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永磁電機冷卻結構,具體是一種全封閉永磁電機通風冷卻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永磁電機已成為新型高效節能電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然而實踐表明,現有永磁電機由于其冷卻結構所限,存在如下問題:現有永磁電機冷卻結構主要采用自帶風扇冷卻方式(轉軸帶動風扇將冷卻風通過風罩孔吹向機座外表面的散熱筋,然后通過散熱筋將永磁電機產生的熱量帶走),此種冷卻方式無法將永磁電機內部產生的熱量充分帶走,由此導致永磁電機冷卻性能差、適用范圍有限。基于此,有必要發明一種全新的永磁電機冷卻結構,以解決現有永磁電機冷卻性能差、適用范圍有限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永磁電機冷卻性能差、適用范圍有限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全封閉永磁電機通風冷卻結構。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全封閉永磁電機通風冷卻結構,包括機座、前端蓋、后端蓋、前軸承、后軸承、定子結構、轉子結構;所述定子結構包括定子鐵心、定子繞組;定子繞組繞制于定子鐵心上;所述轉子結構包括轉軸、轉子鐵心;轉子鐵心固定裝配于轉軸的外側面中部;
機座的端面貫通開設有軸向通風孔;機座的前端面外圈與前端蓋密封固定;機座的后端面與后端蓋密封固定;
前端蓋的端面貫通開設有軸向主進風孔;轉軸的外側面前部固定裝配有主風扇;主風扇的前端面外圈與前端蓋之間設有迷宮密封;主風扇與前端蓋之間留有主通風間隙,且主通風間隙分別與軸向通風孔和軸向主進風孔連通;
后端蓋的端面貫通開設有軸向主出風孔、軸向輔助進風孔、軸向輔助出風孔;軸向主出風孔與軸向通風孔連通;軸向輔助進風孔位于軸向主出風孔的內側;軸向輔助出風孔位于軸向主出風孔和軸向輔助進風孔之間;后端蓋的前端面設有環形凸臺,且環形凸臺位于軸向主出風孔和軸向輔助出風孔之間;轉軸的外側面后部固定裝配有輔助風扇;輔助風扇的后端面外圈與環形凸臺的前端面內圈之間設有迷宮密封;輔助風扇與后端蓋之間留有輔助通風間隙,且輔助通風間隙分別與軸向輔助進風孔和軸向輔助出風孔連通;
軸向主進風孔、主通風間隙、軸向通風孔、軸向主出風孔共同構成主冷卻風路結構;軸向輔助進風孔、輔助通風間隙、軸向輔助出風孔共同構成輔助冷卻風路結構。
工作時,轉軸帶動主風扇和輔助風扇進行同步旋轉。具體工作過程如下:一、在主風扇的旋轉作用下,冷卻風被吸入軸向主進風孔,并依次流經主通風間隙、軸向通風孔,然后經軸向主出風孔排出。在流經主通風間隙、軸向通風孔的過程中,冷卻風與前軸承、定子鐵心、定子繞組進行熱交換,由此將前軸承、定子鐵心、定子繞組產生的熱量帶走,從而實現對前軸承、定子鐵心、定子繞組的循環冷卻。二、在輔助風扇的旋轉作用下,冷卻風被吸入軸向輔助進風孔,并流經輔助通風間隙,然后經軸向輔助出風孔排出。在流經輔助通風間隙的過程中,冷卻風與后軸承進行熱交換,由此將后軸承產生的熱量帶走,從而實現對后軸承的循環冷卻。基于上述過程,與現有永磁電機冷卻結構相比,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全封閉永磁電機通風冷卻結構通過采用全新結構,具備了如下優點:本發明一方面采用主冷卻風路結構實現了對前軸承、定子鐵心、定子繞組的循環冷卻,另一方面采用輔助冷卻風路結構實現了對后軸承的循環冷卻,由此實現了將永磁電機內部產生的熱量充分帶走,從而使得永磁電機冷卻性能更好、適用范圍更廣。
本發明結構合理、設計巧妙,有效解決了現有永磁電機冷卻性能差、適用范圍有限的問題,適用于永磁電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座,2-前端蓋,3-后端蓋,4-前軸承,5-后軸承,6-定子鐵心,7-定子繞組,8-轉軸,9-轉子鐵心,10-軸向通風孔,12-軸向主進風孔,13-主風扇,14-主通風間隙,15-軸向主出風孔,16-軸向輔助進風孔,17-軸向輔助出風孔,18-環形凸臺,19-輔助風扇,20-輔助通風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全封閉永磁電機通風冷卻結構,包括機座1、前端蓋2、后端蓋3、前軸承4、后軸承5、定子結構、轉子結構;所述定子結構包括定子鐵心6、定子繞組7;定子繞組7繞制于定子鐵心6上;所述轉子結構包括轉軸8、轉子鐵心9;轉子鐵心9固定裝配于轉軸8的外側面中部;
機座1的端面貫通開設有軸向通風孔10;機座1的前端面外圈與前端蓋2密封固定;機座1的后端面與后端蓋3密封固定;
前端蓋2的端面貫通開設有軸向主進風孔12;轉軸8的外側面前部固定裝配有主風扇13;主風扇13的前端面外圈與前端蓋2之間設有迷宮密封;主風扇13與前端蓋2之間留有主通風間隙14,且主通風間隙14分別與軸向通風孔10和軸向主進風孔12連通;
后端蓋3的端面貫通開設有軸向主出風孔15、軸向輔助進風孔16、軸向輔助出風孔17;軸向主出風孔15與軸向通風孔10連通;軸向輔助進風孔16位于軸向主出風孔15的內側;軸向輔助出風孔17位于軸向主出風孔15和軸向輔助進風孔16之間;后端蓋3的前端面設有環形凸臺18,且環形凸臺18位于軸向主出風孔15和軸向輔助出風孔17之間;轉軸8的外側面后部固定裝配有輔助風扇19;輔助風扇19的后端面外圈與環形凸臺18的前端面內圈之間設有迷宮密封;輔助風扇19與后端蓋3之間留有輔助通風間隙20,且輔助通風間隙20分別與軸向輔助進風孔16和軸向輔助出風孔17連通;
軸向主進風孔12、主通風間隙14、軸向通風孔10、軸向主出風孔15共同構成主冷卻風路結構;軸向輔助進風孔16、輔助通風間隙20、軸向輔助出風孔17共同構成輔助冷卻風路結構。
具體實施時,所述軸向通風孔10的數目為若干個,且各個軸向通風孔10沿周向等距排列;所述軸向主進風孔12的數目為若干個,且各個軸向主進風孔12沿周向等距排列;所述軸向主出風孔15的數目與軸向通風孔10的數目一致,且各個軸向主出風孔15與各個軸向通風孔10一一對應連通;所述軸向輔助進風孔16的數目為若干個,且各個軸向輔助進風孔16沿周向等距排列;所述軸向輔助出風孔17的數目為若干個,且各個軸向輔助出風孔17沿周向等距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