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再制造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再制造永磁轉子。
背景技術:
專利號為CN203312945U,公開了一種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永磁轉子,包括中軸、硅鋼片、導條、轉子鐵芯,還包括填充物、磁鋼、鋼套,其中在中軸的外側安裝有圓形的硅鋼片,環繞硅鋼片的外側安裝有一圈的導條,導條的外側安裝有多塊磁鋼,磁鋼按照N-S極交替的秩序排列,每塊磁鋼分成n段,每段高度為轉子鐵芯長度1/n倍,每段磁鋼按照導條的斜槽依次斜排貼在加工好的轉子表面,磁鋼的弧度與轉子鐵芯部分的外圓弧度相等、每塊磁鋼的寬度相同,但此再制造技術忽視了轉子本體的有損拆解;兩相鄰磁鋼間是填充物,填充物是半導磁或不導磁材料;在磁鋼的外圈包有非導磁而能導電的金屬材料。將磁鋼鑲入轉子內,磁鋼的極弧比可以靈活調整,使電動機的啟動轉矩根據需要靈活調整以達到能在滿載條件下可靠啟動,機械強度大大增強,提高了可靠性,達到甚至超過現有的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節能效果。在三相異步電機二次利用開發的過程中,往往是在轉子體的外壁切削,切削后的外徑尺寸小于原來的尺寸,然后在外壁上先貼磁鋼,磁鋼間放置填充物,放置完了之后形成的新外壁尺寸原來的外壁外徑尺寸基本相同,整體采用的是整體外徑切削后,再填充新的填充物,但由于填充物與原來的材料不一致,由于填充物為半導磁或不導磁材料極大的降低了轉子體的磁性,降低了電機的啟動力矩,且由于在磁鋼的外圈包有非導磁金屬材料鋼套,在轉子使用時容易形成電渦流,造成轉子溫度升高,且降低了轉子在使用的散熱效果,從而使轉子體內的磁鋼產出退磁現象。
資源環境制約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為加快節能環保、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產業水平。異步電機其Y2系列功率因素,效率偏低,耗能偏大,在我國85%以上屬通用系列電機,量大面廣,將傳統低效的普通異步電機進行再制造實現創新高效、節能的永磁同步電機,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電機啟動轉矩小、散熱差、易退磁等缺點,提供了一種電機啟動轉矩大、散熱好、不易退磁的再制造永磁轉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再制造永磁轉子,包括轉子本體,在轉子本體的外圓表面上加工出磁鋼槽,轉子本體形成兩個區域,分別為轉子內圈區域和轉子外圈區域,轉子外圈區域相對于轉子內圈區域從轉子本體的徑向方向往外凸出,磁鋼槽是由兩個相鄰的往外凸出的轉子外圈區域和磁鋼槽的底面合圍形成,從而磁鋼槽和轉子外圈區域交替排列在轉子內圈區域上,磁鋼槽內設有配合嵌置在磁鋼槽內的磁鋼,還包括貫穿于轉子本體的中心主軸。通過在轉子體上開磁鋼槽并將磁鋼鑲嵌入到磁鋼槽內,將三相異步電機的轉子制造成同步電機的永磁轉子,磁鋼槽在轉子本體上高精度加工,轉子外圈區域仍然是轉子本體的一部分,保留了相同的材料屬性,轉子本體和轉子外圈區域具有同樣強度的磁性,提高了電機的啟動轉矩,同時,國家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意見中,推廣高效節能電動機的應用,提升再制造產業創新能力,近期重點鼓勵推廣再制造電動機,對于再制造電動機領域提出研發無損拆解的目的,本技術方案對于轉子本身的再制造區域較少,可以達到低損拆解的目的,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使電機得到功率因數和工作效率等功能特性方面的提高,達到高效、環保、節能等顯著效果,同時降低了電機制造的成本,簡化了永磁轉子的加工工序,提高了再制造技術的工藝水平,大幅提高再制造的生產效率。
作為優選,磁鋼槽橫向設在轉子本體上。
作為優選,磁鋼槽橫向設在轉子本體上為磁鋼槽沿著轉子本體的外圓表面軸向直線設置。
作為優選,磁鋼槽橫向設在轉子本體上為磁鋼槽沿著轉子本體的外圓表面軸向螺旋設置。
作為優選,磁鋼槽和轉子外圈區域在圓周方向上均布在轉子內圈區域上。
作為優選,轉子本體上沿著轉子本體的外圓表面螺旋設有鋼絲槽,鋼絲槽內設有與用于捆綁磁鋼的鋼絲。鋼絲由不導磁不銹鋼制成,通過鋼絲將磁鋼固定在轉子體上,將磁鋼牢固捆綁定位,提高高速運行時磁鋼在磁鋼槽內的穩定性,將鋼絲螺旋設置,纏繞時使鋼絲之間產生間隙,有效避免轉子外表產生的電渦流,同時提高了轉子的散熱效果,避免轉子體由于溫度升高造成退磁現象,影響電機的運行性能。
作為優選,磁鋼槽的底面為圓弧形,底面與轉子本體同心設置,磁鋼槽的數量為N條,N為偶數,N≥2,N≤28,且均布排列設在轉子本體上。。提高磁鋼粘接配合的基面精度及磁鋼間隙的勻稱度,確保轉子整體平衡的性能,不僅使電機易自行啟動,也使永磁電機的轉速具備較好的同步性,磁鋼槽對稱均布于轉子體上,使鼠籠條導電阻值均等,確保鼠籠環結構的整體性及電阻值的一致性,確保鼠籠感應電流的穩定,避免轉子鼠籠環導電條的斷路。
作為優選,磁鋼槽在轉子本體的外圓表面上各點的深度相同。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轉子通過磁鋼的嵌入,磁鋼所產生新的永久磁場,不但使資源得到全部回收和可持續循環利用,也無須加入填充物及外鋼套等其他配件,從而使得轉子的質量、特性顯著改善及大幅度提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是圖1中M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1—轉子本體、2—外圓表面、3—磁鋼槽、4—鋼絲槽、5—磁鋼、6—鋼絲、7—底面、8—定位螺釘、9—擋板、10—中心主軸、11—轉子內圈區域、12—轉子外圈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再制造永磁轉子,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轉子本體1,在轉子本體1的外圓表面2上加工出磁鋼槽3,磁鋼槽3在轉子本體1的外圓表面2上各點的深度相同,轉子本體1形成兩個區域,分別為轉子內圈區域11和轉子外圈區域12,轉子外圈區域12相對于轉子內圈區域11從轉子本體1的徑向方向往外凸出,磁鋼槽3是由兩個相鄰的往外凸出的轉子外圈區域12和磁鋼槽3的底面7合圍形成,從而磁鋼槽3和轉子外圈區域12交替排列在轉子內圈區域11上,磁鋼槽3內設有配合嵌置在磁鋼槽3內的磁鋼5。
磁鋼槽3橫向設在轉子本體1上,磁鋼槽3橫向設在轉子本體1上為磁鋼槽3沿著轉子本體1的外圓表面2軸向螺旋設置,轉子本體1上沿著轉子本體1的外圓表面2螺旋設有鋼絲槽4,鋼絲槽4內設有與用于捆綁磁鋼5的鋼絲6。上樹脂膠嵌入螺旋的鋼絲槽4內,將磁鋼5牢固捆綁定位,磁鋼槽3的底面7為圓弧形,底面7與轉子本體1同心設置,磁鋼槽3和轉子外圈區域12在圓周方向上均布在轉子內圈區域11上,磁鋼槽3的數量為4條,且均布排列設在轉子本體1上,磁鋼5按照N-S極交替排列設置,還包括貫穿于轉子本體1的中心主軸7。
轉子本體1由硅鋼片、鼠籠環壓鑄而成,轉子本體1的兩端設有與鋼絲6端部連接的定位螺釘8,轉子本體1的兩端均設有擋板9,擋板9通過鉚釘固定連接在轉子本體1上,擋板9與磁鋼5的端部相抵,防止磁鋼徑向移動和借位,不致于磁鋼松脫及產生退磁現象。裝有永磁轉子的電機通過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使鼠籠環的感應電流,產生旋轉磁場,使之能自行啟動的稀土永磁同步電機。
實施例2
再制造永磁轉子,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將磁鋼槽3軸向直線設置在轉子本體1上,磁鋼槽3橫向設在轉子本體1上為磁鋼槽3沿著轉子本體1的外圓表面2軸向直線設置。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