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電路,尤其涉及一種單電機控制盒線路。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常見的電路多處于兩種極端,一種是過于簡單,這一種往往不夠智能,電器原件容易受損,且操作復雜,并且存在安全隱患,另一種是過于智能,電路復雜,制作成本較高,本實用新型電路簡單且高智能,無需手控操作,智能控制執行元件運行,設有防撞系統,執行元件碰到物體能自行停止運行,設有保護電路不易損壞電器原件,設有警報系統防止突發事件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單電機控制盒線路。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出一種單電機控制盒線路,其包括:
微處理器、警報電路、電源穩壓電路,以及執行電路,電機驅動電路,其中,所述微處理器發送信號給電機驅動電路,所述電機驅動電路接受信號調整電機的工作狀態,所述電機驅動電路根據電機的工作狀態生成反饋信號發送給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根據反饋信號控制執行電路的開關以及控制警報電路的開關。
優選地,所述微處理器包含第一芯片IC1,所述第一芯片IC1的型號為15w404as,所述電源穩壓電路包含第二芯片IC2,所述第二芯片IC2的型號為34063。
優選地,所述警報電路包括:第八電阻R8、警報器BUZ、第七二極管D7、第二三極管Q2,以及第九電阻R9,所述第八電阻R8一端連接電源電壓VCC,其另一端分別與警報器BUZ的一端、第七二極管D7的陰極相連,警報器BUZ的另一端與第七二極管D7的陽極并在一起與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相連,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地線,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連接第九電阻R9的一端形成警報電路,所述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三引腳。
優選地,所述電源穩壓電路包括:第一接插件CN1、第一壓敏電阻ZNR1、第一電容C1、第一電解電容E1、第二二極管Q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一穩壓二極管ZD1、第二電解電容E2、第四電容C4,第二芯片IC2、第三電阻R3、第一電感L1、第五電容C5、第三電解電容E3、第六電容C6,第三二極管D3、第四電阻R4、第四二極管D4、第二接插件CN2、第二十一電阻R21、第一發光二極管LED1、第二十電阻R20、第五二極管D5、第十八電阻R18、第七三極管Q7、第六三極管Q6、第十九電阻R19、第五電解電容E5、第十四電容C14、第一晶體管TR1、第六電容C6、第四電解電容E4、第七電容C7;
所述第一電解電容E1與第一壓敏電阻ZNR1、第一電容C1并聯,所述第一電解電容E1的負極接地線,其正極接第一接插件CN1,所述第二二極管D2接第一電解電容E1的正極,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接第二電解電容E2的正極,所述第二電解電容E2的負極接地線,所述第四電容C4兩端分別接在第二電解電容E2的正負極,所述第一穩壓二極管ZD1與第二電阻R2、第四電容C4并聯,第一穩壓二極管ZD1的陰極連接第一電阻R1,所述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電解電容E2的正極,所述第一穩壓二極管ZD1的陽極接第二電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接第二電解電容E2的正極;
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腳連接第四電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芯片IC2的第四引腳接地,第二芯片IC2的第三引腳接第五電容C5的一端,所述第五電容C5另一端接第三電解電容的E3負極,所述第三電解電容E3的負極接地,第三電解電容E3的正極接第一電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電感L1的另一端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二引腳,所述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二引腳,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接第三電解電容E3的負極,所述第六電容C6的兩級分別接在第三電解電容的正負極,所述第三電阻R3的一端接第三電解電容E3的正極,其另一端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腳;
所述第二接插件設有3個接口,所述第二接插件的第二接口接地,其第三接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六引腳,第二接插件第一接口接第四二極管D4的陰極,所述第四二極管D4的陽極接第三電解電容E3的正極,所述第二十一電阻R21的一端接第二插接件CN2的1號接口,其另一端接第一發光二極管LED1的陽極,所述第一發光二極管LED1的陰極接地,所述第二十電阻R20的一端接第一發光二極管LED1的陽極,其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七引腳;
所述第五二極管D5的陽極接第三電解電容E3的正極,其陰極接第十八電阻R18的一端,所述第十八電阻R18的另一端接第六三極管Q6的發射極,所述第六三極管Q6的集電極接地,其基極接第十九電阻R19,所述第七三極管Q7的發射極接第五二極管D5的陰極,其基極接第六三極管Q6的發射極,第七三極管Q7的集電極第五電解電容E5的正極,所述第五電解電容E5的負極接地,所述第五電解電容E5的正極接第一晶體管TR1,所述第一晶體管TR1的另一端接電源電壓VDD,第十四電容C14連接分別接在第五電解電容E5的正負極上,所述第六二極管D6的陽極接第三電解電容E3正極,其陰極接第四電解電容E4的正極,第四電解電容E4負極接地,所述第七電容C7兩端分別接在第四電解電容E4的正負極上,第四電解電容的正極接電源電壓VCC。
優選地,所述執行電路包括:第十一電容C11、第二十三電阻R23、第三瞬態抑制二極管T3、第一開關SW1、第二瞬態抑制二極管T2、第二十五電阻R25、第二開關SW2、第十三電容C13、第一瞬態抑制二極管T1、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二電容C2、第三開關SW3、第五三極管Q5、第三十電阻R30、第三十一電阻R31;
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基極接第三十電阻R30的一端,所述第三十電阻R30的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六引腳,所述第三十一電阻R31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五三極管Q5的基極,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集電極接地;
第一連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接第三瞬態抑制二極管T3的一端,所述第三瞬態抑制二極管T3接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一端、第十三電容C1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電阻R23的另一端接電源電壓VCC,所述第十三電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開關SW1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三瞬態抑制二極管T3,所述第一連接支路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七引腳;
第二連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接第一瞬態抑制二極管T1的一端,所述第一瞬態抑制二極管T1的另一端接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第十三電容C1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電阻R25的另一端接電源電壓VCC,所述第十三電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開關SW2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一瞬態抑制二極管,所述第二連接支路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五引腳;
第三連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接第二瞬態抑制二極管T2的一端,所述第二瞬態抑制二極管T2的另一端接第二十四電阻R24的一端、第十二電容C12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電阻的另一端接電源電壓VCC,所述第十二電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開關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三瞬態抑制二極管,所述第三連接支路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六引腳。
優選地,所述電機驅動電路包括:第八電容C8、第二穩壓二極管D2、第七電阻R7、第一三極管Q1、第一二極管D1、第二十二電阻R22、第六電阻R6、第一繼電器RL1、第二繼電器RL2、第八二極管D8、第三三極管Q3、第二十七電阻R27、第二十六電阻R26、第三壓敏電阻ZNR3、第九電容C9、第四三極管Q4、第二十九電阻R29、第二十八電阻R28;
所述第八電容C8兩端接在第二穩壓二極管ZD2的陰陽極上,所述第二穩壓二極管ZD2的陽極接地,其陰極接第七電阻R7的一端,所述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第一三極管Q1的發射極,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接第六電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二電阻R22的一端接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其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第十八引腳;
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接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所屬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接24V電壓,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接第一繼電器RL1的一端,第一繼電器RL1另外的一個端口接24V電壓,所述第一繼電器RL1還有一個端口接第九電容C9的一端,第九電容C9的另一端接第二繼電器RL2的一端,第二繼電器RL2另外的一端接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第二電磁開關RL2還有一個端口接24V電壓。
本實用新型電路簡單且高智能,無需手控操作,智能控制執行元件運
行,設有防撞系統,執行元件碰到物體能自行停止運行,設有保護電路不
易損壞電器原件,設有警報系統防止突發事件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控制電路的實施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芯片示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警報電路示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源穩壓電路示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執行電路示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電機驅動電路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請參考圖1-圖6,本實用新型,一種單電機控制盒線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處理器、警報電路、電源穩壓電路,以及執行電路與電機驅動電路,其中,所述微處理器發送信號給電機驅動電路,所述電機驅動電路接受信號調整電機的工作狀態,所述電機驅動電路根據電機的工作狀態生成反饋信號發送給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根據反饋信號控制執行電路的開關以及控制警報電路的開關。
所述微處理器包含第一芯片IC1,所述第一芯片IC1的型號為15w404as,所述電源穩壓電路包含第二芯片IC2,所述第二芯片IC2的型號為34063。
所述警報電路包括:第八電阻R8、警報器BUZ、第七二極管D7、第二三極管Q2,以及第九電阻R9,所述第八電阻R8一端連接電源電壓VCC,其另一端分別與警報器BUZ的一端、第七二極管D7的陰極相連,警報器BUZ的另一端與第七二極管D7的陽極并在一起與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相連,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地線,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連接第九電阻R9的一端形成警報電路,所述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三引腳。
所述電源穩壓電路包括:第一接插件CN1、第一壓敏電阻ZNR1、第一電容C1、第一電解電容E1、第二二極管Q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一穩壓二極管ZD1、第二電解電容E2、第四電容C4,第二芯片IC2、第三電阻R3、第一電感L1、第五電容C5、第三電解電容E3、第六電容C6,第三二極管D3、第四電阻R4、第四二極管D4、第二接插件CN2、第二十一電阻R21、第一發光二極管LED1、第二十電阻R20、第五二極管D5、第十八電阻R18、第七三極管Q7、第六三極管Q6、第十九電阻R19、第五電解電容E5、第十四電容C14、第一晶體管TR1、第六電容C6、第四電解電容E4、第七電容C7;
所述第一電解電容E1與第一壓敏電阻ZNR1、第一電容C1并聯,所述第一電解電容E1的負極接地線,其正極接第一接插件CN1,所述第二D2接第一電解電容E1的正極,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接第二電解電容E2的正極,所述第二電解電容E2的負極接地線,所述第四電容C4兩端分別接在第二電解電容E2的正負極,所述第一穩壓二極管ZD1與第二電阻R2、第四電容C4并聯,第一穩壓二極管ZD1的陰極連接第一電阻R1,所述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電解電容E2的正極,所述第一穩壓二極管ZD1的陽極接第二電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接第二電解電容E2的正極;
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腳連接第四電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芯片IC2的第四引腳接地,第二芯片IC2的第三引腳接第五電容C5的一端,所述第五電容C5另一端接第三電解電容的E3負極,所述第三電解電容E3的負極接地,第三電解電容E3的正極接第一電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電感L1的另一端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二引腳,所述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二引腳,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接第三電解電容E3的負極,所述第六電容C6的兩級分別接在第三電解電容的正負極,所述第三電阻R3的一端接第三電解電容E3的正極,其另一端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腳;
所述第二接插件設有3個接口,所述第二接插件的第二接口接地,其第三接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六引腳,第二接插件第一接口接第四二極管D4的陰極,所述第四二極管D4的陽極接第三電解電容E3的正極,所述第二十一電阻R21的一端接第二插接件CN2的1號接口,其另一端接第一發光二極管LED1的陽極,所述第一發光二極管LED1的陰極接地,所述第二十電阻R20的一端接第一發光二極管LED1的陽極,其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七引腳;
所述第五二極管D5的陽極接第三電解電容E3的正極,其陰極接第十八電阻R18的一端,所述第十八電阻R18的另一端接第六三極管Q6的發射極,所述第六三極管Q6的集電極接地,其基極接第十九電阻R19,所述第七三極管Q7的發射極接第五二極管D5的陰極,其基極接第六三極管Q6的發射極,第七三極管Q7的集電極第五電解電容E5的正極,所述第五電解電容E5的負極接地,所述第五電解電容E5的正極接第一晶體管TR1,所述第一晶體管TR1的另一端接電源電壓VDD,第十四電容C14連接分別接在第五電解電容E5的正負極上,所述第六二極管D6的陽極接第三電解電容E3正極,其陰極接第四電解電容E4的正極,第四電解電容E4負極接地,所述第七電容C7兩端分別接在第四電解電容E4的正負極上,第四電解電容的正極接電源電壓VCC。
所述執行電路包括:第十一電容C11、第二十三電阻R23、第三瞬態抑制二極管T3、第一開關SW1、第二瞬態抑制二極管T2、第二十五電阻R25、第二開關SW2、第十三電容C13、第一瞬態抑制二極管T1、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二電容C2、第三開關SW3、第五三極管Q5、第三十電阻R30、第三十一電阻R31;
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基極接第三十電阻R30的一端,所述第三十電阻R30的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十六引腳,所述第三十一電阻R31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五三極管Q5的基極,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集電極接地;
第一連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接第三瞬態抑制二極管T3的一端,所述第三瞬態抑制二極管T3接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一端、第十三電容C1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電阻R23的另一端接電源電壓VCC,所述第十三電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開關SW1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三瞬態抑制二極管T3,所述第一連接支路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七引腳;
第二連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接第一瞬態抑制二極管T1的一端,所述第一瞬態抑制二極管T1的另一端接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第十三電容C1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電阻R25的另一端接電源電壓VCC,所述第十三電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開關SW2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一瞬態抑制二極管,所述第二連接支路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五引腳;
第三連接支路: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接第二瞬態抑制二極管T2的一端,所述第二瞬態抑制二極管T2的另一端接第二十四電阻R24的一端、第十二電容C12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電阻的另一端接電源電壓VCC,所述第十二電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開關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第三瞬態抑制二極管,所述第三連接支路連接第一芯片IC1的第六引腳。
所述電機驅動電路包括:第八電容C8、第二穩壓二極管D2、第七電阻R7、第一三極管Q1、第一二極管D1、第二十二電阻R22、第六電阻R6、第一繼電器RL1、第二繼電器RL2、第八二極管D8、第三三極管Q3、第二十七電阻R27、第二十六電阻R26、第三壓敏電阻ZNR3、第九電容C9、第四三極管Q4、第二十九電阻R29、第二十八電阻R28;
所述第八電容C8兩端接在第二穩壓二極管ZD2的陰陽極上,所述第二穩壓二極管ZD2的陽極接地,其陰極接第七電阻R7的一端,所述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第一三極管Q1的發射極,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接第六電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二電阻R22的一端接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其另一端接第一芯片IC1第十八引腳;
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接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所屬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接24V電壓,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接第一繼電器RL1的一端,第一繼電器RL1另外的一個端口接24V電壓,所述第一繼電器RL1還有一個端口接第九電容C9的一端,第九電容C9的另一端接第二繼電器RL2的一端,第二繼電器RL2另外的一端接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第二電磁開關RL2還有一個端口接24V電壓。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