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技術領域中的控制柜,尤其是一種智能電網用綜合控制柜。
背景技術:
現有智能電網用綜合控制柜是針對配電自動化系統工程必備的控制柜,承載著配電設備和智能控制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的任務。它集SCADA、配電線路故障檢測、SF6氣體監測和電纜終端溫度監測等于一體,可通過光纖、無線、有線等信道與配電自動化系統子站、主站的配合實現對配電線路的運行狀態監控、故障識別和隔離、自動恢復供電等自動化功能。
實現這些功能的主要元器件為DTU,它是具有遙信、遙測、遙控和故障檢測等功能的遠方終端。現有技術中的控制柜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會有以下問題:
某些供電公司正在運行的智能控制柜在夏天會發出錯誤的警報,原因是配電終端DTU輸出的信號有誤。經分析是由于控制柜沒有進風孔和出風孔,如圖2a與圖2b所示。控制柜內部裝置(DTU、直流電源等)中有發熱部件,長時間運行時,熱量無法擴散出去,導致柜內溫度不斷升高,超過DTU所能承受的溫升極限,所以會出現誤報的現象。
為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種通風良好,滿足溫升要求的控制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改進后的控制柜,本控制柜具有良好的散熱功能,可滿足智能電網用綜合控制柜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
一種智能電網用綜合控制柜,包括柜體以及安裝在柜體內的DTU、通訊模塊和直流電源,柜體由底座、前面板、后面板、側板和頂蓋組裝而成,其特征在 于:在底座前面板上制出底座前面板通風孔,在底座后面板上制出底座后面板通風孔,在頂蓋上制出頂蓋通風孔,所有的通風孔均為向外突出的拱形通風孔。
而且,所述的底座前面板所制的通風孔與底座后面板所制的通風孔對稱設置,底座前面板所制的所有通風孔呈長方形排列,底座后面板所制的所有通風孔呈長方形排列。
而且,所述的通風孔的拱形高度為2m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本控制柜在底座前面板、底座后面板以及頂蓋上均制出通風孔,外部空氣從控制柜底座的進風孔進入,溫度達到平衡后,柜子中氣流是從下向上流動,當氣流運動到柜子頂端后,從頂蓋的通風孔流出。氣體循環流動,從而降低了柜內的溫升,使柜體內的DTU、通訊模塊和直流電源等元器件能夠正常運行,從而避免了錯誤警報的出現。
2、本控制柜設計合理、改進巧妙,沒有改變原有控制柜的外形,實現不用變動原有柜子的地基就可以改造使用,只在原柜基礎上增加了通風孔,利于散熱,降低了安全隱患。
3、本設計可以確保DTU的上傳下達數據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從而保證智能電網的安全運行。
4、本實用新型中的所有通風孔均設計為向外突出的拱形通風孔,且拱形高度為2mm,便于從通風孔左右兩側進出風。此設計既保證了柜體的IP等級,又實現了良好的通風散熱功能。
5、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設計合理、改進簡單、實用性強的智能電網用綜合控制柜,采用本結構設計可以增強柜體內空氣的流動性、降低控制柜內的溫度、保證電器元件正常工作、降低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是智能電網用綜合控制柜內部裝置布局圖;
圖2a是原有技術的柜體圖;
圖2b是圖2a的后視圖;
圖3a是本實用新型柜體結構圖(底座前面板開孔圖);
圖3b是本實用新型柜體結構圖(頂蓋開孔圖和底座后面板開孔圖);
圖4a是頂板通風孔示意圖;
圖4b是圖4a的側視圖。
1:DTU;2:通訊模塊;3:直流電源;4:控制柜頂蓋;5:控制柜前面板;6:控制柜側板;7:控制柜底座;8:控制柜后面板;9:底座前面板通風孔;10:頂蓋通風孔;11:底座后面板通風孔;12:通風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敘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是敘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一種智能電網用綜合控制柜,包括柜體以及安裝在柜體內的DTU1、通訊模塊2和直流電源3,柜體由底座7、前面板5、后面板8、側板6和頂蓋4組裝而成,由于以上為公知技術,因此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的創新點在于:在底座前面板上制出底座前面板通風孔9(相當于進風口),在底座后面板上制出底座后面板通風孔11(相當于進風口),在頂蓋上制出頂蓋通風孔10(相當于出風口)。底座前面板通風孔與底座后面板通風孔對稱設置,所有的底座前面板通風孔呈長方形排列,所有的底座后面板通風孔呈長方形排列。
如圖4所示,通風孔12不是傳統的矩形通風孔。傳統的矩形孔由于容易進入灰塵,所以還要在內部加一層防護網,這樣會妨礙通風散熱效果。因此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所有通風孔均為向外突出的拱形通風孔,且拱形高度為2mm,便于從通風孔左右兩側進出風。此設計既保證了柜體的IP等級,又實現了良好的通風散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