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不滴流海纜與柔直海纜連接的過渡接頭及其連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海纜接頭,尤其涉及用于不滴流海纜與柔直海纜連接的過渡接頭及其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2000年以前,國際、國內輸電工程中大量使用油浸紙絕緣不滴流電(海)纜,但隨著交聯聚乙烯絕緣海纜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其安裝維護方便、運行安全可靠優勢,并逐步取代不滴流海纜成為輸電工程首選,國內外海纜廠家也逐漸淘汰了不滴流海纜生產裝備。
[0003]而目前仍在運行的大量不滴流海纜,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故障,特別是大長度的海纜,一旦發生故障,修復往往需接續一段同規格的海纜,但國內國際已較難采購到不滴流海纜,給維修造成困難。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有技術方案進行完善與改進,提供用于不滴流海纜與柔直海纜連接的過渡接頭及其連接方法,以達到解決維修困難的目的。為此,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5]用于不滴流海纜與柔直海纜連接的過渡接頭,包括導體連接器、接頭內屏層、接頭絕緣層、接頭外屏層、接頭鉛套、接頭保護層;所述的導體連接器、接頭內屏層、接頭絕緣層、接頭外屏層、接頭鉛套、接頭保護層由內而外同心設置,所述的導體連接器呈柱形,其左端開孔形成與不滴流海纜相配的不滴流海纜腔,其右端開孔形成與柔直海纜相配的柔直海纜腔,所述的不滴流海纜腔與柔直海纜腔隔斷;所述的接頭內屏層外包在導體連接器上,所述的接頭絕緣層包括不滴流海纜包裹段、接頭內屏層包裹段、柔直海纜包裹段,不滴流海纜包裹段的內壁面為錐面,左端直徑大于右端直徑;所述的柔直海纜包裹段的內壁面為錐面,右端直徑大于左端直徑,接頭絕緣層的外周面為錐面,左端直徑小于右端直徑;所述的接頭外屏層左端與不滴流海纜外屏層對接;接頭外屏層右端與柔直海纜外屏層對接;所述的接頭鉛套與不滴流海纜、柔直海纜鉛護套熔接形成封閉體以避免進水;接頭內屏層、接頭絕緣層、接頭外屏層之間均設有油膠層。油膠層有效阻止直流不滴流海纜內的導體中的油向外浸滲漏,確保原有的不滴流海纜的電氣性能;本技術方案保證不滴流海纜與柔直海纜這二種不同結構的海纜聯接后電氣性能不變。不滴流海纜包裹段的內壁面、柔直海纜包裹段的內壁面均為錐面,阻斷電場的效果好,避免放電等情況發生,工作可靠,避免電氣劣化、泄露、腐蝕或有害的收縮的情況發生。
[0006]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發明還包括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0007]所述的接頭外屏層、接頭內屏層均由半導體屏蔽帶繞包而成。
[0008]所述的導體連接器由銅材料制作而成,不滴流海纜、柔直海纜的導電體插入導體連接器后對導體連接器施壓使導體連接器與不滴流海纜、柔直海纜的導電體緊壓。
[0009]接頭保護層包括PVC材料層、PP材料層、保護層,所述的PVC材料層、PP材料層、保護層由內而外同心設置,PVC材料層包裹在接頭外屏層外周,所述的PVC材料層、PP材料層、保護層分別與不滴流海纜、柔直海纜的對應層相接。
[0010]過渡接頭的連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去除不滴流海纜及柔直海纜的保護層、鉛套層、外屏層、絕緣層、內屏層,露出導電體,將兩導電體分別插入導體連接器的兩端孔中;在去除不滴流海纜及柔直海纜的保護層、鉛套層、外屏層、絕緣層、內屏層時,去除長度由內向外逐漸增加,形成前部直徑小于后部直徑的連接端,不滴流海纜連接端絕緣層和柔直海纜連接端絕緣層均呈錐形;
2)對導體連接器施壓,使導體連接器與導電體緊配;
3)在導體連接器上,繞包半導體屏蔽帶形成接頭內屏層,在接頭內屏層的外周及不滴流海纜連接端、柔直海纜連接端繞包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接頭絕緣層,接頭絕緣層與不滴流海纜連接端、柔直海纜連接端絕緣層對接形成外周面為錐形的接頭絕緣層,連接不滴流海纜處的接頭絕緣層外徑小于連接柔直海纜處的接頭絕緣層外徑,接頭絕緣層的外周繞包半導體屏蔽帶形成接頭外屏層;在繞包接頭內屏層、接頭絕緣層、接頭外屏層時,邊繞邊刷油膠以形成密封體;
4)在接頭外屏層的外周設接頭鉛套,并在接縫處焊接,與不滴流海纜、柔直海纜鉛護套熔接形成封閉體;
5)在接頭鉛套外周設保護層。
[0011]在接頭鉛套的外周繞制P V C材料層、P V C材料層外周繞制P P材料層、P P材料層外周設鎧裝層形成保護層。P V C材料層、P P材料層、鎧裝層組成保護層。
[0012]P P材料層由P P材料制成的繩捆扎而成。
[0013]有益效果:本技術方案保證不滴流海纜與柔直海纜這二種不同結構的海纜聯接后電氣性能不變,避免放電等情況發生,工作可靠,避免電氣劣化、泄露、腐蝕或有害的收縮的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正極性24h負荷循環試驗,循環周期內導體溫度、電流曲線圖。
[0015]圖2是本發明負極性24h負荷循環試驗,循環周期內導體溫度、電流曲線圖。
[0016]圖3是本發明48h負荷循環試驗,循環周期內導體溫度、電流曲線圖。
[0017]圖4 (I)、4(2)、4(3)、4(4)、4(5)、4(6)、4(7)、4(8)、4(9)、4(1 O)、5(1)、5(2)、5(3)、5(4)、5(5)、5(6)、5(7)、5(8)、5(9)、
5( I 0),6( I)、6(2)、6(3)、6(4)、6(5)、6(6)、6(7)、6(8)、6(9)、
6( I 0),7( I)、7(2)、7(3)、7(4)、7(5)、7(6)、7(7)、7(8)、7(9)、7(10)是本發明試驗波形圖。
[0018]圖8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_不滴流海纜;2_柔直海纜;3_導體連接器;4_接頭內屏層;5_接頭絕緣層;6_接頭外屏層;7_接頭鉛套;8_接頭保護層;9_導電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1]如圖8所示,本發明包括導體連接器3、接頭內屏層4、接頭絕緣層5、接頭外屏層6、接頭鉛套4 ;所述的導體連接器3、接頭內屏層4、接頭絕緣層5、接頭外屏層6、接頭鉛套4由內而外同心設置,所述的導體連接器3呈柱形,其左端開孔形成與不滴流海纜I相配的不滴流海纜腔,其右端開孔形成與柔直海纜2相配的柔直海纜腔,所述的不滴流海纜腔與柔直海纜腔隔斷;所述的接頭內屏層4外包在導體連接器3上,所述的接頭絕緣層5包括不滴流海纜包裹段、接頭內屏層包裹段、柔直海纜包裹段,不滴流海纜包裹段的內壁面為錐面,左端直徑大于右端直徑;所述的柔直海纜包裹段的內壁面為錐面,右端直徑大于左端直徑,接頭絕緣層5的外周面為錐面,左端直徑小于右端直徑;所述的接頭外屏層6左端與不滴流海纜I外屏層對接;接頭外屏層6右端與柔直海纜2外屏層對接;所述的接頭鉛套4與不滴流海纜1、柔直海纜2鉛護套熔接形成封閉體以避免進水;接頭內屏層4、接頭絕緣層5、接頭外屏層6之間均設有油膠層。油膠層有效阻止直流不滴流海纜I內的導體中的油向外浸滲漏,確保原有的不滴流海纜I的電氣性能;本技術方案保證不滴流海纜I與柔直海纜2這二種不同結構的海纜聯接后電氣性能不變。不滴流海纜包裹段的內壁面、柔直海纜包裹段的內壁面均為錐面,阻斷電場的效果好,避免放電等情況發生,工作可靠,避免電氣劣化、泄露、腐蝕或有害的收縮的情況發生。
[0022]為提高屏蔽效果,所述的接頭外屏層6、接頭內屏層4均由半導體屏蔽帶繞包而成。
[0023]為提高電連接可靠性,所述的導體連接器3由銅材料制作而成,不滴流海纜1、柔直海纜2的導電體9插入導體連接器3后對導體連接器3施壓使導體連接器3與不滴流海纜1、柔直海纜2的導電體9緊壓。
[0024]為更好地保護海纜,其外周還包裹保護層,保護層包括PVC材料層、PP材料層、保護層,所述的PVC材料層、PP材料層、保護層由內而外同心設置,PVC材料層包裹在接頭外屏層6外周,所述的PVC材料層、PP材料層、保護層分別與不滴流海纜1、柔直海纜2的對應層相接,P P材料層由P P材料制成的繩捆扎而成。
[0025]過渡接頭的連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去除不滴流海纜I及柔直海纜2的保護層、鉛套層、外屏層、絕緣層、內屏層,露出導電體9,將兩導電體9分別插入導體連接器3的兩端孔中;在去除不滴流海纜I及柔直海纜2的保護層、鉛套層、外屏層、絕緣層、內屏層時,去除長度由內向外逐漸增加,形成前部直徑小于后部直徑的連接端,不滴流海纜I連接端絕緣層和柔直海纜2連接端絕緣層均呈錐形;
2)對導體連接器3施壓,使導體連接器3與導電體9緊配;
3)在導體連接器3上,繞包半導體屏蔽帶形成接頭內屏層4,在接頭內屏層4的外周及不滴流海纜I連接端、柔直海纜2連接端繞包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接頭絕緣層5,接頭絕緣層5與不滴流海纜I連接端、柔直海纜2連接端絕緣層對接形成外周面為錐形的接頭絕緣層5,連接不滴流海纜I處的接頭絕緣層5外徑小于連接柔直海纜2處的接頭絕緣層5外徑,接頭絕緣層5的外周繞包半導體屏蔽帶形成接頭外屏層6 ;在繞包接頭內屏層4、接頭絕緣層5、接頭外屏層6時,邊繞邊刷油膠以形成密封體;
4在接頭外屏層6的外周設接頭鉛套4,并在接縫處焊接,與不滴流海纜1、柔直海纜2鉛護套熔接形成封閉體; 5在接頭鉛套4外周設保護層8。
[0026]對接好的海纜進行試驗,試驗包括以下內容:
一、負荷循環試驗
A:24h負荷循環試驗
標準要求:_需要進行總共24次循環的24h負荷循環(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