏心軸42的設計,a處抵靠位置的轉動半徑r小于b處抵靠位置的轉動半徑R,且調整件40中,繞第一軸承44的圓周上的各點都能夠抵靠于調整側壁31以構成不同的抵靠位置,且具有漸變地轉動半徑。
采用上述設計后,在球管立柱(圖中未畫出)豎直安裝于轉盤30后,能夠利用轉盤30調整球管立柱的轉動方向。而如果由于球管立柱過重,其在轉動過程中重力偏向一側而導致出現傾斜的情況,并同時會導致轉盤30也出現傾斜情況,此時可通過轉動調整件40,使調整件40上具有不同轉動半徑的不同抵靠位置抵靠于調整側壁31,例如在圖2中,如果調整件40的a處抵靠位置抵靠于調整側壁31時,球管立柱及轉盤30都偏向于左側傾斜,就可以轉動調整件30,使其具有較大轉動半徑的抵靠位置,例如b點抵靠位置抵靠至調整側壁31,以推動調整側壁31及轉盤30恢復至平行于水平面,使安裝于轉盤30上的球管立柱恢復豎直狀態。上述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結構簡單,操作穩定方便,可快速調整球管立柱使其保持豎直狀態不傾斜。
在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上文已有介紹,各調整件40可采用偏心軸42和第一軸承44的設計,偏心軸42使第一軸承44具有能夠抵靠于調整側壁31、并具有不同轉動半徑的不同抵靠位置。上述結構簡單,容易調整和更換。但根據設計需要的不同,調整件40也可以采用不同于圖2所示的結構和方式。如圖3所示,各調整件40也可包括一個轉動軸45和一個偏心軸承46。轉動軸45能夠轉動地設置于底座10,偏心軸承46套設于轉動軸45且其圓周能夠抵靠于調整側壁31。如圖中所示,偏心軸承46的圓周各點都能抵靠于調整側壁31以構成不同的抵靠位置,且各抵靠位置都具有漸變地轉動半徑。圖2和圖3的設計方式中,調整件40都具有能夠抵靠于調整側壁31、并具有漸變轉動半徑的不同抵靠位置,該設計能夠方便精確地調整球管立柱,使其保持豎直方向,但是根據設計需要不同,調整件40也可以不同于圖2或圖3所示的結構或方式,例如調整件40在轉動過程中能夠與調整側壁31接觸的表面也可以設計為波形面。
在圖2和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球管立柱的調整機構還可包括一個第二軸承51、一個壓緊端蓋52、一個第三軸承53和一個軸承座54。其中,第二軸承51套設于第一端部21并在背向轉盤30的一側嵌設于底座10。壓緊端蓋52設于第一端部21并沿支撐軸20的軸向抵壓第二軸承51。第三軸承53套設于第一端部21朝向轉盤30的一側。軸承座54能夠將第三軸承53固定于底座10。采用上述設計后,可以加強在豎直方向上對支撐軸20 的固定,盡量減少支撐軸20、轉盤30及球管立柱的傾斜角度。
其中,在一種實施方式中,第一軸承44可選用深溝球軸承,第二軸承51可選用推力軸承,第三軸承53可選用角接觸軸承。
在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中,一組調整件40為四個調整件40,且沿調整側壁31的周向均勻分布。該均勻分布的調整件40更有助于調整球管立柱,使其保持豎直方向。
在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一組調整件40設置于調整側壁31朝向支撐軸20的一側。當然根據設計需要的不同,也可以使一組調整件40設置于調整側壁31背向支撐軸20的一側,如圖3所示。當然還可以使一組調整件40中的幾個調整件40設置于調整側壁31朝向支撐軸20的一側,另幾個調整件40設置于調整側壁31背向支撐軸20的一側。
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X光機,如圖1所示,其包括一個上述調整機構和一個球管立柱(圖中未畫出),球管立柱的一端固定連接于轉盤30的轉動平臺33。采用上述設計后,在球管立柱利用轉盤30轉動到任意位置時,都可以使用調整件40快速調整球管立柱,使其保持直立方向。
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是按照各個實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個實施例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例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例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