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纜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承重電纜。
背景技術:
電纜作為各類電器、儀表及自動裝置之間的信號連接線,主要用于控制、監控連鎖回路及保護線路等場合中的信號傳輸及傳遞控制信號等各種作用,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工礦企業、交通運輸等重要的經濟領域。
由于普通型發泡電纜沒有自承裝置,現有的電纜安裝方法通常采用鋼絞纜進行安
裝,然后用掛鉤將電纜掛到鋼絞纜上,這樣施工不方便,浪費時間,同時掛鉤遇到大風容易脫落,電纜使用壽命短,不安全。
為了解決此問題,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 204348390 U;授權公告日:2015.05.20)公開了一種自承式同軸電纜,包括內導體和設置在內導體外側的絕緣體,在絕緣體的外側設置有線纜外套,在線纜外套內穿設有一根鍍鋅鋼絲。
但在這種自承式電纜的實際使用過程中,鍍鋅鋼絲受到了主要的外拉力,并且在風力及其它外力作用下,會出現來回擺動的現象,上述的電纜結構在這種情況下,內導體、絕緣體及線纜外套會隨著鍍鋅鋼絲扭動,使得內導體的導電性能下降,電纜使用壽命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較為穩定的承重電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承重電纜,包括線芯和包覆在線芯外的護套層,所述的護套層內具有承重通道,所述承重通道沿電纜軸線方向設置,所述的承重通道內穿設有鋼絲,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通道和鋼絲間隙配合。
使用本電纜時,將鋼絲的兩端固定。鋼絲對電纜起到了自承重作用。由于在本電纜中,承重通道和鋼絲間隙配合,在電纜的使用過程中,鋼絲與護套層之間能夠相對移動。因此,即使鋼絲在使用過程中受外力影響來回移動,鋼絲相對長度發生變化,鋼絲與護套層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的余量,護套層及護套層內的線芯不易隨著鋼絲扭動,提高了電纜結構的穩定性,同時也提高了本電纜的使用壽命。
在上述的一種承重電纜中,所述的鋼絲上沿鋼絲長度方向設有凸塊一,所述凸塊一均勻分布在鋼絲上,所述護套層內位于承重通道處沿電纜長度方向設有凸塊二,所述凸塊二均勻分布在承重通道內,所述凸塊一和凸塊二間隔設置。由于凸塊一和凸塊二的設置,鋼絲和護套層之間相對移動距離的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避免鋼絲和護套層之間相對移動距離過長的情況發生,保證了本電纜在使用過程中結構的穩定性。
在上述的一種承重電纜中,所述護套層內設有加固套,所述承重通道位于加固套內。設置加固套,使得凸塊一和凸塊二之間能夠穩定的配合,防止凸塊一和凸塊二之間相脫離,使得本電纜的結構更加穩定。
本承重電纜由于設置了與鋼絲間隙配合的承重通道,使得電纜在使用過程中,線芯不易受鋼絲移動的影響,提高了電纜使用過程中結構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電纜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電纜橫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線芯;2、護套層;2a、凸塊二;3、承重通道;4、鋼絲;4a、凸塊一;5、加固套。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承重電纜包括線芯1和包覆在線芯1外的護套層2,護套層2內具有承重通道3。
具體的,承重通道3沿電纜軸線方向設置,護套層2內位于承重通道3處沿電纜長度方向設有凸塊二2a,凸塊二2a均勻分布在護套層2內,且凸塊二2a與護套層2為一體式結構。
承重通道3內穿設有鋼絲4,且在鋼絲4上沿鋼絲4長度方向設有凸塊一4a,凸塊一4a均勻分布在鋼絲4上。凸塊一4a與鋼絲4為一體式結構。凸塊一4a和凸塊二2a間隔設置。承重通道3和鋼絲4間隙配合。
由于凸塊一4a和凸塊二2a的設置,鋼絲4和護套層2之間相對移動距離的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避免鋼絲4和護套層2之間相對移動距離過長的情況發生,保證了本電纜在使用過程中結構的穩定性。
為了使得凸塊一4a和凸塊二2a之間能夠穩定的配合,防止凸塊一4a和凸塊二2a之間相脫離,從而使得本電纜的結構更加穩定,護套層2內設有加固套5,加固套5與護套層2相固定。承重通道3位于加固套5內。
使用本電纜時,將鋼絲4的兩端固定。鋼絲4對電纜起到了自承重作用。由于在本電纜中,承重通道3和鋼絲4間隙配合,在電纜的使用過程中,鋼絲4與護套層2之間能夠相對移動。因此,即使鋼絲4在使用過程中受外力影響來回移動,鋼絲4相對長度發生變化,鋼絲4與護套層2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的余量,護套層2及護套層2內的線芯1不易隨著鋼絲4扭動,提高了電纜結構的穩定性,同時也提高了電纜的使用壽命。