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已知一種Combo系統(SAE J2847/2或IEC 61851-23)作為快速充電的標準。該Combo系統的DC充電連接器包括通信部和DC充電端子部,DC充電端子部包括用于DC充電的2針端子。注意,通信部具有與AC充電連接器(SAE J1772或IEC 62169-2Type2)相同的形狀。
與該Combo系統的充電連接器相對應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包括與通信部相對應的第一連接部和與DC充電端子部的2針端子相對應的第二連接部。
當該Combo系統的DC充電連接器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連接時,通信部插入到第一連接部中,且DC充電端子部插入到第二連接部中。當AC連接器被連接時,AC連接器插入到第一連接部中,且第二連接部露出。
通常,在包括兩個連接部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中,提出了用于在連接器與一個連接部連接時阻止另一連接部在外部露出的各種結構。
日本專利申請公報No.2013-212001(JP 2013-212001 A)中記載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包括:與快速充電連接器連接的快速充電連接部;與普通充電連接器連接的家用連接部;和在一個充電連接器被連接時阻止另一充電連接器連接的連接阻止部。
該連接阻止部包括:設置在連接部的背面側的搖動部;設置在搖動部的一端側并且設置在快速充電連接部的背面側的第一可動部;和設置在搖動部的另一端側并且設置在家用連接部的背面側的第二可動部。第一可動 部包括可轉動地設置在第一可動部的末端部中以便位于快速充電連接部周圍的突出部和將突出部偏壓成被閉塞的彈簧。
第二可動部包括可轉動地設置在第二可動部的末端部中以便位于家用連接部周圍的突出部和將突出部偏壓成被閉塞的彈簧。
當快速充電連接器與快速充電連接部連接時,快速充電連接器推動第一可動部,而當第一可動部被推動時,搖動部轉動,使得第二可動部被向上推動。當第二可動部被向上推動時,設置在第二可動部的末端部中的突出部由于彈簧的偏壓力而閉塞家用連接部的開口。
類似地,當普通充電連接器與家用連接部連接時,普通充電連接器推動第二可動部。當第二可動部被推動時,搖動部轉動,使得第一可動部被向上推動。當第一可動部被向上推動時,設置在第一可動部中的突出部由于彈簧的偏壓力而閉塞快速充電連接部。
在JP 2013-212001 A中記載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中,各突出部由于彈簧的偏壓力而閉塞各連接部。因此,即使在快速充電連接器與快速充電連接部連接以使得家用連接部被突出部閉塞的狀態下,例如,突出部也能克服彈簧的偏壓力而被打開。
此外,發明人已研究了JP 2013-212001 A中記載的結構應用于Combo系統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的情況。
更具體地,發明人已研究了第一可動部位于Combo系統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的第一連接部中且第二可動部位于其第二連接部中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當AC充電連接器與Combo系統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的第一連接部連接時,第二連接部被突出部閉塞。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突出部也能克服彈簧的偏壓力而被打開。
此外,當Combo系統的DC充電連接器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連接時,DC充電連接器的DC充電端子部推動第二可動部,使得第一可動部比第一連接器更突出。這導致DC充電連接器的通信部不能插入到第一連接器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該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并且構造成使得要插入到第一連接部中的第一充電連接器或要插入到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中的第二充電連接器與其連接,并且該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構造成使得各充電連接器能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成功連接,并且當第一充電連接器被連接時,第二連接部能被成功閉塞。
此外,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該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構造成使得相應的充電連接器能與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連接,并且當充電連接器與連接部的其中一個連接時,用于另一個連接部的蓋能被成功閉塞。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包括: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連接器連接部,所述連接器連接部構造成使得要插入到所述第一連接部中的第一充電連接器或要插入到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中的第二充電連接器與其連接;蓋,所述蓋設置成能在所述第二連接部被閉塞的閉塞位置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開放以使得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能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的開放位置之間移動;彈性部件,所述彈性部件構造成向所述蓋施加偏壓力以使得所述蓋位于所述閉塞位置與所述開放位置之間的初始位置處;和擠壓部件,所述擠壓部件構造成伴隨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向所述連接器連接部中的插入而移動,以便擠壓位于所述初始位置處的所述蓋以使得所述蓋移動到所述閉塞位置。當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時,所述擠壓部件支承所述蓋以使得所述蓋被維持處于所述閉塞位置。
根據該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當第一充電連接器被插入時,擠壓部件使蓋移動到閉塞位置。據此,當第一充電連接器被連接時,可以抑制第二連接部在外部露出。此外,當第二充電連接器被插入時,第二充電連接器能通過在蓋位于開放位置的狀態下插入第二充電連接器來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連接。此外,在第一充電連接器與第一連接部連接的狀態下,擠壓 部件擠壓蓋以使得蓋被維持處于閉塞位置。因此,即使外力施加至蓋,也可以抑制蓋被打開。
已伴隨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的插入而移動的所述擠壓部件和位于所述開放位置處的所述蓋可優選地定位成彼此隔離開。
根據上述構型,當第二充電連接器被插入時,蓋位于開放位置處。因此,在第二充電連接器被插入的情況下,即使擠壓部件移動,擠壓部件也不會與蓋相接觸,由此使得可以抑制蓋朝閉塞位置移動。結果,可以抑制蓋干涉第二充電連接器。
所述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優選地還可包括:臂部,所述臂部設置在所述連接器連接部的背面側,所述背面側位于所述連接器連接部的正面側的相反側,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或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插入到所述正面側;支承部,所述支承部構造成將所述臂部支承成使得所述臂部搖動;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臂部中設置成從所述臂部突出以使得所述突出部從所述連接器連接部的所述背面側朝所述正面側突出。所述擠壓部件可相對于所述支承部設置在所述突出部的相反側。所述突出部可設置在所述突出部被要插入到所述連接器連接部中的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或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擠壓的位置處。所述臂部可構造成在所述突出部被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或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擠壓時轉動,使得所述擠壓部件沿從所述背面側朝所述正面側的方向移動。所述擠壓部件可構造成沿從所述背面側朝所述正面側的方向移動以便擠壓位于所述初始位置處的所述蓋。
根據上述構型,位于閉塞位置處的蓋由插入到連接器連接部中的充電連接器經由擠壓部件、臂部和突出部支承。據此,即使外力施加至位于閉塞位置處的蓋,只要充電連接器插入到連接器連接部中就可以抑制蓋被打開。
所述蓋可優選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第二連接部的下端側;并且位于所述初始位置處的所述蓋可處于其上端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隔離開的狀態下。
根據上述構型,蓋的上端部是打開的。因此,當第二充電連接器插入 時,使用者能容易地打開蓋。
所述蓋可優選包括支承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的側面的支承壁。根據上述構型,第二充電連接器能容易地插入。
所述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優選地還可包括:檢測部,所述檢測部配置成檢測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或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被插入到所述連接器連接部中;和致動器,所述致動器構造成使所述擠壓部件移動。所述連接器連接部可包括正面和位于所述正面的相反側的背面,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或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插入到所述正面中。所述致動器可構造成在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或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被插入時使所述擠壓部件從所述背面側朝所述正面側移動。
根據上述構型,來自致動器的驅動力經由擠壓部件傳遞到位于閉塞位置處的蓋,并且即使外力施加至位于閉塞位置處的蓋,也可以抑制蓋被打開。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包括:連接器連接部,所述連接器連接部包括與第一充電連接器連接的第一連接部和與第二充電連接器連接的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蓋,所述第二連接部蓋設置成能在所述第二連接部被閉塞的閉塞位置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開放以使得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能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的開放位置之間移動;第二蓋彈性部件,所述第二蓋彈性部件構造成向所述第二連接部蓋施加偏壓力,以使得所述第二連接部蓋位于所述閉塞位置與所述開放位置之間的初始位置處;和第二蓋擠壓部件,所述第二蓋擠壓部件構造成伴隨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向所述第一連接部中的插入而移動,以便擠壓位于所述初始位置處的所述第二連接部蓋以使得所述第二連接部蓋移動到所述閉塞位置。所述第二蓋擠壓部件構造成使得,當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時,所述第二蓋擠壓部件支承所述第二連接部蓋以使得位于所述閉塞位置處的所述第二連接部蓋被維持處于所述閉塞位置。
根據上述構型,當第一充電連接器與第一連接部連接時,第二連接部蓋閉塞第二連接部。此外,由于第二蓋擠壓部件支承位于閉塞位置處的第 二連接部蓋,所以即使外力施加至第二連接部蓋,也可以抑制第二連接部蓋被打開。
所述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優選地還可包括:第一連接部蓋,所述第一連接部蓋設置成能在所述第一連接部被閉塞的閉塞位置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開放以使得所述第一充電連接器能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的開放位置之間移動;第一蓋彈性部件,所述第一蓋彈性部件構造成向所述第一連接部蓋施加偏壓力,以使得所述第一連接部蓋位于所述第一連接部蓋的所述閉塞位置與所述第一連接部蓋的所述開放位置之間的初始位置處;和第一蓋擠壓部件,所述第一蓋擠壓部件構造成伴隨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向所述第二連接部中的插入而移動,以便擠壓位于所述第一連接部蓋的所述初始位置處的所述第一連接部蓋以使得所述第一連接部蓋移動到所述第一連接部蓋的所述閉塞位置。當所述第二充電連接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時,所述第一蓋擠壓部件可支承所述第一連接部蓋以使得位于所述第一連接部蓋的所述閉塞位置處的所述第一連接部蓋被維持處于所述第一連接部蓋的所述閉塞位置。
根據上述構型,當第二充電連接器與第二連接部連接時,第一連接部蓋閉塞第一連接部。此外,由于第一蓋擠壓部件支承第一連接部使其位于閉塞位置處,所以即使外力施加至第一連接部蓋,也可以抑制第一連接部蓋被打開。
按照根據本發明的各方面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可以將充電連接器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成功連接,并且當第一充電連接器被連接時,第二連接部能被成功地閉塞。
附圖說明
下面將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特征、優點及技術和工業意義,在附圖中相似的附圖標記表示相似的要素,并且其中:
圖1是示出車輛1的系統構型的框圖;
圖2是車輛1的側視圖;
圖3是示出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的透視圖;
圖4是示出連接器連接部35的正視圖;
圖5是不帶蓋37等的連接部40的側視圖;
圖6是示出蓋36的打開/關閉狀態的側視圖;
圖7是示出DC充電連接器30的透視圖;
圖8是示出AC充電連接器31的透視圖;
圖9是示出AC充電連接器31插入到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中之前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0是示出AC充電連接器31開始插入到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中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1是示出AC充電連接器31向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中的插入完成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2是示出DC充電連接器30插入到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中之前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3是示出蓋36開始被DC充電連接器30打開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4是示出蓋36被DC充電連接器30打開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5是示出DC充電連接器30開始插入到連接部40中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6是示出DC充電連接器30向連接部40中的插入完成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7是示出閉塞連接器連接部35的連接部41的蓋36A的改型的透視圖;
圖18是示意性地示出連接器連接部35的改型的側視圖;
圖19是示出DC充電連接器30的改型的透視圖;
圖20是示出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的正視圖;
圖21是從上方看去時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的俯視圖;
圖22是從圖21省略了蓋擠壓機構181時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的俯視圖;
圖23是示出各蓋的開閉狀態的俯視圖;
圖24是示出蓋170被AC充電連接器175打開至開放位置211的狀態俯視圖;
圖25是示出AC充電連接器175與連接部153連接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26是示出蓋171被DC充電連接器176打開至開放位置213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27是示出DC充電連接器176與連接部152連接的狀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圖1至19,以下說明包括根據實施例1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的車輛。
車輛1包括:產生用于車輪組件16的驅動力的HV系統2;使用外部電力對電池9充電的充電系統3;和控制HV系統2、充電系統3等的ECU 4。
HV系統2包括電池9、與電池9連接的系統主繼電器10、PCU(電力控制單元)11、與PCU 11連接的旋轉電機12和旋轉電機13、動力分割機構14以及發動機15。
充電系統3包括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充電器21、AC充電繼電器22、DC充電繼電器23、電壓傳感器24、上拉電源25、電阻器26和電壓傳感器27。DC充電連接器30或AC充電連接器31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
充電器21經由電力線PL1和電力線PL2與電池9連接。AC充電繼電器22設置在電力線PL1、PL2中。充電器21經由電力線PL3和電力線PL4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
DC充電繼電器23設置在從電力線PL1、PL2分支的電力線PL5、PL6中,電力線PL5、PL6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電壓傳感器27與位于DC充電繼電器23和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之間的電力線PL5、PL6連接。
預定電壓被施加至上拉電源25,電阻器26設置在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與上拉電源25之間。注意,上拉電源25與電阻器26的一端連接,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的信號線SL與電阻器26的另一端連接。電壓傳感器24測量電阻器26和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之間的信號線SL的電壓。注意,接地線GL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
圖2是車輛1的側視圖。如圖2所示,蓋33設置在車輛1的側面32上,當蓋33被打開時,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向外部開放。
圖3是示出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的透視圖。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包括基板34、設置成從基板34的正面突出的連接器連接部35、蓋36、蓋37、鎖定蓋37的阻擋件38、阻擋件39和彈性部件56。
連接器連接部35包括具有多個端子孔的連接部40、設置在連接部40下方并具有多個端子孔的連接部41、以及設置成包圍連接部40和連接部41的引導壁42。阻擋件39設置在引導壁42的上端中。
圖4是示出連接器連接部35的正視圖。連接部40包括具有多個端子孔43a至43e的柱狀本體部44、設置在端子孔43a中的電力端子45、設置在端子孔43b中的電力端子46、設置在端子孔43c中的接地端子47、設置在端子孔43d中的信號端子48、和設置在端子孔43e中的信號端子49。注意,電力端子45與電力線PL3連接,電力端子46與電力線PL4連接。
連接部41設置在連接部40下方。連接部41包括具有多個端子孔50a、50b的柱狀本體部51、設置在端子孔50a中的電力端子52、和設置在端子孔50b中的電力端子53。注意,電力端子52與電力線PL5連接,電力端子53與電力線PL6連接。
引導壁42包括設置成經由間隔包圍本體部44的壁60、設置成經由間隔包圍本體部51的壁61、和將壁60與壁61聯接的聯接部62。
在壁60與本體部44之間形成有溝槽63,在壁61與本體部51之間形成有溝槽64。溝槽63和溝槽64經由形成在聯接部62中的聯接溝槽65彼此連通。
在圖3中,蓋36設置在連接部41的下端側并且可轉動地安裝于壁61 的下端。注意,在圖3所示的狀態下,蓋36位于開放位置,在該開放位置后述DC充電連接器30能與連接部41連接。
蓋36包括蓋本體57和在蓋本體57的端部中形成為相對于蓋本體57彎曲的彎曲部58。蓋本體57設置有突出部55a、55b,突出部55a、55b可轉動地安裝于形成在壁61的下端中的支承部54a、54b。
蓋36的蓋本體57能圍繞支承部54a、54b轉動以便閉塞連接部41。更具體地,蓋36的蓋本體57能閉塞壁61的開口,以便防止DC充電連接器30與連接部41連接。
彈性部件56向蓋36施加偏壓力以使得蓋36的姿勢被維持在預定姿勢。注意,稍后將詳細描述蓋36的姿勢。
圖5是不帶蓋37等的連接部40的側視圖。如圖5所示,DC充電連接器30或AC充電連接器31從連接器連接部35的正面66側插入到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中。
基板34具有從背面到達正面的通孔68和位于連接器連接部35下方的通孔69。通孔68與聯接溝槽65連通。
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包括設置在連接器連接部35的背面67側的蓋擠壓機構70。蓋擠壓機構70包括設置在背面67側的臂部71、以搖動方式支承臂部71的支承部件72、設置在臂部71的上端側的突出銷73、將突出銷73以可轉動方式安裝在臂部71上的鉸鏈74、設置在臂部71的下端部中的擠壓部件75、和以可轉動方式關于臂部71支承擠壓部件75的鉸鏈76。注意,擠壓部件75以支承部件72為基準位于突出銷73的相反側。
突出銷73經由通孔68進入聯接溝槽65。擠壓部件75經由通孔69貫穿基板34。
圖6是示出了蓋36的開閉狀態的側視圖。在圖6中,附圖標記“77”表示蓋36閉塞連接部41的閉塞位置。附圖標記“78”表示蓋36使連接部41向外部開放的開放位置。附圖標記“79”表示在除了來自彈性部件56的偏壓力之外無外力施加至蓋36時蓋36所位于的初始位置。
因此,蓋36設置成可在閉塞位置77與開放位置78之間移動,且蓋 36的初始位置79位于閉塞位置77與開放位置78之間。注意,在圖6所示的示例中,初始位置79是更接近閉塞位置77而不是更接近開放位置78的位置。由于蓋36被支承在連接部41的下端側,所以當蓋36位于初始位置79處時,蓋36的上端側與連接部41隔離開。注意,在除了來自彈性部件56的偏壓力之外無外力施加至蓋36時,彈性部件56向蓋36施加偏壓力以使得蓋36位于初始位置79處。
圖7是示出DC充電連接器30的透視圖。如圖7所示,DC充電連接器30包括連接器外殼95、設置在連接器外殼95的末端部中的引導壁90、連接部91、連接部92、爪部93、設置在連接器外殼95的頂面上的操作部94、和設置在連接器外殼95內的電阻器96。
操作部94是由使用者操作的部件。當操作部94被使用者推壓時,例如,爪部93跳起,使得爪部93能被鉤掛在圖3所示的阻擋件39上。
引導壁90包括包圍多個端子的筒部87、包圍多個端子的筒部88、和將筒部87與筒部88聯接的聯接部89。連接部91包括向前方開口的所述筒部87,以及設置在筒部87內的端子80、端子81、接地端子82、信號端子83和信號端子84。電阻器96的一端與接地端子82連接,電阻器96的另一端與信號端子84連接。
連接部92包括向前方開口的所述筒部88,以及設置在筒部88內的DC電力端子85和DC電力端子86。電力線97與DC電力端子85連接,電力線98與DC電力端子86連接。注意,電力線97、98與DC電源連接。
當DC充電連接器30與圖3和4所示的連接器連接部35連接時,連接部91與連接部40連接,連接部92與連接部41連接。
當連接部91與連接部40連接時,端子80與電力端子45連接且端子81與電力端子46連接。接地端子82與接地端子47連接。信號端子83與信號端子48連接,信號端子84與信號端子49連接。
當信號端子84與信號端子49連接且接地端子82與接地端子47連接時,在圖1中,電阻器96的一端與接地線GL連接,電阻器96的另一端與信號線SL連接。
在圖7中,當連接部92與圖4所示的連接部41連接時,DC電力端子85與電力端子52連接,DC電力端子86與電力端子53連接。據此,在圖1中,電力線97與電力線PL5連接,電力線98與電力線PL6連接。
此外,當圖7所示的DC充電連接器30與圖4所示的連接器連接部35連接時,筒部87進入溝槽63,筒部88進入溝槽64。然后,聯接部89進入聯接溝槽65。當聯接部89進入聯接溝槽65時,位于聯接溝槽65內的突出銷73被聯接部89擠壓。
圖8是示出AC充電連接器31的透視圖。如圖8所示,AC充電連接器31包括外殼本體100、設置在外殼本體100的末端面上的連接部101、引導壁102、爪部103、設置在外殼本體100的頂面上的操作部112、和設置在外殼本體100內的電阻器104。
引導壁102包括包圍多個端子并向前方開口的筒部110和設置在筒部110的下端中的突出部111。
連接部101包括所述筒部110、AC電力端子105、AC電力端子106、接地端子107、信號端子108和設置在筒部110內的信號端子109。
電阻器104的一端與接地端子107連接,電阻器104的另一端與信號端子109連接。電力線113與AC電力端子105連接,電力線114與AC電力端子106連接。
當AC充電連接器31與圖3和圖4所示的連接部40連接時,AC電力端子105與電力端子45連接,AC電力端子106與電力端子46連接。接地端子107與接地端子47連接。信號端子108與信號端子48連接,信號端子109與信號端子49連接。
當接地端子107與接地端子47連接且信號端子109與信號端子49連接時,在圖1中,電阻器104的一端與信號線SL連接,電阻器104的另一端與接地線GL連接。
當AC電力端子105與電力端子45連接且AC電力端子106與電力端子46連接時,電力線113與電力線PL3連接,電力線114與電力線PL4連接。
此外,當連接部101與連接部40連接時,筒部110插入到溝槽63內,突出部111插入到聯接溝槽65內。據此,位于聯接溝槽65內的突出銷73被突出部111擠壓。
注意,AC充電連接器31不包括要與圖4和圖3所示的連接部41連接的部件。
當AC充電連接器31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時,連接部41在外部露出。如果DC充電繼電器23的兩電極被焊接,則電壓施加至電力端子52和電力端子53。
鑒于此,在根據本實施例的車輛1(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中,在AC充電連接器31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的情況下,連接部41由蓋36閉塞。此外,在蓋36閉塞的狀態下即使外力由于使用者的錯誤操作而施加至蓋36,也抑制了蓋36被打開。此外,當DC充電連接器30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時,蓋36能位于開放位置處,使得DC充電連接器30能被很好地連接。
接下來將參照圖9等詳細說明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的作用和效果。
圖9至11是示出了在AC充電連接器31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時的操作例程。在圖9所示的狀態下,圖3所示的蓋37打開,AC充電連接器31的連接部101與連接部40隔離開。
因此,突出銷73未被連接部101擠壓,除了來自彈性部件56的偏壓力之外無外力施加至蓋36。
隨后,如圖10所示,當連接部101部分地插入到連接器連接部35中時,連接部101開始擠壓突出銷73。伴隨連接部101的插入,突出銷73沿從正面66側朝背面67側的方向移動。
當突出銷73如上所述移動時,臂部71圍繞支承部件72轉動。當臂部71轉動時,臂部71的上端部與基板34隔離開,臂部71的下端部接近基板34。
當臂部71的下端部接近基板34時,安裝在臂部71的下端側的擠壓部件75沿從連接器連接部35的背面67側朝正面66側的方向移動。
當擠壓部件75如上所述移動時,擠壓部件75的末端部接近蓋36的彎曲部58的端部。
當連接部101的插入長度達到預定長度時,擠壓部件75的末端部與彎曲部58的端部相接觸。
當連接部101進一步插入時,擠壓部件75伴隨該插入而擠壓蓋36,使得蓋36轉動。據此,圖10所示的蓋36從圖9所示的初始位置79轉動到閉塞位置。
圖11示出AC充電連接器31向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中的插入完成且AC充電連接器31與連接部40連接的狀態。如圖11所示,在AC充電連接器31與連接部40連接的狀態下,爪部103由阻擋件39鎖定。在AC充電連接器31如此與連接部40連接的狀態下,即使外力施加至AC充電連接器31,也抑制了AC充電連接器31從連接部40移走。在AC充電連接器31與連接部40連接的狀態下,蓋36位于閉塞位置77處,使得連接部41由蓋36閉塞。
這里,在圖11所示的狀態下,蓋36被擠壓部件75擠壓,且擠壓部件75由AC充電連接器31經臂部71和突出銷73支承。因此,只要AC充電連接器31與連接部40連接,則即使外力施加至蓋36,也可以抑制蓋36被打開。
特別地,在圖11所示的示例中,在連接部101的插入完成的狀態下,爪部103與阻擋件39接合。因此,在圖11所示的狀態下即使外力施加至蓋36,也抑制了連接部101移動,由此可以抑制蓋36被打開。
據此,在使用者將AC充電連接器31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的過程中,蓋36閉塞連接部41,由此可以抑制使用者的手等觸碰連接部41。
這里,在圖1中,當AC充電連接器31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時,電阻器104與信號線SL和接地線GL連接。預定電壓被施加至上拉電源25,當電阻器104如此被連接時,由電壓傳感器24檢測出的電壓變動。
此外,電阻器104的電阻值不同于電阻器96的電阻值,在DC充電連接器30被連接時由電壓傳感器24檢測出的電壓值不同于在AC充電連接器31被連接時由電壓傳感器24檢測出的電壓值。據此,ECU 4能檢測是DC充電連接器30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還是AC充電連接器31與其連接。
ECU 4在AC充電連接器31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的狀態下對AC充電繼電器22進行焊接檢查。
此時,如果DC充電繼電器23的兩電極被焊接,則來自電池9的電壓被施加至圖4所示的電力端子52、53。然而,如圖11所示,蓋36閉塞連接部41,從而抑制了被施加電壓的電力端子52、53在外部露出。
接下來將利用圖12至16說明DC充電連接器30與連接器連接部35連接的情況。
在圖12所示的狀態下,DC充電連接器30的連接部91、92與連接器連接部35隔離開。因此,蓋36位于初始位置79處。由此,蓋36的上端部與連接器連接部35的正面66隔離開。
參照圖13,使用者利用DC充電連接器30向下擠壓蓋36。由于蓋36被DC充電連接器30擠壓,所以蓋36從初始位置79稍微朝開放位置78轉動。
參照圖14,使用者使DC充電連接器30從圖13所示的狀態進一步向下移動,使得蓋36朝開放位置78轉動。
參照圖15,蓋36位于開放位置78處。然后,使用者將連接部91插入到連接部40中并且將連接部92插入到連接部41中。據此,突出銷73從正面66側朝背面67側移動。
當突出銷73如上所述移動時,臂部71轉動。臂部71的上端部移動成與基板34分離,臂部71的下端部移動成接近基板34。據此,擠壓部件75沿從背面67側朝正面66側的方向移動。
這里,位于開放位置78處的蓋36和已移動到正面66側的擠壓部件75彼此隔離開。亦即,即使DC充電連接器30與連接部40和連接部41 連接,由于蓋36預先位于開放位置處,所以蓋36永遠不會被擠壓部件75擠壓。結果,即使DC充電連接器30與連接器連接部35連接,也抑制了蓋36朝閉塞位置77轉動且蓋36和DC充電連接器30彼此干涉這樣的狀況。
如圖16所示,連接部91與連接部40連接,連接部92與連接部41連接。這里,在DC充電連接器30與連接部40和連接部41連接的狀態下,爪部93由阻擋件39鎖定。在DC充電連接器30如此與連接部40連接的狀態下,即使外力施加至DC充電連接器30,也抑制了DC充電連接器30從連接部40移走。
在圖1中,當DC充電連接器30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時,電阻器96與信號線SL和接地線GL連接。當電阻器96被連接時,信號線SL的電壓改變,使得電壓傳感器24在電阻器96被連接之后檢測信號線SL的電壓。ECU 4基于由電壓傳感器24檢測出的電壓值來檢測DC充電連接器30是否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
當判定為DC充電連接器30被連接時,ECU 4接通DC充電繼電器23。此后,直流電力從DC充電連接器30供給,且電力供給至電池9。
例如,在充電完成之后,ECU 4在DC充電連接器30被連接的狀態下對DC充電繼電器23進行焊接檢查。此時,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的連接部40被DC充電連接器30的連接部91閉塞且連接部92被連接部41閉塞。因此,抑制了連接部40、41在焊接檢查期間在外部露出。
圖17是示出閉塞連接器連接部35的連接部41的蓋36A的改型的透視圖。如圖17所示,蓋36A包括蓋本體57、彎曲部58和支承壁120、121。
支承壁120形成在蓋本體57的一個側邊部中,支承壁121形成在蓋本體57的另一側邊部中。參照圖14至16,在DC充電連接器30位于蓋36A上時,支承壁120和支承壁121支承DC充電連接器30的側面。這使得容易在DC充電連接器30插入到連接器連接部35中時進行定位。
圖18是示意性地示出連接器連接部35的改型的側視圖。注意,在圖18中,與圖5所示的構成要素相同的構成要素具有與圖5中的構成要素相 同的附圖標記,并且可省略其說明。
圖18所示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A包括設置在聯接溝槽65內的突出銷73、在容許突出銷73移動的同時檢測突出銷73的移動的檢測傳感器130、和移動擠壓部件75的致動器131。
檢測傳感器130和致動器131位于連接器連接部35的背面67側。
在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A中,當DC充電連接器30或AC充電連接器31插入到連接器連接部35中時,突出銷73從正面66側朝背面67側移動。檢測傳感器130檢測突出銷73的移動。當檢測到突出銷73的移動時,ECU 4驅動致動器131。
致動器131移動擠壓部件75以使得擠壓部件75從背面67側朝正面66側移動。此時,在AC充電連接器31與連接器連接部35連接的情況下,擠壓部件75擠壓蓋36以使得蓋36移動到閉塞位置。
即使在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A中,致動器131也支承擠壓部件75,且蓋36由擠壓部件75支承。據此,即使外力施加至位于閉塞位置77處的蓋36,也可以抑制蓋36被打開。
另一方面,在DC充電連接器30與連接器連接部35連接的情況下,蓋36位于開放位置78處。因此,即使蓋36移動,DC充電連接器30也不與蓋36相接觸。
注意,根據上述實施例的連接器連接部35、DC充電連接器30和AC充電連接器31,擠壓部件75構造成在DC充電路連接器30與連接器連接部35連接和AC充電連接器31與連接器連接部35連接這兩種情況中的任一種情況下移動。然而,這種構型不是必需的構型,擠壓部件75可僅在DC充電連接器30被連接的情況下移動。
例如,在圖19所示的DC充電連接器30A中,聯接部89A的長度形成為比圖8所示的突出部111的長度短。
當DC充電連接器30A與圖5所示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時,聯接部89A不擠壓突出銷73。由此,擠壓部件75在DC充電連接器30A被連接時不移動。另一方面,當AC充電連接器31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 20連接時,擠壓部件75移動。因此,蓋36移動到閉塞位置77。
如此,擠壓部件75可僅在AC充電連接器31與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20連接時移動。
(實施例2)參照圖20至27,以下說明根據實施例2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
圖20是示出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的正視圖。如圖20所示,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包括基板151、設置在基板151的正面上的連接部152、和與連接部152間隔開地設置在基板151的正面上的連接部153。DC充電連接器與連接部152連接,AC充電連接器與連接部153連接。注意,在圖20所示的示例中,CHAdeMO系統的DC充電連接器與連接部152連接。
連接部152包括:呈筒狀形成的引導壁154;設置在引導壁154內的電力端子155、156;設置在引導壁154內的通信端子157、158;設置在引導壁154的上端部內的阻擋件159;和以可轉動方式設置在引導壁154的側面上的蓋170。
連接部153包括:呈筒狀形成的引導壁160、位于引導壁160內并具有多個端子孔的本體部161;設置在本體部161的端子孔中的電力端子162、163;設置在本體部161的端子孔中的接地端子164;設置在本體部161的端子孔中的信號端子165、166;設置在引導壁160的上端部中的阻擋件169;和以可轉動方式設置在引導壁160的側面上的蓋171。
圖21是從上方看去時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的俯視圖。參照圖21,DC充電連接器176從連接部152的正面173側連接,AC充電連接器175從連接部153的正面174側連接。
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包括設置在蓋170中的彈性部件188、設置在蓋171中的彈性部件189、擠壓設置在連接部153中的蓋170的蓋擠壓機構180、和擠壓設置在連接部152中的蓋171的蓋擠壓機構181。蓋擠壓機構180和蓋擠壓機構181設置在連接部153、152各自的背面側。
蓋擠壓機構180和蓋擠壓機構181設置成彼此上下層疊在上下方向上, 且蓋擠壓機構181設置在蓋擠壓機構180上方。
蓋擠壓機構181包括:設置在基板151的背面側的臂部182;安裝在基板151上以使得臂部182能搖動的支承部件183、設置在臂部182的一端上的突出銷186;將突出銷186安裝在臂部182的一端上的鉸鏈187;設置在臂部182的另一端中的擠壓部件184;和將擠壓部件184安裝在臂部182的另一端上的鉸鏈185。
突出銷186貫穿形成在基板151中的通孔190以便突出到引導壁154內。擠壓部件184貫穿形成在基板151中的通孔191以便從基板151的正面突出。
蓋170以可轉動方式設置在引導壁160的側面上,且蓋170包括蓋本體194和在蓋本體194的一端中設置成從蓋本體194彎曲的彎曲部195。蓋擠壓機構181的擠壓部件184設置在彎曲部195附近。
圖22是從圖21省略了蓋擠壓機構181時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的俯視圖。如圖22所示,蓋擠壓機構180包括:設置在基板151的背面側的臂200;安裝在基板151上以使得臂200能搖動的支承部件201、設置在臂200的一端中的擠壓部件202;將擠壓部件202安裝在臂200的一端上的鉸鏈203;設置在臂200的另一端中的突出銷204;和將突出銷204安裝在臂200的另一端上的鉸鏈205。
擠壓部件202設置成貫穿形成在基板151中的通孔192并從基板151的正面突出。突出銷204設置成貫穿形成在基板151中的通孔193并突出到引導壁160內。
蓋171包括蓋本體196和在蓋本體196的端部中形成為從蓋本體196的端部彎曲的彎曲部197。
擠壓部件202位于彎曲部197附近。圖23是示出各蓋的開閉狀態的俯視圖。如圖23所示,蓋170在引導壁160的側面上設置成使得蓋170可在連接部153被閉塞的閉塞位置210與連接部153在外部開放的開放位置211之間移動。當蓋170位于開放位置211處時,AC充電連接器175能與連接部153連接。彈性部件188向蓋170施加偏壓力以使得蓋170位于初始 位置214處,初始位置214位于閉塞位置210與開放位置211之間。注意,優選的是初始位置214在閉塞位置210與開放位置211之間更接近閉塞位置210而不是更接近開放位置211。
蓋171在引導壁154的側面上設置成使得蓋171可在連接部152被閉塞的閉塞位置212與連接部152在外部開放的開放位置213之間移動。當蓋171位于開放位置213處時,DC充電連接器176能與連接部152連接。彈性部件189向蓋171施加偏壓力以使得蓋171位于初始位置215處。
初始位置215位于閉塞位置212與開放位置213之間。注意,優選的是初始位置215更接近閉塞位置212而不是更接近開放位置213。
以下說明AC充電連接器175或DC充電連接器176與如上所述構成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連接的情況。
如圖24所示,在AC充電連接器175被連接時,位于初始位置214處的蓋170首先被AC充電連接器175推動而打開。然后,蓋170位于開放位置211處。
隨后,如圖25所示,AC充電連接器175插入到連接部153中。當AC充電連接器175插入到連接部153中時,突出銷204被AC充電連接器175推動。當突出銷204被推動時,臂200轉動,使得擠壓部件202突出。更具體地,擠壓部件202從基板151的背面側朝正面側突出。當擠壓部件202如此突出時,擠壓部件202的端部與蓋171的端部相接觸。
伴隨AC充電連接器175的插入,擠壓部件202擠壓蓋171。當AC充電連接器175與連接部153連接時,蓋171位于閉塞位置212處。注意,AC充電連接器175與連接部153連接成使得設置在AC充電連接器175中的爪部由阻擋件159鎖定。
如此,當AC充電連接器175與連接部153連接時,連接部152由蓋171閉塞。據此,在AC充電連接器175被連接時,可以抑制DC充電連接器176被連接。
此外,在AC充電連接器175與連接部153連接的狀態下,擠壓部件202支承蓋171以使得蓋171保持位于閉塞位置212處。
即使外力施加至蓋171,擠壓部件202也由AC充電連接器175經由臂200和突出銷204支承。由于AC充電連接器175被連接成使得AC充電連接器175的爪部由阻擋件159鎖定,所以即使外力施加至蓋171,也抑制了AC充電連接器175從連接部153脫落。
因此,在AC充電連接器175與連接部153連接的狀態下,即使外力施加至蓋171,也可以抑制蓋171被打開。
接下來將說明DC充電連接器176與連接部152連接的情況。首先,如圖26所示,蓋171被DC充電連接器176推動而打開,以便使蓋171轉動到打開位置213。
隨后,如圖27所示,DC充電連接器176插入到連接部152中。當DC充電連接器176插入到連接部152中時,DC充電連接器176擠壓突出銷186。當突出銷186被擠壓時,臂部182轉動。當臂部182轉動時,擠壓部件184沿從基板151的背面側朝正面側的方向突出,從而擠壓蓋170的端部。
然后,伴隨DC充電連接器176的插入,擠壓部件184使蓋170朝閉塞位置210移動。如圖27所示,當DC充電連接器176與連接部152連接時,蓋170位于閉塞位置210處。注意,DC充電連接器176與連接部152連接成以使得設置在DC充電連接器176中的爪部由阻擋件169鎖定。
這里,在DC充電連接器176與連接部152連接的狀態下,擠壓部件184擠壓蓋170以使得蓋170保持位于閉塞位置210處。在DC充電連接器176與連接部152連接的狀態下,即使外力施加至蓋170,也可以抑制蓋170被打開。
更具體地,擠壓部件184由DC充電連接器176經由臂部182和突出銷186支承。由于DC充電連接器176的爪部被阻擋件169鎖定,所以即使外力施加至蓋170,也抑制了DC充電連接器176從連接部152脫落。據此,擠壓部件184擠壓蓋170的狀態被維持,從而蓋170保持位于閉塞位置210處。
如此,即使對于根據實施例2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150,在各充電 連接器與各連接部連接的狀態下,可以抑制用于無充電連接器與其連接的連接部的蓋被打開這樣的狀況。
如此,本發明能應用于能執行Combo系統的AC充電和DC充電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以及能執行CHAdeMO系統的AC充電和DC充電的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
上文已說明了基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但本文已說明的內容在各個方面僅為示例且不是限制性的。本發明的技術范圍由權利要求來表示,且旨在包含落在與權利要求相當的含義和范圍內做出的所有變更。
本發明適用于充電連接器連接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