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為滿足不同的用戶需求,目前的手機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充電,例如,除了最常用的MICRO-USB(Micro Universal Serial Bus,微型通用串行總線)充電方式外,還有座充充電方式。其中,在座充充電方式中,通常在手機上設置有兩個引腳,分別是電源(VBUS)引腳和接地(GND)引腳,通過上述兩個引腳將電能傳輸給手機的電池。
由于手機內的大多數充電管理芯片只有一個充電引腳,所以當手機上同時設置有MICRO-USB充電功能和座充充電功能時,MICRO-USB充電接口和座充充電接口中的電源引腳均連接至該充電引腳。為實現對手機電池的有效保護,在手機充電過程中,需要對上述兩種充電方式進行檢測,以使充電管理芯片針對不同的充電方式,采用不同的充電電流對電池充電。圖1是手機中充電方式檢測電路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電路包括座充充電接口1、USB充電接口2、充電管理芯片3、電池4和CPU芯片5,其中,座充充電接口1和USB充電接口2中的電源引腳VBUS均與充電管理芯片3的充電引腳連接,充電管理芯片3的輸出引腳與電池4連接;進一步的,USB充電接口2中的數據正線引腳D+和數據負線引腳D-均與CPU芯片5連接,當使用MICRO-USB充電方式充電時,上述數據正線引腳D+和數據負線引腳D-發送的數據給CPU芯片5,以使CPU芯片5進行USB充電方式檢測;座充充電接口1中的電源引腳VBUS處設有檢測電路12,當使用座充充電時,該檢測電路12輸出檢測信號給到CPU芯片5,使CPU芯片5知曉充電方式是座充充電。另外,為了防止USB充電接口2處的電壓回流至座充充電接口1的電源引腳11處,而觸發檢測電路12,導致CPU芯片5錯誤識別為座充充電,在充電管理芯片3的充電引腳和座充充電接口1的電源引腳11之間還設有隔離電路13。
上述充電方式檢測電路雖然能夠分別檢測出MICRO-USB充電和座充充電,但是對座充充電檢測時,需要在硬件上增加額外的檢測電路12和隔離電路13,這樣不僅增加硬件成本,還增加了線路板的布板面積。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該方法包括:
當充電管理芯片的充電引腳有電壓輸入時,則讀取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其中,所述預設閾值范圍用于指示所述移動終端使用座充充電方式進行充電;
判斷所述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
如果所述三軸傳感數據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使用座充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否則,則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使用通用串行總線USB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裝置,該裝置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和通信接口,所述處理器、所述存儲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信總線相連;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和發送信號參數;
所述存儲器,用于存儲程序代碼;
所述處理器,用于讀取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程序代碼,并執行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上述充電管理裝置,還包括充電管理芯片和重力傳感器,所述充電管理裝置分別與所述充電管理芯片和所述重力傳感器連接。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提供的一種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當充電管理芯片的充電引腳有電壓輸入時,則讀取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然后,再判斷所述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如果所述三軸傳感數據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使用座充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由于移動終端處于不同的放置方式時,其內部的重力傳感器就會得到不同的三軸傳感數據,并且,當終端使用座充方式充電時,移動終端需要與座充充電座機密結合,進而保證了每次移動終端使用座充方式充電時,其內部的重力傳感器檢測到的三軸傳感數據也幾乎不會發生變化,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充電管理方法可以實現對座充充電方式的有效檢測,并且,該方法無需增加檢測電路和隔離電路,進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發明。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發明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手機中充電方式檢測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第一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2b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第二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使用座充充電的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發明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發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目前大多數的移動終端中通常設有重力傳感器,例如,移動終端自動轉屏就是根據重力傳感器的檢數據進行判斷后執行的,并且,移動終端處于不同的放置方式其重力傳感器會得到不同的三軸(X,Y,Z軸)傳感數據,圖2a和圖2b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兩種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2a和圖2b所示,分別展示了移動終端在兩種放置方式下,重力傳感器(Sensor Dump)所檢測到的三軸傳感數據,具體的,在圖2a中其三軸傳感數據分別為X軸加速度值(X-Accel):0.5506592m/s^2、Y軸加速度值(Y-Accel):0.05267334m/s^2、Z軸加速度值(Z-Accel):10.214859m/s^2,在圖2b中其三軸傳感數據分別為X軸加速度值(X-Accel):0.6528168m/s^2、Y軸加速度值(Y-Accel):6.9635315m/s^2、Z軸加速度值(Z-Accel):7.343811m/s^2。
進一步的,當移動終端中座充充電和USB口充電兩種方式同時存在時,為了保證兩種充電方式不會同時進行,一般都會將座充觸點和USB口設置在終端的同一側,本發明實施例也是主要針對座充觸點和USB口設置在終端同一側的方案。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使用座充充電的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3所示,當移動終端放置在座充充電座中充電時,為了保證終端的座充觸點能很好的與充電座接觸,終端與充電座之間接觸的會比較緊密,所以,當終端放置在充電座中的位置也會很穩定,進而使終端的位置也是相對固定的,因此重力傳感器的檢測到的三軸傳感數據也幾乎不會發生變化。
基于上述移動終端使用座充充電方式時,其位置相對固定的特點,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該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通過對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的檢測,實現對充電方式的判斷。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移動終端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或其它便攜的設備等等,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對此不做限定。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4所示,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S110:當充電管理芯片的充電引腳有電壓輸入時,則讀取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
當檢測到充電管理芯片的充電引腳有電壓輸入時,則啟動檢測流程,并讀取移動終端內部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
S120:判斷所述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其中,所述預設閾值范圍用于指示所述移動終端使用座充充電方式進行充電。
例如,設所述移動終端使用座充充電方式進行充電時,對應的三軸傳感數據的預設閾值范圍分別為A、B和C,則判斷讀取的三軸傳感數據中的X軸傳感數據是否處于預設閾值范圍A中、Y軸傳感數據是否處于預設閾值范圍B中、以及Z軸傳感數據是否處于預設閾值范圍C中,如果上述X、Y和Z軸傳感數據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執行步驟S130,否則,如果上述有一個傳感數據未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執行步驟S140。
S130:如果所述三軸傳感數據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采用座充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如果讀取的三軸傳感數據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說明移動終端的位置為插入到座充充電器時對應的位置,所以可以采用座充充電電流為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如按照設定電流值(1.5A)進行大電流充電。
S140:否則,則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采用通用串行總線USB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如果讀取的三軸傳感數據中有一個未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說明為移動終端的位置不是插入到座充充電器時對應的位置,并且充電電流是通過移動終端上的USB口引入的,所以可以采用USB充電標準對應的充電電流給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具體的,可以通過讀取USB充電接口的數據正線引腳(D+)和數據負線引腳(D-)上的電壓信號,根據讀取到的電壓信號,控制充電管理芯片按照具體的USB標準對應的充電電流給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例如,按照USB充電器、充電下行接口或標準下行接口標準給電池充電。
本發明實施例方法中,當移動終端中的CPU檢測到充電管理芯片的充電引腳有電壓輸入時,則讀取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然后,再判斷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如果三軸傳感數據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控制充電管理芯片采用座充充電電流給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否則,采用USB充電電流給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本發明實施例方法,由于移動終端處于不同的放置方式時,其內部的重力傳感器就會得到不同的三軸傳感數據,并且,當終端使用座充方式充電時,移動終端需要與座充充電座機密結合,進而保證了每次移動終端使用座充方式充電時,其內部的重力傳感器檢測到的三軸傳感數據也幾乎不會發生變化,從而可以實現對座充充電方式的有效檢測,并且,該方法無需增加檢測電路和隔離電路,進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進一步的,為了提高對三軸傳感數據的檢測準確性,本發明實施例還另一種充電管理方法。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5所示,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S110:當充電管理芯片的充電引腳有電壓輸入時,則讀取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
S210:選取預設時長內讀取的所有所述三軸傳感數據。
移動終端中的CPU可以按照預設時間間隔讀取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然后,選取預設時長內讀取的所有三軸傳感數據,其中,該預設時長大于預設時間間隔,當然,還可以選取連續采集的預設數量的三軸傳感數據。
S220:判斷所有所述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相同。
分別判斷所有三軸傳感數據的X、Y、Z軸傳感數據是否均相同,例如依次判斷第一三軸傳感數據中的X、Y、Z軸傳感數據是否與第二三軸傳感數據中的X、Y、Z軸傳感數據對應相同,當上述三對傳感數據中有一對不相等,則判定第一三軸傳感數據與第二三軸傳感數據不相等。如果均相同,則執行步驟S230,否則,則直接執行步驟140。
S230:如果所有所述三軸傳感數據均相同,則判斷所述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
具體的,可以從所有的三軸傳感數據中選取任一三軸傳感數據,然后,再將選出的三軸傳感數據與預設閾值范圍進行對比分析。
如果所述三軸傳感數據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執行步驟S130,否則,則執行步驟S140。
本發明實施例方法,通過判斷讀取的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可以避免移動終端使用USB口充電時,因用戶移動或調整移動終端的位置使其位置恰好與座充充電對應的位置相同的情況,并被誤判斷為座充充電的情況,進而提高了對座充充電方式檢測的準確性。
進一步的,由于在移動終端充電的過程中,可能受周圍環境(如放置座充充電座的位置,還放置有一個工作中的馬達)影響,導致移動終端的位置有波動,進而使三軸傳感數據不穩定的情況,針對該問題,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種對三軸傳感數據的檢測方法,具體的,在步驟S110之后,包括:
S310:判斷所有所述三軸傳感數據的波動范圍是否超出預設波動范圍。
從讀取的所有三軸傳感數據中查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再判斷兩者之間的差值是否超出預設波動范圍,其中,查找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可以通過以X、Y或Z軸數據為標準中進行查找,還可以將每個三軸傳感數據中的X、Y和Z軸數據三個數據進行加權平均后得到一個傳感數據、再利用計算得到傳感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等等,本實施例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如果所有所述三軸傳感數據的波動范圍未超出預設波動范圍,則執行步驟S320,否則,則直接執行步驟140。
S320:如果所有所述三軸傳感數據的波動范圍未超出預設波動范圍,則判斷所述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
為了減少數據處理量,可以從所有的三軸傳感數據中選取任一或幾個三軸傳感數據,然后,再將選出的三軸傳感數據與預設閾值范圍進行對比分析,當然,還可以將所有的三軸傳感數據與預設閾值范圍進行對比分析等等,本發明實施例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如果所述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執行步驟S130,否則,則執行步驟S140。
另外,在移動終端充電的過程中,可能受周圍環境影響或終端內部環境影響,存在讀取到的數據突變的情況,針對該問題,本實施例還提供了排除異常數據的方法,即在步驟S310之后,還包括:
S330:如果所有所述三軸傳感數據的波動范圍超出預設波動范圍,則剔除所有所述三軸傳感數據中的野值數據。
通過預設的野值識別方法和剔除規則,如均方值法、點判別法、萊特法、肖維涅法等,剔除所有所述三軸傳感數據中突變的野值數據。
S340:判斷剔除野值后的三軸傳感數據的波動范圍是否超出所述預設波動范圍。
如果剔除野值后的三軸傳感數據的波動范圍未超出預設波動范圍,則執行步驟S340,否則,則直接執行步驟140。
S340:如果剔除野值后的三軸傳感數據的波動范圍未超出所述預設波動范圍,則判斷所述剔除野值后的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
如果剔除野值后的三軸傳感數據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執行步驟S130,否則,則直接執行步驟140。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判斷讀取的三軸傳感數據是否超出預設波動范圍以及剔除數據中的突變點,不僅可以擴大了本發明實施例方法的適用環境,還提高了對座充充電方式檢測的準確性。
S130: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采用座充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S140: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采用通用串行總線USB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進一步的,由于USB充電接口給電池充電時,移動終端可能接入的是專用充電器(USB Charger)、充電下行接口(Charging Downstream Port)或標準下行接口(Standard Downstream Port),為使移動終端根據接入的設備,采用相應的電流給電池充電,本發明實施例還另一種充電管理方法。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移動終端的充電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6所示,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S110:當充電管理芯片的充電引腳有電壓輸入時,則讀取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
S120:判斷所述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
S130:如果所述三軸傳感數據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采用座充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S410:否則,讀取USB充電接口的數據正線引腳和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信號。
可以向數據正線引腳D+上加載一個0.6V左右的電壓,隨后,檢測數據負線引腳D-上的電壓,查看是否收到0.6V的電壓回應。
S420:判斷所述數據正線引腳和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是否相等。
因為標準下行接口不會對數據正線引腳D+上的0.6V信號作出任何回應,所以如果PD插入的是標準下行接口,那么D-將保持為低電平,而在充電下行接口(Charging Downstream Port)中,采用了與移動終端類似并且與之互補的檢測電路,當它檢測到數據正線引腳D+上有0.6V時,它將隨即向數據負線引腳D-加載0.6V電壓,以回應移動終端;而在專用充電器(USB Charger)中,由于數據正線引腳D+和數據負線引腳D-是短接的,所以當數據正線引腳D+上被加載0.6V電壓時,數據負線引腳D-也變成了0.6V。
S430:如果所述數據正線引腳和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相等,則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采用USB充電器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由于充電下行接口(Charging Downstream Port)是即兼容USB2.0規范,又針對USB充電作出了優化的下行USB接口,它可以是主機上的USB接口,也可以是USB集線器上的。這些下行USB接口能配合移動終端完成充電端口識別動作,并提供最大至1.5A的供電能力,滿足移動終端大電流快速充電的需求,所以當數據正線引腳和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相等時,說明接入的可能是充電下行接口或專用充電器,但兩種方式都可以采用大電流充電,所以便可以直接控制充電管理芯片采用USB充電器充電電流(如1.5A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S440:如果所述數據正線引腳和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不相等,則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采用USB充電電流下行端口標準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進一步的,為能區分充電下行接口或專用充電器兩種充電方式,在步驟S430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S510:如果所述數據正線引腳和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相等,則將所述數據正線引腳或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拉高至邏輯高電平。
S520:檢測所述數據正線引腳或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是否發生變化,其中,當將所述數據正線引腳上的電壓拉高至邏輯高電平時,則檢測所述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當將所述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拉高至邏輯高電平時,則檢測所述數據正線引腳上的電壓。
先將數據正線引腳D+(移動終端為高速或全速設備)或數據負線引腳D-(移動終端為低速設備)拉高至邏輯高電平,然后通過檢測另外一根數據線的電壓來區分是充電下行接口還是專用充電器。
S530:如果所述數據正線引腳或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發生變化,則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采用USB充電器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由于專用充電器內部短接了數據正線引腳D+和數據負線引腳D-,如果一根數據線被拉高,那么另一根數據線也將變成高電平,所以其相對應的數據正線引腳或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會發生變化。
S540:如果所述數據正線引腳或數據負線引腳上的電壓未發生變化,則控制所述充電管理芯片采用USB充電下行接口充電電流給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因為充電下行接口在充電檢測時期,只回應加載的0.6V左右的電壓信號而不會回應邏輯高電平,所以它將保持數據線電壓為低。
進一步的,為了實現對移動終端的保護,防止移動終端插入的為非標準接口,在步驟S110中,當充電管理芯片的充電引腳有電壓輸入時,本發明實施例還包括如下檢測步驟:
S610:判斷所述充電引腳上的電壓值是處于預設電壓閾值范圍。
通常移動終端的標配充電電壓為5V,根據該標準可以設定終端的可接入的最大電壓值,并設定電壓閾值范圍,如果超出該閾值范圍,則結束流程。
S620:如果所述充電引腳上的電壓值處于預設電壓閾值范圍,則讀取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
對應于上述移動終端中的充電管理方法,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中的充電管理裝置。圖7是移動終端中的充電管理裝置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該充電管理裝置700,其結構可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processor)701、內存(memory)702、外圍設備接口(peripheralinterface)703、輸入/輸出子系統(I/Osubsystem)704、電力線路705和通信線路706。
在圖7中,箭頭表示能進行計算機系統的構成要素間的通信和數據傳送,且其可利用高速串行總線(high-speed serial bus)、并行總線(parallelbus)、存儲區域網絡(SAN,Storage Area Network)和/或其他適當的通信技術而實現。
內存702可包括操作系統712和充電管理例程722。例如,內存702可包括高速隨機存取存儲器(high-speed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盤、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P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只讀存儲器(ROM)、閃存或非揮發性內存。內存702可存儲用于操作系統712和充電管理例程722的程序編碼,也就是說可包括充電管理裝置700的動作所需的軟件模塊、指令集架構或其之外的多種數據。此時,處理器701或外圍設備接口706等其他控制器與內存702的存取可通過處理器701進行控制。
外圍設備接口703可將充電管理裝置700的輸入和/或輸出外圍設備與處理器701和內存702相結合。并且,輸入/輸出子系統704可將多種輸入/輸出外圍設備與外圍設備接口706相結合。例如,輸入/輸出子系統704可包括顯示器、打印機或根據需要用于將照相機、各種傳感器等外圍設備與外圍設備接口703相結合的控制器。根據另一側面,輸入/輸出外圍也可不經過輸入/輸出子系統704而與外圍設備接口703相結合。
電力線路705可向移動終端的電路元件的全部或部分供給電力。例如,電力線路705可包括如電力管理系統、電池或交流(AC)之一個以上的電源、充電系統、電源故障檢測電路(power failuredetection circuit)、電力變換器或逆變器、電力狀態標記符或用于電力生成、管理、分配的任意其他電路元件。
通信線路706可利用至少一個接口與其他計算機系統進行通信,如與其它的移動終端進行通信。
處理器701通過施行存儲在內存702中的軟件模塊或指令集架構可執行充電管理裝置700的多種功能且處理數據。也就是說,處理器701通過執行基本的算術、邏輯以及計算機系統的輸入/輸出演算,可構成為處理計算機程序的命令。
圖7的實施例僅是移動終端中的充電管理裝置700的一個示例,充電管理裝置700可具有如下結構或配置:在通信線路706中可包括用于多種通信方式(WiFi、6G、LTE、Bluetooth、NFC、Zigbee等)的RF通信的電路。可包含在充電管理裝置700中的電路元件可由包括一個以上的信號處理或應用程序所特殊化的集成電路的硬件、軟件或硬件和軟件兩者的組合而實現。
上述構成的充電管理裝置700,當充電管理芯片的充電引腳有電壓輸入時,則讀取重力傳感器的三軸傳感數據,判斷三軸傳感數據是否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如果三軸傳感數據均處于相應的預設閾值范圍,則控制充電管理芯片采用座充充電電流給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否則,則控制充電管理芯片采用通用串行總線USB充電電流給移動終端中的電池充電。
基于圖7所示充電管理裝置,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中包括圖7所示的充電管理裝置,還包括充電管理芯片和重力傳感器,其中,該充電管理裝置分別與充電管理芯片和重力傳感器連接。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該移動終端可以執行上述實施例一至實施例三的充電管理方法。
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裝置時以功能分為各種單元分別描述。當然,在實施本發明時可以把各單元的功能在同一個或多個軟件和/或硬件中實現。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于裝置或系統實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及系統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塊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即可以理解并實施。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