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驅動裝置、透氣構件。
背景技術:
近年來,提出了一種抑制水等的液體、粉塵等的固體侵入安裝于車輛的輪轂電機的內部的技術。
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輪轂電機以如下的方式構成。即,中空形狀的內殼體經由懸架裝置支承于車輛。定子嵌入內殼體的外周。筒狀的外殼體固定于可旋轉地被支承的輪轂,并位于內殼體的外周。在外殼體的內周,以隔著間隙與定子對置的方式嵌入有永磁鐵,來構成轉子。定子和轉子的外周分別由內殼體罩、外殼體罩覆蓋。在通往轉子與定子之間的間隙的部分,由內殼體和外殼體形成有迷宮構造。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82194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如專利文獻1所述的輪轂電機,即使在通往轉子與定子之間的間隙的部分由內殼體和外殼體形成了迷宮構造,只要內殼體與外殼體之間的間隙為能通過液體或固體的大小,則液體或固體就很有可能侵入殼體的內側。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驅動裝置、透氣構件,其能更高精度地抑制液體、固體等從殼體的外側侵入殼體的內側。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基于該目的,本發明是一種驅動裝置(1),其特征在于,具備:電機的轉子(110)和定子(120);殼體(130),收容所述轉子(110)和所述定子(120);旋轉板(31),配置于所述殼體(130)的外側,并與所述轉子(110)的旋轉聯動地進行旋轉;停止構件(32),通過與所述旋轉板(31)接觸而使該旋轉板(31)停止旋轉;以及透氣體(210),安裝于所述殼體(130),并形成有多個孔,該許多孔阻止液體和固體從該殼體(130)的外側侵入該殼體(130)的內側,并且允許氣體在該內側與該外側之間流通,所述殼體(130)具有支承所述轉子(110)的旋轉側殼體(140)和支承所述定子(120)的固定側殼體(150),所述透氣體(210)安裝于所述固定側殼體(150)。
此處,所述透氣體(210)可以相對于所述轉子(110)的旋轉軸安裝于與所述停止構件(32)相反側。
從其它視角來理解,本發明是一種驅動裝置(1),其特征在于,具備:發熱體(110、120),通過工作而發熱;殼體(130),收容所述發熱體(110、120);以及透氣體(210),安裝于所述殼體(130),并形成有多個孔,該多個孔阻止液體和固體從該殼體(130)的外側侵入該殼體(130)的內側并且允許氣體在該內側與該外側之間流通。
此處,所述透氣體(210)可以是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此外,可以進一步具備保護構件(240),所述保護構件(240)配置于所述透氣體(210)的外側,阻止從所述殼體(130)的外側前往該殼體(130)的內側的固體到達該透氣體(210)。
從其它視角來理解,本發明是一種透氣構件(200),其特征在于,具備:透氣體(210),形成有多個孔,該多個孔阻止液體和固體從收容通過工作而發熱的發熱體(110、120)的殼體(130)的外側侵入該殼體(130)的內側,并且允許氣體在該內側與該外側之間流通;以及安裝部(220),將所述透氣體(210)安裝于所述殼體(130)。
此處,所述透氣體(210)可以是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此外,可以進一步具備保護構件(240),所述保護構件(240)配置于所述透氣體(210)的外側,并阻止從所述殼體(130)的外側前往該殼體(130)的內側的固體到達該透氣體(210)。
此外,可以進一步具備罩構件(230),該構件(230)以與所述透氣體(210)之間形成供氣體流通的透氣路的方式設置在該透氣體(210)的周圍,所述保護構件(240)配置在所述透氣體(210)與所述罩構件(230)之間。
此處,所述保護構件(240)可以是網狀或纖維狀。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更高精度地抑制液體、固體等從殼體的外側侵入殼體的內側。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的車輪驅動裝置的概略結構的圖。
圖2是透氣構件的剖視圖。
圖3是從殼體的定子保持部側沿著軸心方向觀察到的車輪驅動裝置的圖。
圖4是表示透氣構件的安裝位置的變形例的圖。
圖5是表示透氣構件的安裝位置的其他變形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就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的車輪驅動裝置1的概略結構的圖。
車輪驅動裝置1例如是用于電動汽車并按每個車輪具有電動電機的、所謂采用了輪轂電機方式的裝置。
車輪驅動裝置1具備:輪胎10;安裝有輪胎10的輪輞20;配置于輪輞20的內周側的輪轂電機100(以下,有時簡稱為“電機100”。);以及,使輪胎10的旋轉停止的制動裝置30。
制動裝置30具備:作為安裝于電機100的后述的輸出部140的圓盤狀的旋轉板的一個例子的制動盤31;以及,作為通過將內置的制動墊向制動盤31推壓從而能通過摩擦來制動的停止構件的一個例子的制動鉗32。
(電機100的結構)
以下,關于電機100進行詳細說明。
電機100具有:旋轉的轉子(rotor)110、以及與轉子110相互作用而產生旋轉力矩的定子(stator)120。此外,電機100具有收容轉子110和定子120的殼體130。殼體130具有:通過保持轉子110并與轉子110一起繞軸心cl旋轉而輸出動力的輸出部140;以及,保持定子120并安裝于車輛的車體的定子保持部150。
此外,電機100具有軸承160,該軸承160配置于作為旋轉側的構件的轉子110、輸出部140與作為固定側的構件的定子保持部150之間。軸承160能例示出滾珠軸承、滾柱軸承。
此外,電機100具有:內徑側油封171,配置于輸出部140與定子保持部150之間且配置于內徑側(軸心cl側);以及外徑側油封172,配置于外徑側。
此外,電機100具有透氣構件200,該透氣構件200阻止液體和固體從殼體130的外側侵入殼體130的內側,并且允許氣體在殼體130的內側與殼體130的外側之間流通。
(轉子110的結構)
轉子110具有:固定于輸出部140并層疊的多個電磁鋼板111;以及,固定于電磁鋼板111的外周的多個永磁鐵112。多個電磁鋼板111和多個永磁鐵112構成為圓筒狀。
在電磁鋼板111的內徑側(軸心cl側),從內周面開始凹陷的凹部111a形成為環狀。在凹部111a,嵌入有軸承160。
如上所述構成的轉子110以后述的方式固定于輸出部140。
(定子120的結構)
定子120具有:由層疊的電磁鋼板形成的鐵芯121;以及,卷繞于形成在鐵芯121的各個齒部的線圈122。鐵芯121構成為圓筒狀。
定子120連接有用于提供來自電源的電力的布線(未圖示)。
如上所述構成的定子120以后述的方式固定于定子保持部150。
(輸出部140的結構)
輸出部140具有:大致圓盤狀的輸出側圓盤狀部141,在軸心cl的周圍即中央部處具有開口部;以及大致圓筒狀的輸出內徑側突出部142,從輸出側圓盤狀部141的內徑側(軸心cl側)的端部向軸心cl方向突出。此外,輸出部140具有:大致圓筒狀的輸出外徑側突出部143,從輸出側圓盤狀部141的外徑側的端部向軸心cl方向突出;以及大致圓筒狀的中央突出部144,從輸出側圓盤狀部141的徑向的中央部向軸心cl方向突出。中央突出部144沿著徑向配置于輸出內徑側突出部142與輸出外徑側突出部143之間。
在中央突出部144的頂端部的內徑側(軸心cl側),從頂端面開始凹陷的凹部144a形成為環狀。此外,在中央突出部144的頂端部,沿圓周方向形成有多個內螺紋144b。插入到沿軸向形成于電磁鋼板111的貫通孔111b的螺栓113緊固于內螺紋144b,由此,轉子110固定于輸出部140。而且,輸出部140和轉子110通過由形成于輸出部140的中央突出部144的凹部144a、和形成于轉子110的電磁鋼板111的凹部111a來沿軸心cl方向夾住軸承160,從而保持軸承160。
此外,在中央突出部144的外側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安裝制動盤31的內螺紋144c和用于安裝輪輞20的內螺紋144d。
(定子保持部150的結構)
定子保持部150具有:大致圓盤狀的保持側圓盤狀部151,在軸心cl的周圍即中央部處具有開口;以及大致圓筒狀的保持內徑側突出部152,從保持側圓盤狀部151的內徑側(軸心cl側)的端部向軸心cl方向突出。此外,定子保持部150具有:大致圓筒狀的保持外徑側突出部153,從保持側圓盤狀部151的外徑側的端部向軸心cl方向突出。
在保持內徑側突出部152的外周面,從外周面開始凹陷的凹部152a形成為環狀。軸承160以過盈配合的方式嵌入凹部152a。
在保持外徑側突出部153的內周面,安裝有定子120。作為將定子120安裝于保持外徑側突出部153的方法,能例示出過盈配合嵌入法、粘合劑接合法、通過螺栓等緊固件來緊固的方法等。
在保持側圓盤狀部151的內徑側(軸心cl側)的部位,形成有軸心cl方向的貫通孔151b,并且,在貫通孔151b的表面,形成有供透氣構件200緊固的內螺紋155。
在保持側圓盤狀部151的內徑側(軸心cl側)的端部的、保持內徑側突出部152不突出的一側(外側)的面,從該面開始凹陷的保持內徑側凹部151a形成為環狀。內徑側油封11嵌入保持內徑側凹部151a。內徑側油封171能例示出例如在鋼板等金屬制芯骨的局部具有由例如橡膠、樹脂材料等彈性材料形成的多個唇部171a,并且為了提高唇部171a的密封壓力而安裝了彈簧的油封。而且,通過使內徑側油封171的唇部171a與輸出部140的輸出內徑側突出部142的外周面接觸,從而將定子保持部150的保持內徑側突出部152的內周面與輸出內徑側突出部142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
在保持外徑側突出部153的頂端部的內徑側(軸心cl側),從頂端面開始凹陷的保持外徑側凹部153a形成為環狀。外徑側油封172嵌入保持外徑側凹部153a。外徑側油封172與內徑側油封171相同,能例示出在金屬制的芯骨的局部具有由彈性材料形成的多個唇部172a,并且為了提高唇部172a的密封壓力而安裝了彈簧的油封。而且,通過使外徑側油封172的唇部172a與輸出部140的輸出外徑側突出部143的外周面接觸,從而將定子保持部150的保持外徑側突出部153的內周面與輸出外徑側突出部143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
而且,通過將定子保持部150安裝于車輛主體,從而將車輪驅動裝置1安裝于車輛主體。
具有如上所述構成的輸出部140和定子保持部150的殼體130,在形成于輸出部140與定子保持部150之間的內部空間s收容轉子110和定子120。也就是說,殼體130作為收容電機100工作時通過向定子120的線圈122的通電等而發熱的發熱體的一個例子的轉子110和定子120的殼體而發揮作用。而且,構成殼體130的輸出部140和定子保持部150當中,輸出部140作為支承轉子110的旋轉側殼體而發揮作用,定子保持部150作為支承定子120的固定側殼體而發揮作用。
而且,殼體130的內部空間s由內徑側油封171和外徑側油封172進行密封。也就是說,內徑側(軸心cl側)的輸出部140的輸出內徑側突出部142與定子保持部150的保持內徑側突出部152之間的間隙,由內徑側油封171密封,外徑側的輸出部140的輸出外徑側突出部143與定子保持部150的保持外徑側突出部153之間的間隙,由外徑側油封172密封。由此,阻止水等的液體、粉塵等的固體經由輸出部140與定子保持部150之間的間隙,從殼體130的外側侵入殼體130的內側(內部空間s)。
而且,在本實施方式的電機100中,殼體130的內側(內部空間s)的壓力調整經由透氣構件200來進行。以下,對透氣構件200進行詳細說明。
(透氣構件200的結構)
圖2是透氣構件200的剖視圖。需要說明的是,圖2表示將圖1所示的透氣構件200繞逆時針方向旋轉了90度的狀態的透氣構件200。
透氣構件200阻止液體和固體從殼體130的外側侵入殼體130的內側,并且具有透氣膜210,該透氣膜210作為透氣體的一個例子,形成有多個允許氣體在殼體130的內側與殼體130的外側之間流通的孔。
此外,透氣構件200具有:作為支承透氣膜210的安裝部的一個例子的支承構件220;以及,以在與透氣膜210之間形成供氣體流通的透氣路r的方式覆蓋透氣膜210的周圍的罩構件230。
此外,透氣構件200具有:保護構件240,配置于透氣膜210的外側,并阻止從殼體130的外側前往殼體130的內側的固體到達透氣膜210;以及o型環250,將支承構件220與殼體130之間進行密封。
(透氣膜210)
透氣膜210是成型為圓盤狀的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膜。
但是,透氣膜210的材料、形態只要能確保足夠的透氣量就不特別限定。作為透氣膜210的材料,優選選自氟樹脂多孔體和聚烯烴多孔體中的至少一種。作為氟樹脂,能例示出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等。作為聚烯烴的單體,能例示出乙烯、丙烯、4-甲基戊烯-1、1-丁烯等。而且,作為透氣膜210的材料,能使用單體聚合或共聚這些單體所得的聚烯烴。此外,可以采用混合上述兩種以上聚烯烴的材料,也可以采用層狀構造的材料。
本實施方式的透氣膜210即使較小的面積也能獲得足夠的透氣量,并且,鑒于阻止水、灰塵侵入殼體130的內側(內部空間s)的功能高,使用ptfe多孔膜。
形成于透氣膜210的孔的平均孔徑能例示出0.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圍。該范圍之中,平均孔徑優選為0.1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范圍,更優選為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圍。
在形成于透氣膜210的平均孔徑小于0.01μm的情況下,空氣難以通過透氣膜210。另一方面,在透氣膜210的平均孔徑超過100μm的情況下,液體、固體容易通過透氣膜210侵入內部空間s。
透氣膜210的厚度不特別限定,能例示出例如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范圍。
當透氣膜210的厚度過薄時,透氣膜210的強度容易降低。另一方面,當透氣膜210的厚度過厚時,透氣構件200的尺寸容易變大。
優選對透氣膜210的表面(特別是外側的部位)實施防水處理、防油處理等的防液處理。通過對透氣膜210實施防液處理,抑制了污物等附著于透氣膜210。其結果是,抑制了透氣膜210的堵塞。
透氣膜210的防液處理能通過在其表面涂敷例如以下的防液劑來實現,該防液劑由支鏈含有氟飽和了的碳化氫基(全氟烷基)、主鏈為丙烯酸系、異丁烯系、硅酮系等的化合物組成。在透氣膜210的表面涂敷防液劑的方法不特別限定,例如,能采用凹版涂敷、噴霧涂敷、吻涂、浸漬等方法。
(支承構件220)
支承構件220是內徑相同但外徑不同的兩個圓筒狀部沿圓筒的中心線方向排列的形狀,具有:作為外徑大的圓筒狀部的第一圓筒狀部221;以及作為外徑小的圓筒狀部的第二圓筒狀部222。
支承構件220支承透氣膜210并安裝于殼體130,并且其內部作為透氣路r的一部分發揮作用。
透氣膜210被支承于第一圓筒狀部221的圓筒的中心線方向的一側(未配置第二圓筒狀部222的一側)的端面。透氣膜210以堵塞支承構件220的開口部的方式配置。作為將透氣膜210支承于第一圓筒狀部221的方法,能例示出通過熱焊、粘合劑來實現的連結。
在第二圓筒狀部222的圓筒的中心線方向的另一側(未配置第一圓筒狀部221的一側)的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狀的槽222a。通過將形成于第二圓筒狀部222的槽222a擰入形成于殼體130的內螺紋155,透氣構件200固定在殼體130。
此外,在第二圓筒狀部222的圓筒的中心線方向的一側(配置有第一圓筒狀部221的一側)的端部的外周面,安裝有o型環250。o型環250通過由第一圓筒狀部221的圓筒的中心線方向的另一側的端面、和殼體130的外側的部位擠壓,從而與第二圓筒狀部222的外周面、第一圓筒狀部221的圓筒的中心線方向的另一側的端面以及殼體130的外側的部位接觸,將支承構件220與殼體130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
支承構件220的材料能例示出容易成型的熱塑性樹脂。例如,能例示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硫醚(pps)、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乙烯(pe)、abs樹脂、熱塑性彈性體或這些材料的復合材料等。另外,作為支承構件220的材料,除了上述的熱塑性樹脂之外,還可以使用在熱塑性樹脂中復合了玻璃纖維、碳纖維等強化材料、金屬等的提高了耐熱性、尺寸穩定性、剛性等的復合材料。
支承構件220的成型方法不特別限定,能例示出例如通過注塑成型、切削等來進行。
(罩構件230)
罩體構件230具有:大致圓筒狀的側壁部231;大致圓盤狀的頂部232,覆蓋側壁部231的一方的開口部;以及突起233,從側壁部231和頂部232的內周面向內側突出成板狀。
突起233具有:半徑方向突起233a,從側壁部231的內周面朝向圓筒的中心線(內)突出;和中心線方向突起233b,從頂部232的內周面朝向圓筒的中心線突出。突起233在圓周方向的多處(在本實施方式中為6處)按一定的角度間隔進行配置。
罩體構件230的多個突起233的半徑方向突起233a的半徑方向內側的端面通過與支承構件220的第一圓筒狀部221的外周面接觸,從而保持于支承構件220。也就是說,將多個突起233的半徑方向突起233a的半徑方向內側的端面連結起來的圓的直徑成型為比支承構件220的第一圓筒狀部221的外周面的直徑小,多個突起233的半徑方向突起233a夾住支承構件220的第一圓筒狀部221的外周面。
罩體構件230通過從側壁部231的開口部側沿中心線方向壓入從而嵌入支承構件220。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使罩體構件230容易地嵌入支承構件220,在半徑方向突起233a的側壁部231的開口部側的端部且在半徑方向內側形成有錐部233c。
罩體構件230的多個突起233的中心線方向突起233b的中心線方向的端面沿中心線方向被壓入,直到與保護構件240接觸。保護構件240通過夾在罩體構件230與透氣膜210之間從而保持于罩體構件230的內側。
而且,罩體構件230在被支承構件220保持的狀態下,覆蓋透氣膜210和保護構件240的周圍,并且覆蓋支承構件220的第一圓筒狀部221的周圍的一部分。
罩體構件230的材料能例示出聚丙烯、聚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bs之類的不具有橡膠彈性的硬質熱塑性樹脂。此外,罩體構件230的材料也可以是具有橡膠彈性的熱塑性彈性體。
此外,罩體構件230能例示出通過注塑成型來成型。
(保護構件240)
保護構件240如圖2所示,層疊在透氣膜210的外側(與內部空間s相反側)的面。保護構件240只要能阻止從殼體130的外側前往殼體130的內側的固體到達透氣膜210,就不特別限定材料、結構、形態,但是優選比透氣膜210的孔徑大的透氣性好的構件。而且,保護構件240能例示出網狀或纖維狀的布、樹脂或金屬。例如,能例示出紡布、無紡布、樹脂網、紗、海綿、金屬多孔體,金屬網。在要求耐熱性的情況下,保護構件240的材料優選聚酯、聚酰胺、芳綸樹脂、聚酰亞胺、氟樹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金屬等。
本實施方式的保護構件240層疊在透氣膜210的單面,但是也可以層疊在透氣膜210的雙面。此外,保護構件240既可以與透氣膜210接合,也可以不接合。在保護構件240與透氣膜210不接合的情況下,保護構件240只要通過由罩體構件230和透氣膜210或支承構件220夾住的方式保持于罩體構件230的內側即可。
(透氣構件200的配置)
圖3是從殼體130的定子保持部150側沿著軸心cl方向觀察車輪驅動裝置1的圖。需要說明的是,在圖3中,省略了輪胎10、輪輞20。
如上所述構成的透氣構件200通過擰入形成于定子保持部150的保持側圓盤狀部151的內螺紋155,從而安裝于保持側圓盤狀部151。
由于安裝于定子保持部150的保持側圓盤狀部151,因此,透氣構件200相對于收容轉子110和定子120的內部空間s,配置于安裝有制動盤31的輸出部140的輸出側圓盤狀部141的相反側。也就是說,透氣構件200在軸心cl方向上與制動盤31相距內部空間s的距離以上。
此外,如圖3所示,透氣構件200相對于軸心cl配置于與制動鉗32相反側。更具體地說,透氣構件200在以軸心cl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配置于與制動鉗32的圓周方向的車輛前進時的轉出側的端部32a偏離大致180度的位置。
(透氣構件200的作用、效果)
在如上所述構成的電機100中,當向定子120的線圈122通電、轉子110旋轉而產生摩擦等,因此而發熱時,殼體130的內側(內部空間s)的空氣膨脹。而且,在因膨脹的空氣而使殼體130的內側的壓力相對于殼體130的外側的壓力上升的情況下,殼體130的內側的空氣經由透氣構件200排向殼體130的外側。由此,抑制空氣從內徑側油封171的唇部171a、外徑側油封172的唇部172a排出。
另一方面,在向定子120的線圈122的通電、轉子110的旋轉停止,輪轂電機100停止工作的情況下,殼體130的內側的空氣與殼體130的外側的空氣熱平衡。而且,根據殼體130的內側的壓力上升時排出的量,殼體130的外側的空氣經由透氣構件200被導入殼體130的內側。
在將殼體130的外側的空氣導向殼體130的內側時,透氣構件200的透氣膜210阻止了液體和固體從殼體130的外側侵入殼體130的內側。因此,透氣構件200阻止了水、粉塵等侵入殼體130的內側。
因此,由于本實施方式的輪轂電機100具有透氣構件200,因此能減輕基于殼體130的內側的溫度變化的壓力變化,能防止液體和固體侵入殼體130的內側。
而且,透氣構件200通過將形成于支承透氣膜210的支承構件220的第二圓筒狀部222的槽222a擰入形成于殼體130的貫通孔151b的內螺紋155從而固定于殼體130。因此,本實施方式的輪轂電機100能通過簡單的結構來實現減輕基于殼體130的內側的溫度變化的壓力變化,防止液體和固體侵入殼體130的內側。
此外,本實施方式的透氣構件200由于在透氣膜210的外側具有保護構件240,因此阻止了從殼體130的外側前往殼體130的內側的固體到達透氣膜210。因此,抑制了例如因生成自制動裝置30的制動器粉而導致透氣膜210損壞。此外,透氣構件200由于在透氣膜210和保護構件240的周圍具有罩構件230,因此液體和固體難以到達透氣膜210。其結果是,本實施方式的透氣構件200能長期發揮減輕殼體130的內側的壓力變化,并防止液體和固體侵入殼體130的內側的功能。
此外,本實施方式的透氣構件200安裝于定子保持部150的保持側圓盤狀部151的內徑側(軸心cl側)。也就是說,與透氣構件200安裝于保持側圓盤狀部151的外徑側(輪胎10側)的情況相比遠離路面。因此,即使路面上有泥水,泥水也很難到透氣構件200。
此處,可以認為,生成自制動裝置30的制動器粉主要從制動鉗32的圓周方向的車輛前進時的轉出側的端部32a(參照圖3)飛出,因離心力而飛向輪輞20的外徑側。與此相對,本實施方式的透氣構件200安裝于構成殼體130的輸出部140和定子保持部150當中的、被固定的定子保持部150(固定側殼體)。此外,安裝位置在以軸心cl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位于與制動鉗32的圓周方向的轉出側的端部32a偏離大致180度的位置。這樣,由于透氣構件200遠離飛出制動器粉的制動鉗32的轉出側的端部32a,因此制動器粉很難到透氣構件200。此外,由于透氣構件200安裝于被固定的定子保持部150,因此與安裝于旋轉的輸出部140的情況相比,由于不會主動穿過飛散著的制動器粉中,因此制動器粉很難到透氣構件200。其結果是,由于透氣膜210因制動器粉而損壞或堵塞的可能性低,因此透氣構件200能長期發揮上述功能。
(透氣構件200的變形例)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將透氣構件200安裝于殼體130的方法,例示出了將透氣構件200擰入形成于殼體130的內螺紋155的方法,但并不局限于該方法。例如,也可以通過將透氣構件200的支承構件220壓入連通殼體130的內側(內部空間s)與殼體130的外側的貫穿孔151b,從而將透氣構件200安裝于殼體130。
此外,也可以不將透氣膜210支承于支承構件220,而是以堵塞形成于殼體130的貫穿孔151b的方式將透氣膜210粘合貼附于殼體130。
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透氣構件200的安裝位置是在以軸心cl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與制動鉗32的圓周方向的轉出側的端部32a偏離大致180度的位置,但是該位置并不特別限定。
例如,只要生成自制動裝置30的制動器粉主要飛向外徑側而很少飛向內徑側或圓周方向,透氣構件200的安裝位置就可以是以軸心cl為中心的圓周方向的任意位置。
但是,考慮到生成自制動裝置30的制動器粉在飛向外徑側后,可能還會隨著輪輞20的旋轉而飛向圓周方向,以軸心cl為中心的圓周方向的透氣構件200的安裝位置優選為下述的位置。
圖4是表示透氣構件200的安裝位置的變形例的圖。
透氣構件200優選從制動鉗32的圓周方向的車輛前進時的轉出側的端部32a向車輛前進時的制動盤31的旋轉方向偏移的量更大。例如,如圖4所示,透氣構件200的安裝位置優選為將制動鉗32的圓周方向的車輛前進時的轉入側的端部32b和軸心cl連結起來的線上。此外,透氣構件200的安裝位置也可以是從轉入側的端部32b往車輛前進時的制動盤31的旋轉方向的相反方向90度的范圍(圖4所示的推薦范圍)內。這是因為考慮到生成自制動裝置30的制動器粉即使飛向圓周方向也很難到達該推薦范圍。
圖5是表示透氣構件200的安裝位置的其他變形例的圖。
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透氣構件200安裝于構成殼體130的輸出部140和定子保持部150當中的定子保持部150(固定側殼體),但是也可以安裝于輸出部140(旋轉側殼體)。例如,如圖5所示,透氣構件200也可以安裝于輸出部140的輸出側圓盤狀部141。
透氣構件200被擰入輸出部140,并且由于由樹脂材料等成型,因此很輕,即使因輸出部140的旋轉而對透氣構件200作用了離心力,也很難從輸出部140脫落。此外,生成自制動裝置30的制動器粉即使在飛向外徑側之后隨著輪輞20的旋轉而飛向圓周方向,也很難到達配置于制動鉗32的配置位置的內徑側(軸心cl側)的透氣構件200。因此,即使透氣構件200安裝于輸出部140,透氣構件200也能長期發揮上述功能。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車輪驅動裝置1具備一個透氣構件200,但并不局限于一個,可以具備多個透氣構件200。通過具備多個透氣構件200,即使在一個透氣構件200損壞或堵塞的情況下,其他的透氣構件200也會發揮上述功能,因此,電機100能更長期地抑制液體和固體侵入殼體130的內側。
此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透氣構件200安裝于收容作為由于向線圈122通電而旋轉從而發熱的發熱體的一個例子的轉子110、定子120的殼體130,但是透氣構件200也能通過安裝于收容其他的發熱體的殼體而發揮上述功能。
其他的發熱體能例示出包括齒輪、軸等并將動力源的動力改變轉矩、轉速、旋轉方向并傳遞給驅動軸的部件群。透氣構件200通過安裝于收容這些部件群的變速箱,從而能減輕基于因部件群的工作所引起的摩擦而導致的溫度變化的變速箱內部的壓力變化,防止液體和固體侵入變速箱的內側。
這種情況下,變速器是如下的驅動裝置的一個例子,該驅動裝置具備:部件群,作為因工作而發熱的發熱體的一個例子,由齒輪、軸等構成;變速器箱,收容部件群;以及透氣膜210,安裝于變速器箱體,形成有多個孔,該多個孔阻止液體和固體從變速箱的外側侵入變速箱的內側并且允許氣體在內側與外側之間流通。
附圖標記說明
1:車輪驅動裝置;10:輪胎;20:輪輞;30:制動裝置;100:輪轂電機;110:轉子;120:定子;130:殼體;140:輸出部;150:定子保持部;200:透氣構件;210:透氣膜;220:支承構件;230:罩構件;240:保護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