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結構、曲軸和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平衡結構、曲軸和電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定頻電機的主平衡塊和副平衡塊均為半圓環形結構,并都通過鉚接方式與轉子連接。主平衡塊鉚接在轉子的主平衡塊端,副平衡塊一般為4?5片,鉚接在轉子的副平衡塊端。將主平衡塊和副平衡塊安裝在轉子上的過程既費時又費力,且采用此種平衡塊結構,轉子上必須設置鋁腳,因此當主平衡塊或副平衡塊結構改變時,需要重新變更鋁腳位置,以及重新開設轉子壓鑄模具,進而大大增加了電機的制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平衡結構,用于解決平衡塊結構改變時,需重新變更鋁腳位置并開設轉子壓鑄模具的問題。
[0004]—種平衡結構,包括第一平衡塊和第二平衡塊,所述第一平衡塊和所述第二平衡塊適用于設置在曲軸本體上,并分別位于安裝在所述曲軸本體上的轉子的兩端;
[0005]所述第一平衡塊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一偏心塊,所述第一本體中部設置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本體適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通孔套設在所述曲軸本體上;所述第一偏心塊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的與所述轉子接觸的端面的相對端面上的一側;
[0006]所述第二平衡塊包括第二本體和第二偏心塊,所述第二本體中部設置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本體適用于通過所述第二通孔套設在所述曲軸本體上;所述第二偏心塊設置在所述第二本體的與所述轉子接觸的端面的相對端面上的一側。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本體相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呈中心對稱結構,所述第二本體相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呈中心對稱結構。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本體為圓環形結構,所述第一偏心塊為具有第一預設圓心角度的部分圓環形結構,所述第一偏心塊的內徑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徑,所述第一偏心塊的外徑等于所述第一本體的外徑;
[0009]所述第二本體為圓環形結構,所述第二偏心塊為具有第二預設圓心角度的部分圓環形結構,所述第二偏心塊的內徑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所述第二偏心塊的外徑等于所述第二本體的外徑。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本體的外徑等于所述轉子的外徑,所述第二本體的外徑等于所述轉子的外徑。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平衡塊上均勻設置有多個第一通流孔,所述第二本體上均勻設置有多個第二通流孔;
[0012]所述曲軸與所述轉子配套安裝后,所述第一通流孔的位置與所述轉子的鋁環不重疊,所述第二通流孔的位置與所述轉子的鋁環不重疊。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平衡塊和所述第二平衡塊安裝在所述曲軸本體上后,所述第一平衡塊、所述第二平衡塊和所述曲軸本體上的偏心部滿足以下公式:
[0014]G (M3) *R3+G (Ml) *R1+G (M2) *R2 = 0 ;
[0015]G(M3)*R3*L3+G(Ml)*R1*L1+G(M2)*R2*L2 = 0 ;
[0016]其中,G(M3)為所述偏心部的重量,R3為所述偏心部的重心到所述曲軸本體的中心軸線的距離,L3為所述偏心部的重心到X軸的距離;G(M1)為所述第一平衡塊的重量,Rl為所述第一平衡塊的重心到所述曲軸本體的中心軸線的距離,LI為所述第一平衡塊的重心至IjX軸的距離;G(M2)為所述第二平衡塊的重量,R2為所述第二平衡塊的重心到所述曲軸本體的中心軸線的距離,L2為所述第二平衡塊的重心到X軸的距離;X軸所在的直線垂直于所述曲軸本體的中心軸線。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一偏心塊為一體結構,所述第二本體與所述第二偏心塊為一體結構。
[0018]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曲軸,包括曲軸本體和上述平衡結構。
[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平衡結構通過熱套或冷壓的方式安裝在所述曲軸本體上。
[0020]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電機,包括轉子和上述曲軸。
[0021 ]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子通過熱套或冷壓的方式與上述曲軸固定。
[0022]上述平衡結構、曲軸和電機,所述第一平衡塊和所述第二平衡塊設置在曲軸本體上,而不再鉚接在轉子的兩端,因此所述轉子上無需再開設鋁腳,解決了因平衡塊結構改變時,需要重新變更鋁腳位置以及重新開設轉子壓鑄模具的問題,節省了成本。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平衡結構一個實施例中的第一平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平衡結構一個實施例中的第二平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曲軸與轉子裝配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曲軸一個實施例中的第一平衡塊、第二平衡塊和偏心部之間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平衡結構、曲軸和電機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8]參見圖1至圖3,一個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平衡結構包括第一平衡塊110和第二平衡塊120。第一平衡塊110和第二平衡塊120適用于安裝在曲軸本體130上,且分別位于安裝在曲軸本體130上的轉子200的兩端。第一平衡塊110包括第一本體111和第一偏心塊112。第一本體111中部設置有第一通孔1111,且第一本體111適用于通過第一通孔1111套設在曲軸本體130上。第一偏心塊112固定設置在第一本體111的與轉子200接觸的端面的相對端面上的一側。第二平衡塊120包括第二本體121和第二偏心塊122。第二本體121中部設置有第二通孔1211,且第二本體121適用于通過第二通孔1211套設在曲軸本體130上。第一偏心塊112固定設置在第一本體111的與轉子200接觸的端面的相對端面上的一側。
[0029]上述平衡結構,第一平衡塊110和第二平衡塊120設置在曲軸本體130上,而不再鉚接在轉子200的兩端,因此轉子200上無需再開設鋁腳,解決了當平衡塊結構改變時,需要重新變更鋁腳位置以及重新開設轉子壓鑄模具的問題,節省了成本。
[0030]可以理解的,第一平衡塊110和第二平衡塊120設置在曲軸本體130上后,第一平衡塊110產生的偏心距和第二平衡塊120產生的偏心距與曲軸本體130上的偏心部140產生的偏心距相互抵消,從而使曲軸實現自平衡功能。
[0031 ] 優選的,第一本體111相對于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呈中心對稱結構,第二本體121相對于第二通孔1211的中心呈中心對稱結構。例如,第一本體111和第二本體121可以均為圓環形結構。將第一本體111和第二本體121均設置為圓環形結構,在第一平衡塊110和第二平衡塊120安裝在曲軸本體130上以后,能夠進一步增加曲軸本體130轉動時的穩定性。
[0032]進一步地,第一偏心塊112為具有第一預設圓心角度的部分圓環形結構,第一預設圓心角度可以根據需要具體設定。例如,可以將第一預設圓心角度設定為180°。第一偏心塊112與第一本體111可同心設置,即第一本體111的圓心與第一偏心塊112的圓心重合。第一偏心塊112的內徑大于等于第一通孔1111的直徑,且第一偏心塊112的內徑小于第一本體111的外徑。第一偏心塊112的外徑等于第一本體111的外徑。可以理解的,本實施例中,第一通孔1111的直徑即為第一本體111的內徑。
[0033]同樣的,第二偏心塊122為具有第二預設圓心角度的部分圓環形結構,第二預設圓心角度可以根據需要具體設定。例如,可以將第二預設圓心角度設定為180°。第二偏心塊122與第二本體121可同心設置,即第二本體121的圓心與第二偏心塊122的圓心重合。第二偏心塊122的內徑大于等于第二通孔1211的直徑,且第二偏心塊122的內徑小于第二本體121的外徑。第二偏心塊122的外徑等于第二本體121的外徑。可以理解的,本實施例中,第二通孔1211的直徑即為第二本體121的內徑。
[0034]將第一偏心塊112和第二偏心塊122設置成部分圓環形結構,能夠使得本實用新型平衡結構在被安裝到曲軸上時,使曲軸保持較高精度的平衡穩定性,而且可以使得本實用新型平衡結構的設計難度進一步降低。第一偏心塊112的圓環的徑向厚度和第二偏心塊122的圓環的徑向的厚度可以根據具體需要進行設計。
[0035]本實施例中,第一本體111的外徑等于轉子200的外徑,第二本體121的外徑等于轉子200的外徑。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本體111的外徑還可以小于轉子200的外徑,第二本體121的外徑也還可以小于轉子200的外徑。
[0036]將第一本體111的外徑設置成與轉子200的外徑相等,能夠盡量增大第一偏心塊112的外邊緣到曲軸本體130的中心軸線的距離,進而可以增大第一平衡塊110的重心到曲軸本體130的中心軸線的距離,從而在對第一偏心塊112的形狀、位置以及厚度上的設計上可以更加方便多樣。同理,將第二本體121的外徑設置成與轉子200的外徑相等,能夠盡量增大第二偏心塊122的外邊緣到曲軸本體130的中心軸線的距離,進而可以增大第二平衡塊120的重心到曲軸本體130的中心軸線的距離,從而在對第一偏心塊112的形狀、位置以及厚度上的設計上可以更加方便多樣。
[0037]參見圖4,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平衡塊110和第二平衡塊120安裝在曲軸本體130上后,第一平衡塊110的偏心距與曲軸本體130上的偏心部140的偏心距方向相反,第二平衡塊120的偏心距與曲軸本體130上的偏心部140的偏心距方向相同。為了曲軸自身能夠實現自平衡功能,第一平衡塊110、第二平衡塊120和偏心部140應滿足以下兩個公式:
[0038]G (M3) *R3+G (Ml) *R1+G (M2) *R2 = O ;
[0039]G(M3)*R3*L3+G(Ml)*R1*L1+G(M2)*R2*L2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