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工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射頻同軸連接器(RF連接器)通常被認為是裝接在電纜上或安裝在儀器上的一種精密連接器元件,用于傳輸線的電氣連接或分離。在RF連接器的發展史上陸續出現了SMA (Sub-Miniature-A)、SMB (Sub-Miniature-B)、SMC (Sub-Miniature-C)等小型化產品,其中,SMB是一種帶止動件的推動式連接器,體積小、抗震性好、占用空間小,廣泛應用于工作頻率于0-4GHZ范圍內的通信設備、儀器儀表和導航系統。
[0003]然而,由于SMB接頭和接口比較細小,SMB連接器的密封性和抗震性等都對SMB接頭的插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據SMB型號的不同,SMB接頭的直徑范圍在0.9-5.1mm,t匕較常用的SMB接頭的直徑小于3mm,SMB的一端連接有軟質導線,人手無法通過導線對SMB接頭產生插力或者拔力,難以將SMB接頭插入接口,實驗可知,SMB連接器的嚙合插力一般需要65N,最小分離拔力為9N,由于SMB接頭的外徑和接口的口徑細過人手手指,人手無法實現SMB連接器接頭與接口的嚙合和分離。如果僅將SMB接頭的前端稍插入接口開口處,則會影響SMB的電氣性能,甚至引發后續的電氣事故;如果需要分離SMB接頭和接口,人手很難將SMB接頭從接口中拔出(不能拔接頭外端的連接導線)。
[0004]因此,在RF連接器的安裝領域,亟需研發一種用于RF連接器的插拔裝置,有效進行RF連接器接頭與接口的嚙合和分離,保證穩定的電氣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實現SMB連接器接頭與接口的嚙合和分離。
[0006]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包括外管、設于所述外管內的彈簧件和內管,所述外管一端封閉、另一端具有開口,所述彈簧件的一端與所述外管的封閉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內管的上端連接,所述內管的下端設有夾持片,所述夾持片伸出所述外管的開口端,當所述內管壓縮所述彈簧件向所述外管的封閉端移動時,向所述外管內移動的所述夾持片受到擠壓而聚攏。
[0007]優選地,所述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還包括聯動桿,所述外管上靠近封閉端處對稱設有兩個條狀的外管通孔,所述內管的上部對稱設有兩個內管通孔,所述聯動桿同時穿過兩個外管通孔和兩個內管通孔,所述聯動桿帶動所述內管移動。
[0008]具體地,所述內管的中下部為中空結構,所述內管的側壁上設有不少于兩個條狀的內管開口,所述內管開口從內管中部延伸到內管下端,所述內管下端通過若干個向外傾斜的內管斜面與所述夾持片連接,所述外管的下部內側面設有與所述內管斜面相配合的外管斜面,所述內管斜面沿著所述外管斜面移動時,所述外管斜面擠壓所述內管斜面使所述夾持片聚攏。
[0009]優選地,所述內管為空心圓管,所述夾持片為弧形硬片,所述內管開口的數量為兩條,所述兩條內管開口設于所述內管側壁上相對的位置,所述夾持片的數量為兩片,所述兩個夾持片的弧形開口相對。
[0010]優選地,所述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還包括固定設于所述外管上部的抵柱,所述抵柱具有一定長度并與所述聯動桿平行,所述抵柱到聯動桿的距離不超過9cm。
[0011]優選地,靠近所述外管通孔的外管側壁的內徑稍大于所述內管的外徑,所述外管通孔的寬度和內管通孔的孔徑分別與所述聯動桿的外徑相等。
[0012]具體地,所述聯動桿包括第一聯動桿和第二聯動桿,所述第一聯動桿和第二聯動桿分別從相對的外管通孔插入到所述內管通孔中,所述第一聯動桿和第二聯動桿通過螺紋或者卡口結構連接,所述外管通孔的寬度大于所述內管通孔的孔徑,相應地,所述聯動桿中間的外徑小于兩側的外徑。
[0013]優選地,所述外管的中下部設有一個長條狀的外管開口,所述外管開口與任意一個內管開口對齊。
[0014]進一步地,當所述彈簧件不受壓縮時,所述聯動桿位于外管通孔的下端,當聯動桿移動到外管通孔的上端時,所述夾持片完成聚攏并向內縮進至所述外管的下端面。
[0015]顯而易見地,當所述夾持片聚攏前,SMB連接器接頭能夠伸入所述夾持片內側;當所述夾持片聚攏后,所述夾持片夾持住所述SMB連接器接頭而不發生相對位移。
[001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聯動桿到抵柱的距離接近于人手的虎口到食指第二關節的距離,方便人手掌握插拔裝置;②外管通孔的寬度和內管通孔的孔徑分別與聯動桿的外徑相等,使聯動桿在移動過程中不會上下晃動,提高了操作的穩定性SMB連接器接頭一端的連接導線可以于外管開口中移動,防止連接導線被劃傷損壞;④移動聯動桿,帶動夾持片縮緊夾持SMB連接器接頭,外管的粗細接近所述SMB連接器接頭的外徑,方便插拔裝置的下端伸入細小的操作區域孔。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有效而穩定地進行RF連接器接頭與接口的嚙合和分離。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附圖。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的結構爆炸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中外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的工作示意圖。
[0022]其中,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為:1-抵柱,2_外管,21-外管通孔,22-外管開口,23-外管斜面,3-聯動桿,31-第一聯動桿,32-第二聯動桿,4-彈簧件,5-內管,51-內管通孔,52-內管開口,53-內管斜面,54-夾持片,6-SMB連接器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4]實施例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的結構爆炸圖,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實施例提供的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包括外管2、設于所述外管2內的彈簧件4和內管5,所述外管2 —端封閉、另一端具有開口,所述彈簧件4的一端與所述外管2的封閉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內管5的上端連接,所述內管5的下端設有夾持片54,所述夾持片54伸出所述外管2的開口端,當所述內管5壓縮所述彈簧件4向所述外管2的封閉端移動時,向所述外管2內移動的所述夾持片54受到擠壓而聚攏,聚攏的夾持片54夾持SMB連接器接頭6。
[0025]本實施例中,所述內管5的中下部為中空結構,所述內管5側壁上設有兩個條狀的內管開口 52,所述內管開口 52從內管5中部延伸至內管5下端,兩個內管下端通過兩個向外傾斜的內管斜面53分別與所述夾持片54連接,所述外管2的下部內側面設有與所述內管斜面53相配合的外管斜面23,所述內管斜面53沿著所述外管斜面23移動時,所述外管斜面23擠壓所述內管斜面53使所述的兩個夾持片54聚攏。
[0026]為了方便內管5壓縮所述彈簧件4向所述外管2的上端移動,在內管5的上部設置內管通孔51,在內管通孔51中插入一與之垂直的聯動桿3,為了向上撥動聯動桿3,需要在外管2的中上部對稱設有兩條狀的外管通孔21,優選地,所述外管通孔21的寬度和內管通孔51的孔徑分別與所述聯動桿3的外徑相等,所述聯動桿3兩端的外徑大于中間處的外徑,靠近所述外管通孔21的外管側壁的內徑稍大于所述內管5的外徑,使聯動桿3沿著所述外管通孔21移動時不會發生上下晃動。
[0027]為了方便安裝所述聯動桿3,將所述聯動桿3包括第一聯動桿31和第二聯動桿32,所述第一聯動桿31和第二聯動桿32分別從相對的外管通孔21插入到所述內管通孔51中,所述第一聯動桿31和第二聯動桿32通過螺紋結構連接成一直桿,所述第一聯動桿31與第二聯動桿32連接部分處的外徑小于外端處的外徑。
[0028]為了方便撥動所述聯動桿3,在外管2的上端焊接固定一抵柱1,如圖1所示,所述抵柱I具有一定長度并與所述聯動桿3平行,所述抵柱I到聯動桿3的距離不超過9cm,方便單手握住所述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人手的虎口抵住所述抵柱1,食指和中指分別勾住所述聯動桿3的兩側即可向所述抵柱I移動。
[002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SMB連接器的插拔裝置中外管的結構示意圖,由圖中可以看出,所述外管斜面23和所述內管斜面53相互平行,當所述內管斜面53達到外管斜面23時,若內管5繼續壓縮彈簧件4,則所述內管斜面53沿著所述外管斜面23移動,所述外管斜面23擠壓所述內管斜面53,使兩個內管斜面53靠近,帶動所述夾持片54聚攏夾緊SMB連接器接頭6。
[0030]具體地,所述內管5為空心圓管,所述夾持片54為弧形硬片,所述兩條內管開口 52設于所述內管5側壁上相對的位置,所述兩個夾持片54的弧形開口相對。
[0031]由于所述SMB連接器接頭6是帶有連接導線的,為了防止所述夾持片54夾持所述SMB連接器接頭6并向外管2內移動時,外管2的下端口對所述連接導線造成損傷,優選地,在所述外管2的中下部設有一個長條狀的外管開口 22,所述外管開口 22與任意一個內管開口 52對齊,使所述連接導線順著與外管開口 22對齊的內管開口 52移動進入所述外管開口22,所述開口的寬度大于所述連接導線的粗細,從而避免連接導線受到摩擦劃傷。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