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壓自動切換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壓切換電路,特別涉及一種電壓自動切換電路。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雙壓工作電路大都采用機械開關來進行電壓切換的。采用機械開關的方式來切換電壓,容易出現安全事故,而且使用起來也十分的麻煩,如果使用者疏忽大意,忘記把機械開關撥到合適的電壓位置,這樣就會引起工作電路的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機械開關切換電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壓自動切換電路。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提供一種電壓自動切換電路,包括接電單元和負載單元,所述接電單元外接電力網絡,所述電壓自動切換電路還包括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負載單元分別電性連接所述接電單元,所述負載單元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單元,所述負載單元包括可控娃和馬達,所述控制單元根據檢測的接電單元的電壓自動切換可控硅控制所述負載單元的馬達的工作。
[0005]優選地,所述控制單元包括主控芯片、電阻R3、電阻R4、電阻R5、二極管D1、二極管D2、穩壓管ZD1、電解電容CE、電阻R6、電容C3、電容C4、電阻R7,
[0006]所述主控芯片包括電源端VSS、電源端VDD、接口端ΡΑ0、接口端PA1,
[0007]所述控制單元通過電阻R3、電阻R4以及電阻R5的一端電性連接接電單元;
[0008]所述電阻R3的另一端分別電性連接接口端ΡΑ0和電容C3,電容C3的另一端則直接接地;
[0009]所述電阻R4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2的正極電性連接,二極管D2的負極分別電性連接接口端PA1、電容C4以及電阻R7,電容C4和電阻R7的另一端也直接接地;
[0010]所述電阻R5的另一端與電容C2的一端電性連接,電容C2的另一端連接二極管D1的正極,二極管D1的負極分別電性連接電解電容CE的陽極以及電阻R6,電解電容CE的陰極以及電阻R6的另一端也直接接地,穩壓管ZD1的負極電性連接于電容C2與二極管D1的連接處,其正極則直接與地相連;
[0011]電源端VSS也與地相連,電源端VDD經過電解電容CE后也與地連接。
[0012]優選地,所述主控芯片為HT46R01C芯片。
[0013]優選地,所述接電單元包括火線接口 ACL、保險絲F1、壓敏電阻RV、電容C1、電阻R1以及零線接口 ACN,
[0014]所述接電單元通過火線接口 ACL、零線接口 ACN與外部電力網絡電性連接;
[0015]保險絲F1 —端與火線接口 ACL電性連接,另一端與壓敏電阻RV電性連接,壓敏電阻RV的另一則直接與零線接口 ACN電性連接;
[0016]電容Cl并聯接在壓敏電阻RV的兩端;電阻R1 —端也與保險絲F1的另一端電性連接,另一端與零線接口 ACN電性連接,
[0017]控制單元的電阻R3、電阻R4以及電阻R5的一端分別電性連接于接電單元的電阻R1與保險絲F1的連接處。
[0018]優選地,所述負載單元包括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1、發熱絲RL1、發熱絲RL2、發熱絲RL3、發熱絲RL4、發熱絲RL5、發熱絲RL6、可控硅Q1、可控硅Q2、可控硅Q3、可控娃Q4以及馬達Μ ;
[0019]電阻R8 —端與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另一端與可控硅Q1的控制極電性連接,可控硅Q1的第二電極連接零線接口 ACN,可控硅Q1的第一電極分別與發熱絲RL3、發熱絲RL4電性連接,發熱絲RL3的另一端連接發熱絲RL1,發熱絲RL1另一端與連接于電阻R1與保險絲F1連接處的馬達MD的一端電性連接,發熱絲RL4的另一端則分別電性連接發熱絲RL2,發熱絲RL2的另一端電性連接于發熱絲RL1與馬達MD連接處;
[0020]電阻R9 —端與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另一端與可控硅Q2的控制極電性連接,可控硅Q2的第一電極電性連接于發熱絲RL4和發熱絲RL2的連接處,可控硅Q1的第二電極連接零線接口 ACN ;
[0021]電阻R10 —端與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另一端與可控硅Q3的控制極電性連接,可控硅Q1的第二電極連接零線接口 ACN,可控硅Q3的第一電極電性連接發熱絲RL6,發熱絲RL6的另一端連接發熱絲RL5,發熱絲RL5的另一端連接馬達MD的另一端;
[0022]電阻R11 —端與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另一端與可控硅Q4的控制極電性連接,可控硅Q4的第二電極連接零線接口 ACN,可控硅Q4的第一電極電性連接于發熱絲RL6和發熱絲RL5的電性連接處,發熱絲RL5的另一端連接馬達MD的另一端。
[0023]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壓自動切換電路通過控制單元以及可控硅的設置,使得該電壓自動切換電路通過電子模式完成了雙壓工作電路的電壓自動切換,同時,還避免了 EMC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雙壓工作電路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壓自動切換電路的單元結構示意圖;
[0026]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壓自動切換電路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0027]圖中標識說明:
[0028]10、電壓自動切換電路;101、接電單元;103、控制單元;105、負載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0]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壓自動切換電路10,其包括為該電壓自動切換電路10提供電能的接電單元101、控制單元103以及受控于控制單元103的負載單元105,其中,接電單元101外接電力網絡,控制單元103、負載單元105分別電性連接接電單元101,接電單元101、控制單元103以及負載單元105形成電流通路。
[0031]接電單元101包括火線接口 ACL、保險絲F1、壓敏電阻RV、電容C1、電阻R1以及零線接口 ACN,其中,接電單元101通過火線接口 ACL、零線接口 ACN與外部電力網絡電性連接,壓敏電阻RV、電容C1以及電阻R1用于抵抗電力網絡或電壓自動切換電路10中的浪涌;保險絲F1 —端與火線接口 ACL電性連接,另一端與壓敏電阻RV電性連接,壓敏電阻RV的另一端則直接與零線接口 ACN電性連接;電容C1并聯接在壓敏電阻RV的兩端;電阻R1也并聯在壓敏電阻RV的兩端,即電阻R1 —端也與保險絲F1的另一端電性連接,另一端與零線接口 ACN電性連接。
[0032]控制單元103主控該電壓自動切換電路10的負載單元105,其包括一主控芯片,該主控芯片優選合泰半導體公司的HT46R01C芯片作為主控芯片。值得一提的是,其可以采用合泰半導體46R01B系列或者其他諸如89C51系列等,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主控芯片的型號。該HT46R01C芯片包括電源端VSS、電源端VDD、接口端ΡΑ0、接口端PA1、接口端PA2、接口端PA3、接口端PA4、接口端PA5,其中,電源端VSS、電源端VDD、接口端ΡΑ0、接口端PA1、接口端PA2、接口端PA3、接口端PA4、接口端PA5分別對應于該HT46R01C芯片的八腳、一腳、七腳、六腳、五腳、二腳、三腳以及四腳。
[0033]控制單元103還包括電阻R3、電阻R4、電阻R5、二極管D1、二極管D2、穩壓管ZD1、電解電容CE、電阻R6、電容C3、電容C4以及電阻R7,其中,
[0034]控制單元103通過電阻R3、電阻R4以及電阻R5電性連接接電單元101,電阻R3、電阻R4以及電阻R5的一端分別電性連接電阻R1與保險絲F1的連接處;
[0035]電阻R3的另一端分別電性連接接口端ΡΑ0和電容C3,電容C3的另一端則直接接地;
[0036]電阻R4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2的正極電性連接,二極管D2的負極分別電性連接接口端PA1、電容C4以及電阻R7,電容C4和電阻R7的另一端也直接接地;
[0037]電阻R5的另一端與電容C2的一端電性連接,電容C2的另一端連接二極管D1的正極,二極管D1的負極分別電性連接電解電容CE的陽極以及電阻R6,電解電容CE的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