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地涉及一種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無功補償規劃計算均使用經驗公式推算(負荷容量的20-40%),由于經驗公式只給出一個范圍,因此無法確定具體配置容量,更無法確定具體配置地點。而且,隨著后期網架結構的變化,無法及時掌握在現有網架情況下無功補償的配置情況,是否能夠滿足無功管理要求。
目前變電站側無功補償設備已可及時掌握其運行情況,但是配網無功補償設備由于缺乏統一管理平臺,大部分僅依靠供電所及班組人員現場巡視,導致無法及時了解檔案臺賬及運行情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基于對每一無功補償設備監測的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于對每一無功補償設備監測的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根據配電網的配置結構,獲取表示配電網的各節點、各支路和各無功補償設備的拓撲關系的拓撲結構;
b、根據所述拓撲結構,建立所述各節點、所述各支路和各無功補償設備的無功補償指標體系,并在所述無功補償指標體系內設定標準值;
c、基于所述拓撲結構,構建所述各節點、所述各支路和各無功補償設備的無功補償指標測量系統,并實時獲取與所述無功補償指標體系內每一指標的測量值;
d、基于每一所述指標的標準值和測量值之間的差值建立總體指標評價體系。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中,在步驟a中,根據路-村-鄉-縣-市-省的逐級連接方式構建所述配電網的樹形拓撲結構。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中,在步驟b中,所述無功補償指標體系的指標包括靜態指標和運行指標,所述靜態指標包括無功補償設備的補償容量和補償率;所述運行指標包括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功率因數。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中,在步驟c中,基于所述拓撲結構,在所述無功補償指標測量系統中,所述各節點、所述各支路和所述無功補償設備的測量值均通過無線方式進行信息傳輸。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中,在步驟d中,所述總體指標評價體系為:
E=A1×ΔN1+A2×ΔN2+···+An×ΔNn,
其中,A1、A2、…、An均為權重系數ΔN1、ΔN2、…ΔNn均為所述指標標準值和測量值之間差值的絕對值,其中n大于等于1的為正整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可以按照配電網不同級別的拓撲結構對從無功補償設備至支路和節點的無功補償指標體系進行評價,并構建了不同級別的拓撲結構的基于每一所述指標的標準值和測量值之間的差值的總體指標評價體系,因此可以準確、快速地對配電網的無功補償效果進行評價。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的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除非上下文另有特定清楚的描述,本發明中的元件和組件,數量既可以單個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多個的形式存在,本發明并不對此進行限定。本發明中的步驟雖然用標號進行了排列,但并不用于限定步驟的先后次序,除非明確說明了步驟的次序或者某步驟的執行需要其他步驟作為基礎,否則步驟的相對次序是可以調整的。可以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和/或”涉及且涵蓋相關聯的所列項目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任何和所有可能的組合。
請參閱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的流程框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100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1、根據配電網的配置結構,獲取表示配電網的各節點、各支路和各無功補償設備的拓撲關系的拓撲結構。
具體地,在步驟S1中,根據路-村-鄉-縣-市-省的逐級連接方式構建所述配電網的樹形拓撲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配電網的拓撲結構包括各節點的拓撲結構、各支路的拓撲結構和各無功補償設備的拓撲結構。
S2、根據所述拓撲結構,建立所述各節點、所述各支路和各無功補償設備的無功補償指標體系,并在所述無功補償指標體系內設定標準值。
具體地,在步驟S2中,所述無功補償指標體系的指標包括靜態指標和運行指標,所述靜態指標包括無功補償設備的補償容量和補償率;所述運行指標包括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功率因數。
在步驟S2中,所述無功補償指標體系適用于步驟S1中的各節點的拓撲結構、各支路的拓撲結構和各無功補償設備的拓撲結構。但是,由于節點、支路和無功補償設備三者之間的差異性,則三者需要分別對所述無功補償指標體系乘以設定的修正系數進行適當的修正。
例如,如果以各無功補償設備的拓撲結構為例,所述無功補償設備的無功補償指標體系可以根據每一所述無功補償設備的工作參數而確定,設定所述無功補償設備的無功補償指標體系為T0。
則,如果所述各節點的拓撲結構的修正系數為B1,則所述各節點的無功補償指標體系:T1=B1×T0。
則,如果所述各支路的拓撲結構的修正系數為B1,則所述各支路的無功補償指標體系:T2=B2×T0。
S3、基于所述拓撲結構,構建所述各節點、所述各支路和各無功補償設備的無功補償指標測量系統,并實時獲取與所述無功補償指標體系內每一指標的測量值。
具體地,在步驟S3中,基于所述拓撲結構,在所述無功補償指標測量系統中,所述各節點、所述各支路和所述無功補償設備的測量值均通過無線方式進行信息傳輸。即,基于所述拓撲結構,構建所述無功補償指標測量系統的無線通信網絡。
而且,需要說明是,在步驟S2中,所述修正系數是根據步驟S3中所述各節點和所述各支路實際測量的無功補償指標體系內指標的測量值與所述無功補償設備的測量值之間的比值確定。
S4、基于每一所述指標的標準值和測量值之間的差值建立總體指標評價體系。
具體地,在步驟S4中,所述總體指標評價體系為:
E=A1×ΔN1+A2×ΔN2+···+An×ΔNn,
其中,A1、A2、…、An均為權重系數ΔN1、ΔN2、…ΔNn均為所述指標標準值和測量值之間差值的絕對值,其中n大于等于1的為正整數。
因此,在各無功補償設備的拓撲結構中,則可以獲得各無功補償設備的總體指標評價體系;在各支路的拓撲結構中,則可以獲得各支路的總體指標評價體系;在各節點的拓撲結構中,則可以獲得各節點的總體指標評價體系。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配電網電壓無功補償評價方法100可以按照配電網不同級別的拓撲結構對從無功補償設備至支路和節點的無功補償指標體系進行評價,并構建了不同級別的拓撲結構的基于每一所述指標的標準值和測量值之間的差值的總體指標評價體系,因此可以準確、快速地對配電網的無功補償效果進行評價。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