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力需求控制裝置及電力需求控制方法,對每個所設定的區間進行全消耗電力預測,根據由該預測消耗電力求得的調整電力,來執行電力負載的遮斷/恢復,以使全消耗電力納入目標電力內。
背景技術:
以往,關于設施內的電氣設備等的電力負載組,已知有如下的電力需求控制方法:對每個所設定的區間進行全消耗電力預測,按照該預測消耗電力與預先設定的目標電力之差,來調整電力,根據該調整電力,來執行各電力負載的遮斷/恢復,使全消耗電力納入目標電力內。
在這樣的電力需求的控制中,必須避免在區間開始時實際消耗電力超過所預測的預測消耗電力,在區間后半電力負載的控制來不及這種情況。因此,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一種電力需求控制方法,其將區間分為前半和后半,使脈沖累計時間和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的周期,在前半和后半可分別改變。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4-183226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如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技術中,雖然可以消除對于目標電力的控制來不及的問題,但在區間的后半電力使用量急增的情況下,在區間的剩余時間中,有時會需要使大量的設備一齊停止,例如,空調設備的全部停止等,因而存在對運用產生的影響較大這樣的課題。
本發明正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力需求控制裝置及電力需求控制方法,能夠提高預測消耗電力的預測精度,并進行降低對運用的影響的電力需求的控制。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包括:消耗電力預測部,其根據包含當前的區間的當日中的當前時刻為止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來計算出當前的區間結束的時刻的預測消耗電力;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其采用根據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計算出的修正系數,來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高預測消耗電力的預測精度,進行降低對運用的影響的電力需求的控制。
附圖說明
圖1是一般的電力需求控制中的預測消耗電力的例示圖。
圖2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的結構的框圖。
圖3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4是用于對實施方式1中的消耗電力預測部的預測消耗電力的計算進行說明的圖。
圖5是示出在實施方式1中,當日的消耗電力、及作為過去的歷史的1周前的同星期/同時間段的消耗電力的推移WP的圖。
圖6是示出在實施方式1中,當日的消耗電力、及作為過去的歷史的1周前的同星期/同時間段的消耗電力的推移WP的圖。
圖7是對該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的硬件構成進行說明的圖。
圖8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9是示出在實施方式2中設施整體中的1周前的命令的比例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0是示出在實施方式2中設施整體中的當日的命令的比例的一個例子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一般的電力需求控制中的預測消耗電力的例示圖。
首先,采用圖1對成為本發明的前提的、專利文獻1中也記載的一般的電力需求控制進行說明。
在一般的電力需求控制中,預測消耗電力以預定的周期隨時進行修正。并且,在一般的電力需求控制方法中,利用當日的最近的電力來計算出預測消耗電力是通常的例子。
例如,根據最近5分鐘的消耗電力,計算出當前的區間結束時刻的預測消耗電力,利用預測消耗電力和目標電力的比較結果,來進行電力負載的遮斷/恢復。
但是,根據該方法,如圖1所示,在從13:27的時候起電力使用量急增的情況下,在區間的剩余時間中,有必要使大量的設備一齊停止,例如空調設備的全部停止等,即使對目標電力的控制來得及,但也對運用產生的影響較大。
本發明在電力需求控制中,能夠進行保持充裕的遮斷/恢復,且通過根據過去的電力使用實際狀態對預測消耗電力進行修正,來提高預測消耗電力的預測精度,并降低對運用產生的影響。
以下,一邊參照附圖一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實施方式1.
圖2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的結構的框圖。
在該實施方式1中,將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設想成對大樓等設施的照明及空調等各種電氣設備進行需求控制的裝置。
如圖2所示,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包括:消耗電力預測部11、修正要否判定部12、修正系數計算部13、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動作執行部15、消耗電力信息收集部16、及歷史存儲裝置17。
消耗電力信息收集部16時常從各電氣設備收集包含當前的區間的當日中的、例如,自上午0時0分等規定時刻直到當前時刻為止的消耗電力信息,并將收集的消耗電力信息存儲于歷史存儲裝置17。此外,消耗電力信息收集部16將收集的各電器設備的消耗電力信息至少與特定各電氣設備的ID等信息、日期、星期、時刻的信息相關聯并存儲于歷史存儲裝置17。
歷史存儲裝置17存儲各電氣設備的消耗電力的歷史。
如果成為規定的預測消耗電力的運算周期的話,消耗電力預測部11參照歷史存儲裝置17,根據當前時刻為止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計算出當前的區間結束時刻的預測消耗電力。
修正要否判定部12參照歷史存儲裝置17,根據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來判定由消耗電力預測部11計算出的預測消耗電力是否要修正。
在修正要否判定部12判定為需要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的情況下,修正系數計算部13參照歷史存儲裝置17,根據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計算出在對預測消耗電力進行再計算之際所采用的、即對消耗電力預測部11計算出的預測消耗電力進行修正之際所采用的修正系數。
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用修正系數計算部13計算出的修正系數,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即,通過該再計算,可以從消耗電力預測部11計算出的預測消耗電力修正至更恰當的預測消耗電力。
動作執行部15根據消耗電力預測部11預測的預測消耗電力、或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再計算出的預測消耗電力,來執行各電氣設備、即各電力負載的遮斷/恢復。
對動作進行說明。
圖3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例如,如圖1所示,作為各區間的持續時間的區間時間被設定為30分鐘。另外,假定各區間將從各區間的開始時刻起經過了25分鐘的時刻作為分割點,分為前半和后半。
另外,抽樣時間和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設定為相等,在區間的前半,假定抽樣時間及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為5分鐘,在區間的后半,假定為1分鐘。此外,在計算預測消耗電力之際,使用從當前時刻追溯一定時間的期間的消耗電力,而在此將從該當前時刻追溯的期間假定為抽樣時間。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是在對可否執行各電氣設備的遮斷/恢復進行判定之際所使用的時間,詳細后述。
另外,預測消耗電力的運算周期不論區間的前半、后半,都設定為1分鐘。
此外,以下,圖3中說明的動作于每個規定的預測消耗電力運算周期進行。
消耗電力預測部11將自當前的區間的開始時刻起的經過時間讀入(步驟ST301)。
消耗電力預測部11根據步驟ST301中讀入的經過時間,來設定抽樣時間及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步驟ST302)。具體地,例如,假設當前的時刻為13:00的話,則經過時間為0分鐘,抽樣時間及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被設定為5分鐘。
消耗電力預測部11參照歷史存儲裝置17,根據當前時刻為止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計算出當前的區間結束時刻的預測消耗電力,并輸出至修正要否判定部12和動作執行部15(步驟ST303)。
具體地,消耗電力預測部11用下式(1)計算出預測消耗電力。
此外,消耗電力信息收集部16從設施內的各電氣設備時常收集消耗電力的信息。因此,消耗電力預測部11通過將來自各電器設備的消耗電力進行合計,能夠計算出當前時刻等的整體的消耗電力。
Wf(t)=Wt(t)+(Wt(t)-Wt(t-s))×(T-t)/s……式(1)
Wf(t):在時刻t的預測消耗電力
Wt(t):在時刻t的實測消耗電力
s:抽樣時間
T:區間時間
t:自當前的區間開始的經過時間
關于計算出消耗電力預測部11的預測消耗電力,用圖4舉一個例子進行說明。
例如,假定在圖4中的13:00時,計算出剛從該時刻開始的當前的區間結束的時刻的預測消耗電力。
在假設當前時刻13:00的消耗電力Wt(t)為600(kWh)、從當前時刻起僅抽樣時間前的消耗電力Wt(t-s)為550(kWh)、當前時刻的當前的區間剩余時間T-t為30(分鐘)、抽樣時間s為5(分鐘)的情況下,消耗電力預測部11由上式(1)計算出預測消耗電力900(kWh)。
修正要否判定部12參照歷史存儲裝置17,對是否需要修正消耗電力預測部11所預測的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進行判定(步驟ST304)。
此外,在歷史存儲裝置17中,消耗電力信息收集部16從各電氣設備時常收集的消耗電力的信息至少與特定各電氣設備的ID等的信息、日期、星期、時刻的信息相關聯地被存儲。
在該實施方式1中,修正要否判定部12參照歷史存儲裝置17,從1周前的同星期/同時間段的消耗電力的推移,對是否需要修正消耗電力預測部11所預測的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進行判定。
例如,在圖5中,示出了當日的消耗電力,之外還示出了作為過去的日期的歷史的1周前的同星期/同時間段的消耗電力的推移Wp。
如圖5所示,雖然1周前的同星期/同時間段的消耗電力與至13:00為止當日的消耗電力大致相同地推移,但13:30的1周前的同星期/同時間段的消耗電力則變成超過目標電力的1100(kWh)。即,消耗電力預測部11在步驟ST301計算出的預測消耗電力為900(kWh),而在1周前的同星期的同時刻,實際上多消耗了200(kWh)以上的電力,可以推測區間開始時的預測并不順利。
因此,修正要否判定部12判定為在步驟ST303中消耗電力預測部11計算出的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是需要的。
此外,修正要否判定部12判定為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是需要的基準可以預先適當地設定。在此,例如,在當前的區間的結束時刻的預測消耗電力、與1周前的同星期/同時刻的消耗電力之差為50(kWh)以上的情況下,修正要否判定部12判定為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是需要的。修正要否判定部12將消耗電力預測部11計算出的特定的時刻的預測消耗電力、與1周前的同星期/同時刻的消耗電力進行比較,根據預先設定的基準,來判定修正是否需要即可。
另外,修正要否的判定不限于上述那樣的比較,例如,也可以將當前時刻的消耗電力與當前的區間的結束時刻的預測消耗電力的差分、和1周前的跟當前時刻同時刻的消耗電力與1周前的跟上述區間的結束時刻同時刻的消耗電力的差分進行比較,根據例如是否為設定的閾值以上,來判定是否修正。
即,前者的判定方法,是在區間結束時刻的預測與過去的實際狀態之差較大的情況下,判定為需要修正的方法;后者的判定方法,是有關從當前時刻起到區間結束時刻的增量,預測與過去的實際狀態之差較大的情況下,判定為需要修正的方法。
另外,也可以進行上述2種判定方法這兩方,如果其中的某一方判定為需要修正的話,則進行修正。
在步驟ST304中,在判定為不需要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步驟ST304的“否”的情況下)的情況下,修正要否判定部12將不需要修正的意思的信息輸出至修正系數計算部13,跳過步驟ST305、306的處理,進到步驟ST307。
在步驟ST304中,在判定為需要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步驟ST304的“是”的情況下)的情況下,修正要否判定部12將需要修正的意思的信息輸出至修正系數計算部13,修正系數計算部13參照歷史存儲裝置17,根據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計算出再計算預測消耗電力之際所采用的修正系數(步驟ST305)。
具體地,修正系數計算部13用下式(2)計算出對預測消耗電力進行再計算時的修正系數。
C(t)=((Wp(30)-Wp(0))-(Wp(0)-Wp(-30)))/(Wp(0)-Wp(-30))×(T-t)/T……式(2)
C(t):時刻t的修正系數
Wp(t):與從區間開始的經過時間對應的時刻的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值
T:區間時間
其中,Wp(0)表示t=0(區間開始時刻)的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值,Wp(30)表示t=30(區間結束時刻)的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值。
例如,當設作為區間開始時刻的13:00為t=0時,則修正系數計算部13計算出的修正系數C(t)如下式(3)所示。
C(0)=((Wp(30)-Wp(0))-(Wp(0)-Wp(-30)))/(Wp(0)-Wp(-30))×30/30……式(3)
上式(3)為t=0時的修正系數,可以換句話說成是在t=30時的過去的日期的當前區間中的消耗電力的增加量相對于在t=0時的過去的日期的臨到當前區間之前的區間中的消耗電力的增加量的增長率。
另外,如圖6所示,當設13:15為t=15時,則修正系數計算部13計算出的修正系數C(t)如下式(4)所示。
C(15)=((Wp(30)-Wp(0))-(Wp(0)-Wp(-30)))/(Wp(0)-Wp(-30))×15/30……式(4)
上式(4)是t=15時的修正系數。
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用在步驟ST305中修正系數計算部13計算出的修正系數,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步驟ST306)。即,通過該再計算,由消耗電力預測部11計算出的預測消耗電力,可以修正至更適當的預測消耗電力。
具體地,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用下式(5)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計算出修正后的預測消耗電力Wf’。
Wf’(t)=Wf(t)+(Wt(0)-Wt(-30))×C(t)……式(5)
Wf’(t):在時刻t的修正后的預測電力
即,將在時刻t時由式(2)計算出的、以過去的臨到當前區間之前的區間中的消耗電力的增加量為基準的修正系數C(t)乘以當前的臨到當前區間之前的區間中的消耗電力的增加量(Wt(0)-Wt(-30)),通過推測當前的預測消耗電力的誤差,把該推測的誤差加上當前的預測消耗電力Wf(t),來計算出修正后的預測消耗電力Wf’(t)。
動作執行部15根據預測消耗電力,對各電氣設備、即各電力負載的遮斷/恢復是否需要進行判斷(步驟ST307)。
具體地,動作執行部15將預測消耗電力與預先設定的消耗電力的目標值進行比較,在預測為就按現在這樣將超過目標值的情況下,或者,利用過去的預測,判斷為遮斷了的電氣設備由于其后的變動而能夠恢復的情況下等,則判斷為該電氣設備、即電力負載的遮斷或者恢復是需要的。
此外,在該步驟ST307中,動作執行部15與消耗電力的目標值進行比較的預測消耗電力是指消耗電力預測部11所預測的預測消耗電力(步驟ST304的“否”的場合)、或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再計算并修正的修正后的預測消耗電力(步驟ST304的“是”的場合)。
在步驟ST307中,在判斷為各電氣設備、即各電力負載的遮斷/恢復不需要(步驟ST307的“否”的場合)的情況下,跳過步驟ST308、步驟ST309,返回至步驟ST301,變成規定的預測消耗電力的運算周期的話,反復進行以后的處理。
在步驟ST307中,在判斷為需要各電氣設備、即各電力負載的遮斷/恢復(步驟ST307的“是”的場合)的情況下,動作執行部15對從上次遮斷/恢復的執行起是否經過了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以上進行判斷(步驟ST308)。具體地,在當前時刻為區間前半的情況下,動作執行部15對從上次遮斷/恢復的執行起是否經過了5分鐘以上進行判斷,在當前時刻為區間的后半的情況下,動作執行部15對從上次遮斷/恢復的執行起是否經過了1分鐘以上進行判斷。例如,在圖1中,假設現當前時刻為13:00的話,動作執行部15對從上次遮斷/恢復的執行起是否經過了5分鐘以上進行判斷。
在步驟ST308中,在判斷為從上次遮斷/恢復的執行起未經過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以上(步驟ST308的“否”的場合)的情況下,跳過步驟ST309并返回至步驟ST301。
在步驟ST308中,在判斷為從上次遮斷/恢復的執行起經過了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以上(步驟ST308的“是”的場合)的情況下,動作執行部15執行各電氣設備、即各電力負載的遮斷/恢復(步驟ST309)。
這樣,在判斷是否經過了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以上的基礎上進行各電氣設備、即各電力負載的遮斷/恢復,由此上次遮斷/恢復以前的消耗電力量的變化不對現周期中的調整電力的運算結果產生影響,可以防止產生過渡的遮斷/恢復。
如上所述,根據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由此能夠提高預測消耗電力的預測精度,進行降低對運用產生影響的電力需求的控制。
此外,在該實施方式1中,修正要否判定部12根據1周前的同星期/同時間段的消耗電力,來判斷是否需要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修正系數計算部13根據1周前的同星期/同時間段的消耗電力,來計算出修正系數。
這同一星期是因為該設施的電力負載的運用類似的可能性較高,根據同星期/同時間段的消耗電力歷史來修正預測消耗電力較為有效的緣故。
但是,關于根據過去的哪個時候的消耗電力的歷史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要否的判斷及修正系數的計算,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基于數周的同星期/同時間段的消耗電力的歷史的平均,還可以是基于1年前的同日的消耗電力的歷史,進行適當地設定。
另外,在該實施方式1中,雖然設區間時間為30分鐘、設運算周期為1分鐘、設抽樣時間及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為5分鐘或1分鐘,但這些個數值是可以任意地選定的。另外,抽樣時間和可執行判斷基準時間也可以不是準確地一致的值,只要是大致相等的值,就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圖7是對該實施方式1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的硬件構成進行說明的圖。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中,歷史存儲裝置17使用HDD93。此外,這只不過是一個例子,歷史存儲裝置17也可以由DVD、存儲器92等構成。
消耗電力信息收集部16使用通信I/F裝置94。
消耗電力預測部11、修正要否判定部12、修正系數計算部13、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及動作執行部15通過執行存儲于HDD93、存儲器92等的程序的CPU91、系統LSI等處理電路來實現。
另外,也可以由多個處理電路配合來執行上述功能。
如上所述,根據實施方式1,因為構成為包括:消耗電力預測部11,其根據包含現在的區間的當日中的當前時刻為止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來計算出當前的區間結束時刻的預測消耗電力;修正要否判定部12,其根據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對消耗電力預測部11計算出的預測消耗電力是否需要修正進行判定;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其在修正要否判定部12判定為需要修正的情況下,用基于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計算出的修正系數,來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所以能夠提高預測消耗電力的預測精度,進行降低對運用產生的影響的電力需求的控制。
實施方式2.
在實施方式1中,對根據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的歷史,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
但是,盡管基于過去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的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是有效的,但該修正未必總是正確的。即,例如,即使是同一星期,由于在電力負載的運用大不相同的情況下,消耗電力量的推移也有可能大不相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時還是不適用基于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修正較好。
因此,在該實施方式2中,對如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考慮當前的電力負載的運用和過去的日期的電力負載的運用,僅在判定為基于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的歷史而能適當地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的情況下,在對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要否進行了判定的基礎上,根據需要來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的結構,由于與實施方式1中用圖2說明的結構相同,所以重復說明省略。
關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的硬件構成,由于也與實施方式1中用圖7說明的構成相同,所以重復說明省略。
圖8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此外,由于圖8的步驟ST801~步驟ST803、步驟ST805~步驟ST810的動作分別與實施方式1中說明的圖3的步驟ST301~步驟ST309的動作相同,因而重復說明省略,在此,僅對與實施方式1不同的步驟ST804的動作進行說明。
此外,一般,雖然電力負載的運用因各設施而不同,但例如,以空調設備來說的話,存在“調度控制”、“手動操作”、“節電運轉控制”、“事件程序控制”等、各種運轉控制方法。在此,將該各種運轉控制方法作為“命令”說明如下。
另外,在該實施方式2中,假定消耗電力信息收集部16在從各電器設備收集消耗電力信息時,也對有關命令的比例的信息進行收集,并存儲于歷史存儲裝置17。
在步驟ST804中,修正要否判定部12根據設施整體中的過去的命令的比例、和設施整體的當前的命令的比例,來判定當前的運用情況與過去的運用情況是否接近。具體地,判定當前的命令比例和過去的命令比例之差分是否納入某一定的閾值以內。
舉具體的例子對步驟ST804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9是示出設施整體中的1周前的命令的比例的一例的圖,圖10是示出設施整體中的當日的命令的比例的一例的圖。
例如,修正要否判定部12,根據如圖9、圖10所示的命令的比例,僅在判定為當日的運用情況與1周前的運用情況接近的情況下,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此外,當前的運用情況可以根據當日的運用情況來判定。另外,在此例中,將過去的運用情況作為1周前的運用情況。
例如,如果當日的排前三的三個命令比例與1周前同樣的三個命令比例的差分納入某一定的閾值以內的話,修正要否判定部12就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
在圖9、圖10的例中,差分Δ=|50-45|+|30-35|+|10-15|=15。如果該差分15納入某一定的閾值以內的話,只要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即可。某一定的閾值就每個設施適宜地進行設定即可。
在該步驟ST804中,在判定為當前的命令比例與過去的命令比例的差分納入某一定的閾值以內的情況下(步驟ST804的“是”的場合),進到步驟ST805;在判定為未納入某一定的閾值以內的情況下(步驟ST804的“否”的場合),則跳過步驟ST805~步驟ST807,進到步驟ST808。
這樣,在判定為當前的命令比例與過去的命令比例的差分未納入某一定的閾值以內的情況下,則不進行消耗電力預測部11所預測的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要否的判定(步驟ST805)、修正系數的計算(步驟ST806)、及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步驟ST807)。即,不論與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之差如何,基于消耗電力預測部11所預測的預測消耗電力,根據需要,通過動作執行部15執行各電氣設備、即各電力負載的遮斷/恢復。
這樣,在推測為還是不適用基于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修正較好的情況下,則不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能夠防止進不適當的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即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雖然修正要否判定部12將與當日的命令進行比較的過去的命令設為1周前的命令,但并不限于此。不過,修正要否判定部12將與此后進行修正要否的判定之際(步驟ST805)的過去的某時刻相同的時刻的命令,設為與當日的命令進行比較的過去的命令。
如上所述,根據實施方式2,修正要否判定部12構成為在表示當日的運用情況的命令的比例與表示過去的運用情況的命令的比例的差分為閾值以內的情況下,對修正要否進行判定。這樣,考慮當前的電力負載的運用和過去的日期的電力負載的運用,僅在判定為基于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的歷史而適當地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的情況下,在對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要否進行了判定的基礎上,根據需要來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修正,所以能夠使預測消耗電力的預測精度進一步提高。
此外,在該實施方式1、2中,如圖2所示,雖然設為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具備消耗電力信息收集部16和歷史存儲裝置17,但并不限于此,消耗電力信息收集部16和歷史存儲裝置17也可以設置在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的外部。在這種情況下,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的消耗電力預測部11、修正要否判定部12、修正系數計算部13、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也可以借助例如通信I/F裝置,來收集存儲于歷史存儲裝置17中的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的歷史。
另外,在該實施方式1、2中,修正要否判定部12判定對是否需要修正由消耗電力預測部11計算出的預測消耗電力,在判定為需要修正的情況下,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但修正要否判定部12的修正要否的判定也可以省略。
即,在實施方式1中,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也可以經常用基于過去的日期的消耗電力歷史的信息計算出的修正系數,來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另外,在實施方式2中,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還可以在表示當日的運用情況的命令與表示過去的日期的運用情況的命令的差分在閾值以內的情況下,經常進行預測消耗電力的再計算。
另外,在該實施方式1、2中,雖然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設定為如圖2所示的結構,單電力需求控制裝置1可以通過具備消耗電力預測部11、和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14,來獲得上述效果。
另外,本申請發明在其發明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各實施方式的自由組合、或者進行各實施方式的任意的構成要素的變形、或者在各實施方式中進行任意的構成要素的省略。
符號說明
1 電力需求控制裝置
11 消耗電力預測部
12 修正要否判定部
13 修正系數計算部
14 預測消耗電力再計算部
15 動作執行部
16 消耗電力信息收集部
17 歷史存儲裝置
91 CPU
92 存儲器
93 HDD
94 通信I/F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