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電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同時市面上不斷出現各類新型光伏組件。雙面光伏組件是一種正、反面都能接收太陽光,并將其轉化為電能的組件。一般地,該雙面光伏組件的正面接收太陽光直射光發電,背面通過吸收背景的反射光和周圍的散射光來發電,這種正、反面均可發電的特點使得雙面光伏組件與其它類型的組件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然而,市面上現有的用以支撐雙面光伏組件的固定支架會對組件背面產生遮擋,導致組件背面的受光量減少,這樣便會導致雙面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大大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市面上現有的用以支撐雙面光伏組件的固定支架會對組件背面產生遮擋,導致組件背面的受光量減少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以增加雙面光伏組件的受光量的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
一種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包括:
雙面光伏組件,具有若干個太陽能電池片及固定該太陽能電池片的邊框;
固定架,設置于所述雙面光伏組件的一側,用以支撐該雙面光伏組件,其中,該所述固定架包括若干個第一支撐梁及與所述第一支撐梁交叉設置的第二支撐梁,所述第一支撐梁及所述第二支撐梁與雙面太陽能組件的邊框接觸;
立柱,設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用以支撐所述固定架。
上述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通過固定架的若干個第一支撐梁及與上述第一支撐梁交叉設置的第二支撐梁與雙面光伏組件的邊框接觸,這樣,便避免了上述第一支撐梁及第二支撐架因與上述雙面光伏組件的電池片的形成遮擋,而影響電池片的受光量,進而提高了雙面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梁與所述第二支撐梁相互垂直交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每相鄰兩個第一支撐梁之間放置至少一行雙面光伏組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每相鄰兩個第二支撐梁之間放置至少一列雙面光伏組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每相鄰兩個第二支撐梁之間放置兩列或三列雙面光伏組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架與所述立柱轉動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還包括:支持桿,設置于所述立柱與所述固定架之間,用以限制所述固定架轉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架與雙面光伏組件固定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雙面光伏組件呈矩陣的排列于所述固定架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方式的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方式的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固定架平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參考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100,該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100包括雙面光伏組件140、固定架及立柱110。
雙面光伏組件140具有若干個太陽能電池片及固定該太陽能電池片的邊框,上述太陽能電池片用于接收太陽能光,并將該太陽能光轉化為電能,上述邊框主要用于固定該太陽能電池片。
上述固定架設置在上述雙面光伏組件的一側,用以支撐該雙面光伏組件,上述固定架與上述雙面光伏組件140一般是固定連接,雙面光伏組件呈矩陣的排列于上述固定架上。其中,該固定架包括若干個第一支撐梁121及與上述第一支撐梁121交叉設置的第二支撐梁122,上述第一支撐梁121及上述第二支撐梁122與雙面太陽能組件140的邊框接觸,并形成于用以支撐雙面太陽能組件的支撐平面。
一般地,上述第一支撐梁121與上述第二支撐梁122相互垂直交叉,這樣第一支撐梁121與第二支撐梁122便形成于與上述雙面光伏組件140的形狀相匹配的長方形。
更具體地說,上述每相鄰兩個第一支撐梁121之間放置至少一行雙面光伏組件140,本實施方式中以每相鄰兩個第一支撐梁121之間放置一行雙面光伏組件140為例,每相鄰兩個第一支撐梁121之間的距離與雙面光伏組件140對應寬度一致,上述相鄰兩個第一支撐梁121恰好抵靠雙面光伏組件140的邊框所在位置并與該邊框接觸,這樣,便避免了上述第一支撐梁121因與上述雙面光伏組件140的電池片的表面形成遮擋,進而阻擋了電池片吸收太陽光能的效率。
同理,上述每相鄰兩個第二支撐梁122之間放置至少一列雙面光伏組件140,本實施方式中以每相鄰兩個第二支撐梁122之間放置兩列或三列雙面光伏組件140為例,每相鄰兩個第二支撐梁122之間的距離與放置在其之間的兩列或三列的雙面光伏組件140對應長度一致,上述相鄰兩個第二支撐梁122恰好抵靠最外側的雙面光伏組件140的邊框所在位置并與該位置的邊框接觸,這樣,便避免了上述第二支撐梁122因與上述雙面光伏組件140的電池片的表面形成遮擋,阻擋了電池片吸收太陽光能的效率。
上述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100還包括立柱110,該立柱110一般設置在上述固定架的底部,用以支撐上述固定架,具體地,上述固定架設置在立柱110的一端,立柱110的另一端可固定在地面上,當然也可固定在其它位置,本實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固定架可與上述立柱110的一端固定連接,當該固定架與立柱110的一端固定連接時,固定架所支撐的雙面光伏組件140相對于地面所呈的角度一定,相對地面不可調節。
上述固定架還可與上述立柱110的一端相對轉動連接,當該固定架與該立柱110轉動連接時,固定架所支撐的雙面光伏組件140可相對于地面在一定角度范圍內進行調整,這樣,便可根據太陽所在位置進行調整上面光伏組件140所接收太陽能時的角度,進而最大效率的吸收太陽光能。
當該固定架與該立柱110轉動連接時,上述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還包括支持桿130,該支撐桿130設置于上述立柱110與上述固定架之間,用以限制上述固定架轉動。詳細地說,上述支持桿130的一端連接固定架與立柱110連接點所在位置的一側,另一端設置立柱110的一側,且該支持桿130的兩端與固定架及立柱110的連接點呈三角形,這樣便可達到穩固的限定效果。
上述雙面光伏組件支撐設備100通過固定架的若干個第一支撐梁121及與上述第一支撐梁121交叉設置的第二支撐梁122與雙面光伏組件140接觸,這樣,便避免了上述第一支撐梁121及第二支撐架122因與上述雙面光伏組件140的電池片的表面形成遮擋,而影響電池片的受光量,進而提高了雙面光伏組件140的發電效率。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