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被安裝在電路板上的連接器,該連接器可與安裝在匹配電路板上的匹配連接器相配合。
【背景技術】
[0002]如圖27所示,專利文獻1(參見JP2006-302901A中的圖2)公開了安裝在電路板910上的連接器900和安裝在匹配電路板960上的匹配連接器950。該連接器900包括由絕緣體制成的殼體920和分別由導體制成的多個端子930。殼體920形成壓合孔925。這些端子930分別具有壓合部935。該壓合部935分別被壓合到壓合孔925中,以使各端子930被支撐在殼體920中。為了防止壓合部935壓合到壓合孔925中時殼體920不發生斷裂,殼體920具有較厚的厚度來保證一定強度。該匹配連接器950包括由絕緣體制成的匹配殼體970和分別由導體制成的多個匹配端子980。該匹配端子980由匹配殼體970支撐。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尺寸更加小型化的連接器。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5]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連接器,其沿第一方向與匹配連接器配合。該連接器包括殼體和多個端子,其中:殼體包括多個保持部;多個端子分別與各保持部相對應。各端子包括基部、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一部從基部直接延伸并設有在垂直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朝第二部突出的第一接觸部。第二部從基部直接延伸并設有第二接觸部和壓合凸起。第二接觸部在第二方向上朝第一部突出并面對第一接觸部。壓合凸起在第二方向上朝第三部突出。第三部從基部直接延伸。各保持部由與其相對應的端子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保持。
[0006]本發明的優點是:
[0007]各端子沒有壓合到殼體內的部分。替代地,殼體設有保持部,各保持部都被插入在與其相對應的端子的第二部與第三部之間,以被第二部和第三部保持。因此,殼體不需要具有與專利文獻1的連接器相同的厚度。殼體的尺寸可以被縮小,相應地,連接器的尺寸也可被縮小。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連接器的頂部斜視圖。
[0009]圖2是圖1所示連接器的底部斜視圖。
[0010]圖3是圖1所示連接器的頂部平面圖。
[0011 ]圖4是圖3所示連接器的A-A向剖視圖。
[0012]圖5是圖3所示連接器的B-B向剖視圖。
[0013]圖6是圖3所示連接器的C-C向剖視圖。
[0014]圖7是圖2所示連接器中圓圈D包圍部分的放大視圖。
[0015]圖8是圖4所示連接器中圓圈E包圍部分的放大視圖。
[0016]圖9是圖1所示連接器內的殼體的頂部斜視圖。
[0017]圖10是圖9所不殼體的底部斜視圖。
[0018]圖11是圖9所示殼體的F-F向剖視圖。
[0019]圖12是圖1所示連接器內的端子的斜視圖。
[0020]圖13是圖1所示連接器內的加固構件的斜視圖。
[0021]圖14是圖13所示加固構件的側視圖。
[0022]圖15是匹配連接器的截面圖。
[0023]圖16是圖4所示連接器與圖15所示匹配連接器配合的狀態視圖。
[0024]圖17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連接器的頂部斜視圖。
[0025]圖18是圖17所示連接器的底部斜視圖。
[0026]圖19是圖17所示連接器的頂部平面圖。
[0027]圖20是圖19所示連接器的G-G向剖視圖。
[0028]圖21是圖19所示連接器的H-H向剖視圖。
[0029]圖22是圖19所示連接器的J-J向剖視圖。
[0030]圖23是圖17所示連接器中圓圈K包圍部分的放大視圖。
[0031]圖24是圖17所示連接器內的殼體的頂部斜視圖。
[0032]圖25是圖24所示外殼中圓圈L包圍部分的放大視圖。
[0033]圖26是圖17所示連接器內的加固構件的斜視圖。
[0034]圖27是專利文獻1中連接器和匹配連接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第一實施例:
[0036]參考圖4,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連接器1被安裝并固定在電路板5上。具體地,本實施例的電路板5形成有中空部6。當連接器1安裝到電路板5上時,其部分地被容納在中空部6內。從圖4、圖15和圖16來理解,連接器1與匹配連接器3沿Z方向(第一方向)相配合。如圖15所示,匹配連接器3安裝并固定在匹配電路板7上。從上述可知,連接器1與匹配連接器3構成板對板連接器組件。如圖15所示,匹配連接器3包括匹配殼體110和多個匹配端子120。匹配端子120由匹配殼體110支撐。
[0037]參考圖1至圖3,連接器1包括由絕緣體制成的殼體10、由導體制成的多個端子40,以及均由金屬制成的兩個加固構件70。
[0038]如圖9,殼體10包括兩個第一壁部12、兩個第二壁部14、底部16和島部18。兩個第一壁部12沿X方向(第二方向)彼此遠離設置。每個第一壁部12沿Y方向(第三方向)延伸。每個第一壁部12設有多個保持部22。從圖1、圖4和圖9來理解,各保持部22分別對應于各端子40。如圖9所示,兩個第二壁部14沿Y方向彼此遠離設置。每個第二壁部14在X方向上連接第一壁部12。島部18在Z方向上從底部16突出。島部18在Y方向上延伸較長。在島部18與第一壁部12以及島部18與第二壁部14之間,形成有接收部20。本實施例的各第一壁部12在Y方向上的長度大約為12mm,在X方向上的厚度大約為0.2mm。從上述可明顯看出,連接器1是極小的。
[0039]如圖9至圖11所示,殼體10形成有多個端子收容部24。從圖1、圖4、圖9和圖11來理解,各端子收容部24分別對應于各端子40。如圖9和圖10所示,端子收容部24穿透底部16并與接收部20相通。如圖9至圖11所示,各端子收容部24也部分地形成在第一壁部12和島部18中。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的保持部22位于端子收容部24內。
[0040]如圖9和圖10所示,各第一壁部12形成有兩個被壓合部26。每個被壓合部26在Y方向上位于第一壁部12的一端并在X方向上向內凹陷。每個第二壁部14形成有凹部28。凹部28在Y方向上向內凹陷。
[0041]如圖16,各端子40分別對應于各匹配端子120。如圖4所不,各端子40分別被部分地收容在各端子收容部24內。
[0042]如圖12所示,每個端子40通過沖壓金屬板形成而不是通過彎曲或折疊形成。也就是說,端子40是模壓構件。如圖4和圖12所示,每個端子40包括基部42、第一部44、第二部48、第三部56和固定部58。具體地,圖12示出了圖4所示兩個端子40中朝向正X側設置的端子40。圖4所示的兩個端子40具有彼此相同的結構并且線性對稱設置。
[0043]如圖4和圖12所示,第一部44呈L狀形狀并可彈性變形。第一部44在X方向上從基部42直接向內延伸。第一部44設有第一接觸部46,第一接觸部46在X方向上朝第二部48突出。如圖4和圖5所示,當連接器1與匹配連接器3不配合時,第一接觸部46在接收部20內突出。
[0044]如圖4和圖12所示,第二部48在Z方向上從基部42直接延伸。第二部48設有第二接觸部52和壓合凸起54。在Z方向上,端部50與基部42之間的距離大于壓合凸起54與基部42之間的距離。換句話說,在Z方向上,壓合凸起54位于第二部48的端部50與基部42之間。第二接觸部52在X方向上朝第一部44突出。特別地,如圖4和圖5所示,當連接器1與匹配連接器3不配合時,本實施例的第二接觸部52在接收部20內突出。此夕卜,如圖4和圖12所示,第二接觸部52在X方向上面對第一接觸部46。換句話說,如圖4所示,當連接器1與匹配連接器3不配合時,在X方向上,第一接觸部46與第二接觸部52之間什么都沒有。如圖4和圖12所示,壓合凸起54在X方向上朝第三部56突出。
[0045]如圖4和圖12,第三部56在Z方向上從基部42直接延伸。第二部48和第三部56在X方向上彼此遠離設置。從圖4、圖11和圖12來理解,各保持部22被插入與保持部22相對應的端子40中的第二部48與第三部56之間,從而被第二部48和第三部56卡住并保持。如圖8所示,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