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精確對中的音圈馬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攝像模組中的自動對焦音圈馬達,該自動對焦音圈馬達可以作用于移動電話、平板電腦、汽車、數碼相機、手機功能及智能高科技設備當中。
【背景技術】
[0002]隨著5 Mega Pixel、8 Mega Pixel、13 Mega Pixel等高像素攝像模組的日益普及,使得移動電話等電子產品的攝像功能與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同時也對作為攝像模組中實現鏡頭自動對焦功能的線性驅動裝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0003]現有國內外微型照相機中所采用的類似線性驅動裝置包括:由上固定支架和下固定支架構成的殼體、設置在殼體內的磁軛、設置在磁軛內用于安裝鏡頭的鏡頭座、固定在鏡頭座側面的線圈,分別將鏡頭座兩端與上固定支架、下固定支架連接的上平面彈簧和下平面彈簧、安裝在磁軛內壁上與線圈相互作用的磁石。其中鏡頭座、線圈裝配組合為轉子,磁石、磁軛等裝配組合為定子,轉子在上、下平面彈簧的作用下可相對定子運動,將定子與轉子裝配組合為一完整透鏡驅動裝置,即音圈馬達。
[0004]但是上述結構在最后一步整體組裝過程中,即定子與轉子的組裝過程中,很難保證定子與轉子的中心位置與鏡頭的透鏡光軸一致。若與光軸不一致,透鏡支持體與透鏡往一邊傾斜或平移,導致驅動器在工作時,透鏡支持體與透鏡會運動不暢或產生偏轉角度。這對攝像頭的成像品質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現有技術中需要做大量精密治具或提高上下固定支架模具精度,極大的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提出一種可精準對中的音圈馬達,包括:由底座和上殼構成的上下帶透光孔的外殼、設置在外殼內的鏡頭座、套裝在鏡頭座側面外壁上的線圈、設置在上殼內壁上與線圈位置相對應的磁鐵、連接鏡頭座下端面與底座的下平面彈簧,所述鏡頭座下端面設有距其中心距離相等的定位凸起,所述底座上設有距其中心距離相等的定位凹槽,所述下平面彈簧上分別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起、定位凹槽位置相對應的內孔、外孔,所述內孔距下平面彈簧的中心距離相等,所述外孔距下平面彈簧的中心距離相等。
[0006]在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下平面彈簧通過對中墊片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對中墊片包括均布于鏡頭座外圍的多根支撐柱,順次連接各支撐柱上端并形成框體的連接條,所述支撐柱上端的框體與上殼下表面相抵觸,所述支撐柱的下端與下平面彈簧及底座相抵觸,且其下端設有可穿過所述外孔與定位凹槽的底部凸起。
[0007]所述下平面彈簧包括:分別相對設置的兩個內連接條、設置在內連接條外側且與內連接條錯開的兩個相對的外連接條,所述外連接條的兩端分別通過來回彎折的彈絲與內連接條的兩端連接,所述兩個外連接條的一端設有與下平面彈簧所在平面垂直的兩個引腳。
[0008]所述音圈馬達還包括連接對中墊片與鏡頭座上端面的上平面彈簧,所述上平面彈簧與對中墊片的連接部分設有多個距其中心距離相等的通孔,所述對中墊片上設有可穿過所述通孔的頂部凸起。
[0009]所述上平面彈簧包括:與鏡頭座上端面連接的內環,與上殼下表面連接且與內環同心的外環,所述內、外環之間通過在內、外環所在平面內來回彎折的彈絲連接。
[0010]進一步的,所述鏡頭座的上端面間隔均勻地設有多個位于線圈內的插槽,所述上殼的下表面設有可插入插槽內的插塊,所述插塊與插槽之間的間隙形成U形槽,可以用于防塵。
[0011]所述上殼的兩個相對側面底部分別設有兩個開口,可實現陣列式加工生產。
[0012]本技術方案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可以采用對焦線圈,線圈纏繞在鏡頭座外壁上,所述鏡頭座的外壁上設有可分別固定對焦線圈兩個線頭的兩個掛線塊。
[0013]本發明不需要準備大量的精密治具來實現轉子與定子的精準對中,通過定位凹槽、凸柱、定位孔,借助整體型彈簧等輕松實現了定子與轉子的對中,同時,本發明在對產品的防塵以及饒線上都進行了改進,使得產品具有很好的抗跌、防塵功效,并且加工時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爆炸圖;
圖2是本發明對中墊片的仰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上平面彈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下平面彈簧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6是鏡頭座的底部立體視圖;
圖7是鏡頭座的頂部立體視圖;
圖8是上殼的底部立體視圖;
圖9是上殼陣列的分離加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結構及原理。
[0016]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該實施例為一呈方形的自動對焦音圈馬達,其包括上殼1、對中墊片2、上平面彈簧3、磁鐵4、鏡頭座5、下平面彈簧6、底座7。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以在圓形、多邊形的音圈馬達,或者是不限形狀的自動防抖音圈馬達上進行相應的變形,這些變形均應屬于本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0017]上殼1和底座7構成音圈馬達的外殼,底座7為金屬磁軛,可以屏蔽外界磁場對音圈馬達內部磁場的干擾。底座7和上殼1上均設有透光孔,透光孔對準鏡頭座5上的鏡頭。
[0018]鏡頭座5用來固定鏡頭,光線可從上殼1的透光孔中穿過鏡頭再穿過底座7上的透光孔。鏡頭座的外壁上固定著線圈8,上殼1的內壁上固定著與線圈8位置相對應的磁鐵4,磁鐵4對線圈8相互作用,對鏡頭座5形成沿光軸方向的作用力,驅動鏡頭座5實現對焦,為了使鏡頭座5可以在外殼內自由運動,上平面彈簧3將鏡頭座5的上端面與對中墊片2連接,下平面彈簧6將鏡頭座5的下端面與底座7連接。
[0019]圖2是對中墊片的仰視圖,對中墊片2包括均布于鏡頭座5外圍的四根支撐柱21以及順次連接四根支撐柱21上端的連接條,四根連接條組成一個框體22位于上殼1下表面與上平面彈簧3之間,支撐柱21與框體22垂直連接,支撐柱21上端的框體22與上殼1下表面相抵觸,支撐柱21的下端可以與下平面彈簧6及底座7相抵觸,牢牢卡在外殼內。支撐柱21及框體22上分別設有四個底部凸起fl-f4和四個頂部凸起el_e4。頂部凸起和底部凸起距離對中墊片中心的距離分別相等,分別用來對上平面彈簧3及下平面彈簧6進行對中限位。
[0020]圖3是上平面彈簧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上平面彈簧3的具體結構包括可與鏡頭座5上端面連接的內環31,以及可與上殼1下表面連接的外環32,內、外環的中心重合,即兩環同心,然后內、外環之間再通過彈絲連接,形成一個整體部件,彈絲在內、外環所在平面內來回彎折,可使內、外環相對彼此沿光軸來回運動。在外環上的四角設有四個通孔gl_g4,這四個通孔與對中墊片的頂部凸起位置相對應,組裝時可以相互插接,使對中墊片2可以實現對上平面彈簧3的位置固定。
[0021]圖4是下平面彈簧的結構示意圖,下平面彈簧6包括分別相對設置的兩個內連接條61,兩個內連接條61均呈弧形,圍成一個非閉合的圓,在內連接條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