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c:凹槽部
[0104] 165 :前框部
[0105] 168a:接合解除操作用凸部 陽106] 168b:接合解除操作用傾斜部 陽107] 168c:接合解除操作用前端部
[0108] 169 :樹脂部
[0109] 175-1 :第一保持元件
[0110] 175-2:第二保持元件 陽111] 175al:第一保持用凸部 陽11引 175曰2 :第二保持用凸部
[0113] 17化1:第一后方傾斜部
[0114] 17化2:第二后方傾斜部
[0115] 175cl:第一前方傾斜部
[0116] 175c2 :第二前方傾斜部
[0117] 176、177、178 :保持元件 陽1化]176a、177a、178a:保持用凸部
[0119] 176b、17化、178b:后方傾斜部
[0120] 176c、177c、178c:前方傾斜部
[0121] 178f:突出部
[0122] 181 :輔助元件 陽123] 875:鎖定部 陽124] 963:凸緣部 陽1巧]963a:貫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陽126] 下面是參照附圖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 陽127]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其中移除殼體,W示出剛 好在卡用托盤插入之前的狀態,圖2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卡用托盤的四個視圖,圖2A 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卡用托盤的一變形例的四個視圖,圖2B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 的卡用托盤的一變形例的一對立體圖,W及圖3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一 對立體圖。在圖2和圖2A中,(a)是一側視圖,化)是一俯視圖,(C)是一后視圖,而(d)是 一仰視圖。在圖2B中,(a)是一俯視圖,而化)是一仰視圖。在圖3中,(a)是安裝上殼體 后的視圖,而化)是移除殼體后的視圖。 陽12引在圖中,160是用作本實施例的卡保持元件的卡用托盤。如圖1所示,卡用托盤160 在收容一卡101的同時插入安裝于一電子設備(未示出)的一卡用連接器1中。換句話說, 一卡101收容于卡用托盤160內,同時兩個側面112由面向側面112的框部161圍繞,且卡 101經由一卡用連接器1安裝于一電子設備中。所述電子設備可為任何類型的設備,包括個 人計算機、手機、通信調制調節器(communicationmodem)、PDA、數碼相機、攝像機、音樂播 放器、游戲機或車輛導航系統。
[0129] 然而,當卡用連接器1W外的一卡用連接器安裝于一電子設備時,使用者不使用 卡用連接器1。在運種情況下,空的卡用托盤160 (即卡用托盤160未收容-1^101)可插入 卡用連接器1,W用于保管。為了便于說明,卡用連接器1的殼體61未在圖1中示出。
[0130] 卡101可為任何類型的卡,諸如一SIM卡、一microSIM卡、MMC?卡、SD?卡、 miniSD化卡、xD-Picture軟卡、Memoir甜化?'、MemoirStickDuQ?、SmartMedia?,或 Trans-Flash'i記憶卡。在本實施例的說明中,所述卡為4FF(4th化rm化ctor)卡或所謂的 nanoSIM 卡。依據 ETSI TS 102221V11.00 卡標準,nanoSIM 卡具有 12. 3mm的長度、8. 8mm的 寬度W及0.67mm的厚度。 陽131]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卡101具有一大體矩形的板狀形狀,且用作端子元件 (未示出)的多個電極墊在下表面沿前端Illf及后端Illr按照每排=個布置成兩排。換 句話說,所述多個電極墊W沿卡101的橫向延伸的兩排布置。所述多個電極墊不設置于上 表面(即與端子收容表面相反的那側的面)。一切欠部Illc(其斜地切欠形成)形成在將 后端Illr的左端或右端連接于側端Ills的任一角部。 陽132] 在本實施例中,用于解釋卡用連接器1、卡用托盤160W及卡101的各部分的結構 和操作的指示方向(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的表述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它們依賴 于卡用連接器1、卡用托盤160和卡101及它們的組成部件在圖中所示的方位。當卡用連接 器1、卡用托盤160和卡101及它們的組成部件的方位變化時,解釋也響應方位的變化而變 化。
[0133] 在此,卡用托盤160具有:一體形成的金屬部151,通過沖壓彎折一導電金 屬板獲得;W及一樹脂部169,采用諸如嵌件成型(insertionmolding)或包覆成型 (overmolding)的模制方法由一絕緣樹脂模制形成,W覆蓋金屬部151的周圍的至少一部 分并與金屬部151的周圍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為一體。 陽134] 如圖2所示,金屬部151為包圍一大體矩形的開口 156的四邊的一大體矩形的框 元件,開口 156能使卡101的所述多個電極墊露出。金屬部151具有:一后金屬框部153及 一前金屬框部152,沿橫向相互平行地延伸;W及一第一金屬側框部154-1及一第二金屬側 框部154-2,沿前后方向延伸并連接于后金屬框部153和前金屬框部152的兩端。當一起說 明時,第一金屬側框部154-1和第二金屬側框部154-2稱為金屬側框部154。
[0135] 卡用托盤160的框部161是一大體矩形的框元件,圍繞用作收容一^101的卡用 收容空間的一空間166的四邊,且具有一后框部162和一前框部165,沿橫向相互平行地延 伸;W及一第一側框部164-1和一第二側框部164-2,沿縱向延伸并連接于后框部162和前 框部165的兩端。當一起說明時,第一側框部164-1和第二側框部164-2稱為側框部164。
[0136] 一傾斜部162c形成于第二側框部164-2連接于后框部162處的一拐角(即右后 拐角)。傾斜部162c用作一卡方位調整部。當卡101W正確的方位插入時,如圖1所示,允 許卡101插入卡用托盤160。然而,當卡101的方位不正確時,則不允許卡101插入卡用托 盤160。換句話說,不允許卡101收容于空間166中。 陽137] -后板部163連接于后框部162的后方。后板部163在卡用托盤160的厚度方向 (圖2(a)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后框部162、前框部165W及側框部164的尺寸。后 板部163的兩端相對后框部162和前框部165向卡用托盤160的橫向外側突出。運樣,后 板部163設計成當卡用托盤160前后相反地插入卡用連接器1時阻止不正確的插入。它也 使得在卡用連接器1的使用者手動插入卡用托盤160時便于把持和操作。
[0138] 貫通孔163a還形成于后板部163的兩端的其中之一,貫通孔163a沿板厚方向貫 通后板部163。當卡用連接器1的推桿22的操作部22a用于經由一輔助元件181 (其可為 一針或一桿)來施加壓力時,貫通孔163a為一供輔助元件181插入的孔。輔助元件181使 用于將卡用托盤160排出卡用連接器1的排出機構致動。
[0139] 除后板部163外,后框部162的上表面、側框部164的上表面W及前框部165的上 表面相互齊平且形成為沿卡用托盤160的厚度方向(圖2(a)的左右方向)具有相同的尺 寸。一檐部167從后框部162W及左右側框部164的內側下端向空間166內突出。檐部 167用作卡支持部,用于支持收容于空間166內的一卡101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諸如靠 近側緣)。 陽140] 前框部165的側面、后框部162的側面、側框部164的側面W及面向空間166內側 的前框部165,即所有內側面,均覆蓋有一絕緣樹脂,且金屬部151未露出。由此,金屬部151 不會建立任何接觸,即使收容于空間166內的卡101下表面上的多個電極墊的周緣露出于 卡101的側面112 (將下表面和上表面連接并沿與上表面和下表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 陽141] 在本實施例中,一第一保持元件175-1(其為用作可動鎖定部的一彈性元件)安裝 于第一側框部164-1的后部(即在后框部162附近的部分),W保持插入卡用連接器1中的 一卡用托盤160,而一第二保持元件175-2 (其為用作一輔助可動鎖定部的一彈性元件)安 裝于第二框部164-2的后部(即在后框部162附近的部分)。 陽142]第一保持元件175-1能與用作卡用連接器1的固定的鎖定部的第一保持用接合片 部75-1鎖定和解除鎖定(即接合W及解除接合)。更具體地,第一保持元件175-1是具有彈 性作用的一金屬帶板,沿前后方向延伸,從而基端固定于第一側框部164-1的后端部分(即 連接于后框部162的部分),而另一端位于形成于第一側框部164-1的一第一凹部164bl 內。結果,第一保持元件175-1用作基端固定的一懸臂式的彈片,且位于第一凹部164bl內 的部分向卡用托盤160的橫向內側彈性位移。 陽143] 第一保持元件175-1向卡用托盤160的橫向外側膨出,且包括:一第一保持用凸部 175al,位于自由端附近W接合卡用連接器1的第一保持用接合片部75-1。更具體地,第一 保持用凸部175al包括位于后方的一第一后方傾斜部17化1W及位于前方的一第一前方傾 斜部175cl,且當卡用托盤160插入卡用連接器1已完成時,第一后方傾斜部175bl接合第 一保持用接合片部75-1。
[0144] 一操作部168安裝于第一側框部164-1的后方(即后框部162附近的部分)。操 作部168用作一操作傳遞部,其使第一保持元件175-1的第一保持用凸部175al彈性位移 并使與卡用連接器1的第一保持用接合片部75-1的接合解除。
[0145] 操作部168為與樹脂部169 -體形成的一樹脂元件,操作部168沿卡用托盤160 的橫向位于第一保持元件175-1的外側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基端一體地固定于第一側框部 164-1的后端部分(即連接于后框部162的部分),而另一端關于前后方向位于第一保持元 件175-1的基端和第一保持用凸部175al之間。操作部168用作基端固定的一懸臂式的彈 片,且沿卡用托盤160的橫向彈性位移。
[0146] 操作部168還包括位于自由端附近的向卡用托盤160的橫向外側膨出的一接合解 除操作用凸部168曰,接合解除操作用凸部168a接觸輔助元件181,然后輔助元件181施加 壓力到卡用連接器1的推桿22的操作部22a上。更具體地,接合解除操作用凸部168a包 括:一接合解除操作用傾斜部168b,位于后方;W及一接合解除操作用前端部168c,位于前 方且面向卡用托盤160的橫向內側。當經由輔助元件181將壓力施加于卡用連接器1的推 桿22的操作部22a且輔助元件181的前端沿接合解除操作用傾斜部168b向前方移動時, 接合解除操作用前端部168c向卡用托盤160的橫向內側施加壓力在第一保持元件175-1 上,使得第一保持用凸部175al向卡用托盤160的橫向內側位移,并使得與卡用連接器1的 第一保持用接合片部75-1的接合解除。
[0147] 操作部168不必為與樹脂部169 -體形成的一樹脂元件。如圖2A和圖2B所示, 它可為與樹脂部169獨立形成的但安裝在樹脂部169上的一元件。換句話說,與第一保持 元件175 -樣,運可為具有彈性作用的一金屬或樹脂的帶板狀元件,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從 而基端固定于第一側框部164-1的后端部分(即連接于后框部162的部分)。圖2A和圖 2B示出的操作部168具有與圖1和圖2所示的與樹脂部169 -體形成的操作部168相同的 結構,且省略由相同附圖標記表示的部件的進一步說明。因為它也W相同的方式操作,所W 也省略操作的進一步說明。
[0148] 第二保持元件175-2為具有彈性作用的一金屬帶板,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從而基 端固定于第二側框部164-2的后端部分(即連接于后框部162的部分),而另一端位于形成 于第二側框部164-1的一第二凹部164b2內。結果,第二保持元件175-2用作基端固定的 一懸臂式的彈片,且位于第二凹部164b2內的部分向卡用托盤160的橫向內側彈性位移。
[0149] 第二保持元件175-2向卡用托盤160的橫向外側膨出,且包括位于自由端附近的 一第二保持用凸部175a2,W接合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