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變形的type-c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連接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變形的TYPE-C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子行業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的體積更是沿著越來越輕薄、短小的趨勢發展,這也就要求電子產品的零組件尺寸越來越小,而連接器行業更是首當其沖。新一代USB TYPE-C連接器的尺寸更小,這就要求更好的機械性能和電氣性能。為了保證產品的可靠性,各大廠家紛紛推出相應的結構設計。
[0003]現有的插頭連接器一般包括殼體、絕緣本體、扣爪、上端子模組及下端子模組,絕緣板體一般由塑膠制成,殼體一般由金屬制成,殼體與絕緣本體配合緊密。然而,在高溫焊接過程中,不同材質熱膨脹系數不一樣,導致殼體與絕緣本體的收縮不一樣,從而產生相互力的作用,使絕緣本體受力變形。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以防變形的TYPE-C連接器。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變形的TYPE-C連接器,包括殼體、絕緣本體、扣爪、上端子模組及下端子模組,所述殼體包覆在絕緣本體外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模組包括上絕緣載體以及與上絕緣載體一體成型的上排導電端子,所述下端子模組包括下絕緣載體以及與下絕緣載體一體成型的下排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的外表面與殼體的內表面之間設有間隙。
[0006]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絕緣本體的前端具有對接端口,所述殼體的前端具有與所述對接端口相適配的框口,所述絕緣本體的對接端口的外表面與殼體的框口的內表面之間設有間隙。
[0007]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絕緣本體的外表面與殼體的內表面之間的距離為
0.02-0.1mm。
[0008]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絕緣本體的外表面與殼體的內表面之間的距離為
0.03-0.06 mm。
[0009]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絕緣本體上表面設有向下凹陷的上端子槽,所述上端子模組設于絕緣本體的上表面,并將上排導電端子置于上端子槽內,所述上排導電端子與殼體相互分離;
[0010]所述絕緣本體下表面設有向上凹陷的下端子槽,所述下端子模組設于絕緣本體的下表面,并將下排導電端子置于下端子槽內,所述下排導電端子與殼體相互分離。
[0011]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上排導電端子與殼體內表面頂部之間的距離為
0.1-0.3mm ;所述下排導電端子與殼體內表面底部之間的距離為0.1-0.3mm。
[0012]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上排導電端子中的每一導電端子包括向下凸伸至絕緣本體內部的上對接部、向后延伸超出絕緣本體的上焊接部、以及位于上對接部和上焊接部之間的上連接部,所述上對接部用于與對接連接器的導電端子相對接,所述上焊接部焊接至PCB板,所述上連接部設于上端子槽內。
[0013]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上連接部的頂部與上對接部的底部之間的高度差為
0.3?0.6 mm。
[0014]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下排導電端子中的每一導電端子包括向上凸伸至絕緣本體內部的下對接部、向后延伸超出絕緣本體的下焊接部、以及位于下對接部和下焊接部之間的下連接部,所述下對接部用于與對接連接器的導電端子相對接,所述下焊接部焊接至PCB板,所述下連接部設于下端子槽內。
[0015]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下連接部的底部與下對接部的頂部之間的高度差為
0.3?0.6 mm。
[0016]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實用新型TYPE-C連接器包括殼體、絕緣本體、扣爪、上端子模組及下端子模組,殼體包覆在絕緣本體外側,絕緣本體的外表面與殼體的內表面之間設有間隙,有效避免在高溫焊接過程中的絕緣本體變形問題。而且,上述TYPE-C連接器結構簡單、體積小巧、性能穩定。
[0018]所述絕緣本體的外表面與殼體的內表面之間的距離為0.03-0.06 mm,即間隙的大小為0.03-0.06 mm。在上述間隙范圍內,既可以保證絕緣本體不會產生變形,又可以保證絕緣本體與殼體之間的連接是牢固的,保證產品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TYPE-C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
[0020]圖2是圖1所示TYPE-C連接器的主視圖;
[0021 ]圖3是圖1所示TYPE-C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0022]圖4是圖2的A-A剖視圖;
[0023]圖5是圖4的C部的局部放大圖;
[0024]圖6是圖2的B-B剖視圖;
[0025]圖7是圖3所示絕緣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8是圖7所示絕緣本體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0027]圖9是圖3所示上排導電端子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0是圖9所述上排導電端子的側視圖;
[0029]圖11是圖3所示下排導電端子的結構的示意圖;
[0030]圖12是圖11所述下排導電端子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僅此聲明,本實用新型在文中出現或即將出現的上、下、左、右、前、后、內、外等方位用詞,僅以本實用新型的附圖為基準,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限定。
[0032]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TYPE-C連接器100,包括殼體1、絕緣本體2、扣爪3、上端子模組及下端子模組,所述殼體I包覆在絕緣本體2外側,所述上端子模組、絕緣本體2、扣爪3以及下端子模組扣合連接。其中,所述上端子模組包括上絕緣載體4以及與上絕緣載體4 一體成型的上排導電端子5,所述下端子模組包括下絕緣載體6以及與下絕緣載體6 —體成型的下排導電端子7。
[0033]如圖4和圖5所示,絕緣板體2 —般由絕緣材料(例如塑膠)制成,殼體I 一般由金屬(例如鐵)制成,絕緣本體2的外表面與殼體I的內表面之間設有間隙,有效避免在高溫焊接過程中,由于材料的熱膨脹系數不一致而導致的絕緣本體變形問題。而且,上述TYPE-C連接器結構簡單、體積小巧、性能穩定。
[0034]該間隙優選設置在絕緣本體和殼體的框口位置,具體的,絕緣本體2的前端具有對接端口,殼體I的前端具有與對接端口相適配的框口,絕緣本體2的對接端口的外表面與殼體I的框口的內表面之間設有間隙,尤其適用于避免在高溫焊接過程中的絕緣本體的對接端口的變形問題。更佳的,所述絕緣本體2前端的對接端口為橢圓形,用于對接連接器的正反插入配合,具有正反插均適用的使用便捷性優勢。
[0035]絕緣本體2的外表面與殼體I的內表面之間的距離Cltl為0.02-0.1mm,即間隙的大小為0.02-0.1mm。優選的,絕緣本體2的外表面與殼體I的內表面之間的距離dQ為
0.03-0.06 mm,即間隙的大小為0.03-0.06 mm。在上述間隙范圍內,既可以保證絕緣本體不會產生變形,又可以保證絕緣本體與殼體之間的連接是牢固的,避免絕緣本體的晃動,保證產品的可靠性。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