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汽車線束生產的新型開線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制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線束生產的新型開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當前,在汽車生產制造過程中,汽車線束品種眾多,根據訂單制定生產批量,從而確定開線作業的工藝。而開線作業工藝的準確性,則會影響整個生產進度,一旦出現錯誤,特別是開線尺寸等參數的問題,將導致后道工序的返工,不但浪費物料,同時還會影響生產效率。因此,開線的節拍和效率直接決定了整條線束的產出。
[0003]在現階段,開線作業所采用的開線機進線多為單進線,當單根導線使用完或者需要更換生產訂單時,需要停機,人工從操作區走到設備端部,將導線退出,再手動穿導線。這就浪費了很多換線時間,而且也降低了生產效率。
[0004]同時,開線機大多都具有自動壓接端子功能,而且壓接一種端子一般要用相對應的一套模具,當更換生產訂單時,則需要停機,人工將模具退出,放置在旁邊,將要用的模具推入機臺,再將機臺上的端子盤拆下,更換新的端子盤,將端子穿入模具后,調試模具壓接端子的高度。當一側調試好后,還要走到另一側進行設置,重復上述類似操作。這種操作方式,使得設備的停機時間較長,不利于生產組織。對于大規模工廠來說,一般都有幾十臺開線機,而每臺設備都停機更換端子和模具所造成的停機時間累計起來,折算成成本,將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0005]因此,為減少設備停機時間,縮減人工走動時間,開發出一種兼具自動換線、自動更換模具及相應端子盤的開線機則尤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操作簡單、使用穩定性好,能實現自動換線、自動更換模具及相應端子盤的用于汽車線束生產的新型開線裝置。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8]—種用于汽車線束生產的新型開線裝置,該裝置為雙側進線開線裝置,包括機架、沿進線方向依次設置在機架上的自動換線單元、自動換模單元以及控制顯示單元,所述的自動換模單元與機架之間還設有平行導軌,并通過平行導軌可滑動地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的控制顯示單元通過電路分別與自動換線單元、自動換模單元電連接,所述的自動換線單元在控制顯示單元的調控下,對開線裝置兩側的線束進線進行切換,所述的自動換模單元根據控制顯示單元的調控指令自動更換相應的壓接模具,并對切換后的線束進行壓接作業。
[0009]所述的自動換線單元包括沿進線方向依次設置的一對線束矯直器、一對翻轉換線機構以及線束驅動機構,所述的線束通過相應一側的線束矯直器矯直后,直接穿入相應一側的翻轉換線機構的換線導管中,經翻轉下壓至線束驅動機構,并由線束驅動機構傳送至線束噴管內,完成送線。
[0010]所述的翻轉換線機構包括與控制顯示單元電連接的驅動氣缸、與驅動氣缸傳動連接的翻轉臂以及設置在翻轉臂上的翻轉壓板,所述的控制顯示單元控制驅動氣缸帶動翻轉壓板向下翻壓或向上翻起。
[0011]所述的線束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的至少一對驅動轉輪,所述的驅動電機與控制顯示單元電連接,并且所述的控制顯示單元通過調控驅動電機的正轉或反轉,控制線束送線或退線。
[0012]所述的自動換模單元包括壓接機、與壓接機配合使用的一對壓接模具以及與控制顯示單元電連接的快速換模機構,所述的控制顯示單元控制快速換模機構對壓接模具進行自動更換。
[0013]所述的壓接模具包括支撐架、設置在支撐架頂部的模具固定板、設置在模具固定板上的模具托架、設置在模具固定板下方的端子盤以及與端子盤配合使用的自動卷紙器,所述的支撐架上設有24V供電插頭,所述的模具托架上還設有氣管插孔。
[0014]所述的端子盤上方還設有端子防護板。
[0015]所述的快速換模機構包括導向滑道、設置在導向滑道一側的供氣接口、與24V供電插頭相適配的接口、與控制顯示單元電連接的Y向伸縮氣缸、X向推拉氣缸、Z向抓手氣缸及模具托舉氣缸;
[0016]在工作狀態下,所述的控制顯示單元控制Z向抓手氣缸與模具托舉氣缸向上升起,并且所述的Z向抓手氣缸的抓手插入一側壓接模具相應的槽孔內,并帶動一側壓接模具一起向上移動,待上升至設定位置時,所述的控制顯示單元控制Y向伸縮氣缸收縮,并將一側壓接模具從導向滑道的進模位置拖入至壓接機的壓接位置(此時,一側壓接模具上的氣管插孔與24V供電插頭插入到相應的供氣接口及24V供電接口,待各處傳感器檢測到正確入位后),降下防護罩,即可進行相應的壓接作業,待壓接作業完成,需要更換另一側壓接模具時,所述的控制顯示單元控制Y向伸縮氣缸伸張,將一側壓接模具從壓接位置推出至導向滑道的進模位置(此時,氣管插孔與24V供電插頭與相應的供氣接口及24V供電接口相脫離),同時,所述的Z向抓手氣缸與模具托舉氣缸下降,并帶動一側壓接模具向下移動直至抓手與槽孔分離,隨后,所述的控制顯示單元控制X向推拉氣缸將另一側壓接模具推送至導向滑道的進模位置,并由Y向伸縮氣缸將另一側壓接模具拖入至壓接機的壓接位置,即完成自動換模。
[0017]所述的控制顯示單元包括電氣控制箱以及與電氣控制箱電連接的操作界面。
[0018]所述的操作界面上還設有線束換型按鈕及模具換型按鈕。
[0019]本實用新型開線裝置可以制作直徑為0.35-5mm的汽車線束,并且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自動切換線束的時間為2s,自動換模時間為8s。
[0020]本實用新型開線裝置中還設有用于切斷線束的切斷刀組以及對線束進行撥頭的撥頭刀組,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汽車線束由自動換線單元完成進線切換后,再由切斷刀組將線束切定長,隨后由撥頭刀組對線束進行撥頭,即完成相應的開線作業,最后經自動換模單元完成線束與端子的壓接作業。
[0021 ]需要說明的是,在進行自動換線時,兩側線束通過線束矯直器校直后,穿入到各自方向的換線導管中,一側驅動氣缸通過翻轉臂帶動翻轉壓板下翻,此時,相應一側的線束在翻轉壓板的翻壓下,進入線束驅動機構中,而線束驅動機構的驅動轉輪快速夾緊線束,并開始正轉,將線束送入線束噴管內,實現送線功能;當需要切換另一側線束時,人工點擊線束換型按鈕,線束驅動機構的驅動轉輪快速反轉,同時,換線導管中線束在驅動氣缸的作用下翻起,并迅速脫離線束驅動機構,實現單側退線。隨后,另一側線束在驅動氣缸的驅動下,翻下進入線束驅動機構中,并完成相應的送線作業,從而完成線束的快速更換。
[002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
[0023]I)整體結構緊湊,采用雙側進線,適用性廣,可廣泛應用于大規模多批量生產;
[0024]2)由于結合使用自動換線單元、自動換模單元以及控制顯示單元,能夠對換線和換模進行自動化控制,減少人工走動,節省換線和換模的操作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顯著提尚了生廣效率;
[0025]3)操作簡單,工作穩定,能夠根據實際生產工況及時進行自動換線、自動更換模具及相應端子盤的相關操作,產生連續性好,有利于組織生產和計劃控制。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不意圖;
[0027]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換線單元結構示意圖;
[0028]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換模單元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本實用新型壓接模具結構示意圖;
[0030]圖5為本實用新型快速換模機構結構示意圖;
[0031]圖中標記說明:
[0032]I—機架、2—自動換線單元、3—自動換模單元、4一控制顯示單元、5—平行導軌、6—線束矯直器、7—驅動氣缸、8—翻轉臂、9 一翻轉壓板、10—驅動轉輪、11 一壓接機、12—壓接模具、13—快速換模機構、14 一支撐架、15—模具固定板、16—模具托架、17—端子盤、18 —自動卷紙器、19 一 24V供電插頭、20—氣管插孔、21 —端子防護板、22—導向滑道、23—供氣接口、24—Y向伸縮氣缸、25—X向推拉氣缸、26—Z向抓手氣缸、27—模具托舉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34]實施例:
[0035]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汽車線束生產的新型開線裝置,該裝置為雙側進線開線裝置,包括機架1、沿進線方向依次設置在機架I上的自動換線單元2、自動換模單元3以及控制顯示單元4,自動換模單元3與機架I之間還設有平行導軌5,并通過平行導軌5可滑動地設置在機架I上,控制顯示單元4通過電路分別與自動換線單元2、自動換模單元3電連接,自動換線單元2在控制顯示單元4的調控下,對開線裝置兩側的線束進線進行切換,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