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馬達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微型防水馬達。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微型防水馬達結構復雜、成本高,且不適應于50CM以下的水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型防水馬達,旨在解決現有微型防水馬達結構復雜、成本高及不適應于50CM以下的水深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微型防水馬達,包括電機及用于將所述電機罩住的外罩,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一端延伸于所述外罩外,所述輸出軸上套設有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的一側與所述電機相抵,另一側與所述外罩相抵,所述第二防水圈的一側與所述外罩相抵,另一側與所述第一防水圈相抵,所述第一防水圈和所述第二防水圈之間設有防水油。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圈的與所述第一防水圈相抵的一側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與所述第一防水圈形成防水空間,所述防水油設于所述防水空間中。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圈的與所述第一防水圈相抵的一側還設有沿所述容納槽周向延伸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防水圈的與所述第二防水圈相抵的一側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凸起對應配合的第一密封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圈的與所述第一防水圈相抵的一側還設有沿所述容納槽周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防水圈的與所述第二防水圈相抵的一側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密封槽對應配合的第一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圈的與所述外罩相抵的位置上形成有繞所述輸出軸周向延伸的第二凸起,所述外罩上設有與所述第二凸起對應配合的第二密封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圈的與所述外罩相抵的位置上形成有繞所述輸出軸周向延伸的第二密封槽,所述外罩上設有與所述第二密封槽對應配合的第二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外罩形成有截面呈梯形狀的凹槽,所述電機的設有所述輸出軸的一端嵌裝于所述凹槽中,所述輸出軸貫穿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一防水圈和所述第二防水圈均設于所述凹槽中。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圈和所述第二防水圈均與所述凹槽形狀相適且截面形狀均呈梯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圈和所述第二防水圈均為硅膠圈。
進一步地,所述輸出軸的軸端設有螺旋槳。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微型防水馬達的有益效果:
由于上述微型防水馬達采用了第一防水圈、第二防水圈和防水油,具體地,第一防水圈的一側與電機相抵,另一側與外罩相抵,第二防水圈的一側與外罩相抵,另一側與第一防水圈相抵,而且,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之間設有防水油,這樣,電機與外罩之間的間隙將由第一防水圈、防水油和第二防水圈填充,將上述微型防水馬達應用于水下時,由電機輸出軸和外罩之間的間隙進來的水,將由于第二防水圈、防水油及第一防水圈層層阻隔而難以進入外罩內部,從而實現防水。綜上,上述微型防水馬達通過采用了第一防水圈、第二防水圈和防水油,實現較好的防水功能,其結構簡單,成本低,且能夠適應于50CM以下的水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微型防水馬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提供的微型防水馬達在圓圈A處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較佳實施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間接在該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間接連接至該另一個元件上。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微型防水馬達10,包括電機11及用于將電機11罩住的外罩12,電機11的輸出軸111一端延伸于外罩12外,輸出軸111上套設有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第一防水圈13的一側與電機11相抵,另一側與外罩12相抵,第二防水圈14的一側與外罩12相抵,另一側與第一防水圈13相抵,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之間設有防水油15。
如圖1和圖2所示,由于上述微型防水馬達10采用了第一防水圈13、第二防水圈14和防水油15,具體地,第一防水圈13的一側與電機11相抵,另一側與外罩12相抵,第二防水圈14的一側與外罩12相抵,另一側與第一防水圈13相抵,而且,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之間設有防水油15,這樣,電機11與外罩12之間的間隙將由第一防水圈13、防水油15和第二防水圈14填充,將上述微型防水馬達10應用于水下時,由電機11輸出軸111和外罩12之間的間隙進來的水,將由于第二防水圈14、防水油15及第一防水圈13層層阻隔而難以進入外罩12內部,從而實現防水。綜上,上述微型防水馬達10通過采用了第一防水圈13、第二防水圈14和防水油15,實現較好的防水功能,其結構簡單,成本低,且能夠適應于50CM以下的水深。
如圖1和圖2所示,為了更好地于第一防水圈13與第二防水圈14之間設置防水油15,從而實現更好地防水,第二防水圈14的與第一防水圈13相抵的一側設有容納槽141,容納槽141與第一防水圈13形成防水空間,防水油15設于防水空間中。
如圖1和圖2所示,為了使得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的接觸更加緊密,第二防水圈14的與第一防水圈13相抵的一側還設有沿容納槽141周向延伸的第一凸起142,第一防水圈13的與第二防水圈14相抵的一側上設有與第一凸起142對應配合的第一密封槽131。這樣,通過第一凸起142和第一密封槽131的配合作用,使得水更加難以突破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之間的間隙,使得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
當然,對于第一凸起142和第一密封槽131的設置方式,還可以是,第二防水圈14的與第一防水圈13相抵的一側還設有沿容納槽141周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槽131,第一防水圈13的與第二防水圈14相抵的一側上設有與第一密封槽131對應配合的第一凸起142。
如圖1和圖2所示,為了使得第一防水圈13與外罩12的接觸更加緊密,第一防水圈13的與外罩12相抵的位置上形成有繞輸出軸111周向延伸的第二凸起132,外罩12上設有與第二凸起132對應配合的第二密封槽121。這樣,通過第二凸起132和第二密封槽121的配合作用,使得水更加難以突破第二防水圈14和外罩12之間的間隙,使得上述微型防水馬達10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
當然,對于第二凸起132和第二密封槽121的設置方式,還可以是,第一防水圈13的與外罩12相抵的位置上形成有繞輸出軸111周向延伸的第二密封槽121,外罩12上設有與第二密封槽121對應配合的第二凸起132。
細化地,如圖1和圖2所示,為了便于電機11、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的安裝,外罩12形成有截面呈梯形狀的凹槽122,電機11的設有輸出軸111的一端嵌裝于凹槽122中,輸出軸111貫穿凹槽122的底部,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均設于凹槽122中。
為了進一步地減少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與外罩12之間的間隙,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均與凹槽122形狀相適且截面形狀均呈梯形狀。這樣,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將分別與外罩12接觸更加緊密。
為了使得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的防水性能更佳,第一防水圈13和第二防水圈14均為硅膠圈。
具體地,輸出軸111的軸端設有螺旋槳16。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