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頭電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有關于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USB插頭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般電連接器介面以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簡稱USB)最為普遍大眾所使用。目前以USB2.0傳輸規格為大宗,而傳輸速度更快的USB3.0傳輸規格也逐漸占有市占率。隨著數位資料匯流的資料量越來越大,需要配合更快的數位資料傳輸速度,目前業界正以能夠傳輸到1Gbs的USB3.1規格發展。
[0003]在USB3.1的設計上,為了配合產品規格,接口趨于輕薄短小。目前USB介面已大量地應用在高頻、射頻、無線或藍牙發射器的介面使用。由于傳輸速度快,對于外部電磁干擾、或是內部間得端子信號串擾(crosstalk),都會影響到產品的效應。為了減少這些問題,在設計上增加了屏蔽的元件,使得整體零件較多、整體的制程及組裝困難度提升。另外,為了配合治具,在結構上需要開設多處的開口,使得強度降低,進而在制造上降低了良率。當插頭電連接器受損時,需要人工將主機板取出更換,并更換插頭電連接器,整體的維修費用曰蟲印貝ο
[0004]因此,業界的所需,是一種提升強度及屏蔽效果,并將結構簡單化、減少制程、組裝的復雜度,以提升良率的插頭電連接器。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創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頭電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一屏蔽片及側臂。絕緣本體包含一第一組接面、一第二組接面、一插槽及一插接開口。第一組接面包含一第一熱熔區、第二組接面包含一第二熱熔區,插接開口位于絕緣本體的一端,而插槽由相對于插接開口的另一端向絕緣本體內延伸,又插槽位于第一組接面及第二組接面之間。第一端子設置于第一組接面,第一端子的一部份被埋設于第一熱熔區中。第二端子設置于第二組接面,第二端子的一部份被埋設于第二熱熔區中。一屏蔽片位于插槽之中,并與絕緣本體固定。側臂分別連接屏蔽片的兩端,且位于插槽的兩側,且各側臂包含一彈性夾持段,二側臂的彈性夾持段相對,以在與插座插接時與插座接觸。
[0006]在一實施例中,屏蔽片及側臂系一體成型而形成一屏蔽夾持板件。
[0007]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組接面開設有一第一開口、第二組接面開設有一第二開口,而屏蔽片具有一第三開口,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對應于第三開口,在絕緣本體與該屏蔽片組裝后,第一開口、第二開口、第三開口連通。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屏蔽片以及二側臂,系與絕緣本體組合后以嵌入成形(inserting molding)模化固定,在嵌入成型后,第一開口、第二開口及第三開口被注膠或塑料而密封。
[0008]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端子包含一第一彈性段及一第一焊接段,第一焊接端由第一彈性端的一端延伸出,第二端子包含一第二彈性段及一第二焊接段,第二焊接端由該第二彈性端的一端延伸出,第一焊接段及第二焊接段突出于絕緣本體。又進一步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形狀相同。
[0009]在一實施例中,插頭電連接器更包含一外殼體,外殼體組設于絕緣本體的外部。
[0010]在一實施例中,插頭電連接器更包含一第一導電片及一第二導電片,第一導電片及該第二導電片分別設置于絕緣本體的上方及下方,用以屏蔽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導電片上包含一第一接觸部、第二導電片上包含一第二接觸部,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分別與外殼體接觸,而形成接地回路。
[0011 ] 在一實施例中,插頭電連接器更包含二焊接腳,焊接腳分別與各側臂連接,焊接腳相對于屏蔽片朝各側臂的反向延伸,并突出于絕緣本體。進一步地,焊接腳包含一接觸突塊,在組裝后,各接觸突塊與外殼體接觸。
[0012]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組接面及第二組接面上更包含凸塊,在凸塊間定位出溝槽,以分別定位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
[0013]在一實施例中,各側臂的彈性夾持段為一波浪狀結構,且二側臂上的該波浪狀結構的形狀呈鏡射,且位置相對,在與一插座插接后,二側臂部份的波浪狀結構成懸空,而使側臂具有彈性。
[0014]在一實施例中,各側臂的彈性夾持段包含一凸片,凸片上具有一斜面,且二凸片上的斜面相對于插接開口呈倒V型,用以于插座插接時導引插座至正確的位置。
[0015]本發明創作的插頭電連接器的特點在于,端子可埋設于絕緣本體,屏蔽片及側臂可利用插槽卡接于絕緣本體再進行模化,整體結構簡單、能夠減少制程及組裝的復雜度,并提升良率。另外,能達到良好的電磁屏蔽,更能使得在高頻之下操作,也能減少電磁干擾及訊號串擾。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之一立體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之一分解示意圖。
[0018]圖3為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未組接時之一細部分解示意圖。
[0019]圖4為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之一剖面示意圖。
[0020]圖5為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之側臂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之一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
[0022]圖7為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之側臂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8為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之另一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
[0024]符號說明
I插頭電連接器 2插接模組 10絕緣本體 11第一組接面 111第一熱熔區 113凸塊 115溝槽 117卡接孔119第一開口121熱熔塊13第二組接面131第二熱熔區137卡接孔139第二開口15插槽17插接開口20第一端子21第一彈性段23第一焊接段30第二端子31第二彈性段33第二焊接段40屏蔽連接板件41屏蔽片415第三開口43側臂43’側臂431’橋接段435’彈性夾持段431橋接段435彈性夾持段435a波峰435b波谷437凸片437a斜面439缺槽47焊接腳471焊接段473接觸突塊50導電片51第一接觸部53第一夾持彈片55第一緩沖槽57第一卡接彈片59第一延伸部60第二導電片61第二接觸部 63第二夾持彈片 65第二緩沖槽 67第二卡接彈片 69第二延伸段 70外殼體 71卡接口 M插座 S插接空間O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參閱圖1-圖4,分別為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之一立體示意圖、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之一分解示意圖、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未組接時之一細部分解示意圖、以及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之一剖面示意圖。如圖1-圖4所示,本發明創作插頭電連接器I包含一絕緣本體10、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一屏蔽片41、以及二側臂43。屏蔽片41及二側臂43可以一體成型,成為一屏蔽連接板件40。屏蔽片41及二側臂43之間一橋接段431連接。
[0026]絕緣本體10包含一第一組接面11、一第二組接面13、一插槽15、及一插接開口17。第一組接面11與第二組接面13相對,第一組接面11包含一第一熱熔區111、在相對的第二組接面13包含一第二熱熔區113。插接開口 17位于絕緣本體10的一端,第一組接面11、第二組接面13及絕緣本體10的側表面定義出一插接空間S。插接空間S由插接開口 17向絕緣本體10的內部延伸,而插槽15由絕緣本體10相對于插接開口 17的另一端向絕緣本體10內延伸,插槽15位于第一組接面11及第二組接面13之間,截面積小于插接開口 17。進一步地,插槽15延伸至絕緣本體10的兩側表面,并與插接空間S連通。
[0027]如圖3所示,第一端子20包含第一彈性段21及一第一焊接段23,第一焊接端23由第一彈性端21的一端延伸出。第一組接面11上設置有凸塊113以及熱熔塊121,熱熔塊121系對應于凸塊113,設置于凸塊113的一端。凸塊113之間定義出溝槽115以定位第一端子20。當第一端子20設置于第一組接面11后,以加熱方式使得熱熔塊121熔化,而形成如圖2所示的第一熱熔區111。第一端子20的一部份被埋設于第一熱熔區111中而固定。第一焊接段13突出于絕緣本體10。
[0028]第二端子30包含一第二彈性段31及一第二焊接段33。第二焊接端33由第二彈性端31的一端延伸出。第二端子30可與第一端子20的形狀相同。第二端子30如同第一端子20設置及定位于相對第一組接面11的第二組接面13上,且埋設于第二組接面13上的一第二熱熔區131。第二焊接段33突出于絕緣本體10,能配合表面接焊技術(SurfaceMount Technology,SMT)與第一焊接段23共同焊接于電路板(未顯示)。
[0029]在第一端子20設置于第一組接面11、第二端子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