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一種發電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利用人體接觸的導熱后蓋與外界溫差發電的智能穿戴設備。
背景技術:
智能穿戴設備,是對日常穿戴產品進行智能化設計、開發出可以自動實現一定功能的設備。它們由機械振動或電池、太陽能等作為能源來驅動。大部份智能穿戴設備在使用過一段時間后需要重新更換電池,這就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并且浪費成本,電池的廢棄也造成環境的污染。當手或身體佩戴智能穿戴設備時,人體溫度與環境溫度會產生溫差。如果利用這個溫差進行發電,將能產生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隨著半導體溫差發電芯片效能的不斷提升,使得本發明的實際應用成為現實,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本發明應運而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通過利用人體與環境溫度的溫差進行發電儲蓄回收,產生供電源用的智能穿戴設備。本發明所指的智能穿戴設備,包括但不僅限于可計算顯示時間、人體機能相關參數,如體溫、心率、血壓等或運動、定位、通訊、游戲等的裝置設備。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利用人體與環境溫差發電用于通訊、運動、體檢、搜索定位的智能穿戴設備,包括有導熱后蓋1、溫差發電芯片9、散熱器2、隔熱片10、電路板4、儲電池13、表針控制器5,其特征在于:導熱后蓋與散熱器直接或間接地固定溫差發電芯片。散熱器上與電路板之間有隔熱片。溫差發電芯片與儲電池、電路板、表針控制器之間進行電氣串聯或并聯連接。
所述導熱蓋放置固定于下蓋,導熱蓋上緊貼溫差發電芯片。
所述溫差發電芯片為單層或多層疊加結構。
所述散熱器貼合于溫差發電芯片上,緊貼并固定于上蓋。
所述隔熱片緊貼儲電池上。
所述儲電池與溫差發電芯片、電路板連接并固定于電路板上。
所述表針控制器與儲電池、電路板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人體體溫與外部環境溫度的溫差,利用溫差發電芯片進行發電,所發電源儲蓄于電池上,供智能穿戴設備作為電源使用。本發明作為一個差發電裝置,具有結構新穎、環保、操作維護簡單等優點,容易實現規模化生產,用戶直接使用或將電量存儲起來可以作為備用電源。因此本發明的應用領域較廣泛,市場應用前景良好。
附圖說明
圖1為發明一實施例的總體方案截面A-A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穿戴設備的外觀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2所示,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實施例包括有導熱后蓋1、散熱器2、下蓋3、電路板4、表針控制器5、表盤/參數顯示器6、上蓋7、透明面板8、溫差發電芯片9、隔熱片10、調節鈕11、鈕固定塊12、儲電池13、表帶14等組成。當智能穿戴設備佩戴在人體與導熱后蓋接觸時,人體的體溫迅速傳遞到導熱后蓋,散熱器為環境溫度,二個零件之間存在溫度溫差,溫差發電芯片隨即利用導熱后蓋與環境溫差進行發電。導熱后蓋可以是不銹鋼、銅、鋁或其它材料。溫差發電芯片工作發電時,所發電源儲蓄在儲電池或直接供電路板,儲電池供電源給電路板,電路板控制表針控制器、儲電池的工作,4個零件由電氣串聯或并聯連接。表針控制器或電路板可計算顯示時間、人體機能相關參數,如體溫、心率、血壓等或運動、定位、通訊、游戲等。
溫差發電芯片工作時有一定的溫度,在其上面放置了散熱器對其散熱降溫,散熱器同時與下蓋緊貼,為了保證更好的降溫,散熱器周邊可涂上硅脂以便更好地散熱。散熱器為銅、鐵、鋁、不銹鋼或其它散熱材料或相變材料,它可以是由一層或多層組合,以滿足不同環境和散熱強度要求。所述隔熱片緊貼儲電池上,可以阻擋溫差發電芯片產生的熱量,保護儲電池。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溫差發電裝置結構可以通過各零件之間進行互換與結構上的調整達到發電的目的。
本發明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只是本發明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該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