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貼膜模塊及貼膜機。
背景技術:
印制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印制線路板從單層發展到雙面、多層和柔性,并且仍舊保持著各自的發展趨勢,由于不斷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發展,不斷縮小體積、減少成本、提高性能,使得印制線路板在未來電子設備的發展工程中,仍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其中,印制線路板在曝光前需要進行貼干膜處理,現有技術的裝置對印制線路板進行貼干膜時,一般是通過不斷輸送印制電路板進行前移,然后在前移的過程中將干膜貼附在印制電路板上,這樣完成對印制電路板的貼膜。但是在針對柔性印制電路板時,由于其材質較軟,當輸送柔性印制電路板時,其端部容易自然彎折,那么當干膜貼附柔性印制電路板時,容置在柔性印制電路板的端部出現貼膜重疊、彎折等不良,從而造成生產的產品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貼膜模塊及貼膜機,旨在解決現有技術針對柔性印制板進行貼膜時易出現貼膜重疊、彎折等問題而導致產品不良的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貼膜模塊,應用于貼膜機上并將干膜貼附在印制板上,所述貼膜機包括機架,所述貼膜模塊包括安裝于所述機架的的安裝架以及安裝于所述安裝架的壓膜裝置;所述壓膜裝置包括滑動安裝于所述安裝架上的滑動架、安裝于所述滑動架上的壓膜輥、用于驅動所述滑動架在所述安裝架內滑動以使得所述壓膜輥抵接所述印制板表面的滑動驅動源以及與所述壓膜輥連接并用于驅動所述壓膜輥轉動以將所述干膜貼附于所述印制板表面的轉動驅動源,所述轉動驅動源安裝于所述滑動架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貼膜模塊,工作時,預先將干膜貼附在印制板的端部,貼膜模塊的壓膜裝置通過滑動驅動源驅動壓膜輥朝向印制板的方向移動,直至將壓膜輥驅動至壓緊在預貼有干膜的印制板端部的表面,接著通過轉動驅動源驅動壓膜輥轉動,實現一邊對印制板進行干膜貼附,一邊輸送完成干膜貼附的印制板輸送至下一道工序進行加工。本發明的貼膜模塊能夠通過驅動壓膜裝置的壓膜輥朝向印制板方向移動以壓緊預貼有干膜的印制板,代替傳統將柔性印制板輸送至壓膜輥下方的方式,如此,可以確保在壓膜輥壓緊印制板時避免印制板因為在輸送過程中自身彎折而導致而出現貼膜重疊、彎折等不良,特別適用針對柔性印制板進行貼膜,大大提升對柔性印制板貼膜的良品率;同時,貼膜過程實現自動化,既能夠節省人力成本,又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實用性強。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貼膜機,包括機架以及安裝于所述機架的上述的貼膜模塊。
本發明的貼膜機,由于使用了上述的貼膜模塊,從而能夠通過驅動貼膜模塊的壓膜裝置的壓膜輥朝向印制板方向移動以壓緊預貼有干膜的印制板,代替傳統將柔性印制板輸送至壓膜輥下方的方式,如此,可以確保在壓膜輥壓緊印制板時避免印制板因為在輸送過程中自身彎折而導致而出現貼膜重疊、彎折等不良,特別適用針對柔性印制板進行貼膜,大大提升對柔性印制板貼膜的良品率;同時,貼膜過程實現自動化,既能夠節省人力成本,又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的壓膜裝置處于第一種工作狀態時的結構剖切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的壓膜裝置處于第二種工作狀態時的結構剖切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隱藏機架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隱藏機架后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的前輸送段及安裝于前輸送架上的各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的前輸送段及安裝于前輸送架上的各部件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3中B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的軸測結構剖切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的壓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的壓膜裝置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的預貼膜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機的預貼膜裝置的另一部分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包括:
10—機架 11—第三滑槽 20—傳送裝置
21—前輸送段 22—后輸送段 30—真空發生器
40—控制裝置 50—貼膜模塊 51—安裝架
52—壓膜裝置 60—預貼膜裝置 61—貼膜盤
62—預貼膜驅動源 63—同步轉軸 64—同步齒輪
65—齒條 66—干膜軸 67—引導軸
70—割膜裝置 71—割刀 72—割膜驅動源
73—保護罩 74—割刀避空槽 80—對中裝置
81—第一對中板 82—第二對中板 83—對中驅動源
84—對中傳感器 90—除塵裝置 91—上粘塵輥
92—下粘塵輥 93—上粘塵紙卷 94—上粘塵驅動源
95—下粘塵紙卷 96—下粘塵驅動源 100—上翻機構
101—翻轉架 102—接駁輥 211—前輸送架
212—前輸送輥 213—前齒輪組件 214—前輸送驅動源
221—后輸送架 222—后輸送輥 223—后齒輪組件
224—后輸送驅動源 511—第一避空口 512—第二避空口
513—第一導軌 514—第二導軌 515—第三導軌
516—支撐桿 517—腳輪 518—拉手
521—滑動架 522—壓膜輥 523—滑動驅動源
524—轉動驅動源 525—壓力驅動源 526—壓膜齒輪組件
527—輔助輸送輥 528—旋轉編碼器 529—干膜引導件
611—貼膜盤真空孔 612—弧形面 731—出刀口
5211—第一滑板 5212—第二滑板 5213—第一滑槽
5214—第二滑槽 5215—連接軸
P—印制板 D—干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1~14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至圖14所示,以下將貼膜模塊50應用于貼膜機上作實施例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貼膜模塊50用于將干膜D貼附在印制板P上,印制板P可以是柔性印制板P或者硬質印制板P。貼膜機包括機架10、安裝于機架10上用于輸送印制板P的傳送裝置20、與機架10滑動連接并用于將干膜D貼附于印制板P表面的貼膜模塊50以及用于控制傳送裝置20和貼膜模塊50的電動部件工作的控制裝置40。具體的,機架10供各個部件進行安裝,根據具體需求,可以在機架10的外部設有面板和罩體,這樣可以對安裝于機架10的各個部件起到保護和防水防塵以及提升各部件工作時的安全性的作用。控制裝置40可以采用PLC或者計算機等對傳送裝置20的電動部件和貼膜模塊50的電動部件進行控制,所說的電動部件一般為電機、氣缸以及傳感器等。其中,傳送裝置20的電動部件和貼膜模塊50的電動部件可以是有多個,且根據實際生產的工序需求,可以將多個電動部件之間進行相互電性連接,再將逐個電動部件與控制裝置40電性連接,其目的是為了實現通過控制裝置40對各個電動部件進行控制,以實現自動化工作。
如圖1~3和圖8~9所示,本實施例中,傳送裝置20包括設于機架10沿印制板P輸入方向一端以將印制板P輸入機架10內進行貼膜的前輸送段21以及設于機架10沿印制板P輸出方向一端以將完成貼膜的印制板P輸出機架10外的后輸送段22。具體的,前輸送段21的作用是實現將需要進行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輸送到機架10內供貼膜模塊50對其進行貼膜,當貼膜模塊50完成對印制板P進行干膜D貼附后,貼膜模塊50會輔助輸送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到后輸送段22,后輸送段22的作用則是實現將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輸送到需要對印制板P進行下一道工序加工的設備中。其中,傳送裝置20通過前輸送段21和后輸送段22的結合,形成對印制板P流水線式的輸送,該種生產方式可以加快加工效率。
如圖2~3和圖8~12所示,本實施例中,貼膜模塊50包括安裝于機架10且位于前輸送段21和后輸送段22之間的安裝架51以及安裝于安裝架51的壓膜裝置52,壓膜裝置52包括滑動安裝于安裝架51上的滑動架521、安裝于滑動架521上的壓膜輥522、用于驅動滑動架521于前輸送段21和后輸送段22之間滑動以使得壓膜輥522抵接印制板P表面的滑動驅動源523以及與壓膜輥522連接并用于驅動壓膜輥522轉動以將干膜D貼附于印制板P表面的轉動驅動源524,轉動驅動源524安裝于滑動架521上。具體的,滑動驅動源523能夠驅動壓膜輥522進行移動,這樣,避免將印制板P輸送至與壓輥抵接,通過驅動壓膜輥522的移動來對印制板P進行貼膜,從而可以有效防止柔性的印制板P因為在輸送過程中端部出現彎折而導致貼膜不良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滑動驅動源523可以采用氣缸或者電缸,根據設備具體的形成來對氣缸或者電缸進行安裝,以實現氣缸或者電缸驅動滑動架521移動即可。轉動驅動源524可以采用伺服電機或者步進電機等,伺服電機或者步進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傳動部件與壓膜輥522連接即可實現驅動壓膜輥522轉動,進而實現一邊壓緊干膜D貼附在印制板P的表面,一邊通過轉動時與印制板P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帶動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前移。
本發明實施例的貼膜機的工作過程為:將需要進行貼膜的印制板P放置在傳送裝置20的前輸送段21上,前輸送段21將印制板P輸送至機架10內,預先將干膜D貼附在印制板P的端部,貼膜模塊50的壓膜裝置52通過滑動驅動源523驅動壓膜輥522朝向印制板P的方向移動,直至將壓膜輥522驅動至壓緊在預貼有干膜D的印制板P端部的表面,接著通過轉動驅動源524驅動壓膜輥522轉動,結合前輸送段21對印制板P的輸送,實現一邊對印制板P進行干膜D貼附,一邊輸送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輸送至傳送裝置20的后輸送段22,最后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經過后輸送段22輸送至下一道工序進行加工。
本發明實施例的貼膜機能夠通過驅動壓膜裝置52的壓膜輥522朝向印制板P方向移動以壓緊預貼有干膜D的印制板P,代替將柔性印制板P輸送至壓膜輥522下方的方式,如此,可以確保在壓膜輥522壓緊印制板P時避免印制板P因為在輸送過程中自身彎折而導致而出現貼膜重疊、彎折等不良,特別適用針對柔性印制板P進行貼膜,大大提升對柔性印制板P貼膜的良品率;同時,貼膜過程實現自動化,既能夠節省人力成本,又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實用性強。
如圖2~5和圖8~12所示,本實施例中,壓膜裝置52還包括與壓膜輥522連接并用于驅動壓膜輥522將干膜D壓緊于印制板P表面的壓力驅動源525,壓力驅動源525安裝于滑動架521上。具體的,為了確保壓膜輥522能夠施加足夠大的壓力作用在干膜D上,通過壓力驅動源525的設置,即可通過該壓力驅動源525來驅使壓膜輥522移動,確保壓膜輥522將干膜D壓緊在印制板P的表面,進而能夠確保干膜D貼附在印制板P表面的穩定性。需要說明的是,壓力驅動源525可以是氣缸或者電缸,通過氣缸或者電缸的輸出端與壓膜輥522連接,即可實現驅動壓膜輥522沿直線移動。也就是說,通過氣缸或者電缸驅動壓膜輥522朝向印制板P的表面移動,即可實現壓緊干膜D在印制板P的表面上,那么施加的壓力足夠大,進一步保證干膜D貼附在印制板P表面的可靠性。
如圖2~5和圖8~12所示,本實施例中,壓膜裝置52還包括壓膜齒輪組件526,壓膜輥522有兩個,兩個壓膜輥522沿豎直方向上下布置;轉動驅動源524通過壓膜齒輪組件526與兩個壓膜輥522連接并驅動兩個壓膜輥522將干膜D分別壓緊于印制板P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具體的,壓膜齒輪組件526是由多個齒輪嚙合連接形成的組件結構,其中多個齒輪可以是大小相同或者大小不同。兩個壓膜輥522的設置確保了實現對印制板P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進行干膜D貼附,通過兩個轉動的壓膜輥522還能夠對印制板P進行輸送。壓力驅動源525的輸出軸轉動時,帶動個壓膜齒輪組件526的各個齒輪轉動,其中壓膜齒輪組件526的兩個嚙合的齒輪分別與兩個壓膜輥522相鄰的端部固定連接,這樣通過壓膜齒輪組件526的各齒輪的轉動即可實現帶動兩個壓膜輥522同步轉動,進而能夠實現驅動兩個壓膜輥522將干膜D分別壓緊于印制板P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將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繼續輸送至后輸送段22中。
如圖2~5和圖8~12所示,本實施例中,滑動架521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滑板5211、第二滑板5212以及固定連接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之間的連接軸5215;壓膜輥522活動連接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之間,轉動驅動源524安裝于第一滑板5211上并與壓膜輥522的第一端驅動連接,壓力驅動源525安裝于第二滑板5212上并與壓膜輥522的第二端驅動連接;安裝架51與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對應的位置設有第一避空口511和第二避空口512,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分別設于第一避空口511和第二避空口512內且滑動驅動源523安裝于第一滑板5211或第二滑板5212上以用于驅動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分別于第一避空口511和第二避空口512內滑動。具體的,第一滑板5211、第二滑板5212和連接軸5215結合連接形成滑動架521,以供壓膜裝置52的其余部件安裝。其中,第一避空口511的面積大于第一滑板5211的面積,這樣才能夠確保第一滑板5211能夠在第一避空口511內具有足夠的空間滑動。同理,第二避空口512的面積大于第二滑板5212的面積,這樣才能夠確保第二滑板5212能夠在第二避空口512內具有足夠的空間滑動。那么即可實現滑動架521相對于機架10滑動,如此,安裝于滑動架521上的部件例如壓膜輥522即可滑動。進而實現通過控制壓膜輥522移動至印制板P的上方將干膜D壓緊貼附在印制板P上。
如圖2~5和圖8~12所示,本實施例中,壓膜裝置52還包括安裝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之間且位于壓膜輥522后方以用于輔助輸送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的至少一個輔助輸送輥527,各輔助輸送輥527通過壓膜齒輪組件526與轉動驅動源524驅動連接。具體的,壓膜裝置52的壓膜輥522將干膜D壓緊貼附在印制板P上時,需要連續對印制板P進行輸送,才能夠連續對印制板P進行干膜D貼附,那么通過設置在安裝架51內的輔助輸送輥527與壓膜輥522同步轉動,這樣就能夠確保經過壓膜輥522并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通過該輔助輸送輥527繼續輸送,直至輸送至后輸送段22上,如此結構設計,確保生產連續不間斷,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其中,如果有多個輔助輸送輥527,可以將多個輔助輸送輥527的端部通過壓膜齒輪組件526中相互嚙合的齒輪連接。
如圖2~5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壓膜裝置52還包括安裝于第一滑板5211或第二滑板5212上的旋轉編碼器528,旋轉編碼器528的輸入端與壓膜齒輪組件526連接,旋轉編碼器528與轉動驅動源524電性連接。具體的,通過旋轉編碼器528的輸入端檢測壓膜齒輪組件526中的齒輪的轉速,并將該轉速信號直接或者間接傳遞到轉動驅動源524上,給到轉動驅動源524一個反饋的信號,以使得轉動驅動源524控制增大或者減小其控制壓膜輥522的轉速,以確保對印制板P進行干膜D壓緊貼附時形成適中的壓力和輸送速度。
如圖2~5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滑板5211的上下兩端部均設有第一滑槽5213,第一避空口511與第一滑槽5213對應的位置設有與第一滑槽5213滑動配合的第一導軌513;第二滑板5212的上下兩端部均設有第二滑槽5214,第二避空口512與第二滑槽5214對應的位置設有與第二滑槽5214滑動配合的第二導軌514。具體的,將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與第一避空口511和第二避空口512之間通過第一滑槽5213與第一導軌513的配合以及第二滑槽5214與第二導軌514的配合,那么可以確保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能夠在設定的位置上滑動,確保滑動架521移動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如圖2~5、圖8~10和圖13~14所示,本實施例中,貼膜模塊50還包括分別設于安裝架51內上部和下部的預貼膜裝置60,預貼膜裝置60的作用在對印制板P進行干膜D貼附前,先通過預貼膜裝置60將干膜D貼附在印制板P端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這樣隨著傳送裝置20對印制板P進行輸送即可實現自動對印制板P進行干膜D貼設。其中,各預貼膜裝置60包括設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之間用于吸附干膜D的貼膜盤61以及與貼膜盤61連接并用于驅動貼膜盤61移動以將貼膜盤61上吸附的干膜D預貼于印制板P靠近其外端部的表面的預貼膜驅動源62。具體的,干膜D首先吸附在貼膜盤61的表面,然后通過預貼膜驅動源62驅動貼膜盤61朝向印制板P的表面移動,直至將吸附在貼膜盤61表面的干膜D貼附在印制板P的表面上,預貼膜驅動源62在驅動貼膜盤61復位,即完成對印制板P的預貼膜工作,其中,設于安裝架51內的上部和下部的預貼膜裝置60分別對印制板P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進行干膜D預貼。預貼膜驅動源62可以采用氣缸或者電缸,優選采用氣缸,這樣通過氣缸的活塞桿即可控制貼膜盤61進行移動。通過對印制板P進行干膜D預貼,這樣可以方便后續壓膜輥522抵壓該預貼的干膜D,并通過轉動實現將干膜D逐步貼滿整個印制板P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如圖2~5、圖8~10和圖13~14所示,本實施例中,預貼膜裝置60還包括設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之間的同步轉軸63、設于同步轉軸63兩端的同步齒輪64以及分別與兩個同步齒輪64嚙合的兩個齒條65,兩個齒條65的一端分別與貼膜盤61的兩端固定連接。具體的,當貼膜盤61在預貼膜驅動源62的驅動下作出運動,那么與貼膜盤61的兩端連接的兩個齒條65也作出運動,與齒條65配合的同步齒輪64實現轉動,兩個同步齒輪64帶動同步轉軸63轉動,這樣即可確保貼膜盤61兩端的移動同步,進而確保件干膜D預貼在印制板P的表面時的平整性更佳。本實施例中,預貼膜驅動源62有兩個,兩個預貼膜驅動源62分別安裝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上,且兩個預貼膜驅動源62分別與貼膜盤61的兩端鉸接。具體的,設置兩個預貼膜驅動源62可以同步對貼膜盤61的兩端進行驅動,那么結合同步轉軸63,可以進一步確保貼膜盤61移動時,其兩端更加平穩。
如圖2~5、圖8~10和圖13~14所示,本實施例中,對應設置在同一側的齒條65和預貼膜驅動源62呈角度設置。具體的,齒條65與預貼膜驅動源62呈銳角夾角的角度設置,這樣可以避免齒條65動作時與預貼膜驅動源62之間生產干涉,通過該種結構設計還使得預貼膜驅動源62驅動貼膜盤61移動式的方向產生角度變化,從而能夠根據安裝架51內部的結構來適應性地對預貼膜裝置60進行安裝。
如圖1~3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貼膜盤61的表面設有若干個用于連通真空發生器30以對干膜D進行抽真空吸附的貼膜盤真空孔611。具體的,貼膜盤61設置的貼膜盤真空孔611通過管道與真空發生器30連接,通過真空發生器30的抽真空作用使得干膜D吸附在貼膜盤61的表面。其中,真空發生器30可以設置在機架10內或者機架10外,根據具體需求而選定。
本實施例中,貼膜盤61呈板狀結構,且貼膜盤61靠近印制板P的端部設有弧形面612。具體的,板狀結構的貼膜盤61具有更大的表面積,這樣能夠設置更多的貼膜盤真空孔611,從而對干膜D的吸附穩定性更佳。將貼膜盤61靠近印制板P的端部設有弧形面612,這樣有利于貼膜盤61在預貼膜驅動源62的驅動下更好地將吸附在其表面的干膜D與印制板P抵接,貼膜盤61的端部不會與其余部件產生干涉,結構設計合理,實用性強。
如圖2~5、圖8~10和圖13~14所示,本實施例中,預貼膜裝置60還包括用于卷存干膜D的干膜軸66以及用于引導干膜D吸附于貼膜盤61上的引導軸67,干膜軸66和引導軸67均轉動連接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之間。具體的,干膜軸66用于卷存成卷的干膜D卷,干膜D卷放出干膜D經過引導軸67的導向使得其端部吸附在貼膜盤61的表面,當然,干膜D還可以進一步經過同步轉軸63的導向。這樣,干膜D在壓膜輥522轉動和施加壓力的作用下,逐步拉動干膜D卷轉動,使得干膜D卷不斷地放出干膜D供印制板P貼附,生產效率非常高。
如圖2~3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貼膜模塊50還包括設于安裝架51內上部和下部的的割膜裝置70,割膜裝置70包括設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之間的割刀71以及安裝于第一滑板5211和/或第二滑板5212上與割刀71連接并用于驅動割刀71朝向干膜D移動以切割干膜D的割膜驅動源72。具體的,當干膜D貼附滿整塊印制板P的表面時,啟動割膜驅動源72,割膜驅動源72驅動與其連接的割刀71朝向干膜D切割,如此,單塊印制板P的干膜D貼附工作即完成。其中,割刀71的布置和壓膜輥522以及貼膜盤61的方式一樣,均沿著機架10的寬度方向布置。
如圖2~3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割膜驅動源72有兩個,兩個割膜驅動源72分別安裝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上,且兩個割膜驅動源72分別與割刀71的兩端連接。具體的,通過兩個割膜驅動源72同時驅動割刀71兩端同步朝向干膜D移動直至切割掉干膜D,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因為割刀71的兩端不同步而造成干膜D附著在割刀71上,保證割刀71割膜工作的可靠性。進一步地,完成切割后的干膜D則被吸附在貼膜盤61上,并等待貼膜盤61進行下一次的預貼膜工作。割膜驅動源72優選采用氣缸,在其他實施例也可以采用電缸。
如圖2~3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壓膜裝置52還包括設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之間且沿豎直上下布置的兩個用于引導干膜D貼附在印制板P上的干膜引導件529,各干膜引導件529與壓力驅動源525連接并經壓力驅動源525驅動以與對應一個壓膜輥522朝同一方向移動。具體的,干膜D經過該干膜引導件529的引導,然后在經過壓膜輥522對其進行壓緊貼附在印制板P上,這樣可以防止干膜D在貼附到印制板P前出現重疊等問題,提升干膜D貼附在印制板P上的流暢性。
如圖1~3和圖8~9所示,本實施例中,貼膜模塊50還包括真空發生器30,貼膜盤真空孔611通過管道(圖未示)與真空發生器30連接。具體的,真空發生器30的作用是進行抽真空,這樣能夠確保與其通過管道連接的貼膜盤61能夠吸附待進行預貼膜工作的干膜D。
如圖2~3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割膜裝置70還包括設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之間并圍設于割刀71外部的保護罩73,保護罩73設有供割刀71移動以切割干膜D的出刀口731。具體的,保護罩73的作用可以避免外界部件或者工作人員觸碰到該割刀71,防止損傷割刀71或者割刀71損傷工作人員,能夠提升安全性能。其中,刀口的設置可以供割刀71動作時伸出。
如圖2~3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割膜裝置70還包括設于第一滑板5211和第二滑板5212之間并位于割刀71的切割移動方向的割刀避空槽74。具體的,割刀避空槽74的設置一方面為割刀71進行切割工作時提供一個活動空間,確保隔膜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割刀避空槽74的設置還可以避免因為割膜驅動源72驅動割刀71的移動超出行程而誤觸到其他部件,進而能夠有效避免割刀71與其余部件之間出現相互損傷的問題。
如圖2~3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安裝架51的側部設有第三導軌515,機架10內設有沿其寬度方向布置的第三滑槽11,第三導軌515與第三滑槽11滑動連接以使得安裝架51沿機架10的寬度方向滑動。具體的,通過第三滑槽11與第三導軌515之間的滑動配合使得安裝架51可以相對于機架10滑動,那么通過拉動安裝架51即可實現滑動,這樣可以實現將整個貼膜模塊50通過滑動移出。方便對貼膜模塊50進行組裝和維護。
如圖1~3、圖5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安裝架51的側部設有用于支撐安裝架51的支撐桿516,支撐桿516的底端部設有供安裝架51滑動的腳輪517。具體的,在滑動貼膜模塊50時,由于在支撐桿516的底端部設置有腳輪517,腳輪517能夠相對于底面轉動,從而能夠更加快速地對貼膜模塊50進行推拉。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安裝架51的外側設有供手握持以推拉安裝架51沿機架10的寬度方向滑動的拉手518。具體的,工作人員可以手握該拉手518,以對安裝架51施加推動或者拉動的力,這樣可以實現對整個貼膜模塊50施加推動或者拉動的力,方便操作,實用性強。
如圖4~7和圖8~10所示,本實施例中,前輸送段21包括前輸送架211、沿前輸送架211的延伸方向布置在前輸送架211上的若干個相鄰且端部通過前齒輪組件213嚙合連接的前輸送輥212以及設于前輸送架211上并與前齒輪組件213的齒輪連接以驅動各前輸送輥212轉動的前輸送驅動源214。具體的,前輸送驅動源214可以是步進電機或者伺服電機等,通過前輸送驅動源214的輸出端與前齒輪組件213的齒輪連接,前齒輪組件213包括多個相互嚙合且固定連接在對應的一個前輸送輥212的端部的齒輪,也就是說,每一個齒輪對應連接一個后輸送輥222的端部。這樣,前齒輪組件213的其中一個齒輪轉動時,即可帶動其余的齒輪轉動,這樣即可完成驅動各前輸送輥212朝同一方向轉動,從而實現帶動放置在前輸送輥212上的印制板P移動。
如圖2~10所示,本實施例中,貼膜機還包括對中裝置80,對中裝置80包括分別設于前輸送架211寬度方向兩側的第一對中板81和第二對中板82、設于前輸送架211下方并用于檢測印制板P是否位于第一對中板81和第二對中板82之間的對中傳感器84以及設于前輸送架211下方用于驅動第一對中板81和/或第二對中板82移動以夾持印制板P進行對中的對中驅動源83,對中驅動源83與對中傳感器84電性連接。具體的,對中驅動源83可以采用氣缸或者電缸,優選采用氣缸。對中傳感器84感應到其上方有印制板P時,對中傳感器84直接或者間接給到對中驅動源83信號,然后對中驅動源83至少控制第一對中板81或第二對中板82中移動,并夾持住印制板P實現對中,這樣確保前輸送段21能夠順利、準確地將印制板P輸入機架10內進行干膜D貼附工作。
如圖2~10所示,本實施例中,對中驅動源83有兩個,兩個對中驅動源83分別與第一對中板81和第二對中板82連接以驅動第一對中板81和第二對中板82朝相反或者相對的方向移動。具體的,通過兩個對中驅動源83分別驅動第一對中板81和第二對中板82,這樣對中工序更快,且穩定性更好。其中,需要對中時,第一對中板81和第二對中板82同時朝向印制板P方向移動。完成對中時,第一對中板81和第二對中板82同時背向印制板P方向移動。
如圖2~3和圖6~10所示,本實施例中,貼膜機還包括安裝于前輸送架211端部并靠近壓膜裝置52的除塵裝置90,除塵裝置90用于對進行干膜D貼附前的印制板P進行去除粉塵。除塵裝置90包括安裝于前輸送架211上且呈豎直上下對應分布的至少一個上粘塵輥91和至少一個下粘塵輥92,上粘塵輥91和下粘塵輥92分別抵接于印制板P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隨印制板P的移動而轉動以粘帖印制板P表面的粉塵。具體的,印制板P在前輸送段21的輸送下進入到上粘塵輥91和下粘塵輥92之間,上粘塵輥91和下粘塵輥92抵接移動的印制板P,并對折印制板P的移動而轉動,轉動過程中,上粘塵輥91和下粘塵輥92的表面分別粘接印制板P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粉塵,這樣即可實現去除印制板P上的粉塵。其中,上粘塵輥91和下粘塵輥92的表面設置有具有粘性的膠層。
如圖2~3和圖6~10所示,本實施例中,除塵裝置90還包括上粘塵紙卷93以及與上粘塵紙卷93連接并用于驅動上粘塵紙卷93抵接上粘塵輥91表面以粘接上粘塵輥91表面的粉塵的上粘塵驅動源94和下粘塵紙卷95以及與下粘塵紙卷95連接并用于驅動下粘塵紙卷95抵接下粘塵輥92表面以粘接下粘塵輥92表面的粉塵的下粘塵驅動源96;上粘塵驅動源94和下粘塵驅動源96均安裝于前輸送架211上。具體的,上粘塵紙卷93的作用是粘接上粘塵輥91上的粉塵,上粘塵紙卷93在上粘塵驅動源94的作用下抵接上粘塵輥91表面,并隨著上粘塵輥91的轉動而轉動,進而實現將上粘塵輥91表面的粉塵粘接在上粘塵紙卷93的表面,那么最后通過更換或者撕除上粘塵紙卷93即徹底對印制板P的上表面的粉塵完成清除。同理,下粘塵紙卷95的作用是粘接下粘塵輥92上的粉塵,下粘塵紙卷95在下粘塵驅動源96的作用下抵接下粘塵輥92表面,并隨著下粘塵輥92的轉動而轉動,進而實現將下粘塵輥92表面的粉塵粘接在下粘塵紙卷95的表面,那么最后通過更換或者撕除下粘塵紙卷95即徹底對印制板P的下表面的粉塵完成清除。
如圖2~10所示,本實施例中,貼膜機還包括安裝于前輸送架211端部并遠離壓膜裝置52的上翻機構100,上翻機構100包括與前輸送架211接駁的翻轉架101和設于翻轉架101兩端之間的至少一個接駁輥102,翻轉架101的兩端與前輸送架211的兩端鉸接。具體的,前輸送段21可以與其余設備進行接駁,那么可以通過通過翻轉上翻機構100的翻轉架101,然后將前輸送段21與其余設備接駁,接著翻轉翻轉架101復位使其與需要接駁的設備接駁。接駁輥102的作用的承接輔助輸送印制板P,以確保印制板P輸送至前輸送輥212上。
如圖2~10所示,本實施例中,后輸送段22包括后輸送架221、沿后輸送架221的延伸方向布置在后輸送架221上的若干個相鄰且端部通過后齒輪組件223嚙合連接的后輸送輥222以及設于后輸送架221上并與后齒輪組件223的齒輪連接以驅動各后輸送轉動的后輸送驅動源224。具體的,后輸送驅動源224可以是步進電機或者伺服電機等,通過后輸送驅動源224的輸出端與后齒輪組件223的齒輪連接,后齒輪組件223包括多個相互嚙合且固定連接在對應的一個后輸送輥222的端部的齒輪,也就是說,每一個齒輪對應連接一個后輸送輥222的端部。這樣,后齒輪組件223的其中一個齒輪轉動時,即可帶動其余的齒輪轉動,這樣即可完成驅動各后輸送輥222朝同一方向轉動,從而實現帶動置于在后輸送輥222上的印制板P移動。
以下結合附圖1~12所示,對本發明實施例的貼膜機的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的貼膜機可以在前輸送段21和后輸送段22上分別接駁其他自動化設備,其中,通過翻轉上翻機構100的翻轉架101以使得前輸送架211與其他自動化設備接駁連接。工作時,印制板P放置或者經過其他自動化設備輸送至安裝在前輸送架211的若干個相鄰設置的前輸送輥212上,前輸送驅動源214驅動前齒輪組件213的齒輪轉動,前齒輪組件213的齒輪帶動各個前輸送輥212轉動實現對印制板P進行輸送。當對中傳感器84感應到印制板P輸送至其上方時,對中傳感器84發出信號給到兩個對中驅動源83,兩個對中驅動源83分別驅動第一對中板81和第二對中板82朝向印制板P移動并夾持住印制板P完成對印制板P的對中工序,然后兩個對中驅動源83分別驅動第一對中板81和第二對中板82背向印制板P移動復位。接著,前輸送輥212在前輸送驅動源214的驅動下繼續轉動輸送完成對中的印制板P經過除塵裝置90直至印制板P的前端部進入到機架10內。除塵裝置90的上粘塵輥91和下粘塵輥92分別粘接印制板P上的粉塵,然后再通過上粘塵紙卷93和下粘塵紙卷95粘接上粘塵輥91和下粘塵輥92上粉塵,從而實現除塵。其中,預先將干膜軸66上卷存的干膜D卷的干膜D的端部經過引導軸67的引導吸附在貼膜盤61上。預貼膜驅動源62驅動貼膜盤61移動至逐漸靠近印制板P的外端部,直至將吸附在貼膜盤61上的干膜D預貼在印制板P靠近其外端部的表面上,然后預貼膜驅動源62驅動貼膜盤61復位,其中在同步轉軸63以及同步齒輪64和齒條65的設置下,可以確保兩個預貼膜驅動源62驅動貼膜盤61的兩端同時穩定移動。完成對印制板P預貼膜后,貼膜模塊50的壓膜裝置52通過滑動驅動源523驅動壓膜輥522朝向印制板P的方向移動,直至將壓膜輥522驅動至壓緊在預貼有干膜D的印制板P端部的表面,接著通過轉動驅動源524驅動壓膜輥522轉動,結合前輸送段21對印制板P的輸送,實現一邊對印制板P進行干膜D貼附,一邊輸送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輸送至傳送裝置20的后輸送段22。其中,在壓膜輥522對干膜D進行貼附時,干膜引導件529起到對干膜D導向的作用,防止干膜D出現重疊。當一塊印制板P的表面均貼附滿干膜D后,啟動割膜裝置70的割膜驅動源72驅動割刀71對干膜D進行切割,完成切割后的干膜D繼續被吸附在貼膜盤61上。然后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經過輔助輸送輥527輸送至后輸送段22,最后經過后輸送段22的后輸送驅動源224通過后齒輪組件223驅動后輸送輥222轉動以輸送輥完成干膜D貼附的印制板P繼續輸送至下一自動化設備或者指定的位置上。
綜上可知本發明乃具有以上的優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進以往技術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實用性,成為一極具實用價值的產品。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思想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