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軸,進而帶動永磁 調速器脫離工作,然后通過移動第=傳動軸使第=傳動軸投入運行,實現負載在工頻轉速 模式下工作,從而實現由永磁調速切換至工頻轉速。工頻轉速切換至永磁調速的操作過程 與前述操作過程相反,在此不再一一寶述。
[00%] 在負載3低負荷時,通過將永磁調速器11、第一主傳動軸12和第二主傳動軸13投 入運行,使負載工作在永磁調速模式,此時,電動機2轉速得到降低,從而降低了能耗。在永 磁調速器11發生故障后,將電動機2停運,并解列永磁永磁器11,將第=傳動軸14投入運 行,使負載工作在工頻轉速模式,此時,避免了在永磁調速器11發生故障后,電動機2長時 間不能帶負載3運行而造成的經濟效益降低和不良社會影響。
[0027] 第一主傳動軸12與電動機2的傳動連接W及第二主傳動軸13與負載的傳動連接 可W是:第一主傳動軸12的左側和第二主傳動軸13的右側均沿各自傳動軸的軸向方向設 置有第一插口 15 ;第一主傳動軸12的第一插口 15套接于電動機2的輸出軸,且第一主傳 動軸12的第一插口 15和電動機2的輸出軸依次經第一插銷16穿過,W實現第一主傳動軸 12和電動機2的傳動連接;第二主傳動軸13的第一插口 15套接于負載3的輸入軸,且第 二主傳動軸13的第一插口 15和負載3的輸入軸依次經第二插銷18穿過,W實現第二主傳 動軸13和負載3的輸入軸傳動連接。為了提高插口的強度和耐剪切力,第一插口 15、下述 的第二插口 17的材料優選為3化13不誘鋼。第一插口 15、下述的第二插口 17優選均呈圓 管狀。
[0028] 第一主傳動軸12與電動機2的傳動連接W及第二主傳動軸13與負載的傳動連接 也可W是:第一主傳動軸12的左側和第二主傳動軸13的右側均套接有齒輪19,電動機的 輸出軸和負載的輸入軸也套接有齒輪,第一主傳動軸的左側通過齒輪曬合與電動機2的輸 出軸傳動連接;第二主傳動軸13的右側通過齒輪曬合與負載3的輸入軸傳動連接,如此可 W實現永磁調速單元快速投入運行,且避免了由長期運行帶來的第一主傳動軸和第二主傳 動軸上的插口對材料強度的高要求,即要求材料強度高。
[0029] 第S傳動軸14的兩側(即左側和右側)沿其軸向方向各設置有第二插口 17 ;第 =傳動軸14的左側的第二插口 17套接于電動機2的輸出軸,且第=傳動軸14的第二插口 17和電動機2的輸出軸依次經第一插銷16穿過,W實現第=傳動軸14和電動機2的傳動 連接;第=傳動軸14的第二插口 17套接于負載3的輸入軸,且第=傳動軸14的第二插口 17和負載3的輸入軸依次經第二插銷18穿過,W實現第=傳動軸14和負載3的輸入軸傳 動連接。
[0030] 參見圖1,為了加強第一主傳動軸12、第二主傳動軸13、第S傳動軸14與負載3或 電動機2之間動力的傳動性,第一插銷16和第二插銷18的軸向方向均垂直于第一主傳動 軸、第二主傳動軸和第=傳動軸的軸向。第一插銷16和第二插銷18固定于第一插口 15或 第二插口 17之間,實現電動機旋轉時傳動軸14可W旋轉,從而帶動負載3旋轉。
[0031] 設備還包括滑軌,滑軌的一端設置于永磁調速器11的底端,滑軌的另一端延伸至 負載3和電動機2之間,W在將永磁調速器移至負載和電動機之間時,為其移動提供導向, 從而實現永磁調速器的快速就位。
[0032] 切換單元包括第一伸縮機構41和第二伸縮機構42,第一伸縮機構41用于驅動永 磁調速單元做水平往復運動,第二伸縮機構42用于驅動工頻轉速單元做水平往復運動。第 一伸縮機構41和第二伸縮機構42均具有:驅動單元和鉤爪。驅動單元用于為鉤爪的水平 往復運動提供驅動力,例如氣缸、絲杠進給裝置。鉤爪的基部與驅動單元的伸縮端連接,鉤 爪的爪部形成有開口,其用于卡住第一主傳動軸或第二主傳動軸或第=傳動軸W帶動相應 的傳動軸運動。優選第一伸縮機構的鉤爪的數量為兩個,一一對應卡住第一主傳動軸和第 二主傳動軸,同時帶動第一主傳動軸和第二主傳動軸運動。
[0033]W負載轉速由永磁調速切換到工頻轉速為例對切換的過程進行詳細說明:第一伸 縮機構的鉤爪伸出,其爪部卡住永磁調速單元的第一主傳動軸或第二主傳動軸,在第一伸 縮機構的驅動單元的驅動下,伸縮端帶動鉤爪縮回,實現永磁調速單元遠離負載和電動機, 為工頻轉速單元投入運行提供空間,然后,第二伸縮機構的鉤爪的爪部卡住工頻轉速單元 的第=傳動軸,在第二伸縮機構42的驅動單元的驅動下,伸縮端帶動鉤爪伸出,實現工頻 轉速單元進入負載3和電動機2之間,然后鉤爪的爪部松開第=傳動軸,在驅動單元的驅動 下縮回,再將工頻轉速單元分別與負載3和電動機2連接,實現工頻轉速單元投入運行。在 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一伸縮機構和第二伸縮機構還可W包括升降單元,設置于驅動單元的 底部,用于驅動驅動單元在豎直方向做往復運動。
[0034]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帶來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5] 通過在負載和電動機之間設置永磁調速單元、工頻轉速單元和切換單元,實現了 在正常運行情況下與永磁調速器連接的傳動軸(即第一主傳動軸和第二主傳動軸)投入運 行,一旦永磁調速器發生故障,將永磁調速器解列,備用傳動軸(即第=傳動軸)投入運行。 采用前述控制切換方式,即使采用手動操作,也僅幾分鐘就可W實現切換,雖然未能實現在 線切換,但是避免了將永磁調速器拆除施工等操作,不僅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工,更是避免 了機組長時間不能帶負載運行而造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
[0036]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W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 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 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 含。
【主權項】
1. 一種將負載轉速在工頻轉速與永磁調速之間切換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包 括:永磁調速單元、工頻轉速單元和切換單元; 所述永磁調速單元設置于所述負載和為所述負載旋轉提供源動力的電動機之間,具 有: 永磁調速器,用于對負載的轉速進行調節; 第一主傳動軸,所述第一主傳動軸的右側與所述永磁調速器的主動轉子側連接,所述 第一主傳動軸的左側與待連接的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以及 第二主傳動軸,所述第二主傳動軸的左側與所述永磁調速器的從動轉子側連接,所述 第二主傳動軸的右側與待連接的所述負載的輸入軸傳動連接; 所述工頻轉速單元設置于所述負載和所述電動機之間,具有: 第三傳動軸,所述第三傳動軸的左側與待連接的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 第三傳動軸的右側與待連接的所述負載的輸入軸傳動連接; 所述切換單元用于使所述永磁調速單元和所述工頻轉速單元在所述負載和所述電動 機之間切換。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傳動軸的左側和所述第二主 傳動軸的右側均沿各自傳動軸的軸向方向設置有第一插口; 所述第一主傳動軸的第一插口套接于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且所述第一主傳動軸的第 一插口和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依次經第一插銷穿過,以實現所述第一主傳動軸和所述電動 機的傳動連接; 所述第二主傳動軸的第一插口套接于所述負載的輸入軸,且所述第二主傳動軸的第一 插口和所述負載的輸入軸依次經第二插銷穿過,以實現所述第二主傳動軸和所述負載的輸 入軸傳動連接。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傳動軸的左側和所述第二主 傳動軸的右側均套接有齒輪; 所述第一主傳動軸的左側通過齒輪嚙合與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 所述第二主傳動軸的右側通過齒輪嚙合與所述負載的輸入軸傳動連接。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傳動軸的左側和右側沿所述 第三傳動軸的軸向方向均設置有第二插口; 所述第三傳動軸的左側的第二插口套接于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且所述第三傳動軸的 第二插口和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依次經第一插銷穿過,以實現所述第三傳動軸和所述電動 機的傳動連接; 所述第三傳動軸的第二插口套接于所述負載的輸入軸,且所述第三傳動軸的第二插口 和所述負載的輸入軸依次經第二插銷穿過,以實現所述第三傳動軸和所述負載的輸入軸傳 動連接。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換單元包括:用于驅動所述永磁調 速單元做水平往復運動的第一伸縮機構和用于驅動所述工頻轉速單元做水平往復運動的 第二伸縮機構; 所述第一伸縮機構和所述第二伸縮機構均具有:驅動單元和鉤爪; 所述驅動單元用于為所述鉤爪的水平往復運動提供驅動力; 所述鉤爪的基部與所述驅動單元的伸縮端連接,所述鉤爪的爪部形成有開口,以卡住 待運動的所述第一主傳動軸或第二主傳動軸或第三傳動軸。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調速單元還包括:滑軌,所述滑 軌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永磁調速器的底端,所述滑軌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負載和所述電動機 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將負載轉速在工頻轉速與永磁調速之間切換的設備,屬于動力領域,設備包括:永磁調速單元、工頻轉速單元和切換單元;所述切換單元用于使所述永磁調速單元和所述工頻轉速單元在所述負載和所述電動機之間切換。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避免了在永磁調速器發生故障時,將永磁調速器拆除施工等操作,不僅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工,更是避免了機組長時間不能帶負載運行而造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
【IPC分類】H02K51/00
【公開號】CN204993020
【申請號】CN201520509744
【發明人】丁兆勇, 郭冰, 趙虎軍
【申請人】國電龍源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