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機的發展,人們認識到普通圓柱式電動機,即徑向電動機,存在諸如轉子鐵芯利用率低等一些列技術問題,于是,盤式永磁同步電動機受到廣泛重視。
盤式永磁同步電動機作為一種特殊結構的永磁同步電動機,結合了永磁電機和軸向磁場電機的特點,相對于傳統的徑向電動機,盤式永磁同步電動機渦流損耗小,且電機軸向尺寸短,有利于提高電機的轉矩密度。然而現有的盤式永磁同步電動機由于設計缺陷,存在以下技術問題:①電機繞組內未設置有鐵芯,致使繞組間的電機氣隙大,磁路磁阻增大,且不利于快速繞線,繞組生產效率大大降低;②電機繞組結構復雜,接線錯綜復雜,容易出現線路連接錯誤,使得電機的可靠性大大降低;③定子與定子芯架的緊固性差,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定子松動現象,限制了電機的使用壽命和性能穩定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傳統的徑向電動機及現有盤式永磁同步電動機存在的技術問題,設計一種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對電機的繞組進行結構改進,通過在繞組內部增加梯形“工”字結構的繞組鐵芯,減少繞組氣隙,降低磁路磁阻,使繞組氣隙內磁場均勻,提高電機效率;在繞組內部增加梯形“工”字結構的繞組鐵芯,簡化繞組工藝,提高繞組效率;改進繞組單體的連接方式,簡化接線線路,避免接線錯誤,提高電動機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定子(4)及裝配于定子(1)外側的電機轉子,所述電機轉子通過電機軸(15)及軸承(16)與定子(4)裝配;所述電機軸(15)上設置有用于固定電機轉子與定子(4)相對位置的鎖緊螺母(9);
所述電機轉子由前端蓋(1)、后端蓋(6)及外罩(5)構成;
所述前端蓋(1)和后端蓋(6)上分別鑲嵌有硅鋼卷(2)及磁鋼(3),所述前端蓋(1)和后端蓋(6)上分別設置有用于鑲嵌硅鋼卷(2)及磁鋼(3)的裝配槽;
所述硅鋼卷(2)設置于磁鋼(3)外側;
所述硅鋼卷(2)及磁鋼(3)通過粘接劑粘合于前端蓋(1)和后端蓋(6)的裝配槽上;
所述定子(4)外接接線端子(7);
所述定子(4)由芯架(17)及呈圓周狀分布于芯架槽中的一組繞組組成,相鄰3個繞組以串聯的方式連接,所述繞組由繞組鐵芯(18)及繞線(19)組成,繞組個數為雙數,繞組個數與磁鋼磁極數不相等,繞組通過壓片(21)及螺釘(20)裝配于到芯架(17)上;
所述定子(4)上設置有接線柱U、接線柱V及接線柱W;
所述繞組鐵芯(18)設置為梯形“工”字形結構。
進一步,所述磁鋼(3)設置為梯形體結構,梯形體結構的上下底為弧形,磁鋼(3)沿前端蓋(1)與后端蓋(6)組成的圓柱體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磁鋼(3)的N極和磁鋼(3)的S極間隔排布。
進一步,所述定子(4)外接有用于控制電動機運行的旋轉變壓器(12)。
進一步,所述旋轉變壓器(12)的定子通過旋轉變壓器座(8)及卡環(10)安裝到定子(4)上。
進一步,所述旋轉變壓器(12)的轉子通過旋轉變壓器轉子軸(13)及鎖緊螺栓(14)鎖固于電機軸(15)上。
進一步,所述旋轉變壓器(12)外部設置有保護罩(11),保護罩(11)安裝固定在旋轉變壓器座(8)上。
進一步,所述繞組個數比磁鋼磁極數少2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繞組由繞組鐵芯(18)及繞線(19)組成,繞組個數為雙數,繞組個數與磁鋼磁極數不相等,繞組通過壓片(21)及螺釘(20)裝配于到芯架(17)上;與現有的永磁同步電機相比,通過在繞組內部增加梯形“工”字結構的繞組鐵芯(18),減少繞組氣隙,降低磁路磁阻,使繞組氣隙內磁場均勻,提高電機效率;與此同時,在繞組內部增加梯形“工”字結構的繞組鐵芯(18),可將繞線(19)直接繞制于繞組鐵芯(18),簡化繞組工藝,便于采用機繞工藝,提高繞組效率。
2、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4)由芯架(17)及呈圓周狀分布于芯架槽中的一組繞組組成,相鄰3個繞組以串聯的方式連接,此種設計方式,減少了接線線路,避免接線錯誤,提高電動機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使獲得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更為可靠。
3、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電機轉子由前端蓋(1)、后端蓋(6)及外罩(5)構成;前端蓋(1)和后端蓋(6)上分別鑲嵌有硅鋼卷(2)及磁鋼(3);磁鋼(3)沿前端蓋(1)與后端蓋(6)組成的圓柱體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磁鋼(3)的N極和磁鋼(3)的S極間隔排布;此種設計結構,提高了磁路的穩定性和均勻性,提高電機效率。
4、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繞組通過壓片(21)及螺釘(20)裝配于到芯架(17)上,然后采用環氧膠體固封,硅鋼卷(2)及磁鋼(3)通過粘接劑及機械固定粘合于前端蓋(1)和后端蓋(6)的裝配槽上;上述設計結構,提高了本設計中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的機械強度和防震性,提高了電機使用壽命。
5、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4)外接有用于控制電動機運行的旋轉變壓器(12),此種設計結構,提高了本設計中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定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磁鋼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附圖1、圖2、圖3及圖4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定子(4)及裝配于定子(1)外側的電機轉子,所述電機轉子通過電機軸(15)及軸承(16)與定子(4)裝配;所述電機軸(15)上設置有用于固定電機轉子與定子(4)相對位置的鎖緊螺母(9);
所述電機轉子由前端蓋(1)、后端蓋(6)及外罩(5)構成;
所述前端蓋(1)和后端蓋(6)上分別鑲嵌有硅鋼卷(2)及磁鋼(3),所述前端蓋(1)和后端蓋(6)上分別設置有用于鑲嵌硅鋼卷(2)及磁鋼(3)的裝配槽;
所述硅鋼卷(2)設置于磁鋼(3)外側;
所述硅鋼卷(2)及磁鋼(3)通過粘接劑粘合于前端蓋(1)和后端蓋(6)的裝配槽上;
所述定子(4)外接接線端子(7);
所述定子(4)由芯架(17)及呈圓周狀分布于芯架槽中的一組繞組組成,相鄰3個繞組以串聯的方式連接,所述繞組由繞組鐵芯(18)及繞線(19)組成,繞組個數為雙數,繞組個數與磁鋼磁極數不相等,繞組通過壓片(21)及螺釘(20)裝配于到芯架(17)上;
所述定子(4)上設置有接線柱U、接線柱V及接線柱W;
所述繞組鐵芯(18)設置為梯形“工”字形結構。
優選地,作為改進,所述磁鋼(3)設置為梯形體結構,梯形體結構的上下底為弧形,磁鋼(3)沿前端蓋(1)與后端蓋(6)組成的圓柱體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磁鋼(3)的N極和磁鋼(3)的S極間隔排布。
優選地,作為改進,所述定子(4)外接有用于控制電動機運行的旋轉變壓器(12)。
優選地,作為改進,所述旋轉變壓器(12)的定子通過旋轉變壓器座(8)及卡環(10)安裝到定子(4)上。
優選地,作為改進,所述旋轉變壓器(12)的轉子通過旋轉變壓器轉子軸(13)及鎖緊螺栓(14)鎖固于電機軸(15)上。
優選地,作為改進,所述旋轉變壓器(12)外部設置有保護罩(11),保護罩(11)安裝固定在旋轉變壓器座(8)上。
優選地,作為改進,所述繞組個數比磁鋼磁極數少2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繞組由繞組鐵芯(18)及繞線(19)組成,繞組個數為雙數,繞組個數與磁鋼磁極數不相等,繞組通過壓片(21)及螺釘(20)裝配于到芯架(17)上;與現有的永磁同步電機相比,通過在繞組內部增加梯形“工”字結構的繞組鐵芯(18),減少繞組氣隙,降低磁路磁阻,使繞組氣隙內磁場均勻,提高電機效率;與此同時,在繞組內部增加梯形“工”字結構的繞組鐵芯(18),可將繞線(19)直接繞制于繞組鐵芯(18),簡化繞組工藝,便于采用機繞工藝,提高繞組效率。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4)由芯架(17)及呈圓周狀分布于芯架槽中的一組繞組組成,相鄰3個繞組以串聯的方式連接,此種設計方式,減少了接線線路,避免接線錯誤,提高電動機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使獲得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更為可靠。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電機轉子由前端蓋(1)、后端蓋(6)及外罩(5)構成;前端蓋(1)和后端蓋(6)上分別鑲嵌有硅鋼卷(2)及磁鋼(3);磁鋼(3)沿前端蓋(1)與后端蓋(6)組成的圓柱體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磁鋼(3)的N極和磁鋼(3)的S極間隔排布;此種設計結構,提高了磁路的穩定性和均勻性,提高電機效率。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繞組通過壓片(21)及螺釘(20)裝配于到芯架(17)上,然后采用環氧膠體固封,硅鋼卷(2)及磁鋼(3)通過粘接劑及機械固定粘合于前端蓋(1)和后端蓋(6)的裝配槽上;上述設計結構,提高了本設計中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的機械強度和防震性,提高了電機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4)外接有用于控制電動機運行的旋轉變壓器(12),此種設計結構,提高了本設計中外轉子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磁鋼(3)設置為梯形體結構,梯形體結構的上下底為弧形,磁鋼(3)沿前端蓋(1)與后端蓋(6)組成的圓柱體的圓周方向均布,磁鋼(3)的N和磁鋼(3)的S極間隔排布,從而建立起沿軸向分布的均勻磁場,當電動機通電后,電流通過接線端子(7)流入電動機的定子(4),在軸向氣隙磁場中,電動機的定子(4)受切向電磁力產生電磁轉矩,使得電動機的轉子旋轉從軸端輸出轉矩,實現從電能到機械能的轉換。
與此同時,本設計中,定子(4)由芯架(17)及呈圓周狀分布于芯架槽中的一組繞組組成,相鄰3個繞組以串聯的方式連接,此種設計方式,將相鄰的3個繞組單體成串連接,大大降低了接線數量,使電機更為可靠。
按照以上描述,即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應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