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接觸器,具體涉及一種接觸系統與接觸器。
背景技術:
1、傳統的橋接式三相接觸器,其上的塑料基座、塑料蓋板等塑料框架互相配合形成一活動腔室,推動塊位于活動腔室內,且塑料基座上對應動簧片的外圍設置有框格,用于對推動塊上的動簧片進行前后左右方向的限位,進而實現對推動塊進行前后左右方向的限位,通過在推動塊的底側設置滾動軸承,滾動軸承上安裝有滾輪,使推動塊依靠滾輪在支撐基座上滾動。通過控制電磁部分帶動推動杠桿轉動,進而使得推動杠桿帶動推動塊在活動腔室內左右移動使觸點接觸或閉合,進而控制電路的通斷切換,整個系統中推動杠桿只起到帶動推動塊左右移動的作用,通過活動腔室的上下腔壁對推動塊進行上下方向的阻擋限位,通過塑料基座的框格對推動塊進行前后左右方向的阻擋限位,推動塊移動摩擦阻力大,塑料刮屑多。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接觸系統,以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接觸系統,包括接觸部分、電磁部分、推動件、傳動件、第一支撐部與第二支撐部,電磁部分包括推動軸,推動件具有第一轉動定點位,傳動件具有第二轉動定點位,推動件轉動連接在接觸部分與推動軸之間,且推動件的第一轉動定點位轉動設置在第一支撐部處,傳動件轉動連接在接觸部分與第二支撐部之間,且傳動件的第二轉動定點位轉動設置在第二支撐部處,且推動件、傳動件在接觸部分上呈間隔設置,通過推動軸帶動推動件轉動,進而帶動接觸部分來回移動以控制電路的通斷切換,且推動件通過接觸部分與傳動件傳動配合。
3、優選地,接觸部分懸空支撐在電磁部分的一側,接觸部分、傳動件、電磁部分與推動件形成平面四桿結構。
4、優選地,傳動件包括轉動關節,轉動關節具有第一鉸接位與第二鉸接位,轉動關節分別通過第一鉸接位、第二鉸接位鉸接在接觸部分與第二支撐部上,且第二轉動定點位與第二鉸接位重合。
5、優選地,定義垂直于平面四桿結構所在的平面的方向為前后方向,傳動件為多個,每個傳動件的轉動關節包括兩個前后相對設置的轉動連桿,每個轉動關節的兩個轉動連桿分別鉸接在接觸部分與第二支撐部之間的前后兩側。
6、優選地,傳動件包括一個轉動關節與兩個固定關節,兩個固定關節分別固定連接在接觸部分與第二支撐部上,轉動關節具有第一鉸接位與第二鉸接位,轉動關節分別通過第一鉸接位、第二鉸接位鉸接在兩個固定關節上。
7、優選地,接觸部分包括推動塊、動觸點與靜觸點,動觸點固定設置在推動塊上,推動件的一端連接在推動塊上,通過推動件帶動推動塊移動進而使動觸點一起移動,實現動觸點與靜觸點的接觸或分離。
8、優選地,定義接觸部分的移動方向為左右方向,位于平面四桿結構所在的平面上且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方向為上下方向,電磁部分還包括線圈架,線圈架中部開設有裝配孔,推動軸貫穿設置在裝配孔內,位于裝配孔內且對應在推動軸的外部套設有靜鐵芯、主彈簧、動鐵芯,主彈簧位于靜鐵芯與動鐵芯之間,動鐵芯與推動軸固定連接,接觸部分與電磁部分上下并排設置,動鐵芯的運動方向與接觸部分的動、靜觸點的閉合方向互相平行,動鐵芯的運動方向與接觸部分的移動方向相反。
9、優選地,推動件為推動杠桿,推動杠桿具有第三鉸接位、第四鉸接位,且第一轉動定點位位于第三鉸接位與第四鉸接位之間,推動杠桿分別通過第三鉸接位、第四鉸接位鉸接在接觸部分與推動軸上。
10、優選地,傳動件包括轉動關節,轉動關節具有第一鉸接位與第二鉸接位,轉動關節分別通過第一鉸接位、第二鉸接位鉸接在接觸部分與第二支撐部上,且第二轉動定點位與第二鉸接位重合,傳動件對應第一鉸接位與第二轉動定點位之間的部分為限位段,推動杠桿上對應第三鉸接位與第一轉動定點位之間的部分為推動段,限位段與推動段的長度相同且互相平行,且第二轉動定點位、第一鉸接位、第三鉸接位、第一轉動定點位、第二轉動定點位依序連線形成平行四邊形,使得接觸部分來回移動時其整體始終處于水平狀態。
11、優選地,還包括安裝在接觸部分與電磁部分之間的支撐基座,第二支撐部為設置在支撐基座上的凸耳支架,傳動件轉動連接在接觸部分與凸耳支架之間;定義垂直于平面四桿結構所在的平面的方向為前后方向,接觸部分的移動方向為左右方向,位于平面四桿結構所在的平面上且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方向為上下方向。
12、優選地,第一支撐部為安裝在支撐基座上的u形端子,u形端子上開設有用于供推動件上下貫穿的活動通孔,推動件的第一轉動定點位轉動設置在u形端子內,u形端子用于對推動件的前后兩側進行限位。
13、優選地,支撐基座上對應接觸部分的外圍安裝有蓋罩件,蓋罩件與支撐基座之間形成有用于供接觸部分來回移動的活動腔室,且接觸部分的移動范圍與活動腔室的內腔壁互不接觸干涉。
14、優選地,接觸部分為轉換型接觸結構,接觸部分包括推動塊、多個動簧片組與靜簧片組,動簧片組安裝在推動塊上,每個動簧片組包括第一動簧片與第二動簧片,每個靜簧片組包括安裝在蓋罩件上的第一靜簧片與安裝在支撐基座上方的第二靜簧片,第一靜簧片與第一動簧片對應,第二靜簧片與第二動簧片對應。
15、優選地,還包括多個支撐柱、上殼體、下殼體以及密封安裝在上殼體、下殼體之間的可伐框片,支撐基座通過多個支撐柱與下殼體固定連接,可伐框片對應設置在支撐基座的上方,第二靜簧片固定安裝在可伐框片上。
16、優選地,下殼體與可伐框片之間圍合形成容納腔室,電磁部分設置在容納腔室內,可伐框片設有讓位口,活動腔室與容納腔室之間通過讓位口充分連通,第二靜簧片通過讓位口折彎穿設至活動腔室內與第二動簧片對應懸空搭接配合。
17、優選地,推動塊上固定安裝有導向柱,第一動簧片與第二動簧片的中部開設有通孔,導向柱貫穿設置在第一動簧片、第二動簧片的通孔內,第一動簧片、第二動簧片之間的導向柱上安裝有彈性件。
18、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接觸器,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接觸系統。
19、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通過推動塊、傳動件、電磁部分與推動件形成平面四桿結構,且推動件、傳動件在接觸部分上呈間隔設置,使得接觸部分懸空支撐在電磁部分的上方一側,且通過傳動件對推動塊進行移動導向限位,使得推動塊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與活動腔室的內腔壁互不接觸干涉,即不存在滑動或滾動摩擦接觸,從而降低推動塊的磨損程度,且減小了推動塊的移動摩擦阻力,不需要更大的線圈就可以實現驅動,降低了功耗,且傳動件與推動塊之間的接觸面較小,避免了移動過程中出現塑料屑,造成產品不導通現象,防止塑料屑造成推動塊左右移動過程出現卡頓、不動作、電氣參數異常等現象,影響產品的正常工作;
21、(2)推動塊、傳動件、電磁部分與推動件形成平面四桿結構,且傳動件對推動塊進行移動導向限位,使得推動件在左右擺動時,推動塊的左側與右側能夠同步朝大致相同的方向移動,降低了推動塊的左右兩側的傾斜度,進而使得推動塊的最高或最低點不容易出現卡死的情況,保證產品能夠長期穩定正常工作,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維護成本,且使得推動塊左右移動的阻力較小,平衡性、穩定性更佳,推動塊的移動過程更加平緩、順滑,進一步降低了線圈的驅動功率,從而降低功耗;
22、(3)由于推動塊的傾斜度較低,使得動簧片的傾斜度也較低,進而防止動觸點和靜觸點的接觸面出現大幅偏斜,保證動、靜觸點的接觸穩定,從而提高動、靜觸點閉合的精準度,且降低了接觸電阻,發熱量更低,避免溫升過大而影響產品性能,并且活動腔室的內部無需設置各種復雜的塑料框格進行結構限位,有利于散熱,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23、(4)傳動件能夠對推動塊進行移動導向限位,即傳動件的長度能夠限制推動塊3的最大移動距離,從而提升產品的性能穩定性;
24、(5)推動塊、傳動件、電磁部分與推動件形成平面四桿結構,且接觸部分的移動范圍與活動腔室的內腔壁互不接觸干涉,使得各部件間的作用力的傳導更加直接、迅捷高效;
25、(6)第一轉動定點位與第二轉動定點位之間的部分、傳動件、接觸部分、推動件形成鉸鏈四桿機構,電磁部分并不參與到鉸鏈四桿機構中,電磁部分是獨立于鉸鏈四桿機構之外只起推動力作用,傳動件與電磁部分也沒有直接的連接關系,而是單獨設在其他結構上,使得鉸鏈四桿機構是行程小的獨立的四邊形機構,當需要調節觸點間隙等數據時,可以單獨移動靜觸點、調節電磁部分,鉸鏈四桿機構不需要做改動重新設計,從而不需要重新調整各個位置的配合工差,通用性與靈活性較高,更容易適應不同參數條件的產品;
26、(7)限位段與推動段的長度相同且互相平行,且第二轉動定點位、第一鉸接位、第三鉸接位、第一轉動定點位、第二轉動定點位依序連線形成平行四邊形,使得接觸部分左右來回移動時其整體始終處于水平狀態,即使得推動塊左右來回移動時其整體始終處于水平狀態,進而使得動觸點與靜觸點的接觸面始終相互平行,保證動觸點與靜觸點閉合接觸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