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電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設及使用層疊體構成的層疊型的薄膜電容器的改良,該層疊體具有交替層 疊至少一片樹脂制的電介質膜和多片金屬蒸鍛膜而成的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一直W來,在各種電子設備、電氣設備中使用電容器,近年來,為了應對針對電子 設備、電氣設備的小型化的要求,逐漸大量地使用薄膜電容器作為上述電容器。
[0003] 運樣的薄膜電容器包括多種結構,作為其中一種,已知例如日本特開平9-153434號公報(專利文獻1)等中公開的那樣的層疊型的薄膜電容器。該薄膜電容器通過W 下方式構成:W樹脂膜和金屬蒸鍛膜交替取位的方式、層疊在作為電介質膜的樹脂膜的單 面或兩面上設置金屬蒸鍛膜而構成的金屬化膜,使用由此形成的層疊體,在該層疊體的金 屬化膜的層疊方向兩側的面上,分別進一步層疊保護膜,形成薄膜電容器元件,另一方面, 于在與上述薄膜電容器元件的層疊體的層疊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對應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形 成金屬噴鍛電極。
[0004]另外,例如,在日本特開2011 - 181885號公報(專利文獻2)等中,還提出了可進 一步小型化的薄膜電容器,其通過W下方式構成:使用由能W納米級的膜厚進行成膜的、蒸 鍛聚合膜形成的電介質膜和金屬蒸鍛膜的層疊體,在該層疊體的兩側端面上,分別層疊保 護膜,形成薄膜電容器元件,另一方面,在上述薄膜電容器元件的對應的兩個側面上,分別 形成金屬噴鍛電極。 陽0化]總之,W往的層疊型薄膜電容器通常通過W下方式構成:交替層疊至少一片樹脂 制的電介質膜和多片金屬蒸鍛膜而形成層疊體,在包含該層疊體的薄膜電容器元件的電介 質膜與金屬蒸鍛膜的層疊方向兩側的面上,分別進一步層疊保護膜,另一方面,在上述薄膜 電容器元件的一對側面上,分別形成金屬噴鍛電極。
[0006] 但是,對于上述W往的層疊型薄膜電容器而言,除了形成有金屬噴鍛電極的兩個 側面之外的剩余的兩個側面、即與形成有金屬噴鍛電極的兩個側面鄰接的其它的兩個側面 暴露在外部。因此,若直接使用運樣的層疊型薄膜電容器,則不僅從暴露在外部的側面產生 大量的漏電流,而且水蒸氣等氣體從上述側面侵入到薄膜電容器內部,導致電介質膜、金屬 蒸鍛膜等發生劣化,結果,電容器性能可能降低。另外,近年來,為了實現層疊型薄膜電容器 的小型化,電介質膜逐漸進一步薄形化。因此,對于運樣的層疊型薄膜電容器而言,隔著電 介質膜相互相鄰的金屬蒸鍛膜之間的爬電距離(ere巧agedistance)變短,因此存在W下 傾向:在運些相互相鄰的金屬蒸鍛膜之間變得容易導電,耐電壓降低。
[0007] 因此,例如,如日本特開2003 - 338424號公報(專利文獻3)等中公開那樣,目前 為止,為了將如上所述問題的發生防患于未然,采取了如下對策,即,將薄膜電容器收納于 電容器外殼內,而且,在上述薄膜電容器與電容器外殼的內面之間填充環氧樹脂等具有電 絕緣性的樹脂,由此從外部隔斷與形成有金屬噴鍛電極的側面相鄰的側面。然而,運樣的將 薄膜電容器與填充樹脂一同收納到薄膜電容器外殼內的、所謂帶有外殼的薄膜電容器,具 有電容器外殼,因此其與之相應地大型化,另外,無法避免額外成本的增加。
[000引上述情況下,例如日本特公平5 - 63094號公報(專利文獻4)中公開了下述薄 膜電容器,所述薄膜電容器中在除了形成金屬噴鍛電極的兩個側面之外的薄膜電容器元件 (金屬化膜的層疊體)的剩余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形成被覆上述剩余的兩個側面的整面的 覆蓋膜。通過如上所述的結構,可在不將薄膜電容器收納到電容器外殼內的情況下,從外部 隔斷與形成有金屬噴鍛電極的側面相鄰的側面。
[0009] 然而,本發明人從多種角度針對具有上述結構的薄膜電容器、即在裸露的側面上 形成有覆蓋膜的、所謂帶有覆蓋膜的薄膜電容器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上述帶有覆蓋膜的 薄膜電容器存在如下所述的問題。
[0010] 目P,在W往的帶有覆蓋膜的薄膜電容器中,電介質膜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醋等 熱塑性樹脂構成,另一方面,覆蓋膜由與電介質膜的構成樹脂的種類完全不同的環氧類的 熱固性樹脂構成。因此,無法充分確保與薄膜電容器的覆蓋膜形成面對應的位于電介質膜 的端部的側面與覆蓋膜之間的密合性,在上述電介質膜的側面與覆蓋膜之間不可避免地形 成微細的縫隙。而且,基于上述原因,對于上述W往的帶有覆蓋膜的薄膜電容器而言,水蒸 氣、空氣等侵入到在電介質膜的側面與覆蓋膜之間形成的微細的縫隙內,結果,可靠地防止 下述問題的發生是極其困難的,即,電介質膜、金屬蒸鍛膜的因與水蒸氣接觸而導致的劣化 的問題、因在金屬蒸鍛膜之間的放電而導致的耐電壓降低的問題。
[0011] 現有技術文獻 陽〇1引專利文獻
[0013]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 - 153434號公報
[0014]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 - 181885號公報
[0015]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3 - 338424號公報
[0016] 專利文獻4:日本特公平5 - 63094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17]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8] 此處,本發明是在上述情況的背景下完成的,本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在于,提供一 種經改良的結構,通過所述經改良的結構,能在不導致任何的大型化、制造成本提高的情況 下,完全地、可靠地解決層疊型的薄膜電容器中的W下問題:產生漏電流,電介質膜、金屬蒸 鍛膜的因與水蒸氣接觸而導致劣化,W及因在金屬蒸鍛膜之間的放電而導致耐電壓降低等 問題。
[0019]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20] 而且,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主旨在于提供一種薄膜電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交替層疊至少一片由聚丙締膜形成的電介質膜和多片金屬蒸鍛膜而形成的層疊體的層 疊方向兩側的面上,分別進一步層疊保護膜,并且,于在與該層疊體的層疊方向正交的方向 上對應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形成金屬噴鍛電極,由此構成薄膜電容器,其中,在除了分別形 成有上述金屬噴鍛電極的側面之外的上述層疊體的剩余的側面上,W覆蓋該剩余的側面的 整面、并且與在該剩余的側面露出的上述電介質膜的端部烙接的方式,形成有由聚締控類 熱烙樹脂形成的覆蓋膜。
[0021]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上述覆蓋膜構成為,具有在構成上述 電介質膜的聚丙締的烙點W上并且小于該聚丙締的熱分解溫度的范圍內的烙點,并且,在 160~180°C的溫度區域內具有860~340000mPa'S的范圍內的烙融粘度。需要說明的是, 此處所謂烙融粘度是通過按照JISK6862進行的試驗測得的值。
[0022]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于在與上述層疊體的層疊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對應的兩個側面上,分別設置有向外側開口、使上述金屬蒸鍛膜的一部分在外部露出的縫 隙,并且,W使上述金屬噴鍛電極的一部分侵入到該縫隙的狀態,在該對應的側面上分別形 成有上述金屬噴鍛電極,而且,將被設置于該對應的側面中的一方的側面的且侵入該縫隙 內的該金屬噴鍛電極部分作為第一連接部,連接通過該縫隙而在外部露出的上述金屬蒸鍛 膜的露出部分與形成于該一方的側面的該金屬噴鍛電極,另一方面,將被設置于該對應的 側面中的另一方的側面的且侵入該縫隙內的該金屬噴鍛電極部分作為第二連接部,連接通 過該縫隙而在外部露出的上述金屬蒸鍛膜的露出部分與形成于該另一方的側面的該金屬 噴鍛電極,進而,W在上述層疊體的層疊方向交替取位的方式配置上述第一連接部和第二 連接部。 陽〇2引發明的效果
[0024] 目P,在本發明的薄膜電容器中,在除了形成金屬噴鍛電極的兩個側面之外的與上 述兩個側面相鄰的剩余的兩個側面上,W被覆上述剩余的側面的整面的方式形成有兩片覆 蓋膜。由此,可實質上消除從側面產生的漏電流,并且,可有利地延長金屬蒸鍛膜間的爬電 距離。另外,兩片覆蓋膜由與構成電介質膜的聚丙締同類的聚締控類熱烙樹脂構成,而且, 上述兩片覆蓋膜烙接于位于與薄膜電容器的覆蓋膜形成面對應的位置的電介質膜的端部。 因此,覆蓋膜更牢固且完全地密合于位于上述電介質膜端部的側面,在上述電介質膜的側 面與覆蓋膜之間,完全未形成微細的縫隙。因此,通過本發明的薄膜電容器,能非常有效且 可靠地防止水蒸氣、空氣侵入到電介質膜的側面(端部)與覆蓋膜之間,另外,還實現了金 屬蒸鍛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